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7)
2023(10317)
2022(9315)
2021(8712)
2020(7271)
2019(17171)
2018(17113)
2017(33466)
2016(18370)
2015(20577)
2014(20770)
2013(20666)
2012(18785)
2011(17010)
2010(16783)
2009(15160)
2008(14623)
2007(12423)
2006(10847)
2005(9315)
作者
(53372)
(44116)
(43741)
(41774)
(28132)
(21319)
(19945)
(17632)
(16927)
(15640)
(15345)
(14786)
(13876)
(13831)
(13649)
(13373)
(13358)
(13058)
(12597)
(12399)
(11021)
(10657)
(10524)
(10039)
(9925)
(9893)
(9726)
(9588)
(8871)
(8775)
学科
(74854)
经济(74773)
管理(51042)
(46802)
(39177)
企业(39177)
方法(34771)
数学(30171)
数学方法(29793)
中国(20144)
(18630)
(18143)
地方(16646)
(16332)
业经(15309)
理论(12675)
环境(12448)
农业(12284)
(12243)
(11021)
贸易(11017)
(10952)
技术(10904)
(10610)
(10467)
财务(10404)
财务管理(10385)
(10205)
企业财务(9842)
教育(9638)
机构
大学(259510)
学院(255877)
管理(106104)
(96739)
经济(94317)
理学(92507)
理学院(91442)
管理学(89851)
管理学院(89411)
研究(85909)
中国(61393)
(56710)
科学(56200)
(43037)
(41768)
(41364)
业大(40636)
研究所(39642)
中心(38439)
(35856)
北京(35745)
(35409)
师范(35120)
财经(34459)
农业(32561)
(31865)
(31395)
(29636)
师范大学(28776)
经济学(27622)
基金
项目(183280)
科学(143523)
基金(132114)
研究(132048)
(115347)
国家(114415)
科学基金(98459)
社会(81608)
社会科(77257)
社会科学(77232)
基金项目(71698)
(71638)
自然(65887)
自然科(64319)
自然科学(64306)
自然科学基金(63077)
(60820)
教育(59850)
编号(54211)
资助(54001)
成果(42928)
重点(40509)
(39763)
(38491)
(37444)
课题(36975)
科研(34965)
创新(34915)
大学(33643)
教育部(33585)
期刊
(102924)
经济(102924)
研究(73639)
中国(47260)
学报(40944)
科学(38928)
(36447)
管理(36294)
大学(30183)
(29435)
教育(28173)
学学(28165)
农业(25983)
技术(22165)
业经(16847)
(16326)
金融(16326)
图书(15703)
经济研究(15274)
财经(15223)
问题(14875)
资源(13874)
科技(13247)
(12972)
理论(12960)
(12833)
技术经济(12506)
实践(12059)
(12059)
现代(12024)
共检索到361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路振华  
在理清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从评价尺度、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这4个方面对现有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梳理、分析与总结,指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并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工作做出了展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尹君  谢俊奇  王力  张贵军  郭庆十  
论文建立了以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土地利用遥感影像(IKONOS)特征进行分析,介绍评价指标遥感信息解译方法。在以遥感为主结合调查获取所有指标信息的基础上,应用综合评价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结果比较,发现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反映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是一种可行的评价方法。因此,论文构建基于遥感和人工神经网络(ANN)作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体系,并应用其对石家庄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实践证明,这种体系构建评价方法更具时效性,实用性更强,工作更快捷、方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智海  郝晋珉  
研究目的:土地资源短缺逐渐成为制约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集约利用土地,不断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稀缺,缓解人地关系矛盾的必然选择。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长治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定量评价,通过界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三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长治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属于低度水平,其中城市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均处于低度水平,土地利用效率为适度水平。研究结论: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评价结果与现状情况相符,具有一定可行性。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彭慧  昌亭  薛红琳  戴靓  
对从19世纪中期土地生态思想萌芽以来的相关评价研究成果作了综述。在发展历程上,将土地生态评价发展总结为4个方面。在发展指标上,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和目标,主要有基于FAO土地质量评价演化而来的评价指标、概念性框架评价指标和基于景观视角的评价指标,更加完备和统一的指标有待进一步探索。在评价方法上,将其归纳为数学模型法、空间模型法和景观生态模型法,逐渐体现空间格局和景观一体化格局的重要性。在东部地区资料充足的发达省份可尝试建立土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情况具有特殊性的区域需更多的针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情况建立专门的评价指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强  杨开忠  
本文在分析经济学与城市规划关系的基础上 ,揭示了城市土地利用规制的含义 ,并介绍了西方学者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来研究城市土地利用规制的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东朗  安晓丽  
为综合评价西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文章分析了西安市土地利用结构,并将其与国家城市土地用地标准进行比较;选取了18个非农业人口超过200万的城市(包括西安市),提取15个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指标进行因素分析,准确定位了西安市在全国同等规模城市中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针对西安市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现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土地利用潜力分值,从而确定潜力级别;最后,分别从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小风  黄贤金  陈逸  陈志刚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机理、过程和效应,有助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带给城市发展的压力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文章从3个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①研究尺度,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②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相关理论、集约利用评价、集约利用驱动机制、集约利用效应、集约利用途径;③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基于过程的动态模型方法、G IS空间分析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在研究尺度上,应加强多尺度、多层次、时间序列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轶  赵楠琦  李贵才  
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是城市生态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应对城市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方法。本文从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内涵入手,针对不同地域类型的特征,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实践应用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研究认为,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已十分丰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研究难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许坚  王军  
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于2010年12月1日~3日在福州举行,中国土地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元、邹玉川,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叶敏,福建省土地学会理事长林耀华及6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第26分会场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与经济增长"的大讨论。与会期间,各位专家学者围绕"节约集约用地与经济增长"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现将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钱敏  濮励杰  朱明  翁翎燕  
从系统分析的观点出发总结了目前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包括模型的发展回顾、建模方法和建模的步骤等。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以建模理论进行划分,可分为:基于适宜性评价理论的优化模型、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优化模型和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优化模型;以建模的方法划分,可分为: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通过优化模型建立的方法对线性规划模型、多目标规划模型、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基于GIS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两种模型:以数量优化和适宜性评价为核心的空间配置优化模型和以元胞自动机模拟演化为核心的优化模型,归纳出空间优化配置模型的建模步骤:预处理、数量优化、空间优化、评价结果4个步骤;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天明  杨桂山  苏伟忠  李峻峰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不仅是缓解当前小城镇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借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构建了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江苏省兴化市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兴化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为高水平、较高水平、中等水平、低水平和不集约5类,从市域范围看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上从南向北递减,分别形成以戴南镇、昭阳镇和戴窑镇为中心向外围递减的空间格局;进一步分析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基础上,根据各因素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制约程度,将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红梅  王小伟  谭洁  
从长沙市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入手,确定了包括4个准则层、15个要素层、31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运用综合评分法评定出长沙市2000—2004年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处于基本集约利用状态。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敏  郝晋珉  丁忠义  杨君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土地管理的核心,正确认识其内涵,建立科学的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土地管理决策的必要前提。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对城市土地利用集约要素直接和间接投入的双重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任何能够增加土地投入水平、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的城市土地利用行为或措施均应纳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范畴;同时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从城市建成区、城区用地类型区、宗地3个空间尺度,由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率3个方面的指标共同构成,较好地体现了城市土地不同空间层次的区位特点和不同用地类型的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成新  张本丽  姚士谋  
21世纪的中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城市化的迅速推进支撑了区域的快速发展,但城市用地的急剧扩张带来耕地锐减、社会矛盾加剧等严峻问题,土地集约利用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构建城市用地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山东省城市用地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阐释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各城市土地投入程度不断增强、土地产出效益不断增加、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土地利用强度波动较大,城市用地总体上趋于集约化、高级化;各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轨迹,大致可分为持续上升型、偶变型、波动上升型、先升后变型四种类型;城市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上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乔陆印  周伟  曹银贵  刘斌  辛学磊  
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有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总结层次分析法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过程中常用的评价指标及指标的权重分布,进一步完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文章所给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运用综合统计分析的方法构建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为后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提供指标体系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