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12)
- 2023(4946)
- 2022(3859)
- 2021(3672)
- 2020(2537)
- 2019(6065)
- 2018(6039)
- 2017(10162)
- 2016(5789)
- 2015(6800)
- 2014(6858)
- 2013(6324)
- 2012(5856)
- 2011(5164)
- 2010(5564)
- 2009(4554)
- 2008(4569)
- 2007(4470)
- 2006(4000)
- 2005(3161)
- 学科
- 济(18799)
- 经济(18779)
- 管理(11770)
- 中国(11268)
- 教学(10239)
- 地方(8642)
- 理论(7154)
- 学法(6537)
- 教学法(6537)
- 城市(6232)
- 业(6070)
- 教育(5490)
- 农(5487)
- 学理(4672)
- 学理论(4672)
- 业经(4656)
- 城市经济(4434)
- 发(4055)
- 环境(4009)
- 企(3970)
- 企业(3970)
- 方法(3708)
- 农业(3619)
- 学(3215)
- 和(3114)
- 数学(2987)
- 工作(2945)
- 地方经济(2877)
- 数学方法(2849)
- 组织(2838)
- 机构
- 学院(72030)
- 大学(70649)
- 研究(25564)
- 管理(22282)
- 济(21799)
- 经济(20716)
- 中国(18379)
- 理学(17627)
- 理学院(17278)
- 京(16913)
- 管理学(16782)
- 管理学院(16622)
- 科学(15784)
- 范(14038)
- 师范(13869)
- 江(13416)
- 中心(12579)
- 技术(12081)
- 所(11705)
- 职业(11651)
- 州(11352)
- 师范大学(11069)
- 北京(10941)
- 院(10406)
- 研究所(10354)
- 财(10314)
- 教育(10220)
- 业大(8926)
- 农(8907)
- 省(8643)
- 基金
- 项目(46561)
- 研究(38822)
- 科学(34927)
- 基金(28584)
- 家(24217)
- 国家(23945)
- 社会(21104)
- 教育(20713)
- 科学基金(20587)
- 省(20015)
- 社会科(19738)
- 社会科学(19734)
- 编号(17833)
- 划(16503)
- 基金项目(15374)
- 成果(15137)
- 课题(14524)
- 年(12817)
- 自然(12122)
- 自然科(11802)
- 自然科学(11800)
- 自然科学基金(11528)
- 重点(11012)
- 资助(10521)
- 发(10353)
- 规划(10327)
- 项目编号(9772)
- 大学(9643)
- 创(9359)
- 部(9288)
共检索到125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涛 任宏伟 刘波 韩茜
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城市地下工程实践教学平台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城市地下工程实验室建设和使用为基础,在教学团队建设、创新教学机制、科研交流体系、校企合作机制和导师科研项目等5个方面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从应用效果看,调动了师生科研热情,培育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促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许树生 陈文强 邓娇娇
城市地下工程安全事故的频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引发城市地下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的核心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城市地下工程核心安全风险管控各方所形成的组织具有社会网络特性,为此,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构建城市地下工程核心安全风险治理的社会网络模型,分析其个体网络与整体网络的相关指标,识别出核心安全风险管控的核心利益相关方包括发包人、承包人、保险人和第三方风险管理机构,但它们之间难以实现协同治理。进而,对城市地下工程核心安全风险治理组织网络进行结构优化,明确了发包人、承包人和保险人三方联盟是相对最优的治理结构。研究对于降低利益主体的治理角色风险,提高核心安全风险协同治理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价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许树生 陈文强 邓娇娇
城市地下工程安全事故的频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引发城市地下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的核心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城市地下工程核心安全风险管控各方所形成的组织具有社会网络特性,为此,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构建城市地下工程核心安全风险治理的社会网络模型,分析其个体网络与整体网络的相关指标,识别出核心安全风险管控的核心利益相关方包括发包人、承包人、保险人和第三方风险管理机构,但它们之间难以实现协同治理。进而,对城市地下工程核心安全风险治理组织网络进行结构优化,明确了发包人、承包人和保险人三方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富荣
特设专业是针对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或适应近年来人才培养特殊需求设置的专业,加强特设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作为特设专业之一,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尤为必要。盐城工学院通过新办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从实验教学、实习环节、设计环节以及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训练等方面,构建并创新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之能够适应卓越地下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要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群柱
针对地下工程水平方向的贯通误差问题,在精度分析中将贯通点看作两个不同的点,得到其方差 -协方差阵。通过计算它们的相关误差椭圆确定贯通点的贯通误差结果证明,地下控制网的精度比地面控制网的 精度更为重要。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导线测量 贯通误差 误差椭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许树生 邓娇娇
揭示城市地下工程核心安全风险的形成与演化机理,是实现有效安全风险管控的前提。研究立足项目层面,聚焦于风险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城市地下工程核心安全风险驱动因素及其演化的概念模型。模型中包含了核心安全风险的形成环境、驱动因素、演化过程三种关系:一,时空环境与孕险环境共同构成了核心安全风险的形成环境;二,组织因素、主体因素和技术因素是驱动核心安全风险演化的主要因素;三,核心安全风险呈现出"风险潜伏—风险发展—风险爆发—事故形成"的风险演化链。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城市地下工程核心安全风险形成和演化的认识,为项目参与方实施有效管控提供针对性的管理思路和实施路径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许树生 邓娇娇
揭示城市地下工程核心安全风险的形成与演化机理,是实现有效安全风险管控的前提。研究立足项目层面,聚焦于风险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城市地下工程核心安全风险驱动因素及其演化的概念模型。模型中包含了核心安全风险的形成环境、驱动因素、演化过程三种关系:一,时空环境与孕险环境共同构成了核心安全风险的形成环境;二,组织因素、主体因素和技术因素是驱动核心安全风险演化的主要因素;三,核心安全风险呈现出"风险潜伏—风险发展—风险爆发—事故形成"的风险演化链。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城市地下工程核心安全风险形成和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理桥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问题愈演愈烈,向高空要空间、向地下要空间,已经成为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必要手段。[1]作为城市重要基础的城市地下空间设施规模越来越庞大、密集,种类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地下管道作为城市的"生命线",需要建立一个公共的城市地下管道信息服务平台,动态掌握城市地下综合管网的准确数据和运行状态。本文结合我国地下管道管理现状和对地下管道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需求分析,提出城市地下管道信息服务平台的基本架构、技术特点以及实施策略,为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地下管道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思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公司简介南京地下工程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是南京市人防办直属事业单位改制的企业,是从事人防及地下工程设计的专业设计院。具有国家建筑行业(人防工程)甲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乙级资质。现公司设有建筑、防化、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承接各类人防工程设计;地下商业街,地下遂道;人防疏散基地设计;地面建筑设计;人防工程专项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咨询等业务。公司现有在职人数136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的38人,中级职称白勺46人。拥有国家注册执业资格的20人。公司下设四个综合设计所,均能独立完成各种类型、规模的工程设计;公司设有总师办,配有各专业审核及审查专家,负责出图质量和政策法规的执行。...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雪斐 段云岭 乔楠 冯金铭
中国地下工程设计建设中,新奥法使用占很大比重,其核心要点是:1)减少应力扰动;2)及时施加柔性支护;3)受力圈封闭;4)监控量测。Barton总结出岩体质量指标Q值与洞室开挖跨度和支护类型之间的关系,与中国地下工程建设规范相近。该文统计了50起中国采用新奥法的地下工程塌方事故,发现在V级围岩中采用强支护发生事故的比例极高,而强支护方式已不属于新奥法核心理念,可见人们对新奥法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偏差。事故原因主要是对均质岩体最优断面及支护型式认识不足,没有采取破碎带局部补强方式让围岩形成环向压缩稳定变形,渗漏封堵没有以补强为根本,支护时机选择不到位,对掌子面前方岩体预测手段和设备不够完善等。最后提出应尽量避免在V级围岩中开挖洞室,遇到断层破碎带要在其上注浆提高其强度,尽快封闭断面形成围岩主动承载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
新奥法 隧道 塌方 注浆 岩体补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权 林依标
设立地下工程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立法依据建设人防工程、地铁、天然气输送管道等地下工程,是地尽其力的重要经济活动。因地下工程建设关系民生,投资量大,在技术上各方都比较重视,但是长期以来在土地使用上却没有专门的立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群柱 耿宏锁 李宇
针对地下工程导线测量中,采用测角量边的单一导线控制测量而导致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分析了直伸型导线测量中加测陀螺方位角的数量及其增益,并探讨了直伸型导线和非直伸型典型导线,如L,Z,U型导线加测陀螺方位角的最佳位置。
关键词:
地下工程 隧洞贯通 导线观测 陀螺方位角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树英
文章结合近年在上海发生的两起重大地下工程事故,分析了工程保险的法律特征和重要作用,重点探讨了在购买保险和理赔过程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关键词:
投保工程险 操作 注意问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树英
文章结合近年在上海发生的两起重大地下工程事故,分析了工程保险的法律特征和重要作用,重点探讨了在购买保险和理赔过程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关键词:
投保工程险 操作 注意问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永成 孙峻 钟波涛
针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传统培养实验教学中教学平台单一、重现建造过程难、实验教学成本高等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工程管理专业发展、行业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提出并构建满足新发展理念下创新人才核心能力培养需求的工程管理专业虚拟仿真教学内容、教学平台及资源建设体系。最后,讨论某工程管理专业虚拟仿真教学研究探索、实践情况及效果。研究成果期望能为工程管理类专业虚拟仿真教学以及为土木工程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