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6)
- 2023(12025)
- 2022(10133)
- 2021(9580)
- 2020(7959)
- 2019(18599)
- 2018(18206)
- 2017(34928)
- 2016(18719)
- 2015(21086)
- 2014(20499)
- 2013(20270)
- 2012(18514)
- 2011(16870)
- 2010(16708)
- 2009(15281)
- 2008(14677)
- 2007(12187)
- 2006(10732)
- 2005(9386)
- 学科
- 济(82985)
- 经济(82902)
- 管理(47877)
- 业(44682)
- 方法(37969)
- 数学(34993)
- 数学方法(34441)
- 企(33777)
- 企业(33777)
- 中国(24752)
- 农(21759)
- 贸(17263)
- 贸易(17251)
- 易(16824)
- 学(16578)
- 财(16135)
- 地方(15558)
- 业经(15381)
- 农业(14551)
- 制(13031)
- 环境(12577)
- 银(10821)
- 银行(10784)
- 技术(10637)
- 理论(10608)
- 融(10327)
- 金融(10325)
- 行(10316)
- 发(10184)
- 和(10114)
- 机构
- 大学(264879)
- 学院(262643)
- 济(113572)
- 经济(111484)
- 管理(100964)
- 研究(94254)
- 理学(88171)
- 理学院(87091)
- 管理学(85410)
- 管理学院(84939)
- 中国(71847)
- 科学(58838)
- 京(57437)
- 农(49296)
- 所(47288)
- 财(46756)
- 研究所(43668)
- 业大(42816)
- 中心(42425)
- 农业(39174)
- 财经(38553)
- 江(36483)
- 北京(36057)
- 经济学(35967)
- 经(35421)
- 院(34217)
- 范(33748)
- 师范(33344)
- 经济学院(32541)
- 科学院(29510)
- 基金
- 项目(185866)
- 科学(146769)
- 基金(138283)
- 研究(128661)
- 家(123892)
- 国家(122955)
- 科学基金(104700)
- 社会(84942)
- 社会科(80721)
- 社会科学(80700)
- 基金项目(73300)
- 省(69773)
- 自然(69537)
- 自然科(68011)
- 自然科学(67992)
- 自然科学基金(66749)
- 划(60596)
- 教育(58263)
- 资助(56921)
- 编号(48779)
- 重点(42089)
- 部(41492)
- 发(39865)
- 创(38516)
- 成果(37373)
- 国家社会(36663)
- 创新(36218)
- 科研(35924)
- 教育部(35199)
- 计划(34914)
共检索到378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恒周 张文静 吴云青
在界定城市精明土地利用内涵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等方法,以我国35个主要城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土地精明利用与城市规模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中国35个主要城市土地精明利用程度均处在中下水平,且区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二者的动态关系方面,城市土地精明利用和城市规模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与长期格兰杰因果关系均在全国范围内存在;城市土地利用程度对于城市规模的影响在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陶爱萍 江鑫
基于中国26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城市规模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劳动生产率具有空间相关性;城市规模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在城市规模到达拐点之前,城市规模的扩大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正效应;城市规模的扩大在越过拐点之后,随着城市规模的继续扩大,劳动生产率会呈现下降趋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陶爱萍 江鑫
基于中国26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城市规模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劳动生产率具有空间相关性;城市规模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在城市规模到达拐点之前,城市规模的扩大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正效应;城市规模的扩大在越过拐点之后,随着城市规模的继续扩大,劳动生产率会呈现下降趋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邱士可 王莉
分析研究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涵义及其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关系。指出城市人口规模增加是土地集约利用发展的前提,城市经济规模发展是土地集约利用的保障,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使土地集约利用成为必然。结果表明:城市现代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不仅要有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还要具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优化用地结构和推行新的用地模式,才能有效地防止城市土地的低效利用和粗放经营,把集约化经营不断推向更高的水平,缓解和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地矛盾。
关键词:
城市化 规模合理 集约用地 土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汪行东 鲁志国 王云霞
借鉴汉森提出的面板门槛回归模型,以经济密度为门槛变量,采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检验了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率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在经济密度的任一区间,城市规模对经济效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密度的提升,城市会获得更多源自城市规模的效率提升。据此认为,应重视城市规模对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并有效提高经济密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贾雁岭 童锦治 黄克珑
选取2003-2012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房地产税和土地出让金对城市扩张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出让金较强的促进作用和房地产税较弱的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市规模的扩张,且不同环节的房地产税对城市规模的扩张具有明显的差别影响;房地产税和土地出让金对城市扩张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地区性差异,房地产税对东部城市规模的扩张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次为西部,而对中部城市规模扩张的影响不明显;土地出让金对西部城市规模的扩张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次为东部,而对中部城市规模扩张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久文 张超磊 闫昊生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关键发展时期,城市规模迅速扩张,但与此同时也衍生出很多城市问题,中国是否应该限制大城市的发展成为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在包含异质性个体的城市内生性理论框架下,重点分析中国城市的最优城市规模和均衡城市规模的差异,并衡量差异带来的经济效率损失。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均衡规模均超过其最优规模,但规模差异所带来的经济效率损失较小。从经济效率的角度考虑,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中国应该继续鼓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建朝 程浩岩 宋顺锋
交通拥堵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及运转效率,交通承载力是交通系统的重要表现,且和土地利用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建立了不同城市规模的土地利用与交通承载力的指标体系,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0个城市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包络分析,利用Max DEa实证分析不同规模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承载力的内在规律。研究发现:超大城市土地利用对于交通承载力的相对协调性较好,而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交通承载力对于土地利用的相对协调性较好。总体来说,超大城市土地利用发展程度相对较好,但是交通承载力发展程度较差。特大城市土地利用相对发展程度和交通承载力相对发展程度都较差,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则土地利用发展相对较差,但交通承载力发展较好。结论对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士谋 朱振国 Kamking Cheng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武彦民 杨峥
土地是有限的,完全依靠土地收入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本文主要考察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一种融资渠道,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使用是否与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相协调,是否存在过度扩张城市面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现象。为了分析土地出让收入(地租)、公共品供给以及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乔治亨利定理为基础,并引入林达尔均衡条件建立起最优城市人口密度理论模型。采用1999~2009年31个省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成本收益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全国26个省低于估算的最优城市人口密度,验证了中国存在城市面积的扩张与人口的增加不协调发展的情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文武 左飞
基于我国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GMM和门槛面板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对我国城市贫困的协同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城市贫困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城市规模在达到"最优规模"之前,通过"规模红利"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贫困问题;产业结构与城市贫困的关系在不同地区不尽相同,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市贫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的转移有利于改善城市贫困,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市贫困之间呈现出U型关系;城市中过高的服务业比重将妨碍"规模红利"的发挥,对城市贫困具有消极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千慧雄 张黎娜
本文以城市集聚力为标准,构建了最优土地财政规模模型,同时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优的土地财政规模,使得城市集聚力达到最大,这一最优规模与消费者工业品支出份额、住房边际成本增速、贸易成本、土地财政使用效率正相关,与工业品消费替代弹性负相关。
关键词:
城市 土地财政 最优规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雷菁 郑林 陈晨
利用计算城市流强度的方法来划分江西省中心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得出江西省中心城市规模等级体系中的四个层次的城市,通过计算对划分结果的分析,证实利用城市流强度来划分城市规模等级体系是一种切实有效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
城市流强度 中心城市 城市规模等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段瑞君
文章结合新经济地理学、二元经济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提出了城市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采用2011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市场规模的影响逐渐降低;公共财政支出对高分位数城市规模的影响最大;在中等城市规模附近,知识溢出的影响最为显著;城乡收入差距对中等及中等偏上城市的影响较为显著。另外,文章分区域研究了城市规模影响因素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不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分位数回归 新经济地理学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丽群 张少华
性别工资差距是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常见现象,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张给劳动者带来了规模工资溢价,但不同劳动者获得城市规模工资溢价存在差异,那么,城市规模是否有助于缩小性别工资差距呢?基于最新的2017年中国247个城市的流动人口监测数据,构建两步回归计量模型来检验城市规模是否影响了性别工资差距。实证结果显示,233个城市中的男性劳动力拥有更高的薪资水平,但女性劳动力获得城市规模工资溢价比男性高,从增量上缩小了与男性劳动力的工资差距,城市规模每增大1%,女性获得的城市规模的工资溢价比男性高0.097%。可见,性别工资差距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减小。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工资溢价 性别工资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