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6)
- 2023(9021)
- 2022(7997)
- 2021(7451)
- 2020(6351)
- 2019(15118)
- 2018(15093)
- 2017(28940)
- 2016(16300)
- 2015(18653)
- 2014(19178)
- 2013(19036)
- 2012(17963)
- 2011(16317)
- 2010(16695)
- 2009(15275)
- 2008(15354)
- 2007(13870)
- 2006(12096)
- 2005(10751)
- 学科
- 济(68797)
- 经济(68735)
- 管理(43001)
- 业(37466)
- 方法(28521)
- 企(28043)
- 企业(28043)
- 数学(25165)
- 数学方法(24892)
- 农(20757)
- 地方(19510)
- 中国(19449)
- 学(16749)
- 财(15988)
- 环境(13877)
- 农业(13806)
- 业经(13164)
- 制(11877)
- 贸(11225)
- 贸易(11220)
- 和(10907)
- 易(10723)
- 理论(10619)
- 土地(10140)
- 务(9376)
- 财务(9352)
- 财务管理(9316)
- 划(9239)
- 地方经济(8791)
- 银(8721)
- 机构
- 学院(231016)
- 大学(229047)
- 济(88136)
- 经济(85721)
- 管理(84813)
- 研究(79078)
- 理学(71708)
- 理学院(70682)
- 管理学(69333)
- 管理学院(68869)
- 中国(60366)
- 科学(51734)
- 京(51205)
- 农(42546)
- 所(40948)
- 财(40763)
- 江(38461)
- 中心(38280)
- 研究所(37042)
- 业大(36444)
- 农业(33325)
- 范(33313)
- 师范(33019)
- 北京(32347)
- 州(32216)
- 财经(31970)
- 院(29022)
- 经(28599)
- 省(26859)
- 经济学(26679)
- 基金
- 项目(150684)
- 科学(116198)
- 研究(110412)
- 基金(105204)
- 家(91657)
- 国家(90851)
- 科学基金(76730)
- 社会(66903)
- 社会科(63076)
- 社会科学(63053)
- 省(60950)
- 基金项目(57293)
- 划(51397)
- 教育(50374)
- 自然(49918)
- 自然科(48509)
- 自然科学(48494)
- 自然科学基金(47556)
- 编号(46708)
- 资助(42520)
- 成果(37709)
- 重点(34077)
- 发(33722)
- 课题(32969)
- 部(32214)
- 创(30250)
- 科研(28634)
- 创新(28307)
- 大学(27983)
- 计划(27728)
- 期刊
- 济(104126)
- 经济(104126)
- 研究(67270)
- 中国(50893)
- 农(38025)
- 学报(36121)
- 科学(33965)
- 财(33439)
- 管理(26848)
- 教育(26446)
- 大学(26161)
- 农业(25313)
- 学学(24322)
- 技术(20767)
- 融(19196)
- 金融(19196)
- 业经(18095)
- 问题(15798)
- 财经(14856)
- 经济研究(14694)
- 资源(14631)
- 业(14105)
- 图书(12971)
- 经(12762)
- 版(12083)
- 发(11859)
- 技术经济(11063)
- 现代(11027)
- 理论(10780)
- 商业(10380)
共检索到351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次芳 丁敏
土地生态规划是一门新的发展中学科。本文在探讨城市土地生态规划内涵、层次及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土地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城市土地生态分区的基本依据,并以杭州市为例,对城市土地生态规划及设计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分区,土地生态规划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罗文斌 吴次芳 汪友结 吴一洲 吴泽斌
研究目的:针对中国综合指数评价研究中存在信息屏蔽和主观性的问题,本文尝试采用物元分析法对中国城市土地生态水平进行评价。研究方法:物元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和2002年相比,2005年杭州城市土地生态水平有所改善,整体上呈现出由N_(03)级("一般"水平)向N_(02)级("良好"水平)跃升的趋势;(2)城市废水排放量增大是杭州城市土地生态水平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研究结论:物元模型能够揭示单个评价指标的分异信息,适合用于城市土地生态水平的评价。
关键词:
土地生态 城市土地生态水平评价 物元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兵明,罗罡辉,严骁,卢春强,祝军
1996年以来 ,土地储备机制在我国各地先后施行 ,它不仅涉及土地收购、储备、出让的立法工作 ,而且还涉及资金流转过程 ,所以确定合理的土地储备量已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影响土地储备量大小的三大方面诸多因素作用关系基础上 ,拟定城市土地储备量大小的思路 ,即在相关因素评判检验的基础上 ,建立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供应量与建成区面积、房地产开发量二元线形回归方程。运用SPSS软件推算出土地储备量的大小
关键词:
土地储备量 SPSS 估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疏良仁 肖建飞 郭建强 朱娟
城市风貌规划是通过对城市历史文脉进行挖掘,从而引导城市形成富有个性魅力的空间形态的一项专项规划。本文从整体的城市设计角度对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方法和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以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城区风貌规划为例,介绍了风貌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和规划内容。
关键词:
城市风貌 规划编制 专项规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岳文泽 张亮
在城市快速增长背景下,本研究以杭州为案例,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初步构建基于空间一致性的规划实施评价方法体系,多维度评价杭州市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发展的空间引导与管控效果。不同维度的评价表明本轮城市总体规划在控制城市增长,实现城市空间有序管理方面并不成功。主要表现在:1杭州市城市扩展呈现多中心离散开发格局;2大量产业用地超出规划范围,成为推动城市向外扩展的动力。在外部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下规划预测出现偏差,政策调整及反馈不及时是影响规划空间管控效果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开宇
近年来,为拓展用地空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杭州市萧山区把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作为当前土地管理工作的重点,实施了一系列存量地再开发的举措,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盘活存量土地的实践实施"城中村"改造。从2006年开始,萧山区先后启动了两轮城中村改造3年行动计划,共整体改造29个村(社区),改造区域14.6平方公里,资金投入达600亿元。在改造过程中,该区全面摸清了主城区城中村的基本情况,统筹考虑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村民改造意愿等因素,科学确定改造规划,编制整村改造实施方案。在改造模式上,主要采取了3种方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德 钟文钰 周婷 戚佳玲
研究目的:基于POI数据开展杭州土地利用混合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为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新路径。研究方法:空间格局分析、半方差函数、分层线性模型。研究结果:(1)杭州土地利用混合度总体偏低;(2)土地利用功能混合度总体上低于土地利用结构混合度;(3)土地利用混合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周围逐渐递减,呈辐射状分布,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4)土地利用混合度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带状异向性;(5)土地利用混合度与人口密度、公交站点数量、到铁路和到钱塘江的距离以及规划用地管制分区级别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第一产业比重、到地铁的距离、到公路的距离以及到西湖的距离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论:规划层面,应加强将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治理层面,应建立土地混合利用空间差异化管理和空间联动管理等管控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万军 吴次芳 尹奇 方斌
文章论述了生态足迹与资源节约型发展的关系。应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了杭州市消费足迹、生态承载力以及生态赤字的动态变化趋势、资源消费结构和资源利用集约度,并与全球及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总结出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一般性结论:在现有资源利用模式下,经济越发展,资源消费需求越大,资源集约利用程度越高,要求对生态系统的补偿越多。实行资源节约型发展是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文章最后针对杭州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特征的发展趋势,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可持续评价的ImPACTS等式,提出了杭州市实行资源节约型发展的应对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超 胡彬
以杭州市为例,从人口郊区化和工业郊区化的动因入手分析了城市郊区化的机制,认为中国的城市郊区化受到政府规划与政策的较大影响,且目前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政府对郊区城市化的导向作用主要围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目标展开,并采取了尽量不触及现行体制的做法,在降低政策成本的同时,也使得我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与发达国家不同的特点。从城市形成与演变的角度阐释了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发展机制,并就政府提升城市功能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城市郊区化 机制 杭州 城市功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炯 邱源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金旭东 倪芝青 罗如意 施勇峰
以专利数据为依据,对杭州市专利产出、专利构成、申请人结构、专利国际化、有效专利等情况加以分析,并通过与16个重点城市比较,以明确杭州市专利发展在全国所处的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态势分析法(SWOT)对杭州市专利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专利 创新 SWOT分析 重点城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本文介绍了城市选择主导产业的理论依据和评价方法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赫希曼产业关联理论、罗斯托经济理论等 ,采用层次分析法 ,对杭州市主导工业进行优选 ,认为杭州宜发展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产业
关键词:
城市主导产业 选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勇 严晓东 肖翥
以杭州市(不含萧山区、余杭区)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与物理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噪声暴露剂量—反应关系模型建立了杭州市居民对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社会反应关系曲线,并据此分析与归纳了杭州市居民对建筑施工噪声问题的态度和评价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受访者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建筑施工噪声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对家庭声环境、特定行为的影响最大;杭州市建筑施工噪声环境满意度高于类似调查统计结果,但整体满意度仍然不高;较之其他调查结果,杭州市居民对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容忍度更低,反应更强烈;较之于其它噪声声源,建筑施工噪声对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建筑施工噪声 社会反应 杭州市 调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乜标 俞佳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商业日益成为城市商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提出社区商业满意度测评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杭州市社区商业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认为科学规划社区商业、引进品牌社区商业店铺、加强社区内商业店铺管理、通过培训提升店铺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素质是推动社区商业发展、提升城市居民社区商业满意度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社区商业 满意度 结构方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光财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流通产业的运行状况和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流通职能的实现程度,而且最终决定着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绩效。因此,提升流通创新力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研究课题。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流通创新 流通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