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5)
- 2023(14604)
- 2022(12259)
- 2021(11427)
- 2020(9513)
- 2019(22179)
- 2018(22291)
- 2017(42871)
- 2016(23814)
- 2015(26836)
- 2014(27201)
- 2013(26460)
- 2012(23634)
- 2011(21109)
- 2010(21382)
- 2009(19340)
- 2008(18888)
- 2007(16536)
- 2006(14468)
- 2005(12712)
- 学科
- 济(95991)
- 经济(95890)
- 管理(67007)
- 业(62814)
- 企(52545)
- 企业(52545)
- 方法(44823)
- 数学(39011)
- 数学方法(38305)
- 中国(27055)
- 农(25527)
- 业经(22191)
- 财(21065)
- 地方(20648)
- 学(20640)
- 理论(17926)
- 农业(17138)
- 制(15817)
- 和(15144)
- 贸(14870)
- 贸易(14861)
- 环境(14711)
- 技术(14516)
- 易(14357)
- 务(13452)
- 财务(13366)
- 财务管理(13336)
- 划(13292)
- 银(12667)
- 教育(12657)
- 机构
- 大学(332418)
- 学院(332388)
- 管理(132786)
- 济(125640)
- 经济(122604)
- 理学(115331)
- 理学院(114039)
- 管理学(111594)
- 管理学院(111024)
- 研究(109569)
- 中国(78780)
- 京(72006)
- 科学(71189)
- 财(55647)
- 所(55044)
- 农(54258)
- 业大(51659)
- 研究所(50528)
- 中心(48972)
- 江(48230)
- 范(45447)
- 北京(45373)
- 财经(45098)
- 师范(45042)
- 农业(42563)
- 经(40940)
- 院(40275)
- 州(39696)
- 技术(36869)
- 经济学(36606)
- 基金
- 项目(232367)
- 科学(182069)
- 研究(168189)
- 基金(166283)
- 家(145586)
- 国家(144393)
- 科学基金(124075)
- 社会(103848)
- 社会科(98310)
- 社会科学(98279)
- 省(92258)
- 基金项目(88272)
- 自然(82174)
- 自然科(80311)
- 自然科学(80291)
- 自然科学基金(78765)
- 教育(78419)
- 划(77813)
- 编号(69488)
- 资助(68932)
- 成果(55601)
- 重点(52319)
- 部(50004)
- 发(49350)
- 课题(48590)
- 创(47828)
- 创新(44561)
- 科研(44120)
- 教育部(42541)
- 大学(42539)
- 期刊
- 济(135570)
- 经济(135570)
- 研究(95220)
- 中国(62415)
- 学报(53563)
- 科学(49348)
- 农(49256)
- 管理(48086)
- 教育(42201)
- 财(41095)
- 大学(40211)
- 学学(37665)
- 农业(34541)
- 技术(31708)
- 融(23859)
- 金融(23859)
- 业经(22911)
- 经济研究(21247)
- 财经(20832)
- 问题(18966)
- 业(18392)
- 图书(18267)
- 经(17726)
- 科技(16742)
- 技术经济(16639)
- 统计(15946)
- 版(15522)
- 现代(15437)
- 资源(15380)
- 理论(15348)
共检索到475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仲常 姜建慧 龚锐
对城市现代化的评价,存在一个比较公认的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其中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指标是最基础的指标。从城市技术性基础设施,既包括交通、给排水、能源、信息、环境五大系统为主体的狭义城市基础设施出发,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选择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评价模型;选用1998~2007年全国30个省市数据分别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
城市现代化 基础设施 指标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龙 章波 黄贤金 翟文侠
城市基础设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的环境,更是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努力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运转效率是现代城市的迫切需要。文章构建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特尔斐法分别建立评价函数,对我国主要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验证了主成分分析和特尔斐法用于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评价的可行性的基础上,发现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具有从沿海向内陆地区梯度递减的趋势和规律,具体表现为东南沿海新兴开放城市的水平最高,其次为基础较好、有悠久历史的老牌城市,再次为内陆和东北省会城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明浩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城市经济的现代化、城市社会的现代化、城市文化的现代化都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因此,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要实现城市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基础设施现代化是重要的前提,也就是说,城市现代化首先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的特征,概括起来是:具有运转的系统性和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建设的超前性和形成的同步性,服务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林选才
城市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城市能源生产供应设施、水资源及供水排水设施、邮电通讯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园林、环卫、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设施和城市防灾设施等。一、城市基础设施是组织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物质条件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生活的命脉,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使城市产生聚集效益,促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基础设施把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活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城市人流、物流、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娜 夏永久
从道路交通、给水能源、信息通讯、环境卫生和排水排污5个方面构建了宁波市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取1997~2003年有关统计数据对宁波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结合宁波市城市建设实际,分析了宁波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建设绩效和存在的问题,利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宁波市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近期2005年宁波市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综合指数将达到83.8%,初具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雏形;中期2010年,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综合指数将达到95.0%,具有较高的建设水平,但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任务仍较艰巨。提出4点加快宁波市城市基础设施...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 现代化 评价 预测 宁波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晓灵 张青
公共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载体,是支撑经济社会运行和保障民生的重要物质基础。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以陕西省为例探究城市基础设施空间配置合理性以及效率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10个地级市基础设施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整体呈中心向外围扩散的模式,即关中城市呈现较好发展态势,其中西安市占据"一家独大"的核心地位,城市压力巨大;陕北次之,陕南城市群应加大基础设施力度,以满足城市空间需求。省域层面应合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引导各市经济资源、产业结构优势互补,实现区域与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基础设施配置 城市空间 效率 空间耦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友仁
在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促进我国城市现代化;反过来说,城市现代化又是“四化”的基础和条件。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基础设施密切相关。中共中央关于北京城市建设的报告批复中指出:“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基本条件,要集中力量,加强建设。”本文拟就我国城市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城市基础设施的性质和内容发表一些个人看法。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总的说来,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应该是少消耗、高效能,为生产发展和居民生活创造优良的环境和条件。但各个生产力发展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传峰 王增光
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应与经济—社会—生态复杂系统相互耦合,以实现系统间相互匹配和相互促进,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功能安全,促使其在不断演化中实现长效。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长效能力是衡量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长效性的重要指标,表征了基础设施复杂系统在全寿命周期与经济、社会、生态等相关联系统动态适应和主动寻优的能力。在界定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长效能力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定量描述,并采用灰色GM(1,N)模型以实现对小样本、贫信息且具有不确定性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长效能力的预测。根据该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判断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当前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以确定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是否处于长效发展态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晓琰 周国光
文章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神经网络模型,在分析影响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运营的主要风险并建立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智能风险评价模型。针对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评价的常用方法对主观经验依赖较强、不同项目间评价结果的可借鉴性不强的现状,本研究的评价模型能通过自主学习模糊综合评价的评价结果而实现风险评价智能化。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智能风险评价模型具有可行性,并建议根据项目运营情况完善风险评价体系、统一不同项目间的模糊综合评价的评分标准、建立和完善智能风险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PPP项目 智能风险评价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危恒昌 王军武 程康 李政
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由于其复杂性往往具有较多的参与方,而各参与方风险分担的合理与否是PPP项目成败的关键所在。运用基于风险偏好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进行风险在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方之间的分担,并确定各风险在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方之间的分担比例。对于社会资本方承担的风险往往是通过多个参与方联合组建的项目公司来分摊,选取社会资本投资方、总承建方及运营方作为风险分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讨价还价博弈的基础上,运用三方博弈模型确定出社会资本方初步承担的风险中社会资本投资方、总承建方及运营方最后各自承担的比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危恒昌 王军武 程康 李政
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由于其复杂性往往具有较多的参与方,而各参与方风险分担的合理与否是PPP项目成败的关键所在。运用基于风险偏好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进行风险在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方之间的分担,并确定各风险在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方之间的分担比例。对于社会资本方承担的风险往往是通过多个参与方联合组建的项目公司来分摊,选取社会资本投资方、总承建方及运营方作为风险分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讨价还价博弈的基础上,运用三方博弈模型确定出社会资本方初步承担的风险中社会资本投资方、总承建方及运营方最后各自承担的比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年华 王飞
提出南京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六大指标体系,即道路交通快捷化、公用设施优质化、邮电通讯信息化、住宅设施舒适化、排水防洪标准化、城市环境生态化并提出相应的临界值。选择其中十项具有典型意义的指标,建立灰色系统预测模型,预测南京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进程可分三个阶段:1999~2013年为基本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阶段;2014~2020年为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中级阶段;2021~2030年为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高级阶段。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应从增强城市经济实力、提升中心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城市空间形态结构、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市场主导型的融资结构、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城市可持续...
关键词:
南京市 基础设施 指标体系 预测 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萍 杨勇
针对交通基础设施业如何与经济社会相呼应,如何引领公路、水路等子行业的发展,如何做好率先实现现代化先行军的问题,我们对苏南地区进行了调研。一、苏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评价改革开放30年来,苏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渐趋完善,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运输服务水平,均位于全国各省市前列。全地区综合客运枢纽县覆盖率超过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石忆邵
本文论述了基础设施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並提出了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成龙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命题,要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以中国式现代化涵盖的目标要求为指引,深入理解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内涵、属性以及投融资特点,是新时代做好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关键。从多维度理解现代化基础设施的丰富内涵基础设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