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62)
- 2023(3028)
- 2022(2562)
- 2021(2281)
- 2020(1793)
- 2019(4272)
- 2018(4002)
- 2017(8148)
- 2016(4346)
- 2015(4303)
- 2014(4236)
- 2013(4251)
- 2012(3941)
- 2011(3530)
- 2010(3680)
- 2009(3298)
- 2008(3124)
- 2007(2707)
- 2006(2430)
- 2005(2134)
- 学科
- 济(22820)
- 经济(22807)
- 管理(10021)
- 中国(9250)
- 方法(8158)
- 业(7878)
- 地方(7750)
- 数学(7602)
- 数学方法(7523)
- 城市(6215)
- 企(5705)
- 企业(5705)
- 结构(5057)
- 产业(4638)
- 学(4548)
- 城市经济(4480)
- 财(4087)
- 环境(3935)
- 农(3879)
- 地方经济(3675)
- 制(3545)
- 业经(3492)
- 发(3284)
- 产业结构(2972)
- 体(2944)
- 方城(2623)
- 农业(2605)
- 体制(2561)
- 融(2443)
- 金融(2442)
- 机构
- 大学(62344)
- 学院(61448)
- 济(27023)
- 经济(26277)
- 研究(23457)
- 管理(22534)
- 理学(19834)
- 理学院(19447)
- 管理学(19047)
- 管理学院(18922)
- 中国(15778)
- 科学(15052)
- 京(13905)
- 所(11110)
- 财(10910)
- 研究所(10263)
- 中心(9943)
- 范(9695)
- 师范(9603)
- 经济学(9278)
- 院(9262)
- 财经(9258)
- 江(8682)
- 经(8501)
- 业大(8453)
- 北京(8445)
- 经济学院(8420)
- 师范大学(8175)
- 农(8127)
- 研究院(7186)
- 基金
- 项目(45704)
- 科学(37757)
- 基金(35524)
- 家(31363)
- 国家(31197)
- 研究(30452)
- 科学基金(27784)
- 社会(21921)
- 社会科(21047)
- 社会科学(21042)
- 基金项目(19881)
- 自然(18524)
- 自然科(18143)
- 自然科学(18140)
- 自然科学基金(17796)
- 省(16923)
- 划(14906)
- 资助(13457)
- 教育(13213)
- 重点(10512)
- 编号(10388)
- 发(10304)
- 部(9897)
- 国家社会(9760)
- 创(8951)
- 创新(8569)
- 教育部(8487)
- 科研(8471)
- 计划(8365)
- 发展(8284)
共检索到84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燕 刘安然 梁亚荣
研究目的:研究不同类别地下空间的物品属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其权利结构,为完善地下空间利用立法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地下空间在功能区分和时间维度上呈公共物品到私人物品的连续性特点,地下空间权利内涵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地上权和役权)。研究结论: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入空间权制度,建立完善的地下空间权利制度。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公共物品 权利结构 物权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相然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类型与特点李相然(烟台大学土木工程系山东烟台264005)关键词地下空间,地下空间资源,地下空间资源类型,地下空间资源特点TYPESANDCHARACTERISTICSOFTHEURBANUNDERGROUNDSPACERESOUR...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生钰 朱宪辰
研究目的:了解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相关的法律建设现状,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法律建设奠定基础。研究方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从1997年建设部颁布的有关地下空间的第一部部门规章开始到现在,各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已经有32部,这些法律法规涉及城市地下空间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产权归属、与地表的关系、开发利用规划、交易转让等各个方面。研究结论:与地下空间相关的法律建设速度很快,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1)覆盖范围小、法律效力低;(2)不同法律法规之间还存在内容上的冲突;(3)在一些重要内容上缺乏相关规定。因此,进一步完善需要:(1)对已有的城市地下空间法律法规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2...
关键词:
土地法 城市地下空间 法律法规 立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广华 庞艳杰
在我国地下空间法律缺失的背景下,一些地方立法为适应实践需要而规定了地下空间连通义务。运用价值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对地下空间连通义务的现行立法进行评析,其具有正当性。义务的客体范围应包括有通行必要的所有相邻地下工程,建设单位、相邻地下工程所有权人和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地下空间连通义务的主体,履行相应出资和建设义务。地下连通工程所有权由投资者享有,违反地下空间连通义务,应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丽琴 袁煌 谭章禄
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事故应急预案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的结构层次及设计的内容,强调了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事故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的重要性。
关键词: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 事故 应急预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义 胡高
节约集约利用地下空间,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关键举措之一。武汉市从土地管理的视角出发,着力解决地下空间的价格机制、供地方式、综合利用、管理制度、权属登记等问题,推动了地下公共停车场、首义文化区地下空间、地铁上盖等项目土地使用权的公开交易。健全地下空间价格机制土地价格的形成和确定是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成功出让的必备前提。对于经营性地下空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国萍 黄锡生
城市地下空间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立法价值。但目前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中还存在立法理念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法律体系不完备等制度缺陷,这与其价值以及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极不相称,因而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行立法规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地下空间法律制度,建立《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与促进法》进行探讨则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开发利用 促进 立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煜超 杜异卉
随着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人口大量增长,这对城市空间的利用与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缓解人类生存空间不足的问题,城市通过规划地面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空间等来作出有效应对。地下建筑空间的有效开发与利用能够将城市内原本分散的居民区、交通路线以及娱乐场所等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空间来为人们提供服务。为使地下建筑与空间设计满足外观协调、功能丰富、结构安全的要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史平平 张军连 杨燕敏
土地立体利用已经成为城市空间扩展的新模式,文章采用事先调查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国内土地立体利用的典型范例——中关村科技园西区地上地下空间的利用情况进行了描述和总结,之后对目前园区内的地上地下土地权利设立"无章可循"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从问题的表象入手,总结出环环相扣的原因,进一步说明产生问题的实质是我国地上地下权利设立制度中权利体系、权利的取得、地籍管理以及登记制度4个环节所存在的缺陷。最后,针对各环节中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创设区分建设用地使用权,建立城市地上地下土地权利体系;空间利用各环节增加权属分配工作;制定空间范围地籍测量标准;完善已有的登记制度,做好新旧规定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正婧 张中俭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被公认为是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支撑国家核心战略意义的重要部分。我国香港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开发地下空间。迄今为止,香港在地下空间开发的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本文结合实例对香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形式和特点、布局规划、条例法规、综合效益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内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可借鉴之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杜茎深 靳相木
本文提出,应重新考量现行法规关于地下空间的地理学认知,建构具有民法意义的“地下空间”概念,打通建设信息模型与三维地籍之间的数据转换壁垒,在地下空间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由粗到细的渐进性调整过程中,分阶段逐步明确地下产权空间范围。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建设用地使用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许丹艳 刘颖 严建国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于集约利用城市土地、缓解城市人地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有效保障城市地下管线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安全管理是关键的基础要求。本文基于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的现实发展,分析了地下管线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南京市对地下管线普查数据的深度利用实践,提出了地下管线安全间距监控的基本方法,总结了地下管线碰撞的主要特征,最后,从加强各类管线管理的综合协调、完善相关法规、加强管线建设管理和推进管线布局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管线安全管理的主要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季翔 孙琪琦 田国华
为了解决城市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危机,城市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则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依托轨道交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因缺乏整体规划体系的指导与管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旨在以专业的视角,来探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原则和布局特征,以期有更多的建筑师参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开发利用 规划原则 布局特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富荣
特设专业是针对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或适应近年来人才培养特殊需求设置的专业,加强特设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作为特设专业之一,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尤为必要。盐城工学院通过新办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从实验教学、实习环节、设计环节以及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训练等方面,构建并创新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之能够适应卓越地下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