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65)
- 2023(5951)
- 2022(5099)
- 2021(4767)
- 2020(3952)
- 2019(9137)
- 2018(9237)
- 2017(18067)
- 2016(9679)
- 2015(11132)
- 2014(10970)
- 2013(11167)
- 2012(10480)
- 2011(9121)
- 2010(9058)
- 2009(8206)
- 2008(8031)
- 2007(6971)
- 2006(6182)
- 2005(5192)
- 学科
- 济(38607)
- 经济(38445)
- 管理(24201)
- 业(22835)
- 企(16869)
- 企业(16869)
- 方法(15632)
- 中国(14686)
- 地方(11820)
- 农(11130)
- 数学(10902)
- 数学方法(10775)
- 业经(10408)
- 理论(9481)
- 财(8637)
- 和(8539)
- 工作(7857)
- 学(7446)
- 制(7344)
- 农业(7157)
- 服务(7091)
- 城市(6882)
- 环境(5770)
- 贸(5631)
- 教育(5630)
- 贸易(5627)
- 经济理论(5623)
- 易(5351)
- 服务业(5154)
- 城市经济(4935)
- 机构
- 大学(129961)
- 学院(128364)
- 管理(50524)
- 济(48287)
- 经济(46698)
- 理学(43027)
- 研究(42967)
- 理学院(42394)
- 管理学(41636)
- 管理学院(41324)
- 中国(31883)
- 京(28864)
- 科学(26141)
- 财(23476)
- 范(21010)
- 师范(20914)
- 中心(20592)
- 江(20502)
- 所(20187)
- 北京(18119)
- 财经(18103)
- 研究所(17899)
- 师范大学(17130)
- 农(16677)
- 州(16668)
- 院(16238)
- 经(16211)
- 业大(16192)
- 经济学(14150)
- 财经大学(13176)
- 基金
- 项目(88444)
- 科学(69994)
- 研究(68417)
- 基金(63331)
- 家(53695)
- 国家(53157)
- 科学基金(46329)
- 社会(45778)
- 社会科(42021)
- 社会科学(42003)
- 基金项目(34414)
- 省(34164)
- 教育(30082)
- 编号(29382)
- 划(28865)
- 自然(28031)
- 自然科(27350)
- 自然科学(27348)
- 自然科学基金(26826)
- 成果(24891)
- 资助(24225)
- 课题(19500)
- 发(19470)
- 重点(19138)
- 部(19063)
- 国家社会(18122)
- 项目编号(17693)
- 创(17374)
- 人文(16704)
- 教育部(16637)
共检索到199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秀云 刘岳虎
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估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投资产生的社会效益,对促进公共文化均等化发展,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西安市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构建混合对数模型,对城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支持建设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居民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各项属性都有强烈的支付意愿,主城区居民的支付意愿普遍高于非主城区居民;服务多样性以及服务体验表现为系统性特征,机构数量与开放时间则体现出随机性特征;个体特征变量会影响消费者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用水平。研究结论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叶姗 李世平
该文以西安市耕地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各学者的研究基础上,重建社会价值评估体系,运用机会成本法、替代法和影子价格法对其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耕地资源社会价值446.8546万元/hm2,其中社会保障价值占68.48%,社会稳定价值占33.52%。其总值为土地征收价格的4倍多,证明耕地资源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但是在耕地转用时补偿标准偏低。因此,应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和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同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弱化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社会价值 评估体系 西安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芳 郑亚萍 阚立娜 蔡莎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作为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之一的公共绿地往往最容易被改变性质和用途。开展城市公共绿地价值评估,是当前城市规划、绿地保护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梳理西部城市群中典型的甘青宁3个省会城市的公共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用CVM调查法评估城市公共绿地的服务价值。研究表明:兰州市城市公共绿地提供的生态服务总价值约为3 324~3 761万元之间,西宁、银川两市因城市规模相对较小,城市公共绿地提供的生态服务总价值较兰州市略低;分析社会因素对支付意愿的影响,得出职业、收入、性别等变量对支付意愿的正向影响作用较大;比较单位公共绿地面积的生态服务价值产出可以发现,兰州市单位公共绿地面积的生态服务价值产出最高约为1. 57~1. 77元/m~2,兰州市城市公共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产出效率较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沛 杨林伟 韩玮 李富娜
森林除了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外,还具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价值。论文以云南省森林资源为例,采用房地产评估中常用的假设开发法为主要评估方法,结合森林资源所反映的社会效益价值增长特征,运用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中的两阶段现金流折现模型,通过构建模型体系,分别从直接社会效益和间接社会效益两个维度对云南省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价值进行评估。其中,直接社会效益包括就业价值和景观游憩价值,间接社会效益包括科教价值、历史价值及文化价值,通过模糊综合评判计算各组成部分的不同影响权重得出直接和间接社会效益模型,以多元回归的方法构建森林生态总体社会效益价值模型并计算云南省森林社会效益价值。同时,将各部分价值结果分别与云南省第三产业GDP、人均GDP及云南省GDP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云南省森林社会效益价值现有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今后的森林资源开发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贾子璇 张敏
城市文化消费政策面临公共投入增加而社会效益下降的问题,特别是在促进消费公平和扩大消费群体方面收效甚微。已有研究较少从文化消费的社会不均衡性以及文化消费机制角度讨论文化政策的社会效益。文章根据布尔迪厄实践理论和文化区隔理论构建城市政策与文化区隔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研究城市文化消费政策对居民的文化区隔的增强或减缓作用以检验城市文化消费政策的社会效益。以南京市文化消费补贴政策为例,基于对南京市典型社区的居民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南京市文化消费补贴政策加深了文化区隔。文化消费实践受惯习影响,南京市主要面向高雅文化的补贴政策,强化了高雅文化消费主体的消费实践,即促进原本文化杂食性较高的群体进行高雅文化消费,没能有效引导文化消费弱势群体参与高雅文化消费,未能显著改变这类群体文化杂食性低的状况。基于该研究结果,文章认为通过调节文化消费补贴的活动类型使之面向更广的文化受众有助于缓解文化区隔,扩大文化消费政策的受益面,促进文化消费的公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向春 孙钰 姚鹏
在构建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灰色关联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天津市2000-2014年公共基础设施系统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在通过Kendall-W系数法一致性检验前提下,运用拉开档次组合评价模型对单一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最后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对组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进行事后检验,得到了2000-2014年天津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的评价值。
关键词:
公共基础设施 社会效益 组合评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向春 孙钰 姚鹏
在构建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灰色关联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天津市2000-2014年公共基础设施系统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在通过Kendall-W系数法一致性检验前提下,运用拉开档次组合评价模型对单一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最后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对组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进行事后检验,得到了2000-2014年天津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的评价值。
关键词:
公共基础设施 社会效益 组合评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陆剑鸣 陈晓琴
关于卫生事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问题的讨论,已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有的文章坚持卫生事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认为片面强调经济效益会损害社会效益;有的文章坚持没有经济效益,就不会有社会效益,提出应严格区分经济效益和经济收益两个不同的概念。文章都从不同角度提出论据,把讨论引向深入。笔者认为尚需进一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吕荣侃,王民养
1980年开始,人口教育正式进入了中国普通中学的课堂。10年的实践证明,人口教育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而且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对5所农村地区人口教育试点中学和非试点中学1982~1986届高中毕业生进入社会之后婚育行为的追踪调查对比分析,说明了人口教育对转变学生人口观、婚育观,对规范他们的婚育行为、自觉执行人口政策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证明,在中学普及人口教育是推动我国人口转变的前期工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江西省邮政储汇局课题组
全面评估邮政储蓄的社会效益,对于澄清社会上对邮政储蓄的种种误解,客观、公正地认识邮政储蓄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营造公平的金融竞争环境。本文从邮政储蓄开办的宗旨、网点设置、绿卡网的建设、业务范围及品种、服务水平和质量等方面,证明邮政储蓄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
关键词:
邮政储蓄 社会效益 评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钰 王坤岩 姚晓东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反映了基础设施对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是衡量基础设施部门运营效果的重要指标。文章运用对抗型DEA交叉效率模型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部分城市存在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及投入规模不协调的现象。原因在于,一些大型城市承载了过多的发展压力,大规模基础设施投入对于庞大的社会需求而言仍然表现为相对不足。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投入力度,合理推进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状况的有效途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晓灵 刘赟
城市的公共投入对城市的空间结构有着极大的影响,这将导致消费者对于商品住宅偏好的改变,从而进一步影响商品住宅价格趋势的变化。本文从城市公共基础投入这一角度,采用了对区域居民生活便利性影响的重要投入指标,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教育支出、城市居民医疗卫生支出为指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城市公共基础投入与商品住宅价格之间的关系。以西安各区域为例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公共基础投入与商品住宅价格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并且郊区的公共基础投入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比市区要显著,由此得出政府在郊区基础设施等的重点投入会使得消费者对于商品住宅选择的区位偏好发生了改变,从而会影响西安郊区商品住宅价格的变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亮 周妍琳
城市老中心区对于一个城市的规划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更新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特征与时代轨迹相结合,充分发掘文化特性是城市老中心区更新的重要内容。探讨了目前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文化现象和问题,以西安明城区为例,梳理分析了文化特性在城市老中心区更新中解决现有不足的作用机制,同时结合城区内具体对象,阐释了文化特性在老城中心区更新中的节点秩序、环境场所、活力街巷三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
文化特性 城市老中心区 更新 西安明城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严巍 董卫 叶如博
本文以西安市业已实践的曲江新区、大明宫地区、浐灞新区和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四个区域为例,首先对同一城市不同区域建立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上的城市资产聚集、重组和运营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而在总结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对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经营模式的内容、特点进行了探讨。最后,在对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经营模式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西安相关区域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对城市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将文化变成生产力,充分发掘地域文化经营城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波 方奕华
在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驱动下,公共服务的"多中心"供给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模式,但该模式仍存在着无法有效"落地"的关键问题。因此有必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析该模式下所形成的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网络存在的根本问题与缺陷,并从优化网络结构与配置出发,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多中心"公共服务供给网络存在网络区划明显、网络"明星"不合理、关键"桥梁"作用难以发挥等问题,需从提升网络整体性、重视服务中间承接主体的中介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同性质组织的灵活规范能力、积极引入公众参与出发,对网络结构进行改进与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