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31)
2023(3323)
2022(2787)
2021(2619)
2020(2116)
2019(5214)
2018(5435)
2017(10201)
2016(5664)
2015(6092)
2014(6185)
2013(5779)
2012(5286)
2011(4894)
2010(4982)
2009(4683)
2008(4651)
2007(3735)
2006(3603)
2005(3254)
作者
(14900)
(12927)
(12310)
(12205)
(8347)
(6078)
(5673)
(5166)
(4719)
(4549)
(4490)
(4352)
(4263)
(4032)
(4024)
(3918)
(3893)
(3524)
(3488)
(3484)
(3119)
(3072)
(2995)
(2962)
(2793)
(2784)
(2706)
(2632)
(2511)
(2455)
学科
(24236)
经济(24194)
管理(12274)
中国(10449)
(10143)
土地(8187)
(7638)
(7380)
企业(7380)
地方(7154)
(6800)
城市(6485)
(5984)
方法(5927)
(5720)
(5538)
数学(5371)
数学方法(5317)
体制(5092)
城市经济(4637)
业经(4517)
农业(4285)
问题(3999)
经济学(3789)
(3781)
(3569)
金融(3568)
(3528)
银行(3523)
(3446)
机构
大学(73443)
学院(71956)
(30448)
研究(30281)
经济(29616)
管理(26469)
中国(23045)
理学(21958)
理学院(21593)
管理学(21276)
管理学院(21104)
(17539)
科学(17216)
(15609)
(14640)
中心(13891)
(13401)
研究所(13047)
(12355)
(11836)
师范(11781)
(11718)
财经(11558)
北京(11223)
业大(10665)
(10653)
农业(10136)
师范大学(9946)
(9857)
经济学(9847)
基金
项目(48829)
科学(39024)
研究(36758)
基金(35757)
(31355)
国家(31049)
科学基金(26777)
社会(24371)
社会科(22986)
社会科学(22978)
基金项目(19222)
(17708)
教育(16983)
自然(16724)
自然科(16307)
自然科学(16304)
自然科学基金(15981)
(15906)
编号(14698)
资助(13757)
成果(12426)
(11436)
重点(11138)
课题(10946)
(10855)
国家社会(10513)
(9937)
教育部(9793)
(9701)
大学(9363)
期刊
(37375)
经济(37375)
研究(27975)
中国(21114)
(11938)
教育(11361)
(11348)
科学(10670)
学报(9634)
管理(8584)
(8340)
金融(8340)
大学(7887)
学学(7221)
农业(7099)
问题(6756)
城市(6605)
财经(5877)
(5580)
业经(5312)
(5214)
经济研究(5209)
技术(5148)
国土(5013)
资源(4642)
土地(4618)
农村(4037)
(4037)
现代(3856)
改革(3749)
共检索到120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有真  段龙龙  
土地流转、产权改革与基层民主管理体制改革是成都试验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三个主要工具,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驱动是成都城乡统筹的主要制度创新模式,"三圣乡模式"、"龙华模式"、"红光试验"、和"大邑试验"是当前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地方实践的典型。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农民维权意识淡薄、融资渠道单一、土地投机是当前成都土地改革的三个主要困境。破除现有体制困境,成为成都试验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主要着力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平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地调查报告罗伊·普罗斯特曼,蒂姆·汉斯达德,李平一、导论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二十世纪中一个主要的社会经济问题。近年来一轮新的土地改革浪潮席卷全球,这就是农业生产的非集体化。这一非集体化的过程始于中国,进而影响到前苏联各国、东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丽梅  顾炯  尹宏祯  季卫兵  
本文围绕"城市化节约土地"这一命题展开,通过对城市化率、耕地规模经营率、粮食产量、耕地面积四个指标相关关系的计量分析,证明规模经营率可促进城市化率;粮食产量和城市化率无显著关系;耕地面积的绝对数量和粮食产量由于占补土地质量不对等以及规模效应的存在,不存在显著关系。因此,耕地保护指标不能是静态的,而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平  徐孝白  
本文分析了有关土地征用的三个关键问题 :公共用途、补偿和程序 ①。分析中讨论了国际经验和中国的方法 ,并提出了征地制度改革的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立松  李旭鸿  岳林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首次超过50%,我国已经从农业大国时代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社区是城市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建设对于顺利推进城市化、建设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意义重大。笔者对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社区建设发展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探寻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以期为推进社区改革献计献策。一、西安区社区管理的现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熙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四川省土地整治经验,从资金筹集、使用和收益总结了土地整治资金运行的一般机理,并梳理比较了资金运行的三种典型模式。比较显示,在未来的土地整治中,仍应坚持以财政、国土和企业参与的传统三角模式为主,并严格控制政府平台举债的模式,鼓励向以PPP为主的流线购买模式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设立土地整治开发基金,同时实施财政绩效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贤金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提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系列重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1978年,中国农村土地改革从安徽小岗村发力,推进了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这项土地改革增强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大部分农民解决温饱问题并步入小康。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会广  单丁洁  
通过调查描述我国农民分化的现状及农民对农村土地制度的认知,从职业分化、收入分化两个层面研究农民分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继承、抵押等权能需求的差异分析,总结出农民分化对农村土地制度选择与改革的政策意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高翔  陈斌  陈光贵  朱明  朱巍  
本文以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推进农村改革实验区建设为抓手,结合成都市崇州市、大邑县、青白江区的改革试点情况探索财政投入形成资产转化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模式。通过此模式赋予入社农民对财政投资形成资产的持股权和收益权,可充分发挥支农资金绩效,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有效带动产业发展。下一步,建议在具有推广价值的实践经验上加大探索力度、消除监管盲区、理顺资产权责关系,切实做好农业实验区改革工作,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高翔  陈斌  陈光贵  朱明  朱巍  
本文以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推进农村改革实验区建设为抓手,结合成都市崇州市、大邑县、青白江区的改革试点情况探索财政投入形成资产转化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模式。通过此模式赋予入社农民对财政投资形成资产的持股权和收益权,可充分发挥支农资金绩效,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有效带动产业发展。下一步,建议在具有推广价值的实践经验上加大探索力度、消除监管盲区、理顺资产权责关系,切实做好农业实验区改革工作,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彭美玉  王成璋  
运用斯密-科斯定理分析农地集中与土地改革之间的关系,可得到如下结论在农村土地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交易效率较低的情况下,土地过度集中容易导致土地改革。要提高农地集中的经济效益,必须提高农村土地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交易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盛尧  
菲律宾的土地改革唐盛尧菲律宾有40%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最贫困的当属农民。菲律宾政府认为,不平等的土地所有制及农业生产力低是造成许多菲律宾人贫穷的两个主要原因。为了达到实现社会公平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目标,菲律宾从1972年就开始进行土改,但由于...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平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场巨大变革。这场变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其中反映的地权思想和对所有制关系的认识,可以作为当前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克强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土地改革,需要农民自愿选择以土地换取市民身份。土地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而不宜试点推广,关键降低农民与市民身份转换的经济成本,以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土地管理有利于盘活存量和抑制滥占土地,土地流动向耕地保护和民生保障的倾斜。建议推进土地价值与使用权的分离,通过对土地占用及升值征收土地资源税,将土地价值从使用价值中充分剥离出来,并将土地资源税纳入全国和地方建立的统筹基金,专用于对城镇化进城农民的保障性安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