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7)
- 2023(14944)
- 2022(12509)
- 2021(11942)
- 2020(9794)
- 2019(22696)
- 2018(22267)
- 2017(43323)
- 2016(23640)
- 2015(26552)
- 2014(26560)
- 2013(26045)
- 2012(23958)
- 2011(21483)
- 2010(21483)
- 2009(20071)
- 2008(19982)
- 2007(17913)
- 2006(15439)
- 2005(13702)
- 学科
- 济(95493)
- 经济(95400)
- 管理(75541)
- 业(68251)
- 企(57042)
- 企业(57042)
- 方法(44268)
- 数学(38794)
- 数学方法(38281)
- 财(28341)
- 农(27019)
- 中国(26341)
- 业经(20640)
- 地方(19534)
- 学(18700)
- 制(18462)
- 务(18368)
- 财务(18301)
- 财务管理(18257)
- 农业(17696)
- 贸(17477)
- 贸易(17472)
- 企业财务(17296)
- 易(16974)
- 策(15279)
- 理论(15238)
- 银(15130)
- 银行(15106)
- 和(14617)
- 环境(14351)
- 机构
- 学院(330758)
- 大学(327897)
- 济(134528)
- 管理(133180)
- 经济(131410)
- 理学(113157)
- 理学院(111922)
- 管理学(110092)
- 管理学院(109428)
- 研究(105655)
- 中国(82785)
- 京(68647)
- 财(64814)
- 科学(64189)
- 农(52381)
- 所(51906)
- 中心(51368)
- 江(51261)
- 财经(50530)
- 业大(47588)
- 研究所(46887)
- 经(45795)
- 范(42588)
- 北京(42398)
- 师范(42189)
- 农业(41204)
- 经济学(40680)
- 州(40494)
- 院(38971)
- 财经大学(37354)
- 基金
- 项目(220103)
- 科学(174099)
- 研究(162546)
- 基金(159618)
- 家(137656)
- 国家(136497)
- 科学基金(118495)
- 社会(102704)
- 社会科(97435)
- 社会科学(97406)
- 省(86485)
- 基金项目(84286)
- 自然(76494)
- 教育(75381)
- 自然科(74681)
- 自然科学(74660)
- 自然科学基金(73284)
- 划(72723)
- 编号(67449)
- 资助(64893)
- 成果(54255)
- 重点(49167)
- 部(48729)
- 发(47389)
- 课题(46204)
- 创(45777)
- 创新(42751)
- 国家社会(42208)
- 科研(42180)
- 教育部(41897)
- 期刊
- 济(148051)
- 经济(148051)
- 研究(93435)
- 中国(63694)
- 财(52905)
- 管理(49537)
- 农(46975)
- 学报(46298)
- 科学(45352)
- 大学(35837)
- 学学(33827)
- 教育(33122)
- 农业(31535)
- 融(31336)
- 金融(31336)
- 技术(30679)
- 业经(24993)
- 财经(24458)
- 经济研究(22739)
- 经(21036)
- 问题(20807)
- 业(17668)
- 技术经济(16568)
- 统计(15782)
- 现代(15746)
- 版(15627)
- 理论(15481)
- 贸(15297)
- 财会(15272)
- 资源(15047)
共检索到488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彩彦 王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而土地制度的独特安排与变革正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结构变革的发动机。为了进一步认识城市土地政策在推动改革进程中的作用,理解政策选择和演进的逻辑,以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高频词的变化来研究政策目标的变化,所选择的样本来源于中央政府层面在1978—2022年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研究结果表明,政策的重点明显经历了城市土地市场化、调控土地市场和建设城乡统一市场3个不同的阶段,在政策演变中传统思想、土地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均影响着政策的选择,但政策始终内生于国家发展战略,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力量推动下演进。通过对政策演进的分析,可以发现土地制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在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中必须继续推进和完善土地制度改革。未来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制定相应的土地政策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在改革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土地利益的分配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杨 吴娟 陈廷贵
[目的]对长江禁捕退捕政策的演进逻辑和实践路径进行研究,可为政策优化提供决策参考,对“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聚焦长江禁捕退捕政策演进,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2017—2021年中央出台的93份长江禁捕退捕政策文本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研究发现:(1)长江禁捕退捕政策经历了政策发端期(2017—2018年)、政策爆发期(2019—2020年)与政策转型期(2021年)三个阶段。(2)政策颁布主体和政策文种构成随着政策演进发生变化,政策强度和效力呈现“弱-强-弱”的变动趋势。(3)需求面政策工具较为缺乏,不同阶段的政策实践路径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提出政策优化方向,首先,从整体性治理视角完善长江禁捕退捕管理长效机制;其次,充分发挥部门机构和政策文种的功能作用;最后,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增加部分稀缺政策工具的使用。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会平 郭宁 汤玺楷
[目的/意义]从已颁布政策文件中找出我国推进政务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内在逻辑,为优化未来的政策路径提供对策建议。[方法/过程]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收集189条有效政策文本,综合运用词频分析软件和人工方式提取关键词,采用CiteSpace 5.0分析政策文本时间分布、关键词共现网络、高频关键词及其共现关系。[结果/结论]我国推进政务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可分为地方初探、顶层设计、全面探索三个阶段;热点领域包括政务服务和简政放权、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价值取向则是以创新发展为引领、以数据汇聚为主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昉 王晓博
当前中国的反贫困进程已经进入到攻坚阶段,系统总结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反贫困政策和思想体系的演进路径,对扶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有重要借鉴作用。本文采用统计分析与文本对比的研究方法,对1949—2019年期间国家层面颁布的301份反贫困政策文件进行分析,认为新中国的反贫困政策经历了五个不同核心的阶段。共同富裕是各个时期反贫困思想的主线,但不同发展阶段所赋予"共同富裕"的内涵不同,直接导致不同时期扶贫政策的侧重点与战略规划的差异。文本的分析结果支持了未来扶贫工作的发展趋势。总体上看,反贫困各阶段的各种政策和制度安排,有力地促进了扶贫工作的开展,但扶贫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反贫困思想 演进道路 文本对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政
采用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使用NVIVO软件对1995-2018年共144份政策文本进行三级编码,并使用UCINET、ROSTCM等软件对政策数量、政策主体协作关系、政策领域、政策主题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余年来,以基础能力建设为导向的政策工具类型与政策内容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师政策的主体,并形成了以"专兼职""双师型"为内外部结构的师资建设政策框架。师资队伍建设逐渐由规模扩张转为资质强化,开始注重新形势下的制度匹配与赋权管理,同时具有建设"职业教育教师事务共同体"的政策趋势。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 政策 逻辑 趋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邱小健 杨维坤 邱恬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其价值取向历经从社会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向、从注重数量到关注质量的转变、从效率优先到教育公平的回归的演进路径,彰显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追求充足、致力保障”的基本特征。展望未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应以保障相对贫困学生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重要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取向,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创新、改进与完善,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学生资助政策 价值取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林国栋 吕晓 牛善栋
【目的】开展黑土地保护政策量化评价研究,为未来黑土地保护政策的可持续高效率运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PMC指数模型,从政策路径、政策工具和政策评价3个方面对中国黑土地保护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结果】(1)黑土地保护相关政策数量呈阶段性增长态势,时间上呈现统领文件效力强的特征,空间上呈现毗邻效应、涟漪效应和模仿学习的特征;(2)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在不断完善,任何有关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的使用,都在特定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3)选取的5项黑土地保护政策样本设计总体较为合理,但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其中,内蒙古为完美等级,黑龙江和辽宁为优秀等级,中央和吉林为良好等级。【结论】各地应考虑自身特色和黑土地保护现状,因地、因时制宜制定有力且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方案,积极营造黑土地保护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祥玉 车新
消费扶贫为我国扶贫体系引入市场化机制和社会力量,是长效解决相对贫困过程中丰富公众消费选择、增加相对贫困地区收入的重要路径,培育"新型消费"背景下实现消费扶贫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破解相对贫困问题的必然要求。基于多源流理论和相关政策实施特点构建消费扶贫政策分析框架,探讨我国消费扶贫政策的实施过程、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得出当前我国消费扶贫在帮扶主旨、帮扶形式和帮扶政策方面呈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消费者与贫困户的全社会动员、提升相对贫困地区综合化效益三大发展趋势,进而提出应通过"供给端+需求端"多方位保证产销对接、"政府+社会"多主体扩大参与范围、"外促+内生"多角度提升政策效益的推进路径,促进我国消费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祥玉 车新
消费扶贫为我国扶贫体系引入市场化机制和社会力量,是长效解决相对贫困过程中丰富公众消费选择、增加相对贫困地区收入的重要路径,培育"新型消费"背景下实现消费扶贫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破解相对贫困问题的必然要求。基于多源流理论和相关政策实施特点构建消费扶贫政策分析框架,探讨我国消费扶贫政策的实施过程、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得出当前我国消费扶贫在帮扶主旨、帮扶形式和帮扶政策方面呈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消费者与贫困户的全社会动员、提升相对贫困地区综合化效益三大发展趋势,进而提出应通过"供给端+需求端"多方位保证产销对接、"政府+社会"多主体扩大参与范围、"外促+内生"多角度提升政策效益的推进路径,促进我国消费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晓晶 文丰安
去杠杆工作要在短期内实现杠杆率的增速趋缓;在中短期实现总杠杆率的基本稳定,即总杠杆率从趋升到趋稳,在此期间要重点对杠杆率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在中长期实现杠杆率的趋降。评估杠杆率风险和提出结构性去杠杆举措前,必须承认并认真剖析杠杆率的内部结构差异。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应重点解决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债务积累问题。要积极推进破产重组,让市场清理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破除政府兜底幻觉,硬化约束,推进杠杆率风险的市场化分担。
关键词:
结构性去杠杆 防风险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锋 顾小清 程亮 廖艺东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创生出全新的学习环境。它在改变教育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引发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然而,调研发现,教育数字化转型中还存在着“重设备、轻学生”“重技术、轻转型”“重考试、轻发展”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对相关文献主题结构、核心概念和主要任务归纳分析发现:1)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逻辑反映在价值逻辑、目标逻辑和实践逻辑三方面,体现了应对数字化挑战、重塑教育体系和整体性推进的时代特征;2)数字技术革新、系统组织创新、人力发展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内驱动力,加速了数字技术与教育应用的深度融合,激发了教育系统变革活力,促进了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3)教育数字化转型以主要任务为抓手,从建设智能教育环境、创新教育教学应用、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等方面形成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路径,为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尚锋 黄玲芳
作为乡村教师人才回流的引导性策略,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将教师资源配置与补充问题的有效解决向前延伸到招生与培养阶段。从引导性回流的基本功能结构出发,对30个省份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限定功能在人才结构属性、品质规格和主体责任等方面形成对预约回流的约制力量,激励功能则在充分尊重回流主体的权利与尊重需求方面形成对预约回流的吸引力量。如果说预约回流的拉力机制强调了承诺与协定的契约力量,那么激励回流的引力机制则充分体现了针对农村大学生的行动能力与理性选择上的政策引导。基于政策的功能定位,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的限定和激励功能不应仅仅局限于乡村教师"招得来,留得住"上,而应该把"教得好"放在首要的预约目标上。这需要更加灵活而精准地设计预约功能,扩大预约回流的招募范围,更加精细化地创设开放性进入与退出机制,将激励功能与切实尊重并发展师范生的主体可行能力紧密结合起来。随着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对高质量优秀师资预约功能的重要性的进一步凸显,限定功能的约制力与激励功能的引力之间的配比也会发生改变,而师范生主体可行能力依然是政策功能优化的关键条件要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俊伟
作为农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关键步骤,农村社区"两委"候选人的产生备受关注。借助街道党组织社区"两委"候选人换届政策文本,勾勒出社区"两委"候选人在基层党组织设定的双重候选条件下的当选逻辑,并以fs-QCA定性比较分析法对社区"两委"候选人胜出资质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良好群众基础是潜在候选胜出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群众基础和政绩两要素是潜在候选人胜出的有效途径;仅凭借经济实力或宗族势力等资源禀赋并不能使其成为"两委"正式候选人;街道组织部门受政治稳定逻辑驱使,往往采取多样化策略减少社区选举"变数"。因此,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社区"两委"选举过程的有限介入并非有损基层民主质量,相反,它使农村社区选举表现出有别于乡村选举的优良特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敏 刘为宁 张园园
[目的]该文通过系统梳理中国畜牧业清洁生产政策的发展脉络、归纳畜牧业清洁生产政策的内容、重点以及不足,深度剖析畜牧业清洁生产政策的内在逻辑,以期完善中国畜牧业清洁生产政策体系、推进畜牧业清洁生产进程、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方法]基于“北大法宝”平台汇总的865篇畜牧业清洁生产政策,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 6.0,该文梳理了中国畜牧业清洁生产政策的变迁过程及其内在逻辑。[结果]在1996—2005年的政策萌芽期,政策描述笼统且不聚焦,多为方向性、概念性的表述;在2006—2014年的起步探索期,政策开始涉及到核心问题,为系统化政策体系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在2015—2018年的蓬勃发展期,政策侧重于技术支撑和项目支撑,形成了主体明确、分工协作的制度环境;在2019—2021年的政策稳定期,管理政策与技术政策相融合,多元化落实方式的政策集中出台,以保障政策实施效果。[结论]纵观中国畜牧业清洁生产政策变迁过程发现,中国畜牧业清洁生产政策逐步由国家主导转为国家引导,地域差异特征明显,政策细致化程度不断提升,政策落实方式日益多样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阙明坤 王佳丽
从政策的视角,采用质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政策进行文本分析,从政策文本中生成了办学条件、办学行为、党建思政、师资队伍、人才培养5个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建设的维度。研究发现,我国政策话语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注以保障性条件为主,偏重于关注办学行为、党建思政、办学条件,对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的关注度尚显不足,这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有关。面向未来,民办高等教育政策观念应从"零碎单一"走向"整体多元";政策导向应从"偏重管制"转向"管扶并举";政策价值应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政策机制由"条线分割"转向"统筹联动";质量保障应从"外部保障"转向"内外协同"。
关键词:
教育政策 民办高等教育 质量 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时代职业本科教育的现实逻辑与发展定位——基于知乎相关话题和评论的文本分析
绿色金融的发展逻辑与演进路径——基于要素解构的视角
大数据审计:发展逻辑、要素解构与演进路径
经济大国增长动力结构演进路径与逻辑异质性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基于19602015年美、日发展经验
经济大国增长动力结构演进路径与逻辑异质性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基于1960~2015年美、日发展经验
城市营商环境优化的生成逻辑与实现路径——基于实地调研和QCA的多重分析
我国职业本科教育的政策演进、发展逻辑与路径指向
绿色金融:发展逻辑、演进路径与中国实践
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变迁逻辑与优化路径——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
我国重点学科建设政策范式变迁及其嬗变逻辑: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