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1)
- 2023(10712)
- 2022(8996)
- 2021(8370)
- 2020(6980)
- 2019(16495)
- 2018(16210)
- 2017(31665)
- 2016(17499)
- 2015(19751)
- 2014(19810)
- 2013(19823)
- 2012(18718)
- 2011(16914)
- 2010(17072)
- 2009(15918)
- 2008(15813)
- 2007(14606)
- 2006(12840)
- 2005(11373)
- 学科
- 济(79817)
- 经济(79749)
- 农(50471)
- 业(48236)
- 管理(38682)
- 农业(33463)
- 方法(30582)
- 数学(27718)
- 数学方法(27511)
- 企(25674)
- 企业(25674)
- 中国(24147)
- 地方(21620)
- 业经(20653)
- 财(15229)
- 制(13988)
- 学(13987)
- 发(13420)
- 贸(13138)
- 贸易(13136)
- 易(12649)
- 农业经济(12524)
- 环境(11185)
- 发展(10528)
- 展(10512)
- 劳(10087)
- 劳动(10070)
- 土地(9731)
- 村(9639)
- 体(9614)
- 机构
- 学院(250853)
- 大学(246180)
- 济(104610)
- 经济(102209)
- 管理(93739)
- 研究(86399)
- 理学(80828)
- 理学院(79816)
- 管理学(78481)
- 管理学院(77996)
- 中国(65985)
- 农(62793)
- 科学(54336)
- 京(54065)
- 农业(48239)
- 业大(44493)
- 所(44078)
- 财(43842)
- 中心(41924)
- 研究所(39986)
- 江(39512)
- 范(34946)
- 财经(34898)
- 师范(34675)
- 北京(33781)
- 经济学(31752)
- 经(31671)
- 州(31191)
- 农业大学(30114)
- 院(30059)
- 基金
- 项目(167619)
- 科学(131090)
- 研究(124134)
- 基金(119665)
- 家(103442)
- 国家(102444)
- 科学基金(87428)
- 社会(79287)
- 社会科(74584)
- 社会科学(74557)
- 省(67347)
- 基金项目(65131)
- 划(55715)
- 教育(54883)
- 自然(54729)
- 自然科(53366)
- 自然科学(53349)
- 编号(52361)
- 自然科学基金(52347)
- 资助(46983)
- 成果(41331)
- 发(38661)
- 重点(37100)
- 部(36719)
- 农(35523)
- 课题(35503)
- 创(34030)
- 国家社会(32325)
- 创新(31786)
- 科研(31750)
- 期刊
- 济(122956)
- 经济(122956)
- 研究(71077)
- 农(66447)
- 中国(52973)
- 农业(45125)
- 学报(40161)
- 科学(37876)
- 财(32661)
- 大学(30862)
- 学学(29230)
- 业经(26559)
- 管理(26451)
- 融(23559)
- 金融(23559)
- 教育(22999)
- 业(21318)
- 技术(20645)
- 问题(19735)
- 经济研究(16499)
- 财经(16242)
- 版(15200)
- 农业经济(15087)
- 农村(14939)
- 村(14939)
- 资源(14732)
- 经(14011)
- 世界(13065)
- 经济问题(12731)
- 技术经济(12476)
共检索到374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妍 李岳云
本文在对南京市城市外来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Probit模型来研究城市外来农村劳动力非正规就业的性别差异、影响非正规就业选择的因素及其对不同性别农村劳动力非正规就业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农村男性劳动力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可能性比女性少71.34%,而年龄、技能、就业途径、家庭抚养率等变量对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非正规就业 性别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晓昀 钟秋萍 齐顾波
本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分解,并对不同地区的非农就业性别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虽然不同性别农村劳动力在教育、培训上存在差距,但不是造成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非农就业性别差异主要是由于婚姻、家庭中的儿童数等形成的。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比较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由估计系数不同所引起的非农就业性别差异更大,尤其是婚姻状况的影响。
关键词:
非农就业 性别差异 区域比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春芳
本文利用江苏省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供给行为及其性别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劳动供给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非农劳动参与率低、就业地点近、劳动强度低、非农劳动时间短、非农工资率较低;家庭和社会分工的不同使得农村男女劳动力非农劳动供给的制约因素各异,其中婚姻、学龄前儿童数和需赡养老人数对女性非农劳动供给的影响较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郇红艳 孙道德
本文利用皖北农村劳动力调查资料,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性别差异在年龄、文化程度、务工地区、务工时间、务工种类及收入水平上的表现,进一步建立收入决定模型,探究造成收入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得出以下结论:男女劳动力收入差异是由职业结构差异和性别歧视造成的;较高的文化素质有助于增加收入,但人力资本对性别之间收入差异作用较小;跨区流动、进城务工是农民提高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欠发达地区应通过扩大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村劳动力流动 性别差异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传琦 尹振宇 张志强
非正规就业逐渐成为重要的新型就业方式,其就业满意度是评价劳动力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结合理论分析,利用probit回归等计量方法,从性别差异角度探讨非正规就业对劳动者就业满意度的异质性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非正规就业显著影响劳动者就业满意度,非正规就业的满意度"挤出效应"明显;第二,非正规就业降低了劳动者就业满意度且存在性别差异,非正规就业更加降低了女性劳动力的就业满意度,这种效应比男性劳动力高出38.5%;第三,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正规就业满意度"惩罚效应"最明显,其就业质量值得持续关注;第四,工作指标、人力资本禀赋对就业满意度亦产生了一定影响。劳动力市场发育和转型促成的非正规就业的"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值得进一步关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旗 张冬平
本文利用河南省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性别差异在文化程度、年龄、务工区域、从事行业、务工时间及收入水平上的表现,认为两性差别在收入上的表现最为明显,建议政府创造更好的农民工外出就业环境。
关键词:
外出务工 农村劳动力 性别特征 差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乐君杰
本文利用微观抽样调查数据,对农村劳动力收入与就业时间的相互关系、决定因素及性别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就业时间对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有正的影响,而收入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时间则有负的影响,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相异;②农村男女劳动力之间存在巨大的收入差距,但两者之间就业时间的差距则相对较小;③学历对农村劳动力的收入及就业时间都有正的影响,特别是对农村女性的效应尤其显著;④就业形态对农村男性劳动力的收入及就业时间有显著影响,但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收入和就业时间则无明显影响。本文认为,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收入,关键在于政策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增加更多的非农就业时间,以及有效解决农村女性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钟甫宁 吕开宇
本文在考察南京市农村工业行业结构现状及变动规律基础上,从劳动生产率、市场准入条件以及消费结构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市农村工业行业结构变动的原因,并根据变动规律对几个行业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本文对农村工业行业结构的研究,为其它城市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
农村工业 行业结构 变动规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洪彬
要解决好农村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因此本文从城乡结合部地区转入农村劳动力角度出发,通过对劳动力转移现状的调查研究,认为城乡结合部由于具有良好的生产、销售和土地条件,为转入劳动力获得收益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成为农村劳动力转入的聚居地,但是由于转入农户文化素质和技能的缺失和政府制度上的缺失,也使转入的劳动力在整个转入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这些问题应该成为政府在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中急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农村劳动力转移 调查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燕晓飞
判定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产品的性质,可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该教育产品的提供责任,以及政府和个人家庭之间对于该类教育培训费用的支付责任。从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突出的外部性特征、教育费用负担原则,以及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是偏重于"公共性"的"准公共"产品。因此,政府有义务向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教育培训 准公共产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凡新
本文根据调查所得北京市城市职工与农民工的基本收入与人力资本的数据和资料,介绍了城市职工与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差距情况,分析了产生差距的微观原因和宏观原因,最后针对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职工 农民工 工资收入差异 原因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洁
城郊地区毗邻城市,具备地理和信息双重优势。然而,由于城乡长期二元经济体制带来的诸多问题,城乡统筹发展面临一定困难。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城郊地区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又一次重大契机。本次南京市新农村建设评估突破了以往以总体达标为主的评价思路,以市属64个乡镇为评价对象,在全面明确总体状况的同时,侧重街镇之间的横向比较,对全市郊县各个涉农街镇的优势、弱项进行全方位把握。
关键词:
统筹城乡 新农村建设 评价方法 城市郊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天培 陈科颖 田书芹
目前,学术界和各级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较多,而对作为与其密切相关的新生代农业劳动力的关注显得很薄弱。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观点,相信这将会引起更多关注。因此,本文站在两者协调发展的视角,基于重庆市的调研数据分析,揭示了重庆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和问题。然后从就业渠道、基础教育、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和自主创业等关键环节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期望可以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些经验借鉴和现实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爽,武晓萍
本文利用1997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资料和有关调查统计资料,以极具典型和代表意义的北京市为例,对大城市外来劳动力的群体特征、外部就业环境、城市的潜在需求等进行深入分析。并就如何认识中国现时期这一重要人口现象作出了理论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