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18)
- 2023(14916)
- 2022(12985)
- 2021(12243)
- 2020(10044)
- 2019(23328)
- 2018(23197)
- 2017(44275)
- 2016(24392)
- 2015(27450)
- 2014(27493)
- 2013(27392)
- 2012(25398)
- 2011(22921)
- 2010(23360)
- 2009(21438)
- 2008(21216)
- 2007(19062)
- 2006(17345)
- 2005(15699)
- 学科
- 济(99930)
- 经济(99815)
- 管理(76678)
- 业(69832)
- 企(58304)
- 企业(58304)
- 方法(39187)
- 数学(32690)
- 数学方法(32273)
- 中国(31383)
- 地方(27198)
- 农(27080)
- 财(26357)
- 业经(23607)
- 学(21163)
- 制(19817)
- 农业(18389)
- 银(17336)
- 银行(17297)
- 务(17147)
- 财务(17061)
- 财务管理(17018)
- 理论(16785)
- 和(16551)
- 贸(16501)
- 贸易(16486)
- 行(16443)
- 环境(16418)
- 企业财务(16187)
- 易(15848)
- 机构
- 大学(343055)
- 学院(342286)
- 管理(137011)
- 济(132597)
- 经济(129126)
- 研究(117588)
- 理学(115259)
- 理学院(113838)
- 管理学(111991)
- 管理学院(111329)
- 中国(91309)
- 京(76407)
- 科学(73457)
- 财(64172)
- 所(59858)
- 中心(53938)
- 农(53933)
- 研究所(53660)
- 江(53509)
- 北京(49415)
- 财经(49188)
- 业大(49037)
- 范(48184)
- 师范(47792)
- 经(44446)
- 州(44222)
- 院(43085)
- 农业(41541)
- 师范大学(38574)
- 省(37738)
- 基金
- 项目(224170)
- 科学(175801)
- 研究(165912)
- 基金(160212)
- 家(138741)
- 国家(137504)
- 科学基金(118291)
- 社会(102787)
- 社会科(97308)
- 社会科学(97278)
- 省(88292)
- 基金项目(86133)
- 自然(76850)
- 教育(75497)
- 自然科(75006)
- 自然科学(74991)
- 划(74103)
- 自然科学基金(73605)
- 编号(68921)
- 资助(65375)
- 成果(56697)
- 发(50743)
- 重点(49780)
- 部(48309)
- 课题(48026)
- 创(45903)
- 创新(42742)
- 科研(42085)
- 项目编号(41942)
- 教育部(41283)
- 期刊
- 济(160127)
- 经济(160127)
- 研究(107344)
- 中国(73520)
- 管理(54199)
- 学报(50859)
- 财(50022)
- 农(49841)
- 科学(48983)
- 教育(42106)
- 大学(38495)
- 学学(35682)
- 融(34334)
- 金融(34334)
- 农业(34267)
- 技术(30382)
- 业经(27039)
- 财经(23690)
- 经济研究(23141)
- 问题(21832)
- 图书(21269)
- 经(20209)
- 业(18844)
- 理论(17430)
- 现代(16909)
- 技术经济(16722)
- 科技(16425)
- 资源(16390)
- 发(16334)
- 实践(15925)
共检索到535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霄 卞晓雯 刁璇
我国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土地利用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在土地平面开发模式逐渐转变为立体开发模式的过程中,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其使用权管理相关的诸多问题却没有被妥善处理。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土地资源,达到集约合理利用的目的,我们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权属管理应当慎重对待。
关键词:
城市 地下空间 开发 使用权管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杜茎深 靳相木
本文提出,应重新考量现行法规关于地下空间的地理学认知,建构具有民法意义的“地下空间”概念,打通建设信息模型与三维地籍之间的数据转换壁垒,在地下空间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由粗到细的渐进性调整过程中,分阶段逐步明确地下产权空间范围。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建设用地使用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庆珠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使用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知,但城市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化取得的相关制度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认为,应该在厘清城市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范围的基础上,从法治的层面把握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化取得方式、登记制度的基本要求及相对于地表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制度的特殊性,并进而实现相关制度的合理化建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正婧 张中俭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被公认为是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支撑国家核心战略意义的重要部分。我国香港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开发地下空间。迄今为止,香港在地下空间开发的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本文结合实例对香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形式和特点、布局规划、条例法规、综合效益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内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可借鉴之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路玲玲 吴晓明 任杰
随着城市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的节奏大大加快,城市供水、供电、供暖等地下管道设施的使用频率也大幅增加。各种管道纵横交错、结构复杂,这就使得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的现代化管理面临严峻的考验。地下管网具有埋于地下不透明、信息量大、保存期长、要求不间断运行使用等特点,故仅靠图纸、图表等形式记录保存管网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人工管理已经不能适应规模日益扩大、经济社会活动日益加快的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阐述了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的现状,重点分析了管网信息管理的技术发展历程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地下管网信息的管理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城市 地下管网 信息管理 GIS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谢蓉
问题甲公司计划在A市进行地铁项目开发建设,是否可以取得该地下空间的建设用地的使用权?解答一、地下空间开发对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需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可供利用的土地日趋减少,为了节约利用土地,很多大城市都开始探索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铁的建设就是其中的典型。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现代公司开发建设地铁,首先须解决的就是土地权利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地铁项目所代表的这部分资产权属是否明晰,这也将成为未来产权顺畅流转的基础。
关键词:
建设用地使用权 地下空间 《物权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毅 濮励杰 朱明
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始于民国时期建筑地下室,开发利用可以划分为萌芽阶段、初始化阶段、规模化阶段和网络化综合利用四个阶段。本文从规模、功能、空间分布和竖向分布来描述南京的城市地下空间总体态势。通过对新街口CBD、夫子庙地区、南京南站地区和河西CBD地区的对比研究,揭示了南京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差异,并对中心城区和新开发区域的地下空间提出开发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龚亚西 刘皆谊 季翔
国际地质学界普遍认为21世纪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随着我国地下空间工程数量的大幅增加,因权属关系不明而造成的地下空间产权纠纷接踵而至。当下地下空间分层开发是解决权属问题最为有效的方式,文章以"分层一确权"制度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地下空间法律制度与开发经验,整合空间、时间和关系三维属性,构建基于竖向分层、水平分区的一体化分层开发体系,试图在开发体系与权属制度间建立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立体化分层开发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判别土地开发权的取得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便于从使用期限、土地范围、用地条件三个方面进一步明确地下空间确权制度,从而有助于我国地下空间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关键词:
地下空间 一体化 分层开发 权属制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云 吴立新 杜立群
地下空间是城市开发的重要自然资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评估的目的旨在把握城市所具有的地下空间可开发利用的总量和潜力,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评估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评估的层次结构模型,依据该层次结构模型构造了各层次判断矩阵,并进行了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经研究分析得到:地面空间类型、受已开发地下空间的影响程度、地震烈度、滑坡及崩塌、对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层数、受影响的地下水赋存类型及活断层等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评估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季翔 孙琪琦 田国华
为了解决城市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危机,城市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则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依托轨道交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因缺乏整体规划体系的指导与管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旨在以专业的视角,来探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原则和布局特征,以期有更多的建筑师参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开发利用 规划原则 布局特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木壮 张建峰 郑先昌
为缓解用地紧张局面,许多大中型城市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由此引发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也日趋严重,开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研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本文从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对岩土体的影响和对临近建筑物和管线的影响,以及导致的地质灾害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潜在不利影响,并提出促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不利影响 环境地质 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邱能之 邱薇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发展的空间资源之一,具有占地少、容量大和温度稳定性、隔离性、防护性能好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对于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土地节约集约水平,建设节地型城市具有积极作用。南昌市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近年来,南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在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生钰 朱宪辰
研究目的:了解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相关的法律建设现状,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法律建设奠定基础。研究方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从1997年建设部颁布的有关地下空间的第一部部门规章开始到现在,各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已经有32部,这些法律法规涉及城市地下空间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产权归属、与地表的关系、开发利用规划、交易转让等各个方面。研究结论:与地下空间相关的法律建设速度很快,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1)覆盖范围小、法律效力低;(2)不同法律法规之间还存在内容上的冲突;(3)在一些重要内容上缺乏相关规定。因此,进一步完善需要:(1)对已有的城市地下空间法律法规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2...
关键词:
土地法 城市地下空间 法律法规 立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广华 庞艳杰
在我国地下空间法律缺失的背景下,一些地方立法为适应实践需要而规定了地下空间连通义务。运用价值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对地下空间连通义务的现行立法进行评析,其具有正当性。义务的客体范围应包括有通行必要的所有相邻地下工程,建设单位、相邻地下工程所有权人和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地下空间连通义务的主体,履行相应出资和建设义务。地下连通工程所有权由投资者享有,违反地下空间连通义务,应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