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0)
2023(10362)
2022(8450)
2021(7578)
2020(6327)
2019(14602)
2018(14724)
2017(28241)
2016(15949)
2015(18239)
2014(18979)
2013(18508)
2012(17132)
2011(15523)
2010(16039)
2009(14870)
2008(15012)
2007(13833)
2006(12163)
2005(11085)
作者
(49073)
(40885)
(40815)
(39238)
(25869)
(19694)
(18694)
(16000)
(15448)
(14791)
(14012)
(13750)
(13187)
(12853)
(12830)
(12807)
(12713)
(11999)
(11916)
(11853)
(10223)
(10130)
(9967)
(9365)
(9320)
(9231)
(9114)
(9071)
(8340)
(8337)
学科
(69871)
经济(69812)
管理(43199)
(38727)
(29194)
企业(29194)
方法(27879)
数学(24233)
数学方法(24011)
(21333)
中国(21056)
(17264)
地方(16671)
(15702)
业经(15034)
农业(14130)
环境(13724)
(12348)
(11310)
贸易(11306)
理论(10932)
(10923)
(10892)
(10527)
土地(9902)
(9848)
银行(9814)
(9369)
财务(9337)
(9305)
机构
学院(235293)
大学(233656)
(91920)
经济(89552)
管理(84622)
研究(81948)
理学(71568)
理学院(70621)
管理学(69206)
管理学院(68777)
中国(61784)
科学(53399)
(51651)
(45416)
(43121)
(41972)
研究所(39132)
(38576)
中心(38365)
业大(37794)
农业(35775)
财经(33274)
(32875)
师范(32537)
北京(32481)
(30694)
(29963)
(29738)
经济学(28635)
(26812)
基金
项目(152392)
科学(117699)
研究(110328)
基金(107318)
(94403)
国家(93634)
科学基金(78582)
社会(68071)
社会科(64309)
社会科学(64286)
(61145)
基金项目(57439)
(51385)
自然(50468)
教育(50262)
自然科(49099)
自然科学(49085)
自然科学基金(48144)
编号(46207)
资助(42988)
成果(37361)
重点(35044)
(34199)
(32589)
课题(32497)
(30497)
科研(28975)
创新(28644)
计划(28210)
国家社会(27916)
期刊
(107576)
经济(107576)
研究(67690)
中国(50151)
(41524)
学报(39270)
科学(35794)
(33634)
大学(28403)
管理(27777)
农业(27674)
学学(26584)
教育(25950)
技术(20570)
(19730)
金融(19730)
业经(18870)
问题(16397)
财经(16077)
经济研究(15951)
(15112)
(13879)
资源(13417)
图书(12906)
(12457)
技术经济(11531)
现代(11268)
商业(10991)
(10688)
理论(10651)
共检索到354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文卿  白世强  
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四化同步"、"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是城镇化的载体,实现土地的生态化利用,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落实生态文明战略、构建宜居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梳理、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生态问题,结合绿色城镇化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桑东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土地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人们对土地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而在此背景下重新修订公布的《土地管理法》在涉及建设用地需求的无限扩展与农业用地数量的持续下降这两个突出问题上 ,并没有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 ,也反映出了相关制度的模糊性。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次芳  丁敏  
土地生态规划是一门新的发展中学科。本文在探讨城市土地生态规划内涵、层次及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土地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城市土地生态分区的基本依据,并以杭州市为例,对城市土地生态规划及设计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德起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进程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土地作为城市经济与社会运行的载体及基本要素,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正在转化为城市土地,构成所谓的土地城市化;另一方面,原有城市土地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及其空间结构的调整,经过综合开发和重新配置而使其功能不断提升。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运动的不断深化,土地这种十分稀缺资源的价值会日益提高,由此引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矛盾也会更加尖锐。因此,深入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增值的内在规律,对于建立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红,陈百明,高永,张蓬涛,刘新卫  
城市土地整理是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合理、高效、集约利用的有效措施。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城市土地利用,使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和关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过程。文章从分析城市土地整理的内涵出发,提出了城市土地整理的理论依据.并对城市土地整理的潜力与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针对我国近几年城市土地整理的实践.提出了城市土地整理的程序及应用模式.探析城市土地整理对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等引起的效应,对于丰富城市土地整理理论,规范和指导城市土地整理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振山  张绍良  陈浮  侯湖平  高科  周晓宇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国内陆31个省会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生态利用之间的关系,为城市土地集约与生态协同利用提供依据和支撑。结果表明:综合容积率,单位土地面积职工数,路网密度,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地均二、三产值,地均固定资产投入等,均与土地生态利用综合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但密切程度不同;与31个省会城市相比,东中西部3个区域的城市土地集约与生态利用关联程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振山  张绍良  陈浮  侯湖平  高科  周晓宇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国内陆31个省会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生态利用之间的关系,为城市土地集约与生态协同利用提供依据和支撑。结果表明:综合容积率,单位土地面积职工数,路网密度,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地均二、三产值,地均固定资产投入等,均与土地生态利用综合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但密切程度不同;与31个省会城市相比,东中西部3个区域的城市土地集约与生态利用关联程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芳  魏静  
城市的优势很明显——能更有效地利用土地等资源,有完备的公共设施,能承受更多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 1800年,世界人口的 3%在城市, 1950年增加到 29%, 1990年增至 43%,达 24亿人。   近 50年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更为迅猛。 1949年,我国只有 136座城市。 1995年年底,我国城市发展到 640座。 1999年,我国城市发展到 668个,城市人口达 4亿。城市化水平由 1978年的 17 9%上升到 1999年的 30 9%。   在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同时,我们还须关注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的现象。我国城市市区面积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段汀龙  
根据国内现阶段对城市湿地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从城市湿地所提供的生态服务角度研究分析城市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城市湿地具有完善人类栖息环境、调节城市地区小气候、调控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净化城市环境、重建城市空间格局、提供生态教育以及间接产生其他效益共7种生态服务功能。正确认识城市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对于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指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厉伟  
指出土地利用作为人类社会基础性的生产活动时刻受到城市化的影响 ,许多当前所面临的土地利用问题或多或少都是因城市化而带来的 ;分析了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的作用机理 ;揭示了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筱明  吴泉源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 ,但发展城市化的同时也应注重保护耕地 ,合理用地 ,节约用地。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春堂  
研究目的:分析生态城市土地利用系统的行为模式与特征,探讨控制系统良好运行的关键因素。研究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结果:生态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整体上是负向反馈系统,具有稳定性、平衡性、自校正性,可通过不断修正人类行为来保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研究结论:各类用地的供求平衡及均衡的投入产出是系统控制和良好运行的关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标志,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缩小城乡差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是必由之路。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城镇化率早在2012年就已超过50%。而城镇化过程过快和过度可能会造成一些难以逆转和纠正的后果,譬如:大量耕地非正常减少,激化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产生一大批无地、无业、无保障的农民;严重的"城市病";房产"泡沫化";城市废墟化等。盲目圈地造城的粗放方式不再适应发展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并将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边学芳  吴群  刘玮娜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伴随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它们之间有何关系?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认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是随之增加的,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及对外交通用地则是随之减少,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公共设施用地也在不断增加,它同居住生活用地同时随城市规模与人口的增加而增加。从国际城市化发展规律看,城市化率达到30%以上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而我国到2000年城市化率就已达到36 2%,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目前城市化处在中期发展水平,在以后进入高级城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鹏宇  赵华甫  肖秀英  
针对闲置土地,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要求限期查处、整改,但盘活利用仍旧面临着重重困难。因此,认识闲置土地现状及其特点,探索能够惠及政府、土地使用权人及民众的闲置土地临时利用模式,提出完善闲置土地动态利用管理的政策措施和引导建议,对缓解用地矛盾并发挥土地的效益,贯彻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以及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国策,均具有重要意义。闲置土地现状据土地督察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