- 年份
- 2024(3657)
- 2023(5136)
- 2022(4303)
- 2021(3930)
- 2020(3229)
- 2019(7313)
- 2018(7386)
- 2017(13246)
- 2016(7627)
- 2015(8724)
- 2014(9208)
- 2013(8602)
- 2012(7940)
- 2011(7227)
- 2010(7361)
- 2009(6812)
- 2008(6557)
- 2007(6102)
- 2006(5343)
- 2005(4637)
- 学科
- 济(28761)
- 经济(28722)
- 管理(21042)
- 业(14335)
- 中国(11822)
- 企(11312)
- 企业(11312)
- 方法(9971)
- 地方(8678)
- 数学(8562)
- 数学方法(8401)
- 学(7984)
- 农(7185)
- 制(6588)
- 城市(6236)
- 理论(6033)
- 财(5957)
- 体(5815)
- 环境(5419)
- 业经(5335)
- 和(4669)
- 银(4652)
- 银行(4632)
- 农业(4512)
- 城市经济(4489)
- 行(4463)
- 融(4445)
- 金融(4438)
- 划(4355)
- 发(4276)
- 机构
- 学院(107133)
- 大学(106265)
- 研究(41182)
- 管理(38284)
- 济(37086)
- 经济(35831)
- 理学(31972)
- 理学院(31506)
- 管理学(30791)
- 管理学院(30603)
- 中国(29476)
- 科学(28132)
- 京(24635)
- 农(22065)
- 所(21530)
- 研究所(19803)
- 中心(18520)
- 业大(18459)
- 农业(17559)
- 江(17468)
- 财(17129)
- 院(15959)
- 范(15838)
- 师范(15613)
- 北京(15191)
- 技术(14176)
- 州(13990)
- 省(13775)
- 财经(13128)
- 师范大学(12514)
- 基金
- 项目(75545)
- 科学(57967)
- 研究(53485)
- 基金(51670)
- 家(46680)
- 国家(46287)
- 科学基金(38455)
- 社会(32233)
- 省(31271)
- 社会科(30422)
- 社会科学(30410)
- 基金项目(27495)
- 划(26509)
- 自然(25079)
- 自然科(24484)
- 自然科学(24469)
- 教育(24245)
- 自然科学基金(23944)
- 编号(22140)
- 资助(20597)
- 成果(18406)
- 重点(17324)
- 课题(16733)
- 发(16370)
- 部(15283)
- 计划(15188)
- 创(14775)
- 创新(13947)
- 科技(13891)
- 科研(13858)
共检索到163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树华 杨高翔 秦嘉黎
文章从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生产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五个方面提出了城市安全评价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城市安全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获得最终的评价结果,从而建立起城市安全评价模型;最后结合某城市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实例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城市安全 模糊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史正涛 刘新有 黄英
在对国内外水安全相关指标体系归纳总结和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设计原则、构建方法,据此将城市水安全这一复杂巨系统分为支持子系统、协调子系统、发展子系统,通过构建7个状态层和16个具体指标,建立了系统完整、逻辑清晰、层次结构分明的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城市水安全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璐 杨凯瑞
文章以智慧城市建设效率作为对象,综合考虑智慧城市建设的要素投入和产出成果,构建一个新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高技能的人力资本、信息流通更加流畅的基础设施、政府部门及社会的资本投入是三项重要的智慧城市建设投入要素,而智慧政务、智慧经济、智慧生活、智慧人文素养等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产出。分别对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进行研究,构建出由7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17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智慧城市建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戴为民 侍仪 陈雪梅
在界定空间城市化安全的涵义、构建空间城市化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指标警限标准的基础上,基于1999—2010年统计数据,对安徽省空间城市化安全进行了实证分析。1999—2010年,安徽省空间城市化安全由轻微不安全转变为基本安全。虽然城市用地快速扩张,但是规模偏小,仍处于或迫近合理区间;城市人口密度迅速上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缓慢提高,促进空间城市化安全提升;人均耕地资源虽然有所减少,但是由于耕地资源丰富,仍然处于基本安全等级;人均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瓶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小平
文章针对生态安全的定义、城市生态系统安全统计指标体系构建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重点运用了熵值法确定统计指标权重;并据此对郑州市生态系统安全保证方面做了量化分析。
关键词:
城市生态安全 指标体系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黎明,周四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剑波 吴杭剑 胡潇
文章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等三个方面构建9个指标来评价中国的能源安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2年,我国能源安全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我国能源安全压力呈逐年上升态势、能源安全状态保持平稳、能源安全响应较为积极。基于此,未来我国不妨从加强能源勘探与开发、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建立多元化能源供给渠道等四个方面来进一步提升我国能源安全。
关键词:
能源安全 PSR模型 评价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轶舟 冯华
文章构建了以产业发展环境、产业竞争力、产业控制力、网络安全环境组成的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互联网产业安全指标进行权重设置,通过功效系数法对2007—2017年我国互联网产业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受到网络安全环境日趋严重、产业控制力下降、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影响。应当加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改善网络安全整体环境、提高产业竞争力、建立适当市场准入门槛以及建立互联网产业安全监控和预警体系来提升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鹏飞 周兰兰 刘琰 张爱华 庞涛 宋芳晓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是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介绍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与程序,并对生态城市示范案例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新建项目和既有项目生态化改造分别进行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城市 指标体系 示范评价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军 王丹 陈胜兰 白晓昀 李健
根据化工园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权重,并将模糊数学理论运用到安全综合评价中计算出化工园区的安全等级。最后运用该理论与方法,对A化工园区进行安全评价得到该园区的安全等级,找出化工园区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提高园区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景玉琴
本文通过产业国内环境评价、产业竞争力评价、产业控制力评价三个方面,政府规制环境、市场环境、绩效、结构、产业受控状况、国别集中度等六大影响因素,借助于政府行政能力、产业软环境、金融环境、生产要素环境、市场需求、产业绩效、产业结构、外资产业控制、外资国别集中度等九个影响因子,建立起新的产业安全评估模型,尽可能全面地考察产业安全状况。
关键词:
产业安全 影响因子 评价指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素萍
在综述国内外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观点的基础上,可以建立一级指标为资源指标、科技指标、经费指标、文化指标、信息指标、交流指标、人口素质、绩效指标;二级指标为学校、师资、图书、报纸、档案、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科技机构、科技人员、科技活动、教育经费、科技经费、文化机构、从业人数、群众文化活动、信息化、媒体、网站、网络教育、国际交流、国内交流、高等教育普及率、平均学习年限、年学习时间、出版图书、课题、论文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评价体系可以算出每个学习型城市评分,以便于进行横向比较和趋势分析。
关键词:
学习型城市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昱钧 刘佩 屈小娥
文章构建涵盖5个二级指标、34个具体指标的城市品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评价了我国30个城市的城市品质。结果发现:我国城市品质稳定提升,从五大子品质看,生态环境品质位居第一,其余依次为居民生活品质、社会文化品质、公共服务品质、经济发展品质;从城市差异看,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和南京等城市品质较高;从变动趋势看,上海、武汉和乌鲁木齐等城市品质提升幅度较大;从子系统的均衡性看,大部分城市子系统发展并不均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珺 王健
文章构建了由精致发展、精致环境、精致创新及精致生活4个一级指标及38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精致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2个样本城市进行指标完成度和发展协调度两方面的实证研究。用AHP-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判定精致城市建设的指标完成情况,用协调发展系数来定量分析精致城市建设中的系统协调现状。实证结果表明,精致城市建设中依然存在“东高西低”的发展特征,且中部城市整体在精致城市建设中发展差异较为显著,其中合肥在指标体系的综合得分中排名最高但系统协调程度有待提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明秋 郎学彬
对城市化质量的研究日益受到政府和有关专家的重视,但对其内涵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对城市化质量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城市化质量的具体涵义应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城市自身的发展质量;二是城市化推进的效率;三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程度,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城市化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阐述了城市化质量评价的方法过程。
关键词:
城市化质量 内涵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