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33)
2023(13359)
2022(11809)
2021(11152)
2020(9290)
2019(22104)
2018(22019)
2017(43193)
2016(23553)
2015(26536)
2014(26871)
2013(26433)
2012(23939)
2011(21396)
2010(21684)
2009(19817)
2008(19428)
2007(16788)
2006(14799)
2005(12852)
作者
(67796)
(56143)
(55994)
(53528)
(36010)
(27170)
(25437)
(22361)
(21541)
(20111)
(19257)
(18974)
(17851)
(17849)
(17540)
(17267)
(16690)
(16652)
(16106)
(15962)
(13994)
(13806)
(13669)
(12893)
(12615)
(12535)
(12511)
(12461)
(11515)
(11006)
学科
(99269)
经济(99162)
管理(66490)
(61623)
(52114)
企业(52114)
方法(49545)
数学(43045)
数学方法(42268)
中国(25249)
(23231)
(22236)
(22210)
地方(20640)
业经(20274)
理论(18883)
农业(15947)
(15717)
(15357)
贸易(15348)
环境(14841)
(14833)
(14704)
(14077)
技术(14035)
财务(13996)
财务管理(13966)
(13386)
企业财务(13152)
(12386)
机构
大学(334703)
学院(332941)
管理(134149)
(129434)
经济(126385)
理学(117019)
理学院(115695)
管理学(113178)
管理学院(112604)
研究(109206)
中国(79081)
(72337)
科学(70144)
(57730)
(54679)
(51023)
业大(50381)
研究所(50088)
中心(48673)
(47294)
财经(46957)
北京(45635)
(44498)
师范(44130)
(42601)
(40387)
农业(39976)
(38924)
经济学(38563)
师范大学(35744)
基金
项目(231438)
科学(181841)
基金(167256)
研究(166461)
(146079)
国家(144925)
科学基金(125025)
社会(103278)
社会科(97894)
社会科学(97865)
(90668)
基金项目(88366)
自然(83389)
自然科(81498)
自然科学(81480)
自然科学基金(79945)
教育(77495)
(76737)
资助(70901)
编号(67873)
成果(54362)
重点(51745)
(50315)
(48488)
(47357)
课题(47228)
科研(44183)
创新(44118)
教育部(42961)
大学(42816)
期刊
(136184)
经济(136184)
研究(96433)
中国(59972)
学报(52091)
科学(48592)
管理(48430)
(44634)
(43214)
大学(39303)
教育(38923)
学学(36937)
农业(31490)
技术(31071)
(22633)
金融(22633)
经济研究(21945)
财经(21849)
业经(21494)
问题(18914)
(18634)
统计(18462)
图书(17462)
技术经济(17230)
(16646)
(16568)
科技(16266)
理论(15663)
资源(15468)
现代(14928)
共检索到473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谭荣辉  刘耀林  刘艳芳  何青松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粗放的城镇土地利用模式难以为继,控制城市规模、优化空间格局已成为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城市增长边界(UGB)作为一种西方国家控制城市蔓延的技术手段和政策工具已逐渐被引入国内。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梳理并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增长边界的理论模型、划定方法与实效评价,挖掘未来城市增长驱动力和增长边界制定方法可能的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和未来其在中国的实践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城市增长边界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古典单中心城市模型,由于国情不同,国内主要关注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可达性对城市增长的影响,而国外在此基础上还关注公共政策和服务、外部性以及主体间的博弈对城市蔓延的促进或抑制作用;②城市增长刚性边界划定主要以土地适宜性和承载力评价为基础,弹性边界可采用元胞自动机进行空间辅助模拟;③国外城市增长边界的实施效果具有地区差异性,国内目前还缺乏城市增长边界实施效果评价相关方面的研究。因此,城市增长驱动力后续研究应吸纳多源理论,识别不同尺度下其机理特征,探索宏观环境的情景变量对微观环境下"驱动力—城市增长"这一关系的影响。城市增长弹性边界制定需要考虑城乡土地利用转换背后不同情景下主体间的复杂博弈对用地转换在空间上分布的决定作用。为了保证政策的持续性和统筹区域发展,未来需要明确城市增长边界的管理机构,制定对应的法律条款和管理体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亚飞  廖和平  李义龙  
为探索能够兼顾政策规划与自然发展规律的城市增长边界(UGB)划定方法,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利用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和多种空间规划等数据,通过边际土地利用法测算3种产业转型速率情景下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需求,基于反规划理念,引入多规合一与FLUS模型模拟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并划定3种产业转型情景下的渝北区刚性、近远期弹性UGB。结果表明:(1)结合多规合一与土地利用现状,人为制定模拟初期土地利用图,能够保证边界划定结果满足规划发展需求;(2)产业转型使渝北区兴隆、古路、石船等镇城市扩张减速,远期弹性UGB划定结果适度紧缩;(3)渝北区刚性UGB依三山布局,剩余可开发总面积59 520.72 hm~2,近期与3种情景下远期弹性UGB划定面积分别为35 781.78、48 343.61、44 731.33、41 061.13 hm~2,未纳入弹性UGB的剩余可开发空间主要位于洛碛、古路镇与双凤桥街道机场用地区。该研究方法考虑了UGB的刚性控制与弹性引导,综合了自上而下的政策因素与自下而上的自然规律因素,是实现生态保障与城市精明增长的有效方法途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辉  张志赟  税伟  王前锋  杨义炜  
城市增长边界是对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重要技术和政策之一,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选取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淮北市城市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以城市扩张内部动力为基础,从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概率角度出发,引入8种空间变量因素建立逻辑回归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其次,辅助近期建设规划,再综合考虑淮北市自然和行政边界线等合理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结果表明:1)在生态适宜性高、中、低三种水平下,用地规模逐步上升,分别为:127.90、203.77和590.00 km~2;2)依据元胞自动机模拟得到城市扩展用地有效面积为203.45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2.07%;3)最终得到研究区城市增长边界面积为259.43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8.15%。研究既明确了区域生态资源的保护范围,又综合考虑了城市的空间拓展方向,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空间,而且有利于有序引导城市空间发展,是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精明增长双赢的重要途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晓伟  
针对陕北黄土沟壑区特殊的生态环境与城市形态特征,以甘泉为例,分别在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划定"约束性"与"引导性"城市增长边界。在规划区层面,构建地质地貌、生态保护、水文地质、环境安全4种单因子影响下的禁止开发建设区域,并叠加形成以生态安全格局保护为目标的约束性城市增长边界;在中心城区层面,选取紧凑度、形状率、负伸延率和圆形率4个指标来测度基于城市形态变化的空间拓展绩效,在此基础上构建未来城市空间拓展的形态基准阻力面和扩展阻力面,并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未来城市发展各阶段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通过G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晓淦  昂琳  王莉  
文章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评价,协同城市空间增长需求与生态资源约束,通过绿色基础设施评价分析确定淮南市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等级评定的空间扩张可能范围和刚性增长边界;建立GIA—SLEUTH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模型,对空间发展范围进行模拟得出2020年淮南市城市弹性增长边界。基于城市增长边界和资源约束协同分析的合理性和有效性,GIA—SLEUTH模型可以为同类城市空间和土地增长提供指导和借鉴,为经济发展提供城市空间管理领域的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琰玮  甄江红  峰一  陶云  马晨阳  韩帅  
以呼和浩特市区为研究区,构建耦合模型对研究区UGB进行划定。一方面,从城市扩展外部约束的角度,划分不同等级"源",构建生态阻力综合评价体系,结合生态禁建区的分布,通过UEER模型构建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取城市用地刚性增长边界;另一方面,从城市扩展内生机制的角度,选取适当驱动因子,通过CA-Markov模型对研究区2025年城市用地扩展进行模拟,提取城市用地增长边界;通过耦合阻力与驱动力对城市用地扩展的模拟结果,并参照研究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最终划定研究区2025年城市用地增长边界。结果表明,2025年城市增长边界内的面积共514.65 km~2,剩余可建设用地面积57.38 km~2。该耦合模型既可以体现出城市用地克服种种生态阻力进行扩展的结果,又可以反映出城市自身发展运动的趋势。此方法可为同类生态环境脆弱的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亦可为其他城市UGB的划定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玉国  尹小玲  李贵才  
城市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简称UGB)调控空间的规划理念,被视为控制城市蔓延、实现城市精明增长的空间管理工具。2006年由建设部颁布实施的《城市规划实施编制办法》明确要求制定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研究和划定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当前国内尚未形成成熟和统一的划定方法。在研究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土地利用时,尝试采用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方法,构建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以GIS技术为基础,对规划范围区内的土地生态适宜程度进行分析,进而划定城市建设用地的刚性增长边界和弹性增长边界,并提出相应的空间管制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丛佃敏  赵书河  于涛  陈诚  王小标  
传统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一般仅考虑生态安全格局,并未考虑在现有客观条件下的城市扩张趋势,划定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或仅对城市的扩张进行模拟,忽略了城市的生态安全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论文通过耦合城市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与基于CA_Markov模型的城市扩张模拟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首先,合理选取因子构建研究区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利用禁建区对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的结果进行修正,获得研究区的刚性增长边界;其次,合理选取城市扩张驱动因子,通过CA_Markov模型预测城市扩张边界;最后,综合考虑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丛佃敏  赵书河  陈诚  于涛  王小标  
传统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一般仅考虑生态安全格局,并未考虑在现有客观条件下的城市扩张趋势,划定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或仅对城市的扩张进行模拟,忽略了城市的生态安全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耦合城市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与基于CA_Markov模型的城市扩张模拟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一方面,合理选取因子构建研究区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利用禁建区对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的结果进行修正,获得研究区的刚性增长边界;另一方面,合理选取城市扩张驱动因子,通过CA_Markov模型预测城市扩张边界;最后,综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伍佳  吕斌  
在当前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从理论角度对城市增长进行探讨,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城市增长边界,并提高城市中各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讨论了土地消费内生化的城市增长模型,导出居民具有Stiglitz&Dixit型消费函数时的居民土地消费量,得出土地消费随着到CBD距离的上升而增加、单位面积城市土地租金随时间的增长而上升、居民用于土地消费的支出增长速度慢于收入的增长速度等定量结论;并在理论上推导出城市人口密度下降的结论,和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上大多数以私人汽车为主要交通模式的城市蔓延现象吻合。随后,在对比分析具有竞争性使用和非竞争性使用两种公共物品的成本函数基础上,通过政府地租最大化求出最优城市增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文龙  徐晨旭  舒帮荣  丁自立  
城市开发边界是抑制城市蔓延,引导城市空间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现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的研究关注热点,从城市开发边界的起源到我国的引入与实践都有大量的研究。为了丰富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研究,同时探索出一个合理可行的划定方法,本文以徐州市区为研究区域,进行生态适宜性、生态重要性和生态脆弱性分析,通过生态空间可占用性评价模型,对徐州市区的城市开发边界进行划定,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期望能够对其他类似城市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琼峰  王良健  
城市理性增长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共同发展,已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行动纲领。系统地总结了城市理性增长的理论模型,美国城市理性增长在土地利用变更、社区复兴、住宅偏好及选择、耕地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效果,以及理性增长的中国化进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睿  吕斌  
城市空间分散化增长蔓延的趋势要求对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研究。文章在对城市空间模型的研究案例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将城市空间模型总结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基于因果关系的城市空间增长影响因素静态模型、基于空间发展理论和GIS空间分析的准动态城市空间增长模型、基于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组)的城市空间增长动态模型、以及基于微观主体作用演变机制的城市空间增长模拟模型,并认为城市空间增长模型将向微观离散化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邹晓云  邓红蒂  宋子秋  
2017年,国务院将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开展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列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按此部署,国土资源部印发实施了《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以及《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方案》,提出生态空间的概念、管控措施和保障措施等,并在福建、江西、贵州等6省选择省、市、县三级开展调查评价、划定保护范围等试点工作,旨在形成自然生态空间界限划定方法,以及提出相应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祥  
产业集聚所产生的静态和动态外部性有助于厂商降低生产成木,开展技术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并因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由于递增收益的作用,工业部门也会向拥有较大市场需求和效率更高的地区集中,导致产业集聚会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扩大。大量文献分析了产业集聚和区域增长的这种相互强化关系,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在简要的评述的基础上,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