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64)
- 2023(4025)
- 2022(3377)
- 2021(3135)
- 2020(2626)
- 2019(6002)
- 2018(6131)
- 2017(11170)
- 2016(6301)
- 2015(7031)
- 2014(7152)
- 2013(7040)
- 2012(6705)
- 2011(6110)
- 2010(6546)
- 2009(5890)
- 2008(6091)
- 2007(5448)
- 2006(4978)
- 2005(4440)
- 学科
- 济(26296)
- 经济(26263)
- 管理(16355)
- 业(12619)
- 方法(11019)
- 中国(10311)
- 企(9907)
- 企业(9907)
- 数学(9519)
- 数学方法(9299)
- 学(7435)
- 制(6813)
- 地方(6682)
- 银(6505)
- 银行(6487)
- 城市(6272)
- 行(6229)
- 融(6119)
- 金融(6117)
- 财(5246)
- 农(5070)
- 理论(4984)
- 业经(4712)
- 环境(4577)
- 体(4483)
- 城市经济(4422)
- 贸(3981)
- 贸易(3980)
- 体制(3815)
- 易(3799)
- 机构
- 大学(96176)
- 学院(94343)
- 研究(36116)
- 济(33769)
- 管理(32817)
- 经济(32664)
- 中国(27721)
- 理学(27693)
- 理学院(27200)
- 管理学(26385)
- 管理学院(26196)
- 科学(24994)
- 京(22505)
- 所(19400)
- 农(17970)
- 研究所(17821)
- 财(16641)
- 中心(16376)
- 业大(15463)
- 江(15255)
- 农业(14509)
- 北京(14121)
- 范(13983)
- 师范(13821)
- 院(13617)
- 财经(13090)
- 州(12217)
- 经(11858)
- 师范大学(11431)
- 省(11379)
- 基金
- 项目(64748)
- 科学(50347)
- 基金(47248)
- 家(43158)
- 国家(42861)
- 研究(42591)
- 科学基金(35929)
- 社会(26466)
- 基金项目(25372)
- 自然(25175)
- 社会科(25112)
- 社会科学(25103)
- 自然科(24646)
- 自然科学(24638)
- 省(24497)
- 自然科学基金(24128)
- 划(21895)
- 资助(19624)
- 教育(19501)
- 编号(15844)
- 重点(15021)
- 部(13853)
- 发(13494)
- 计划(13302)
- 成果(13092)
- 创(12427)
- 科研(12407)
- 课题(11914)
- 创新(11806)
- 科技(11449)
共检索到143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艳妹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网的建立及其应用以义乌市为例叶艳妹一、地价动态监测的必要性根据土地经济学原理,土地价格是由其效用、相对稀缺性及有效需求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不断的深入,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使社会总投资额增加,基本建设规模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根年,陈秀君,费建华
在回顾中国城市地价评估研究进展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地价变化动态监测的重要性,结合杭州市城市基准地价更新评估研究,应用GIS技术,建立了以标准宗地为载体,以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变化信息为依据,以地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关系模型为核心的城市地价变化动态监测信息系统,试验应用研究表明:基于GIS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的建立为城市地价变化信息的正确判断、政府出让土地价格水平的确定以及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工具。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谢戈力 吴涛 刘淑珍
本文分析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土地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找准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功能与定位,并以广东省为例,深入探讨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难点,结合实际提出了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路径优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瑞平 葛京凤 崔媛媛 梁彦庆
本文在对不同用途地价时空变异的动态分析基础上,得出石家庄市地价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并采用地价相对值相比较的方法,解决了地价增长率衔接性差的难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今后全国各地顺利开展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更新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土地价格 动态监测 更新 地价指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思源 曲福田 倪绍祥
土地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价格杠杆调控是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组成。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建立,可及时掌握城市地价的变化动态,量化反映城市地价变化信息。以镇江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为例,在GIS支持下,探讨其建立方法,对地价区段的划分、地价监测点的选择、地价指数的编制等做了完善和细化。计算结果显示,镇江市商业用地地价指数自1998年到2002年,总趋势是稳中有升,各级升幅不等,以二级地地价升幅最大,为29%;六级地升幅最小,为7%。研究表明:①地价监测点的选择和确定是该体系建立的关键步骤,合理运用城市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评估资料,是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的前提;②...
关键词:
城市地价 GIS 动态监测 镇江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建超 吴群 钱畅
城市地价过快上涨倍受关注,地价监测点反映地价信息的准确与全面性直接影响对地价变化水平的把握。已有研究是采用空间群点简化或分层抽样模式配置监测点,但太过强调监测点数量的控制与简化,忽略了地价分布的空间相关性与整体性。本文提出了城市地价监测点配置的空间关联模式,在挖掘城市地价分布特征、空间自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结合"系统非对齐抽样"方法布设地价监测点,运用2008年南京市地价动态监测及基准地价更新研究中的住宅地价样点资料对本文设计的监测点模型进行检测,住宅地价监测点配置结果不仅能体现城市经济发展重点区域重点监测原则,而且可较为准确地掌控地价的水平与空间布局信息,提高地价监测数据质量的同时为地价下一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燕莎 王劲峰 殷秀兰
地下水监测网优化的总体目标是用最少的投入最大化地获得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地下水动态信息。一个高效的监测网,不仅能够提供动态实时的地下水信息,而且可以为地下水环境的科学研究提供可靠来源,同时也是决策者有效管理的辅助工具,故地下水监测网布局的合理与否意义重大。关于地下水监测网的优化问题,主要包括监测密度、监测位置、监测指标以及监测频率的优化,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已提出并尝试了一些定性(如水文地质分析法)和定量(如克里格插值法和信息熵等)的优化方法,取得了诸多成效,但基本上都是针对单一目标的优化,多目标的综合时空分析较少,且各种方法的组合优化不多,使得方法间的优势未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探索研究。本文目的旨在综合分析比较地下水监测网各种优化方法,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方法融合的多目标优化体系。
关键词:
水位 水质 监测频率 地下水 优化方法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海芹 高世楫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提高生态环境数据质量、改善政府公信力、增强生态文明制度执行效果。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开始凸显: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部署难以落地;政府简政放权和发展环境监测市场面临"两难困境":既要依靠社会监测力量又困于社会监测力量薄弱,既要稳定政府监测队伍又困于激励机制不足,政府数据的公信力仍不足。下一步要在制定环境监测条例、为部门生态环境监测协作提供机构和机制保障、加强政府对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引导和监管、重塑人员激励机制等方面重点发力。
关键词:
生态环境监测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海芹 高世楫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提高生态环境数据质量、改善政府公信力、增强生态文明制度执行效果。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开始凸显: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部署难以落地;政府简政放权和发展环境监测市场面临"两难困境":既要依靠社会监测力量又困于社会监测力量薄弱,既要稳定政府监测队伍又困于激励机制不足,政府数据的公信力仍不足。下一步要在制定环境监测条例、为部门生态环境监测协作提供机构和机制保障、加强政府对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引导和监管、重塑人员激励机制等方面重点发力。
关键词:
生态环境监测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萍 陈卫华 朱厚强
本文以基准地价政策为例,评价地价公示政策在我国的实施效果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基于对全国105个主要地价监测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管理熵和管理耗散模型进行评价。以基准地价为代表的地价公示政策基本实现了预定目标,社会效果大于经济效果,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效果相对较好,东部地区的行政效果最明显,综合效果呈现区域差异,西部大于东部和中部。但是,以基准地价为代表的地价公示政策仍存在地价公示体系不完整、基准地价更新滞后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完善建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宁 程家骅 张寒野 曹红杰 刘军
以安徽省巢湖市为实验区,以国产高分一号(GF-1)和资源三号(ZY-3)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NDWI和纹理特征作为分类特征,联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3种分类方法,发展了一种集成分类模型,用于提取养殖水体信息,并进行阴影剔除和形态学处理。结果表明,该集成分类模型适用于提取养殖水体信息,总体精度为97.4%,Kappa系数为0.87,漏分误差为3.7%,错分误差为6.4%,相比单个模型精度明显提高;针对GF-1影像的增强阴影水体指数,对山体阴影和城市建筑阴影的剔除效果明显,较大程度上避免了阴影对水体提取的干扰;实验区养殖水体的遥感动态监测应用发现, 2016年相比2013年水产养殖面积增加6.9%。该研究理论与技术成果的应用,有助于及时掌握养殖水体的时空分布及动态变化,快速提升中国渔业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
遥感 养殖水体 集成模型 变化监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化顺 段祝庚 邓立斌
以广州白云林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瞭望台监测网点设立的原则,利用GIS可视域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对广州市白云区2010年更新的全要素地形图和森林资源分布图进行处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瞭望台选址影响因子为可视面积、火险等级、林区社会经济情况、台址周边交通与水资源等因子,其中可视面积的权重最大,为0.333,而水资源和社会经济因子的权重较小,均为0.125。(2)6个备选瞭望台建设的紧要性顺序为O5>O6>O1>O2>O3>O4。(3)实际上白云林区在O5已有瞭望台,实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拟新建的瞭望台应选择O6或O1附近。这种GIS支持下的瞭望台模糊选址技术可以在满足台址选择条件的情况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志俊 王丽丽 王盼盼
为探寻了解和掌握公路运输规模、结构及运行状况的科学方法,文章提出了构建公路运输统计监测网点的理念,指出了传统公路运输统计调查的不足,提出了构建公路运输统计监测网点的概念,分析了公路运输统计监测网点的类型、统计基础、构建原则及影响因素等问题。综合应用ISM模型和模糊数学中的加权Hamming距离法探讨了公路运输统计监测网点布设的方法,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武 齐建东 黄心渊
研究并实施了面向森林微气象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系统部署在北京林业大学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共计42个无线传感网硬件节点,网络覆盖面积5 990 m2,已采集数据近20万条。针对林区环境树木遮挡严重而导致硬件节点通信质量较差、数据包丢失严重等问题,硬件节点的工程部署方式采用"之"字形方案,并提出了用于数据传输的可靠路由协议、网络拥塞控制机制。系统可以进行标量数据、图片数据的采集,经过数据融合处理最终汇聚到基站,通过Web客户端可以远程查验数据以及进行网络远程配置。此系统已持续一年的运行,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为森林微气象研究工作提供了精细的数据支撑。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春波 李刚勇 彭建 李均力 赵炎 周乐 谭学周 范天文
针对新疆天然草地面积广、类型多与监测评价复杂的特征,本研究重点阐述了构建新疆草地生态健康智能网络监测的紧迫性(超载过牧导致荒漠化及其灾害频发)、总体技术框架以及实施途径。新疆草地生态健康智能监测网络系统,由3个子系统(草地生态健康监测、评估与预警)和1个云数据库(“星-空-地-土”一体化云数据)组成。草地生态健康监测子系统(物联感知系统),由感知层、传输层和数据中心组成,能够获取草地生物特征指标、生物物理指标与生态系统指标;草地生态健康评估子系统,一套草地生态健康评价综合体系用于快速、准确地定量评估草地生态健康状况;草地生态健康预警子系统,一种高度耦合草地生态健康感知与评估的智能化预警系统,致力于短期草地非生物灾害(旱灾、雪灾与火灾)与生物(鼠害、虫害、毒草与害草)灾害的预警。“星-空-地-土”一体化云数据,由星基、空基与地基协同的立体监测网络及其相关硬件、软件组成,实现了草地生态健康的智慧监测与多源数据汇总。草地生态健康智能监测网络系统的有效运转,需要政府政策支持、行业部门引导和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这对新疆草地绿色发展与高质量生态建设,尤其新疆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