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5)
- 2023(6293)
- 2022(5185)
- 2021(4830)
- 2020(3826)
- 2019(8942)
- 2018(8792)
- 2017(16126)
- 2016(8959)
- 2015(10101)
- 2014(9655)
- 2013(9580)
- 2012(9182)
- 2011(8486)
- 2010(8625)
- 2009(7634)
- 2008(7412)
- 2007(6564)
- 2006(5996)
- 2005(5457)
- 学科
- 济(34693)
- 经济(34622)
- 管理(26181)
- 业(22317)
- 企(18232)
- 企业(18232)
- 方法(13825)
- 中国(12987)
- 数学(11312)
- 数学方法(11172)
- 农(9827)
- 学(9821)
- 地方(8423)
- 财(8182)
- 理论(7915)
- 业经(7566)
- 农业(6763)
- 制(6558)
- 城市(6355)
- 技术(6143)
- 和(5565)
- 划(5392)
- 教育(5307)
- 环境(5256)
- 务(4749)
- 财务(4746)
- 财务管理(4731)
- 发(4714)
- 融(4652)
- 金融(4651)
- 机构
- 大学(130538)
- 学院(126446)
- 研究(48631)
- 济(48496)
- 管理(47888)
- 经济(47172)
- 理学(40968)
- 理学院(40436)
- 管理学(39692)
- 管理学院(39461)
- 中国(35298)
- 科学(30677)
- 京(29433)
- 农(26228)
- 所(24633)
- 中心(22695)
- 研究所(22427)
- 财(21851)
- 江(21227)
- 业大(21082)
- 农业(20636)
- 范(18689)
- 师范(18386)
- 北京(18278)
- 院(17985)
- 财经(17320)
- 州(16541)
- 经(15926)
- 省(15751)
- 师范大学(15284)
- 基金
- 项目(89854)
- 科学(71233)
- 基金(66450)
- 研究(63182)
- 家(60221)
- 国家(59690)
- 科学基金(50786)
- 社会(40080)
- 社会科(37838)
- 社会科学(37828)
- 基金项目(35402)
- 自然(34413)
- 自然科(33699)
- 自然科学(33687)
- 省(33670)
- 自然科学基金(33110)
- 教育(30078)
- 划(30047)
- 资助(26545)
- 编号(25091)
- 成果(21281)
- 重点(20514)
- 部(20193)
- 创(18865)
- 发(18624)
- 课题(17717)
- 创新(17612)
- 科研(17238)
- 教育部(17211)
- 国家社会(17163)
共检索到197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真真,周云,郑立新,杨元,赵东霞,楼超华,赵双玲
本研究在北京、广州、贵阳、太原和上海市分别进行了专题小组讨论和个人访谈,调查对象为25岁以下的外来已婚和未婚女工。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外来未婚青年女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有性生活经历,然而她们缺乏生殖保健意识,缺乏基本的避孕知识,不了解获得避孕药具的途径,在寻求服务方面存在着社会、心理、经济各方面的障碍。只有很少未婚妇女使用避孕药具。因没有采取避孕措施而导致非意愿妊娠的结果往往是人工流产。在外来青年女工未受保护的性生活中,男方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姜淑清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1993年6月至1994年4月对北京东城区3034例婚前保健者的性观念、性行为及对性知识的需求等项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7.28%的青年人从中学时期即开始对性感兴趣;60.48%的青年性知识来自书本;3034例未婚青年中有婚前性行为的占45.52%,个体经营者和无业人员高于其他职业。83.88%的调查对象认为婚前性行为是感情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可以理解的。婚前性行为常常造成未婚先孕,既影响女青年的身心健康,也给计划生育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未婚青年中66.84%的人对性知识不了解或稍有了解,他们当中91.20%的人认为婚前性教育很有必要。因此,今后对未婚青年的性知识及避孕知识的宣传指导非常必要,此项工作应从中学开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菊芬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程怡民,徐晓,甘师秀,常明秀,薄立伟,胡素珍,张培育,常明
为探讨未婚女青年对紧急避孕(EC)知识的了解和意愿,我们在郑州市6个商场共调查了1376名未婚女营业员。结果显示,在未婚女青年中,知道EC的很少,了解EC时间限制的极少,大多数未婚者都希望能得到EC教育与服务。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应与妇女保健机构结合起来,共同来满足广大育龄妇女对EC的需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玉坤
英国《社会科学与医学》杂志1995年第41卷第9期刊发了一篇题为“解决青少年妊娠问题的一种良策”的社论,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了深化讨论,英国《生育健康问题》编辑部决定组织一次笔谈,以展示世界各地有关专家学者及青少年的不同反应。不管该社论提出的“思想实验”在某些人看来何等离奇,正如常言所说的,“科学无国界”,“研究无禁区”,何况青少年妊娠正日益成为近年来我国无可规避的社会问题,这一讨论理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尔生,涂晓雯,袁伟
本文根据1995年在上海3个市区和2个郊县婚前体检的大青年及其未婚夫调查数据,对该地区未婚女青年的避孕方法应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提示,在目前未婚青年中,性行为发生率高、未婚人工流产率高、而首次性行为避孕率低;有必要加强未婚青年性教育,包括学校教育、计划生育部门的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等,尤其是加强恋爱中大龄青年及定婚同居青年的避孕教育,以避免早婚、早育,并达到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的目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任强 郑晓瑛
文章利用中国1988年和2001年生殖/节育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t模型,深入分析了此期间已婚育龄人口避孕选择模式的变化、区域差异及其决定因素。结果表明,在1988~2001年间,避孕选择始终是以男女性绝育和宫内节育器为主,已婚育龄人口文化程度越高,选择宫内节育器的可能性越大,反之选择男女性绝育的可能性大;农村选择男女性绝育的可能性增大,城镇选择宫内节育器的可能性增大;选择避孕套的可能性增大;东、中、西部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幅度差异显著。这与中国育龄人口的避孕节育意愿有较大的趋同性和稳定性,其差异很可能与计划生育服务质量有关。
关键词:
已婚育龄人口 避孕选择 行为转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史友英,张竞玉
本文报告了对3034例婚前保健者进行的生殖健康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在当前社会文化特点下,未婚青年最希望得到有关生殖健康的知识依次是优生优育,占44.92%,性知识,占27.62%,避孕节育知识,占17.04%。该调查还提示未婚青年对性传播性疾病了解的只占22.68%,稍了解的占53%,但是48.58%的人根本不了解其预防知识。因此,在婚前增强性知识教育,特别是性传播性疾病的预防教育非常必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竞玉,曹坚,史友英,姜淑清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3034例婚前保健青年就恋爱、婚姻、生育观和性知识了解程度及自愿接受婚前教育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现今中国城市青年恋爱、生育观有一定改变,男女青年将晚婚视为一种自觉行动,其中11%表示婚后不准备生育子女。然而,熟知计划生育知识的程度仍较低,计划生育的自我调控能力差。绝大多数青年赞成现行的婚前保健制度,90%认为有必要进行婚前性知识教育,迫切需要获得优生优育知识、性科学知识和避孕知识与方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云嵘,孙靖华,李宏规,黄德兴,金敏子,赵小华,段纪宪,王丰,伊恩·戴蒙德
宫内节育器是中国已婚育龄妇女使用最多的避孕方法之一。根据国家计生委规统司1987年常规统计报告,全国共有62908492名已婚育龄妇女采用宫内避孕,现用率为40.7%;城、镇、乡已婚育龄妇女(以下简称妇女)宫内节育器的使用数分别占全国使用总数的27.4%、19.6%和53%。可见宫内节育器在节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楼超华,赵双玲,高尔生
本文利用小组专题讨论会和深入访谈资料对外来青年女工的生殖健康状况和需求进行了分析。流动人口的生活和工作与家乡的同龄人及城市居民都不相同 ,这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一系列问题。对年轻妇女而言 ,与性和生育相关的问题尤为突出。外来未婚女工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随意性性行为的比例较高 ,因此人工流产及性病的发生率较高。因为产前保健不足 ,外来人口发生产时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目前迫切需要加强对未婚人群的教育和服务 ,以减少风险行为的发生。应结合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加强对已婚妇女的生殖健康服务 ,以提高她们的健康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健 陈芳
文章利用2009年4个城市的调查数据,以20~34岁城市青年现有人口为研究对象,从时间、数量和性别3个维度描述了其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背离现状,探讨了初育年龄、性别偏好和政策因素对于生育数量意愿与行为间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城市青年中确实存在着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相背离的现象,行为未达意愿是主导;初育年龄、流动状况及性别因素对城市青年实际子女数与理想子女数的差异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友宁,林德良,施元莉,楼超华,方可娟,李惠沁,高尔生,张德玮
70年代由于中国成功推行晚育政策,初婚夫妇婚龄较前明显推迟。然而自80年代以来,初婚年龄又出现提前趋势,初婚与初育间隔也有缩短趋势。调查表明,新婚夫妇婚后不用或未能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生育率会有明显的上升。因此,落实好新婚夫妇,尤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世琨,莫丽霞,包凤云,杨书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雪燕 伊莎贝拉·阿塔尼 李树茁
基于2008年安徽省CH市JC区的调查数据,通过与同年龄段已婚男性的对比,对性别失衡背景下中国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男男性行为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的性别失衡确实会使得农村地区的男男性行为发生率增加;而发生男男性行为的人群中,其无保护性行为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比例;同时与已婚男性相比,未婚男性在艾滋病和性病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较差,从而为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潜在威胁。论文结尾指出了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改进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参与工作实践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心理所有权和犬儒主义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性行为和性态度、性知识的特点及关系
区域竞争的负效应与政府理性行为分析——源于不同区域打造投资环境竞争实践的思考
感知服务氛围对酒店员工适应性行为的影响研究——自主性动机和顾客需求知识的中介作用
体制变革中的企业非理性行为——一个来自困境中的国有企业的社会学分析
城市家庭的经济条件、理财意识和投资借贷行为——来自全国24个城市的消费金融调查
城市家庭的经济条件与储蓄行为——来自全国24个城市的消费金融调查
实践社群成员知识流动行为形成机理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Triandis模型的视角
农民理性与民主:现实面相、作用机理与影响效应——基于湖北5个村庄公共事务治理实践的调查
基于乡镇管理者视角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政策实践分析——来自全国部分省(区、市)195个乡镇的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