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3)
2023(6961)
2022(5192)
2021(4500)
2020(3619)
2019(8028)
2018(8172)
2017(15767)
2016(8902)
2015(9951)
2014(10230)
2013(9910)
2012(8952)
2011(8250)
2010(8574)
2009(8102)
2008(8208)
2007(7436)
2006(6981)
2005(6538)
作者
(27554)
(22876)
(22684)
(21791)
(14731)
(11018)
(10243)
(8896)
(8857)
(8200)
(7957)
(7925)
(7529)
(7420)
(7208)
(7094)
(6767)
(6593)
(6577)
(6512)
(5838)
(5635)
(5456)
(5267)
(5158)
(5147)
(5022)
(4982)
(4601)
(4393)
学科
(41987)
经济(41931)
管理(26072)
(21754)
(16801)
企业(16801)
中国(15669)
方法(11846)
(11682)
(11166)
地方(10307)
业经(9823)
土地(9439)
数学(9349)
数学方法(9245)
(8459)
农业(8051)
(8011)
(7714)
城市(7701)
理论(7297)
资源(6910)
(6800)
环境(6758)
经济学(5865)
(5791)
城市经济(5741)
发展(5654)
(5627)
(5460)
机构
大学(136802)
学院(134488)
(52021)
经济(50567)
研究(49424)
管理(48100)
理学(39854)
理学院(39301)
管理学(38527)
管理学院(38265)
中国(37314)
科学(31471)
(31417)
(25637)
(24720)
(23266)
研究所(23105)
(22376)
中心(21849)
(21312)
师范(21156)
北京(19836)
财经(19533)
业大(19484)
(18063)
农业(18043)
(17959)
(17643)
师范大学(17178)
经济学(16294)
基金
项目(86476)
科学(68149)
基金(62630)
研究(62573)
(55418)
国家(54984)
科学基金(46650)
社会(40984)
社会科(38741)
社会科学(38720)
基金项目(33001)
(32872)
自然(29462)
自然科(28630)
自然科学(28624)
(28354)
自然科学基金(28092)
教育(27741)
编号(25425)
资助(24097)
成果(21242)
重点(19641)
(19419)
(18811)
课题(17957)
国家社会(17593)
(16334)
科研(15632)
教育部(15612)
创新(15421)
期刊
(65469)
经济(65469)
研究(43351)
中国(32479)
学报(23160)
(22027)
科学(22006)
(19419)
管理(17624)
大学(16771)
教育(15735)
学学(15279)
农业(14630)
(11142)
金融(11142)
财经(10969)
问题(10881)
技术(10771)
业经(10276)
图书(10213)
资源(10124)
(9544)
经济研究(9019)
(8162)
书馆(7865)
图书馆(7865)
(7738)
城市(7501)
现代(7380)
(6854)
共检索到214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刚华   贾生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武京涛  涂建军  阎晓  周艳  
利用协同论思想建立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的耦合模型,通过构建耦合作用的指标体系,计算出中国主要城市的耦合关系值,并利用相关分析研究其驱动力。结果显示:2008年中国主要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交互耦合基本处在颉颃时期,耦合度明显存在着地域差异;耦合协调度表现为发达城市一般高于落后区的城市,高土地利用效益对应着高耦合协调度;耦合强度与耦合协调程度在空间上不具有一一对应性,二者尚未达到良性共振;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滞后,应加强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空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业翠,刘彦随,邓旭升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已成为土地科学领域前沿的重要课题,而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重视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正可为此提供支持,并相互促进。如何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有效的利用这种关系,无论对我们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还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利用都异常重要。本文对二者的研究目标及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二者的结合方式和途径,提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能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数据、理论、研究方法支持,同时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有益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研究的深化,二者的结合可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磊  王琰琰  张宇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相互促进与制约,共同影响着城市的发展状态,准确把握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构建环渤海区域27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两者之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各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内部指数水平均处于波动状态,且处于非同步型阶段,各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差异明显;(2)研究区域内城市的耦合度均处于拮抗阶段,且以中高度耦合为主;区域空间耦合度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京津冀圈耦合度达到中高度耦合,山东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磊  王琰琰  张宇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相互促进与制约,共同影响着城市的发展状态,准确把握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构建环渤海区域27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两者之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各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内部指数水平均处于波动状态,且处于非同步型阶段,各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差异明显;(2)研究区域内城市的耦合度均处于拮抗阶段,且以中高度耦合为主;区域空间耦合度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京津冀圈耦合度达到中高度耦合,山东半岛圈和辽东半岛圈耦合度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升;(3)研究区域内各个城市的耦合协调度排序呈"橄榄型",处于排序两端城市的耦合协调度无明显变化,且环渤海空间区域三个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空间响应关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许豪  徐梦洁  余迩  
文章采用三阶段DEA方法研究了2014—2018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并通过Malmquist指数来揭示其动态变化。在剔除环境因素与随机误差之后,DEA有效的城市数量略有减少,绝大多数城市处于规模报酬递减或不变阶段,土地利用的技术效率普遍偏低。非DEA有效的城市存在建成区扩张较快、从业人口冗余等问题。Malmquist指数值表明浙江省的土地利用应致力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考虑到产出相对于投入的滞后性,因此在筛选评价指标时将滞后期纳入评价过程,使得评价结果更准确。研究结果可以为浙江省城市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建  蒋依依  李正国  张小飞  李卫锋  岳隽  
作为衡量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重要标度,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近年来国内外城市土地研究的热点之一。从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等四方面建立了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各效益子系统的协调度评价模型。并对南京市江宁区2003年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全区总体土地利用效益适中且基本协调,但各乡镇间土地利用效益及其协调性的区域差异显著。依据各乡镇土地利用总效益及其协调度的聚类分级,可将全区划分为土地利用高效协调区、高效基本协调区、高效不协调区、中效协调区、中效基本协调区、中效不协调区与低效基本协调区等七大土地利用效益类型区,并分析了其区域差异的空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道林  赵小双  林瑞瑞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镇转型逐渐加快,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城市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匹配与相互制约关系,有必要研究城市产业转型与土地结构调整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本文利用全国84个重点城市的土地利用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分别针对不同规模、不同区域城市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及其产出效益的基本特征,发现城市土地利用问题,进而提出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舒帮荣  
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存在相互影响。从城市化的核心内涵生产(就业)和生活(居住)两条路径出发,建立了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逻辑关联,并利用2000-2009年中国29个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生活用地比重与城市化发展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生产用地比重与城市化发展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公共设施用地比重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比重与城市化的关系在各地区均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回归系数呈现自东向西逐渐减小的趋势。道路广场用地比重与城市化的关系在东部和西部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东部的系数明显大于西部,因此加强东部地区内的道路建设对提高整体城市化水平更为有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贾彩彦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视角投向近代,分析指出近代上海城市化极大地影响了政府对城市土地利用管理方式,促使其向近代化转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边学芳  吴群  刘玮娜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伴随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它们之间有何关系?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认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是随之增加的,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及对外交通用地则是随之减少,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公共设施用地也在不断增加,它同居住生活用地同时随城市规模与人口的增加而增加。从国际城市化发展规律看,城市化率达到30%以上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而我国到2000年城市化率就已达到36 2%,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目前城市化处在中期发展水平,在以后进入高级城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薛东前,王传胜  
城市群演化包含了诸多内容 ,如人口、产业、城市类型、城市职能等 ,而空间过程是最直接、最综合的表现。文章从城市群体结构、城市群空间、城市土地利用三方面 ,分析了城市群演化的空间过程 ,研究了其演化的动力机制 ,描述了其基本特征和规律 ,揭示了城市群演化与土地利用优化配置趋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道林  吴荣  沙宗尧  
近年来,由于城市迅速外延扩展,给郊区特别是近郊土地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盲目用地和管理失控现象,将不能保证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最终也会妨碍城市和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因此,对城市发展过程中郊区土地利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进  黄志基  贺灿飞  王伟凯  
基于规模、结构和集约三维视角,构建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发育程度相对较好的16个城市群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整体土地利用效益中等,空间差异性大。采用熵权法计算规模、结构和集约三大因素的得分,再结合系统聚类方法,将中国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效益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个等级。高效城市群规模效益和集约效益突出;中等城市群以规模效益为主,结构效益次之,集约效益偏低;部分低效城市群仅结构效益尚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