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9)
2023(11741)
2022(10395)
2021(9885)
2020(8156)
2019(19020)
2018(18854)
2017(37311)
2016(20406)
2015(22810)
2014(22982)
2013(22635)
2012(20874)
2011(18852)
2010(18975)
2009(17318)
2008(16688)
2007(14351)
2006(12932)
2005(11259)
作者
(58464)
(48536)
(47776)
(45964)
(31121)
(23063)
(21847)
(19046)
(18483)
(17398)
(16581)
(16249)
(15320)
(15307)
(14954)
(14847)
(14462)
(14394)
(13922)
(13662)
(12008)
(11792)
(11568)
(11048)
(10816)
(10788)
(10655)
(10639)
(9677)
(9503)
学科
(81313)
经济(81219)
管理(58850)
(54506)
(44585)
企业(44585)
方法(35405)
数学(30673)
数学方法(30280)
中国(23108)
(22521)
(19832)
(19021)
地方(18322)
业经(17131)
农业(14927)
环境(14074)
(14050)
贸易(14046)
(13661)
(13618)
理论(13420)
(13012)
(12777)
(12123)
技术(12115)
财务(12059)
财务管理(12040)
企业财务(11412)
(11338)
机构
大学(286717)
学院(286139)
管理(117470)
(112206)
经济(109420)
理学(101583)
理学院(100461)
管理学(98810)
管理学院(98303)
研究(96455)
中国(71147)
(62063)
科学(60614)
(51038)
(47918)
(45051)
研究所(43689)
中心(43674)
业大(42927)
(41707)
财经(40900)
北京(39330)
(39001)
师范(38718)
(37243)
(35569)
农业(35291)
(34124)
经济学(32269)
师范大学(31261)
基金
项目(197903)
科学(155880)
研究(145816)
基金(143220)
(123963)
国家(122931)
科学基金(106153)
社会(90538)
社会科(85740)
社会科学(85714)
基金项目(76681)
(76646)
自然(70003)
自然科(68328)
自然科学(68315)
自然科学基金(67044)
教育(66201)
(64996)
编号(60733)
资助(58808)
成果(49131)
重点(43581)
(43424)
(42204)
课题(41399)
(40467)
创新(37676)
科研(37251)
教育部(37025)
项目编号(36768)
期刊
(123590)
经济(123590)
研究(85338)
中国(53637)
学报(42254)
管理(41373)
科学(41126)
(40879)
(36053)
大学(31668)
教育(31510)
学学(29713)
农业(28680)
(23906)
金融(23906)
技术(23886)
业经(20748)
经济研究(18653)
财经(18631)
问题(17714)
图书(16157)
(15786)
理论(14563)
资源(14471)
现代(13948)
(13905)
科技(13866)
实践(13566)
(13566)
技术经济(13527)
共检索到415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荆树柱  范周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并提出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华  
城市边缘区域,是连接城市新陈代谢的各个组成部分,既有肉眼可见的"关节",也有潜藏暗存的"脉络"。城市边缘区域土地利用的目标,应从满足城市的基本功能需要,转向土地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使得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的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从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进行土地布局;整合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挖掘土地利用价值;注重生态保护,减少环境污染;明晰土地产权,规范土地市场。最终形成一个开放、健康的城市生态系统,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到达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阎弘文  
本文简述了山东省土地利用现状 ,分析了山东省土地利用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应用系统分析方法 ,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仲素梅  武博  
苏南工业化、城市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与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成为制约苏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立足于苏南土地资源利用的态势,分析其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为苏南摆脱资源困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找出相应的对策:建立健全土地法律,加强土地制度建设;严格贯彻执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通过调整非农建设用地布局,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兴土  
三江平原是国家著名的商品粮豆基地和湿地集中分布区。本文在分析该区开荒历史过程和土地退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控制开荒规模、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综合治理低产农田、发展生态农业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厉伟  
指出土地利用作为人类社会基础性的生产活动时刻受到城市化的影响 ,许多当前所面临的土地利用问题或多或少都是因城市化而带来的 ;分析了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的作用机理 ;揭示了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新军,周应祺  
渔业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7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传统的渔业资源出现了衰退,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渔业资源的特性,分析了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和本质。指出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量增加的矛盾、资源的共享性、资源产权的虚置、资源的无偿使用以及资源的负外部性是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为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提出了确立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观念、对渔业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实现共享资源的产权转化、建立渔业资源产业、积极开展国际或区域间的合作、建立渔业资源的核算体系等建设性的措施。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郑建闽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深入分析了福建人口发展特点,粮食产需平衡与增产潜力状况,土地适宜性特点及人口、粮食、耕地的关系,提出了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的人口控制、粮食发展与土地利用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韶楠  杨加水  郑兴和  李新举  李玉环  
从我国土地资源概况分析入手 ,系统分析了影响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因素 ,提出了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六大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贤磊  周琳  赵爱栋  
研究目的:从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出发,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研究不同主体功能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方法:DPCSIR模型、熵权法、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研究结果:(1)2003—2011年中国城市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水平远低于仅考虑经济效益的传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2)城市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水平在不同主体功能区间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其他区最高,优化开发区次之,重点开发区最低;(3)城市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对前期依赖性较强,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地均环境治理投资额、人均绿地面积等对城市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具有明显激励作用,而地均能源消耗有显著的滞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彦博  
本文论述了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探讨了我国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开芹  边微  常明  李新举  
 从城市土地的特性及其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出发,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探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共选取了32个参评因子,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3个方面构建了适合中等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泰安市2000年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泰安市土地利用仍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针对评价结果,对泰安市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几项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修峰  周丁扬  
[目的]城市近郊区土地不仅关系到城市建设,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郊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从而确定土地利用目前的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完善土地利用规划,最终实现土地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和资源环境协调性3个方面构建济南城郊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加权法计算综合评价分值,并利用障碍因素分析法对2009—2017年该地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状态和主要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1)济南市城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分呈上升趋势,分值由2009年的0. 199提高到2017年的0. 827,可持续性程度明显提高,由不可持续过渡到了可持续程度很高,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社会接受性与经济可行性和资源环境协调性并不平衡。(2)对济南城郊土地可持续性利用的障碍因素进行诊断,确定出主要障碍因子依次为人均耕地面积、地均固定资产、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结论]济南城郊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提升空间还很大,针对限制土地资源利用的障碍因素,今后应从增加资本和科技投入,提高垃圾的处理率和切实保护耕地入手,从而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盖凯程  李俊丽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结果造成了土地总量有限性与经济建设对用地需求相对无限性的矛盾。目前,西部城市在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产出效率却十分低下,滥用土地现象非常严重。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四川眉山为例,分析西部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可行性,并探求西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制度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卫东  
城市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任务同济大学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系教授刘卫东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具有很强综合性、交叉性的研究领域,需多学科、全方位系统研究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成机制与过程、土地合理利用评估及可持续利用的决策系统。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对七十年代始形成的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