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99)
- 2023(19468)
- 2022(15993)
- 2021(14958)
- 2020(12595)
- 2019(28835)
- 2018(28372)
- 2017(54052)
- 2016(28581)
- 2015(32275)
- 2014(31859)
- 2013(31343)
- 2012(28484)
- 2011(25573)
- 2010(25949)
- 2009(24347)
- 2008(23504)
- 2007(20979)
- 2006(18415)
- 2005(16614)
- 学科
- 济(126303)
- 经济(126165)
- 业(101532)
- 管理(94939)
- 企(90160)
- 企业(90160)
- 方法(56507)
- 数学(47285)
- 数学方法(46581)
- 中国(40504)
- 农(36763)
- 财(36430)
- 业经(35564)
- 融(28899)
- 金融(28897)
- 银(27980)
- 银行(27958)
- 制(27192)
- 行(26986)
- 农业(25398)
- 地方(25089)
- 务(25081)
- 财务(25012)
- 财务管理(24974)
- 企业财务(23674)
- 贸(22809)
- 贸易(22785)
- 理论(22747)
- 易(22171)
- 技术(21879)
- 机构
- 学院(402705)
- 大学(398816)
- 济(174329)
- 经济(170834)
- 管理(162074)
- 理学(138817)
- 理学院(137449)
- 管理学(135159)
- 管理学院(134420)
- 研究(129877)
- 中国(108639)
- 京(84172)
- 财(81458)
- 科学(73672)
- 财经(64489)
- 中心(62525)
- 所(62262)
- 江(60703)
- 农(60473)
- 经(58773)
- 研究所(55862)
- 业大(53845)
- 经济学(53804)
- 北京(53192)
- 范(49734)
- 师范(49322)
- 州(48822)
- 经济学院(48478)
- 财经大学(47905)
- 院(47091)
- 基金
- 项目(264320)
- 科学(211856)
- 研究(197402)
- 基金(195221)
- 家(167917)
- 国家(166470)
- 科学基金(146240)
- 社会(129307)
- 社会科(122815)
- 社会科学(122785)
- 基金项目(102115)
- 省(101652)
- 自然(92552)
- 教育(91362)
- 自然科(90586)
- 自然科学(90562)
- 自然科学基金(89005)
- 划(85063)
- 资助(80052)
- 编号(79261)
- 成果(63251)
- 部(59561)
- 重点(59085)
- 创(57361)
- 发(56931)
- 国家社会(54450)
- 课题(54413)
- 创新(53092)
- 教育部(52239)
- 人文(51090)
- 期刊
- 济(192560)
- 经济(192560)
- 研究(122079)
- 中国(82806)
- 财(66017)
- 管理(65271)
- 农(55820)
- 科学(52904)
- 学报(51446)
- 融(48219)
- 金融(48219)
- 教育(43127)
- 大学(41708)
- 技术(39712)
- 学学(39024)
- 农业(37920)
- 财经(32603)
- 业经(31929)
- 经济研究(30972)
- 经(28273)
- 问题(25891)
- 业(22980)
- 技术经济(22146)
- 统计(20667)
- 贸(20455)
- 现代(19514)
- 世界(19436)
- 策(19410)
- 商业(18191)
- 国际(18046)
共检索到614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魏雅丽 刘凯
已有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效率存在正的外部性,但由于受到融资方面的限制,基础设施过度投资很可能加重企业负担从而对企业效率产生不利影响。从目前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的视角出发,进一步梳理基础设施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03—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利用系统GM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建设用地的抵押品效应和基础设施的资本化效应导致城市地价上升、基础设施投资过度等不利影响,由此加重企业负担、恶化企业创新环境,对企业生产效率产生负面影响。(2)在挤出效应和产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思齐 孙伟增 吴璟 武赟
文章通过对土地出让、城市建设和土地价格三者之间互动机制的分析,描述了一种以"土地融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间正反馈关系为核心的中国式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并以基于2005—2011年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其存在性。研究发现,一方面,土地价格上涨能够同时通过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借款两种融资渠道放松地方政府面临的预算约束,从而显著带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扩大;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又能够在短期内显著地资本化到土地价格中,从而形成土地价格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间自我强化的正反馈过程。基于跨期选择模型的理论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主动调节土地出让规模强化上述模式的效果。特别地...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陈宏明 李彩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将进一步提高。政府投向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公共建筑项目的资金将逐年增加。随着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政府以外的资金投入该领域的金额也呈逐步递增趋势。本文针对现行的城建项目投融资运行模式在新市场经济形式下的弊端进行剖析,同时探索改善现有模式的途径,以期提升我国城建项目投融资管理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投融资 模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崔健 刘东
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条件下,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政府融资平台的视角,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进行探讨,认为通过基础设施融资租赁、产权权益证券化、股权转让来盘活存量基础设施的融资模式;通过土地融资、发行中票和短期融资券、PPP或FPI等运营方式,以及发行产业基金、吸引保险资金等融资模式相结合的策略,对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崔健 刘东 林超英
通过政府融资平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受困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寻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政府融资平台的视角,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进行探讨,提出盘活存量基础设施和直接融资为主相结合的融资模式,以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月梅 徐震宇
在澄清PPP概念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基于伙伴关系的主要投融资模式,并对影响具体投融资模式选择的因素作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选择的主要依据,最后简要分析了南京三桥的投融资模式。
关键词:
公共基础设施 PPP 投融资模式选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梁广彦 林晓峰 陈志鹏 吴赟 郑博芫
首先介绍城市基础设施更新的支持性政策及实施路径;再梳理对比城市更新的五类投融资模式,包括地方政府直接投资、发行城市更新专项债、授权国企进行投资、采用“投资人+EPC”模式投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投资;最终深入研究其内在的共性并评析各自优缺点,旨在为未来同类型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基础设施 投融资模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伦盛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方法,分别对我国省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科技发展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投融资效率的提高;剔除环境、误差因素,我国各省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效率主要受规模效率的影响;投资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因此,建议通过拓宽融资途径,扩大中、西部地区各省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规模来提高融资规模效率,通过提高东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管理和技术水平来提高投资纯技术效率,同时通过提高城市人力资本与科技发展水平来改善投融资环境从而促进投融资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基础设施 投融资效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如宝 王挺
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但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功能衰退、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效率低下,投融资已成为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而这些问题无一不是源于现有的政府与市场角色界定不清以及市场化程度低下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文章首先利用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有关问题提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的几种形式,最后给出了建立投融资模式创新保障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 投融资体制 现状 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颐和 毛安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此情况下,吸引非国有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采用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种新的投融资模式,还分析了应用这种投融资模式可能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文虎 杨云龙
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创新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巨额融资缺口问题。本文基于文献分析的视角,剖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创新的政策建议,进而对相关研究结论和下一步的研究提出思考和展望。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 融资模式 国际经验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立国 刘禹
一、问题的提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一般包括能源供应、给排水、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生态环境与防减灾六大系统,它是城市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从经济学角度讲,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自然垄断性、公共性、成本聚集性和收益长期性等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地加大投资力度,城市基础设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已经大大缓解。但因为政府公共部门资金匮乏和效率低下,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政府制定政策,鼓励外资和国内民营资本(以下统称为私人资本),通过新的投融资方式——项目融资(如BOT、TOT和PPP等),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基础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乔恒利
文章首先整理基础设施概念及内涵,接着在基础设施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社会评价及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性与公共性的程度。然后,就具体项目融资模式进行基本介绍,具体分析了各种投融资模式的性质特点。最后得出项目投融资模式与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性与公共性的程度的对应关系,此关系模型为政府基础设施投融资决策提供了直观的理论参考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文峰 施慧洪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量大,仅靠政府财政支出是远远不够的,要缓解资金缺口,就必须建立以市场化融资为主,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融资体系,加大对项目融资等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顺应经济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基础设施 融资模式 项目融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董普 李京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步伐、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多年快速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投资主体单一,政府财力不足成了主要障碍。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