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75)
2023(17264)
2022(14534)
2021(13387)
2020(11130)
2019(25744)
2018(25396)
2017(49214)
2016(26650)
2015(30039)
2014(29994)
2013(29377)
2012(26882)
2011(23789)
2010(23493)
2009(21223)
2008(20339)
2007(17566)
2006(15410)
2005(13197)
作者
(76721)
(63930)
(63176)
(60731)
(40776)
(30784)
(28752)
(25277)
(24583)
(22635)
(21888)
(21486)
(20368)
(19958)
(19916)
(19520)
(18952)
(18911)
(18308)
(18253)
(15765)
(15628)
(15499)
(14690)
(14351)
(14224)
(13996)
(13955)
(12825)
(12607)
学科
(110929)
经济(110806)
管理(74194)
(70182)
(56682)
企业(56682)
方法(50093)
数学(44006)
数学方法(43435)
(31391)
中国(30491)
地方(28310)
(25676)
业经(24683)
(23968)
农业(21256)
(18066)
(17846)
贸易(17831)
环境(17589)
理论(17171)
(17161)
(16366)
技术(16123)
(15604)
财务(15525)
财务管理(15492)
企业财务(14693)
(14589)
(14231)
机构
大学(371741)
学院(370379)
管理(147758)
(145321)
经济(142017)
理学(128949)
理学院(127415)
管理学(124772)
研究(124580)
管理学院(124113)
中国(90349)
科学(80087)
(79355)
(64237)
(62476)
(61608)
业大(58262)
中心(57146)
研究所(56743)
(54606)
财经(52283)
(50939)
师范(50485)
北京(49221)
农业(48603)
(47765)
(46204)
(44059)
经济学(43742)
师范大学(41182)
基金
项目(266644)
科学(210391)
基金(194160)
研究(191011)
(170035)
国家(168679)
科学基金(145839)
社会(121193)
社会科(114811)
社会科学(114781)
(104823)
基金项目(104013)
自然(96665)
自然科(94420)
自然科学(94395)
自然科学基金(92632)
(87979)
教育(87331)
资助(79270)
编号(76759)
成果(60127)
重点(59798)
(57698)
(56791)
(54774)
课题(52992)
创新(51187)
科研(51174)
国家社会(49862)
教育部(49248)
期刊
(155352)
经济(155352)
研究(105674)
中国(69049)
学报(60826)
科学(56508)
(56390)
管理(52059)
(47211)
大学(46268)
学学(43707)
教育(39086)
农业(38870)
技术(32486)
(28648)
金融(28648)
业经(26468)
财经(24410)
经济研究(24086)
问题(22111)
(20834)
(19774)
图书(19185)
资源(19159)
科技(18339)
(17725)
技术经济(17435)
统计(17179)
理论(17134)
现代(16668)
共检索到530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剩富  胡守庚  瞿诗进  
探析城镇化水平与城市地价空间分布关系,有助于推动城镇间合理化地价竞争、协调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讨论了湖北省80个县(市、区)商业、住宅和工业地价在武汉城市圈等经济体协同发展下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详细分析各类地价与城镇化率的空间作用关系。结果显示:湖北省县域商业和住宅地价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呈微弱的集聚分布;工业地价空间分布差异相对较小,呈微弱的离散分布;各城市城镇化程度对地价的影响并未呈现一致的相关关系,而是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具体而言,城镇化对商业地价的正向作用表现为:鄂中地区>鄂东地区>鄂西地区;对住宅地价的影响作用表现为鄂东较鄂中地区敏感,且为正相关关系,而鄂西地区呈明显负相关;对工业地价的影响表现为正向关系,且鄂东地区>鄂中地区>鄂西地区。因此,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省域地价管理中,不仅应加强中心城镇地价与周边城镇地价的衔接,引导人口的集聚与分流,推进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经济体的城镇化协同发展;而且应该注重地价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杠杆作用,结合鄂东、鄂中、鄂西地域差异,分用途实施精准调控,遏制不正当地价竞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剩富  胡守庚  瞿诗进  
探析城镇化水平与城市地价空间分布关系,有助于推动城镇间合理化地价竞争、协调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讨论了湖北省80个县(市、区)商业、住宅和工业地价在武汉城市圈等经济体协同发展下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详细分析各类地价与城镇化率的空间作用关系。结果显示:湖北省县域商业和住宅地价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呈微弱的集聚分布;工业地价空间分布差异相对较小,呈微弱的离散分布;各城市城镇化程度对地价的影响并未呈现一致的相关关系,而是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具体而言,城镇化对商业地价的正向作用表现为:鄂中地区>鄂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健民  张清  邹军华  
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湖北省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城镇化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挑战、高职院校适应城镇化建设的措施,为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作垫脚石,促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湖北省城镇化的现状接轨,探究高等职业教育为湖北省城镇化建设的高效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超  吴洲  李荣娟  邢健  张梦鑫  
县城联结城乡,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县城城镇化高质量与协调发展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北省63个县城为研究对象,从“业—地—人—态”4个维度解构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县城城镇化质量内涵,揭示其在2015—2020年的时空演化与空间关联特征,探索县城城镇化多维协调发展状态,厘清制约县城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素。研究表明:(1)湖北省县城城镇化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维度间差异较大。区域差距虽持续缩小,但仍处于较高水平。(2)湖北省中部县城城镇化质量普遍高于东部、西部以及外围县城,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与关联特征,区域间权衡博弈现象明显,尚未形成区域发展合力。(3)县城城镇化各维度间的协同性持续下滑,低水平耦合在局部地区集聚。县城城镇化协调发展状态稳步改善,但仍任重而道远。(4)湖北省县城城镇化问题复杂,县城发展阶段一致性较差。障碍因子呈“首位集聚,末位分散”特征,需有的放矢,差异化调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婧鸣  侯现慧  王占岐  夏楚瑜  孟琦  
研究目的:探索耕地细碎化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研究方法:采用Jenks自然断点法分析耕地细碎化程度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运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两者之间的空间聚集状态并对其进行空间耦合分析。研究结果:(1)耕地细碎化的空间聚集状态与耕地集约利用呈现相反分布趋势;(2)斑块面积指数、形状指数与耕地集约利用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的耦合关系,而斑块分散指数与集约利用指标的耦合相关性不强;(3)耕地细碎化与耕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在不同区域表现不同:西南山区集约利用受细碎化影响较大,而中部江汉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芳  徐晓莉  蒲慧慧  
支付服务在支持城镇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也存在支付服务机构分布不均、产品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尚不能满足城镇化发展的支付需求。文章选取了湖北辖内生产产值位于不同梯次、地域情况呈现不同特点的仙桃、潜江、天门、安陆、神农架等五县市,对支付服务支持城镇化发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敏  赵慧  
探讨人口城镇化对于农地产权稳定性的影响,对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以及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湖北省仙桃市243个农户的调研,对人口城镇化的现状、村级农地调整次数及发生的时间间隔等农地产权稳定性状态予以调查分析。研究提出,稳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和进一步推动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是确保农地产权稳定的必要措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旭晔  
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耕地被占用、污染和破坏,对耕地可持续利用构成重大挑战。文章先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三个维度阐述城镇化对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机理,再运用2003~2012年湖北省县级面板数据,分析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对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均对耕地可持续利用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中,土地城镇化对耕地可持续利用的负面影响最大;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对耕地可持续利用存在交互影响,人口城镇化水平越高,土地城镇化的提高对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越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帆  王振伟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动力,是衡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志,"十八大"中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文章以湖北省为例,通过计算2004—2013年间湖北省各市州的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全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各市州的新型城镇化得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但是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全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可以分为4大类:城镇化水平高的武汉市;城镇化水平较高的鄂州市、随州市、黄石市、襄阳市、宜昌市;城镇化水平中等的十堰市、潜江市、孝感市、咸宁市、荆州市、荆门市;以及城镇化水平低的随州市、仙桃市、恩施州、神农架林区、黄冈市、天门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勤欧  祝国瑞  
对经济与人口分布的均衡性、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的相关性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分析,是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湖北省各个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文化、人口差异很大,影响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为了分析清楚湖北省经济与人口空间分布的现状,首先通过计算基尼系数和地理联系率,分析比较了湖北省主要经济部门与人口的空间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然后通过设计综合经济指数、文化水平综合均值,计算出湖北省综合经济水平与人口发展的相关关系。从经济部门的内部组成与外部综合经济实力两个方面,分析了湖北省经济与人口分布以及综合经济水平与综合人口素质的空间关系,为湖北省的经济布局和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意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桂媛  杨凡星  李悦  
国家层面社会经济与城镇化的转型发展及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推进为三峡库区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确定了方向。以湖北省秭归县为例,运用生态足迹和生态安全格局方法,从资源消耗和土地安全视角分别对县域和中心城区的适度人口和用地规模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15年秭归县域适度人口规模为31.03万人,用地规模244.64km2,预留用地132.26 km2,而秭归中心城区适度人口规模为21.01万人,用地规模18.91 km2,预留空间约9.01万人、11.82 km2,表明秭归县域人口已超出生态限制,且多处于农村,应控制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桂媛  杨凡星  李悦  
国家层面社会经济与城镇化的转型发展及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推进为三峡库区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确定了方向。以湖北省秭归县为例,运用生态足迹和生态安全格局方法,从资源消耗和土地安全视角分别对县域和中心城区的适度人口和用地规模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15年秭归县域适度人口规模为31.03万人,用地规模244.64km~2,预留用地132.26 km~2,而秭归中心城区适度人口规模为21.01万人,用地规模18.91 km~2,预留空间约9.01万人、11.82 km~2,表明秭归县域人口已超出生态限制,且多处于农村,应控制生态资源消耗,加强构建县城—重点镇—基础镇的城镇体系,逐步引导农村人口向秭归城镇体系各节点合理转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进云  张安录  杨钢桥  
为阐明湖北省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程度,引入城镇化不平衡指数这一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城镇化的地域差异与各地的发展条件是基本相适应的,并针对其城镇建设提出相关建议:湖北省城镇建设应寻求相对均衡;应壮大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增强其经济能力和辐射能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思源  曲福田  倪绍祥  刘友兆  
以江苏省镇江市为研究区,对商业用地市场交易样点进行选择,在Arc/Info8.1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采用Or dinaryKriging插值,提取地价分布信息,生成商业地价等值线。结果显示:①镇江市商业地价中心分为两级,1级中心1个,次级中心4个;②商业地价空间分布形态呈辐聚状,辐聚中心在大市口附近;③地价等值线在1200元·m-2以上,围绕中心有规则地扩展成同心圆结构,1200元·m-2以下,产生次级地价中心;④商业中心与地价中心的分布有较强的一致性。上述结果表明:采用GIS空间分析对市场交易样点进行插值,进而研究城市地价分布规律,方法简单、分析结果误差小、结果可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轶  夏春萍  
本文以2012年湖北省80个县域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与标杆管理理论对湖北省县域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效率进行研究,借助超效率DEA模型与DEA投影定理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综合无效的县域在选择标杆与明确改进的方向和程度上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湖北省县域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效率不高,综合效率均值、技术效率均值和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55、0.80和0.72。公安县、黄梅县、东宝区、曾都区和汉南区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综合效率为1,呈现综合有效与规模有效,占县域样本总数的6.25%;实现技术有效的县域共有38个,占县域样本总数的47.5%。城乡经济一体化综合无效的县域在投入和产出方面存在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