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1)
2023(13096)
2022(10523)
2021(9545)
2020(7950)
2019(18320)
2018(18127)
2017(34749)
2016(18926)
2015(21630)
2014(22292)
2013(21828)
2012(20307)
2011(18275)
2010(19057)
2009(18105)
2008(17523)
2007(16124)
2006(14237)
2005(13133)
作者
(56613)
(46901)
(46815)
(45126)
(29943)
(22553)
(21655)
(18258)
(18054)
(17045)
(15983)
(15905)
(15009)
(14936)
(14722)
(14686)
(14382)
(13747)
(13643)
(13639)
(11651)
(11557)
(11508)
(10784)
(10662)
(10624)
(10546)
(10389)
(9611)
(9482)
学科
(84755)
经济(84675)
管理(53126)
(50139)
(40451)
企业(40451)
方法(33590)
中国(31139)
数学(28644)
数学方法(28346)
(27519)
金融(27517)
(25903)
银行(25871)
(24963)
(22803)
(22001)
(20052)
地方(19787)
业经(18965)
(17228)
农业(15553)
理论(15422)
(14180)
财务(14132)
财务管理(14092)
(13968)
贸易(13957)
(13484)
企业财务(13371)
机构
学院(276963)
大学(276735)
(113741)
经济(110846)
管理(100597)
研究(93866)
理学(84859)
理学院(83849)
管理学(82281)
管理学院(81768)
中国(77643)
(59354)
科学(57028)
(55418)
(48079)
(47009)
中心(45799)
(44451)
财经(43482)
研究所(43273)
业大(39819)
(39289)
北京(37599)
(36945)
农业(36873)
经济学(36864)
师范(36562)
(36174)
(33564)
经济学院(33347)
基金
项目(174776)
科学(135943)
研究(128909)
基金(124629)
(107737)
国家(106806)
科学基金(91022)
社会(80994)
社会科(76719)
社会科学(76697)
(69241)
基金项目(65775)
教育(59516)
(57620)
自然(57124)
自然科(55799)
自然科学(55782)
自然科学基金(54768)
编号(53717)
资助(50796)
成果(44626)
重点(39815)
(38807)
(37993)
课题(37761)
(35838)
创新(33554)
国家社会(33345)
(33183)
科研(33118)
期刊
(131085)
经济(131085)
研究(84973)
中国(59720)
(44839)
(42884)
学报(42417)
(40173)
金融(40173)
科学(38160)
管理(35087)
大学(31944)
教育(31279)
学学(29964)
农业(27444)
技术(24043)
财经(21984)
业经(20450)
经济研究(20214)
(18957)
问题(18780)
(14734)
理论(14115)
(13462)
图书(13457)
技术经济(13436)
(13104)
现代(13029)
商业(12929)
实践(12770)
共检索到428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松  
大卫·哈维的城市地租理论为理解房地产金融化的内生性及其背后的地租与土地所有权作用,提供了一种供给侧的分析视角。该理论系统诠释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城市地租的基本判断,指明房地产金融化积累是通过营造建成环境、刺激需求竞争、加强供给阶级垄断,从而创造并占有更多城市地租,并将其转化为利润。哈维区分了带来城市地租的资本循环与收入循环,揭示出房地产金融化积累的实质是对社会价值的再分配。这种价值转移是对劳动者财富的掠夺,加重了剥削;不仅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甚至还会进一步演变为经济社会危机。从中汲取理论启示,应当结合需求侧状况,着力推进房地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防止我国房地产过度金融化,促进房地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崔慧敏   何寅  
马克思在对资本积累的论述中隐含了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两重逻辑。资本原始积累是非生产性积累的一种表现形式。大卫·哈维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在对“资本原始积累”概念重构中提出了剥夺性积累理论,并指出剥夺性积累是当代金融资本主义积累的主导逻辑。金融资本凭借其绝对的垄断地位,通过股票及证券市场投机、信贷体系、危机操纵等方式对普通民众、中小企业和落后国家等进行剥夺性积累。金融资本的剥夺性积累限制了生产性积累的发展,推动了财富的巨大集中,使普通民众愈加贫困化,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与失衡、政治合法性危机和社会对立加剧等危机。金融资本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大了剥夺性积累,使资本主义陷入了更深层次危机。金融资本的剥夺性积累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方环非  周子钰  
二战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危机此起彼伏,有关城市研究的各类学科逐渐兴起,汇聚成一股强劲的城市研究思潮。其中,城市权利(the right to the city)逐渐成为城市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至今不衰。作为城市权利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卫·哈维继承列斐伏尔的衣钵,立足《资本论》,借助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尤其是那种受到目前盛行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中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意识形态影响的城市化,从资本主义危机的城市根源、城市共享资源的私有化和通过文化商品化来获取垄断地租等三个维度着重探讨了资本主义城市中城市权利的意义及其缺失,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城市权利观。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雪阳  孙立冰  
大卫·哈维在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剥夺性积累"思想。在他看来,"剥夺性积累"实为新自由主义及其全球化历史进程的一种内在核心机制,通过私有化、金融化、危机管理和操控、国家再分配等主要方式不断实现暴力掠夺型积累。不过,一方面,由于忽视了"剥夺性积累"概念和"原始积累"概念在理论逻辑功用与具体历史所指、既定历史内涵等方面的显著差别,他试图赋予"剥夺性积累"概念以一般普遍性并取代"原始积累"概念的诉求根本无法实现;另一方面,由于哈维并没能像卢森堡那样清晰阐明"外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不仅令这一概念歧义丛生,更使得"剥夺性积累"思想深陷混淆的理解和争议之中。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李海海  
房地产业的发展有很强的带动效应。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从短期看可能跟需求有关,但长期而言实际上是由其租金决定的。通过对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即转轨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化和土地供给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土地财政"是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郝芮琳   黄宝竹  
金融化反映了信用货币体系下金融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相背离的趋势,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信贷扩张与实体经济增长背离和实体利润越来越多地分配至金融机构。基于马克思主义信用、就业理论的分析表明,在就业总量上,金融化会抑制现实资本积累,导致可变资本规模收缩并且单位可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就业整体下滑。在就业结构上,金融化带来的金融资本积累使金融业就业经历了从扩张到饱和与高技能化的过程,实体行业则由于现实资本积累的停滞而劳动力需求大幅缩减,同时,其行业工资由于劳动者的激烈竞争而下降,大量高技能人才流向金融业;在实体行业中,新兴行业在金融资本的估值逻辑下受影响较小,传统行业就业则下滑较为严重;金融化对私营企业就业的抑制作用强于国有企业。基于2008—2021年省级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验证了上述分析。当前的稳就业政策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金融资本与现实资本共同积累,着力稳定传统行业和私营企业就业以弱化前期的负向影响,防范高技能劳动力“脱实向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守海  
城市房地产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城市房地产经济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条件,将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一、城市房地产经济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城市房地产业是从事城市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行业,它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工业化、现代化及伴随而来的城市化都对土地和房产有着旺盛的需求,因此房地产经济既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又直接影响城市经济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享光  黄泽清  
我国房地产业是在金融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与金融化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对房价金融化逻辑的把握,有助于探索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在金融化发展过程中,土地的货币化增加了土地的流动性,土地的资本化又加剧其增殖性,土地流动性和增殖性的结合使房地产在未建造之前就已成为一种可用于投机的资本;金融化背景下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迫切需要转型,通过支持房地产业获得利息收入,以维持与新型金融机构的竞争;房地产资本是房产所有者福利物化的结果,人们购房不仅是为了获得其使用价值,更多是为了追求房地产资本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建平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在十多年较短的发展历程中所暴露出的不成熟和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已经影响到了我国新形势下房地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亟需采取措施尽快培育和完善。而创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发展我国房地产证券化业务、控制房地产企业的贷款风险、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加强银行业风险管理、加强金融监管和完善房地产相关法规则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根本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作鹏  贾春梅  葛扬  
中国级差地租与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有诸多的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级差地租的产生与分配受到更多地方政府权力的干预与影响。对中国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进行考察后发现,地方政府主导着土地要素的流动方向与交易价格,影响着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与配置方式。地方政府对级差地租的追求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推高了房地产价格。因此,重塑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角色与职能,理顺地方政府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职责与作用,对于构建房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十分必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  
企业积累金融化具有存量资源再配置和增量资源效应,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笔者构建三部门小国开放经济结构模型考察了企业积累金融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并利用美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积累金融化通过改变要素资源在金融业部门与非金融业部门之间、在不同的要素相对密集程度产业部门之间、在可贸易与不可贸易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以及企业积累金融化的资本形成效应和虚拟化效应,影响制造业部门、服务业部门和金融业部门之间的比例结构以及制造业内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之间的比例结构。本研究及结论深化了对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认识,能够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空心化问题提供理论解释,对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应对中美结构性失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政策性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杨梅  徐邓耀  
房地产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器。本文从研究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调控措施出发,通过回归和关联分析阐述金融信贷对房地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并探析房地产融资的多元化渠道,进而提出完善建议,对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享光  
金融化是与货币化、货币资本化和资本虚拟化相联系的一种经济现象,伴随金融化的发展,人们日益以货币或货币资本和虚拟资本的形式进行资本和收入的占有与积累。与金融化发展相适应,产业资本主导的积累模式逐渐为金融资本主导的积累模式所取代,这对宏观经济造成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过度金融化导致的金融资本的过度积累,不仅造成积累过程的断层和矛盾的累积,而且造成发展的陷阱,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要警惕金融化和金融资本积累造成的陷阱。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林元  
随着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福利分房制度终结,商品房制度开启,时至今日,土地和住房市场化进程走过十六个年头。地租理论无疑为我们分析现行土地和房产买卖、探讨地租本质、收入分配起着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地租理论的分析和运用,解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特色土地私有制导致收入分配极化的机制。本文认为,我国城市化以及城市扩张伴随着土地地租和地价上涨,地价上涨导致房价上涨。由于我国土地的公有性质,地租上涨理应归属于土地所有者,因此房产投资收益税以及房产税具有法理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