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0)
2023(5577)
2022(4601)
2021(4108)
2020(3200)
2019(7462)
2018(7101)
2017(12252)
2016(7309)
2015(8131)
2014(8257)
2013(7947)
2012(7583)
2011(6758)
2010(7115)
2009(6384)
2008(6631)
2007(5941)
2006(5298)
2005(4547)
作者
(24313)
(20211)
(20115)
(19038)
(12974)
(9867)
(9185)
(7938)
(7802)
(7321)
(7159)
(6980)
(6576)
(6364)
(6323)
(6307)
(6239)
(5996)
(5957)
(5912)
(5144)
(5140)
(4987)
(4712)
(4617)
(4569)
(4506)
(4486)
(4243)
(4142)
学科
(30757)
经济(30731)
管理(20451)
(16101)
方法(13227)
(13001)
企业(13001)
数学(11523)
数学方法(11253)
中国(10923)
地方(8141)
(7904)
(6584)
(6342)
城市(6265)
业经(5912)
环境(5848)
理论(5741)
农业(4735)
(4522)
城市经济(4492)
(4474)
(4455)
(4222)
财务(4203)
财务管理(4192)
(3983)
企业财务(3945)
资源(3752)
技术(3623)
机构
大学(111248)
学院(110215)
研究(41489)
管理(39951)
(38441)
经济(37265)
理学(34352)
理学院(33803)
管理学(32899)
管理学院(32703)
科学(29182)
中国(28746)
(25689)
(22552)
(22088)
研究所(20494)
业大(19386)
农业(18168)
中心(18155)
(17275)
(17131)
(16642)
师范(16454)
北京(16047)
(15710)
财经(13910)
(13790)
师范大学(13600)
(13131)
科学院(12820)
基金
项目(78350)
科学(60496)
基金(55108)
研究(52664)
(50416)
国家(50062)
科学基金(41685)
社会(32371)
(31248)
社会科(30747)
社会科学(30732)
基金项目(29299)
自然(28450)
自然科(27800)
自然科学(27785)
(27256)
自然科学基金(27196)
教育(24284)
资助(22559)
编号(20171)
重点(18437)
(17046)
成果(16416)
(16324)
计划(16306)
课题(15378)
(15185)
科研(14954)
科技(14783)
创新(14425)
期刊
(41335)
经济(41335)
研究(30763)
中国(22384)
学报(21288)
科学(19169)
(19137)
大学(15138)
学学(14309)
农业(13496)
教育(13348)
(13060)
管理(12886)
技术(10430)
(7894)
资源(7104)
城市(6894)
统计(6844)
问题(6776)
(6385)
(6287)
财经(6073)
业大(6052)
(6009)
(5845)
金融(5845)
经济研究(5710)
技术经济(5684)
决策(5627)
业经(5527)
共检索到159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立源  陈建军  李章波  
对湖北省武汉市和老河口市的2个机械化垃圾处理场制作的垃圾堆肥的质量进行了测定与评价,并通过盆栽生物试验和大田取样调查方法对垃圾堆肥的肥力特征及其对土壤基本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7个供试垃圾堆肥的全氮、全磷含量均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少数垃圾堆肥铅含量超标,武汉市的垃圾堆肥优于老河口市。垃圾堆肥在大量施用的情况下,具有一定肥效并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但其有效供肥时间短,长期连续施用可能引起土壤砂化和污染。本文还对垃圾堆肥的农业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洪飞  李国学  张红玉  高丹  史殿龙  
以北京市南宫堆肥厂现有堆肥工艺为对照,研究了添加倒仓破碎工艺和缩短堆肥周期对0~80 mm粒径生活垃圾堆肥腐熟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法对新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试验以马家楼转运站经筛分的0~80 mm粒径垃圾为堆肥原料,共设3个处理。处理1为高温发酵8 d(中间倒仓破碎1次)→后熟化12d→最终熟化12 d,堆肥时间共32 d;处理2为高温发酵7 d(中间倒仓破碎1次)→后熟化12 d→最终熟化12 d,堆肥时间共31 d;对照(CK)为高温发酵8 d(不倒仓破碎)→后熟化12 d→最终熟化12 d,堆肥时间共3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处理1的评价级别最高,即增加倒仓破碎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玉鑫   常瑞雪   李季   李彦明  
为探究园林绿化垃圾堆肥促腐减排的优化策略,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研究基础,对园林绿化垃圾堆肥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探讨了园林绿化垃圾的时空特征、理化特性及其堆肥技术面临的挑战,并从园林绿化垃圾的预处理方法、堆肥物料营养结构调控、堆肥菌群功能调控及堆肥工程工艺参数优化等方面,综述了园林绿化垃圾堆肥增效促腐与提质减排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园林绿化垃圾堆肥时,应根据原料特性、操作成本和堆肥应用场景等因素选用合适的预处理手段或物料调配策略,接种特定功能微生物并优化微生物菌剂接种手段,合理选用堆肥工程工艺技术,以加快堆肥腐殖化进程,减少恶臭气体排放。为今后园林绿化垃圾高温好氧堆肥技术的创新提出了研发攻关方向,以期加快园林绿化垃圾快速降解技术的提升,为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建设提供支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云鹏  马倩  黄明慧  颜雅欣  严正娟  王辛龙  
【目的】为我国城乡有机垃圾的养分资源循环利用及其堆肥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餐厨垃圾(FW)、园林废弃物(GW)、鸡粪(ChM)和牛粪(CaM)为主要原料的4种堆肥,采用Hedley连续浸提磷分级、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不同有机垃圾堆肥的碳磷特征。【结果】4种堆肥的磷素含量和组成,有机碳含量、组成和结构均存在明显差异。粪肥堆肥全磷和活性态磷的含量明显高于植物源有机垃圾堆肥(FW和GW),其中ChM堆肥水提取磷(H_(2)O-P)含量最高,CaM堆肥NaHCO_(3)提取磷(NaHCO_(3)-P)含量最高。FW堆肥总有机碳高、但腐殖化系数低(胡敏酸碳/富里酸碳=0.09),水溶性有机碳、小分子有机酸和氨基酸等活性碳含量最高,芳构化程度较低、含有更多的羧酸和多糖结构,热稳定性最差。GW堆肥易氧化有机碳和腐殖酸碳含量最高,芳构化程度和热稳定性高。粪肥堆肥的腐殖酸碳含量低、水溶性碳含量较高,ChM堆肥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且有机酸种类丰富,CaM堆肥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和草酸,两种堆肥芳构化程度和热稳定性相近,且居于FW和GW之间。【结论】粪肥堆肥磷含量高、活性碳含量较高,可作为良好的磷源全部或部分替代化肥;餐厨垃圾堆肥磷素含量低,但高活性有机碳含量高,可以发挥以碳促磷作用,提高磷肥有效性;园林废弃物堆肥磷含量低,稳定态有机碳含量高,长期而言,可通过土壤改良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通过不同碳磷特征堆肥间及其与化肥的合理配施,可实现碳磷协同和磷养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满吉勇  林永锋  李丛林  袁凯  吴东雷  田光明  李季  刘云慧  
为探讨餐厨垃圾堆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及其在水稻田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不施肥为对照,在等氮的条件下,设置了化肥、餐厨垃圾生化一体机处理尾料堆肥化产品(餐厨堆肥)、猪粪有机肥及鸡粪有机肥4个处理,测定水稻不同发育时期生长指标、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餐厨堆肥、化肥处理都能显著增加水稻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其中,餐厨堆肥处理水稻产量最高达9 379.63kg/hm~2,较对照、猪粪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分别增产19.40%和12.95%;此外,水稻考种结果显示,餐厨堆肥处理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高于其余各处理组,千粒重和结实率略低于猪粪、鸡粪有机肥处理,但均无显著差异;土壤数据测定结果显示,餐厨堆肥处理在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氮的提升上优于猪粪、鸡粪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较猪粪、鸡粪有机肥处理分别提升19.87%和11.64%,土壤速效氮含量从分蘖期至黄熟期均高于其余各施肥处理,且在分蘖期、抽穗期、黄熟期显著高于猪粪有机肥处理。综上,餐厨堆肥可以确保水稻的生长和产量,且在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的提升上优于猪粪有机肥,具备推广和应用的潜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现来  张增强  张永涛  孙西宁  
以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可腐有机物和一次发酵堆肥为研究对象,以直接堆肥、回喷自来水堆肥和回喷渗滤液堆肥3种处理方式研究了好氧堆肥渗滤液对堆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2 d的堆肥后,回喷渗滤液堆肥处理的温度明显高于直接堆肥和回喷自来水堆肥;一次发酵结束后,与初始物料相比,回喷渗滤液堆肥处理的挥发性固体(VS)含量下降38%,大于直接堆肥的13%和回喷自来水的25%;发酵结束后,回喷渗滤液堆肥处理的NH4+-N含量低于直接堆肥和回喷自来水处理;堆料中的NO3--N含量在3种堆肥处理中,前3 d没有明显区别,但在第6天降温阶段,回喷渗滤液堆肥处理的NO3--N含量为5.2 mg/g,高于直接堆肥处理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玉  王桂琴  顾军  李国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苑松  张建华  
在对垃圾场渗沥液及地下水进行实际监测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 ,分析研究了垃圾渗沥液中的污染成分和垃圾场特定水环境条件下氮污染物及主要存在形态。该项研究对预防垃圾场地下水的氮污染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维芝  潘军  苗苏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培斌  陈建新  
设计了一种小型餐厨垃圾堆肥箱。堆肥箱由自控系统、反应室和通风搅拌装置组成。反应室容积43 L,自控系统可实现对温度、搅拌和通风的自动控制。将餐厨垃圾与辅料投入反应室,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混合,由通风系统保持好氧条件,控温系统控制反应室温度,制作堆肥肥堆。对堆肥箱进行性能测试,初始投料30kg,温度控制在40℃,含水率调节为55%,测定堆肥过程中减重、臭气指数、含水率、pH值、电导率、有机质、C/N等间接反映肥堆腐熟度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堆肥进行第5天时,肥堆减重最大,为3.5 kg/d;至第20天,肥堆由淡黄色变为黑褐色,臭气指数降为1,pH值7.1,有机质含量81.6%,C/N为19.5,表明堆肥达到腐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培斌  陈建新  
设计了一种小型餐厨垃圾堆肥箱。堆肥箱由自控系统、反应室和通风搅拌装置组成。反应室容积43 L,自控系统可实现对温度、搅拌和通风的自动控制。将餐厨垃圾与辅料投入反应室,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混合,由通风系统保持好氧条件,控温系统控制反应室温度,制作堆肥肥堆。对堆肥箱进行性能测试,初始投料30kg,温度控制在40℃,含水率调节为55%,测定堆肥过程中减重、臭气指数、含水率、pH值、电导率、有机质、C/N等间接反映肥堆腐熟度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堆肥进行第5天时,肥堆减重最大,为3.5 kg/d;至第20天,肥堆由淡黄色变为黑褐色,臭气指数降为1,pH值7.1,有机质含量81.6%,C/N为19.5,表明堆肥达到腐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少林  呼世斌  
以陕西杨凌生活垃圾为主要材料,在其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鸡粪和锯末进行堆肥,并在油麦菜和萝卜上进行了堆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适合杨凌生活垃圾处理的最佳堆肥材料配方为:生活垃圾901.5 g/kg,鸡粪 37.9 g/kg,锯末60.6 g/kg。与不施堆肥处理相比,施用该配方的堆肥可使油麦菜和萝卜分别增产91.36%和 7.85%,且油麦菜和萝卜中的铅、镉和铬含量均未超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洋  鞠美庭  李维尊  刘金鹏  刘乐  
分别从生产效率、生产成本、环境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餐厨垃圾好氧堆肥技术市场化推广与应用中存在的经济与环境问题。综述了目前餐厨垃圾好氧堆肥技术的研究进展,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市场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并指明了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洋  鞠美庭  李维尊  刘金鹏  刘乐  
分别从生产效率、生产成本、环境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餐厨垃圾好氧堆肥技术市场化推广与应用中存在的经济与环境问题。综述了目前餐厨垃圾好氧堆肥技术的研究进展,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市场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并指明了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启航   冯瑶   王晓醒   朱宏岗   方昭   李兆君  
【目的】筛选新型除臭菌,解决以鸡粪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厂的臭气排放问题,为好氧堆肥生物除臭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方法】以鸡粪为筛菌样品,利用定性初筛、驯化富集、分离纯化、定量复筛、拮抗试验以及耐药性试验筛选能够满足多重目标的除臭菌,并通过形态观察与16S rDNA测序鉴定菌株。将筛选获得的除臭菌株制成复合菌剂BH并应用于鸡粪堆肥,共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原料中不添加菌剂)、DT1(原料中添加1%除臭菌剂BH)、DT2(原料中添加1%的市售商品除臭菌剂)。在堆肥不同时期,分析测定堆体温度、pH、电导率(EC)、庆大霉素(GM)含量以及NH3排放量等指标,探讨耐药性除臭菌剂BH对堆肥过程的影响。【结果】初步筛选分离获得15株细菌,命名为BH1—BH15,未筛选到真菌;经复筛发现,菌株BH2、BH5、BH9、BH11、BH12和BH15对NH3的去除率较高,分别为48.8%、49.4%、45.8%、48.3%、51.0%和51.8%,且各菌株间无拮抗作用。对除臭菌株耐药性研究发现,菌株BH11和BH12对庆大霉素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经形态学特征与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BH11为Bordetella sp.,BH12为Weeksella massiliensis。将菌株BH11和BH12制成复合菌剂BH,其除臭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菌剂,NH3去除率高达65.8%。堆肥试验中,各处理高温期均持续9 d以上,实现了鸡粪的无害化处理;堆肥结束时各处理的pH稳定在8.4左右,处于5.5—8.5之间,EC在2.73—3.43 mS·cm-1之间,低于4 mS·cm-1,表明物料可用作植物肥料且符合有机肥标准。研究发现,DT2处理的GM降解效率显著高于CK处理,表明商品菌剂能够促进庆大霉素降解。此外,堆肥过程中NH3的排放主要发生在堆肥升温期与高温期,且高温期的排放量高于升温期;与CK处理相比,菌剂BH显著抑制升温期NH3的排放,且除臭效果优于商品菌剂;而进入高温期后,商品菌剂除臭效果优于菌剂BH。【结论】筛选获得2株耐药性除臭菌,对NH3的去除率分别为48.3%(BH11)和51.0%(BH12),制成的复合菌剂BH对NH3的去除率高达65.8%。将菌剂BH应用于鸡粪堆肥,可以有效减少堆肥过程中NH3的排放,且各指标均符合堆肥腐熟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