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27)
2023(3920)
2022(3223)
2021(2873)
2020(2263)
2019(4964)
2018(4769)
2017(8734)
2016(4889)
2015(5330)
2014(5385)
2013(5337)
2012(5089)
2011(4739)
2010(4790)
2009(4296)
2008(4196)
2007(3675)
2006(3296)
2005(3022)
作者
(15055)
(12598)
(12575)
(12014)
(8206)
(6022)
(5831)
(4983)
(4926)
(4399)
(4370)
(4369)
(4117)
(4088)
(3926)
(3916)
(3883)
(3774)
(3620)
(3604)
(3155)
(3076)
(2986)
(2889)
(2849)
(2771)
(2738)
(2666)
(2626)
(2574)
学科
(26362)
经济(26345)
地方(12964)
中国(10941)
管理(10360)
地方经济(7409)
(6568)
方法(6559)
城市(6153)
数学(5963)
数学方法(5923)
(5194)
环境(5191)
(4917)
城市经济(4481)
(4276)
业经(4081)
农业(3818)
(3558)
企业(3558)
(3379)
资源(3096)
(3025)
区域(3019)
(2829)
金融(2828)
理论(2801)
(2792)
产业(2707)
方城(2684)
机构
学院(71209)
大学(70558)
研究(29605)
(27926)
经济(26993)
管理(24564)
理学(20893)
理学院(20467)
中国(20284)
管理学(20082)
管理学院(19925)
科学(19723)
(16370)
(15378)
研究所(14237)
中心(12875)
(12478)
师范(12393)
(11840)
(11347)
(11177)
(10395)
北京(10262)
业大(10254)
师范大学(10221)
科学院(9589)
农业(9443)
(9365)
研究院(8800)
经济学(8707)
基金
项目(51996)
科学(41545)
研究(37415)
基金(36838)
(32952)
国家(32691)
科学基金(27744)
社会(24486)
社会科(23154)
社会科学(23149)
(20921)
基金项目(20091)
(18347)
自然(17596)
自然科(17178)
自然科学(17175)
自然科学基金(16811)
教育(16360)
编号(14894)
资助(13689)
(13445)
重点(12417)
成果(11515)
课题(11275)
发展(10962)
(10800)
(10748)
(10404)
国家社会(10241)
计划(9855)
期刊
(32404)
经济(32404)
研究(22186)
中国(14339)
科学(10872)
学报(10844)
(10187)
教育(8745)
管理(7556)
大学(7480)
农业(7243)
学学(6977)
城市(6802)
问题(5974)
(5931)
(5808)
资源(5757)
技术(5562)
业经(4897)
(4874)
金融(4874)
经济研究(4725)
地理(4170)
现代(3905)
(3863)
图书(3754)
财经(3635)
发展(3512)
(3512)
科技(3461)
共检索到106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彭建国  汤放华  
分析了传统城市地域特色形成的内在原因以及使现代城市地域特色日渐消失的影响要素,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城市地域特色的未来发展趋势。认为未来城市地域特色是基于新技术、新材料运用,以满足现代人需求的特定地域环境下应具有的城市空间和建筑形式,强调应该是什么,而非模仿传统的像什么的一种地域特色。指出应以发展的眼光理性对待城市的地域特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娴  胡雨霞  
体现地域特色是城市景观设计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社会学角度剖析了游憩设施存在的设计问题。在比较国内外典型游憩设施设计的特点和分析我国古代游憩空间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强调了游憩设施的品质在塑造城市精神文化面貌中的核心地位。最后以武汉典型游憩设施设计为例,阐释了游憩设施与地域特色有机结合的设计方法。目的是为城市的游憩设施提供设计参考,推动全国多样性的城市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叶继元  
期刊管理研究的过去、现状与未来叶继元Abstract:Therewillbe4trendsofperiodicalmanagementandstudyinthedaystocome.Theyare:moreemphasiswinbeputoncoop...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曼丽  丁若曦  张羽  刘威童  何海程  刘惠琴  
学习科学是一门探研人的学习问题的交叉学科,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都是其研究领域,认知科学和信息科学在其孕育、诞生、发展中是最为关键的推动力。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认知科学研究被更多地纳入教育情境中,因而学习科学诞生了。从1987年第一个学习科学研究所成立到2018年中国脑科学研究计划正式落地,三代认知科学研究都在学习科学的发展史中留下浓墨重彩。本文将从认知科学更迭的角度,对学习科学从1987到2017年间的发展过程和研究重点进行综述,并预测在第四代认知科学崛起的未来,人的学习研究将成为认知研究的新焦点,教育学研究也随之而进入一个新时代。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志军  
在居民购物出行影响下的城市地域结构,主要以方便居民对不同商品按市场、交通原则的出行流量为形成基础。而商户在经营过程中,又要考虑城市地域结构对经济利益差异的影响。城市地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购销双方在地域上动态拟合的过程。从居民购物出行的流量入手,结合中心地理论,对安阳市城市地域结构的等级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表明,随着中小城市地域结构的非均衡发展,居民购物出行的线路流量和地域流量都随之发生变化,并带动城市地域结构的动态变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玫  
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回顾马玫城市地域结构或称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程度、阶段与过程的空间反映。城市发展必然伴随着地域结构的变化,并带来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在正确认识城市发展阶段的基础上,通过人为干预,建立城市地域的优化结构,将减少、甚至避免城市问题,促进城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雷晓明  
城市地域的近域推进是一种地域空间过程 ,同时包含着人口迁移、产业转移及二者之间的互动作用。目前 ,成都市单中心的圈层推进和过去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发展道路面临着重大调整 ,其具体指导思想是应将过去“大饼”式铺摊子的低水平推进方式转变为多中心推进态势下组团式的、人口分布疏密相间的、空间形态错落有致的推进方式。城市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混合体 ,必须将市场机制和公共选择机制结合起来 ;政府作为一个有限理性的组织 ,不能在城市化过程中包揽一切 ,特别是在城市化过程中的资金、土地等资源的配置上 ,应尽可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生钰  朱宪辰  
研究目的:了解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相关的法律建设现状,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法律建设奠定基础。研究方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从1997年建设部颁布的有关地下空间的第一部部门规章开始到现在,各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已经有32部,这些法律法规涉及城市地下空间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产权归属、与地表的关系、开发利用规划、交易转让等各个方面。研究结论:与地下空间相关的法律建设速度很快,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1)覆盖范围小、法律效力低;(2)不同法律法规之间还存在内容上的冲突;(3)在一些重要内容上缺乏相关规定。因此,进一步完善需要:(1)对已有的城市地下空间法律法规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2...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一村  陈志龙  郭东军  赵旭东  
预防城市货运增长导致的环境恶化、交通拥堵和空间紧缺等问题,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而采取限制城市货运服务的增长,又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悖。近年来,城市地下物流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为解决城市发展与物流需求增长的矛盾和客运与货运的矛盾提供了新思路。地下物流系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能突破现有交通网络运输能力的瓶颈,实现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文章对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梳理了当前此系统在中国新城新区的后发优势。总结了与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直接相关的三个方面研究,即地下物流系统货运机车概念、网络规划设计和运营组织管理。最后,提出了当前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研究的主要难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修春亮,梅林  
城市化是全球普遍的现象。在多阶段的发展历程中,城市中的居住、商务和工业等要素的分布形态以及城市地域整体形态所发生的复杂变化,可归结为多种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来自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的行为等诸方面。诸因素的作用相互交织,非常复杂,这也使得人们在认识和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彦光  
常用的城市地域概念包括城区(CP)、城市化地区(UA)和都市区(MA)等。文章指出,CP是一个结构意义的概念,MA是一个功能意义的概念,UA的概念性质介于CP和MA之间,更多地是形态或景观意义的概念。从管理的角度看来,MA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我国学者定义可比城市的必然趋势。但是,在理论研究方面,CP和UA则具有明显的优势。可见不同的城市概念有不同的应用方向。具体采用什么概念取决于研究工作的性质和目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建杰,叶智宣  
兰州市位于甘肃省中部,祁连山东延和陇西黄土高原的西北部,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兰州市现下辖榆中、永登、皋兰三县和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周区、安宁区以及红古五区.兰州市城市地域结构经过漫长的演化,在狭长的黄河河谷盆地上,逐渐形成了现在以政治、商业、科教为主导职能的城关区,以轻工业、机械、铁路交通枢纽为主的七里河区,以石油、化工为主的综合工业区——西固区,以电子仪表、高教为主的安宁区(图1).研究兰州城市地域结构对促进其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广海,杨德礼  
对泛黄海地区城市的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其空间分布与地域联系,指出泛黄海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趋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毅  濮励杰  朱明  
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始于民国时期建筑地下室,开发利用可以划分为萌芽阶段、初始化阶段、规模化阶段和网络化综合利用四个阶段。本文从规模、功能、空间分布和竖向分布来描述南京的城市地下空间总体态势。通过对新街口CBD、夫子庙地区、南京南站地区和河西CBD地区的对比研究,揭示了南京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差异,并对中心城区和新开发区域的地下空间提出开发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