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34)
- 2023(11547)
- 2022(9153)
- 2021(8252)
- 2020(6610)
- 2019(15299)
- 2018(15655)
- 2017(30831)
- 2016(16571)
- 2015(18970)
- 2014(19292)
- 2013(18979)
- 2012(17454)
- 2011(16195)
- 2010(16743)
- 2009(15724)
- 2008(15365)
- 2007(13719)
- 2006(12766)
- 2005(11907)
- 学科
- 济(83225)
- 经济(83153)
- 管理(42648)
- 业(41464)
- 方法(31435)
- 企(30626)
- 企业(30626)
- 中国(29461)
- 数学(28182)
- 数学方法(27657)
- 农(22635)
- 地方(22271)
- 业经(18754)
- 制(15134)
- 农业(14903)
- 银(14769)
- 银行(14758)
- 贸(14447)
- 贸易(14431)
- 行(14326)
- 财(14036)
- 易(13908)
- 融(13843)
- 金融(13842)
- 发(13754)
- 学(12678)
- 环境(12064)
- 理论(11568)
- 地方经济(11357)
- 产业(10789)
- 机构
- 学院(246733)
- 大学(244331)
- 济(106048)
- 经济(103651)
- 管理(92394)
- 研究(85225)
- 理学(78304)
- 理学院(77410)
- 管理学(75807)
- 管理学院(75359)
- 中国(66335)
- 京(53732)
- 科学(49576)
- 财(49171)
- 所(42218)
- 财经(38317)
- 中心(38127)
- 研究所(37717)
- 江(37590)
- 农(35310)
- 北京(34864)
- 经(34534)
- 范(34123)
- 师范(33864)
- 经济学(33195)
- 业大(32079)
- 院(31005)
- 州(30882)
- 经济学院(29829)
- 财经大学(28048)
- 基金
- 项目(153489)
- 科学(121669)
- 研究(115418)
- 基金(109893)
- 家(94130)
- 国家(93371)
- 科学基金(80497)
- 社会(74324)
- 社会科(70581)
- 社会科学(70561)
- 省(60460)
- 基金项目(57295)
- 教育(53252)
- 划(50447)
- 自然(49405)
- 自然科(48274)
- 自然科学(48266)
- 编号(47938)
- 自然科学基金(47312)
- 资助(45481)
- 成果(39407)
- 发(37500)
- 重点(34650)
- 课题(34266)
- 部(33359)
- 发展(31442)
- 创(31223)
- 展(30991)
- 国家社会(30520)
- 创新(29276)
共检索到383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简新华 刘传江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是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大势所趋,也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及其特点,接着考察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四种模式的特征、成因及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城市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有益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肖琳 田光进
首先引入定量识别城市扩展模式的城市扩展面积指数,结合象限方位法和缓冲带法分析空间扩展特征;其次在栅格尺度构建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不同时间序列城市增长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1990-1995年天津城市扩展以主城区填充式、环城四区外延式为主,填充式和外延式主要分布在Ⅲ、Ⅶ、Ⅷ象限与16、56、104km缓冲带,距公路较近易发生扩展,道路沿线的城市扩展空间辐射范围广;②1995-2000年天津环城四区、塘沽、大港少量填充式扩展,集中在Ⅶ、Ⅷ象限与96~112km缓冲带,城市扩展与到城市用地距离显著负相关,主城区高密度建设用地抑制环城四区城市扩展;③2000-2005年天津城市扩展活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曙华 沈玉芳
近10余年来,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城市化的任务艰巨,面临的矛盾十分复杂,而城市扩展是城市化进程空间行为的直接表现形式。文章把上海作为具体案例,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上海城市扩展在地域空间上的动态过程及其各阶段所表现的特点,做出了四阶段的划分。提出了新上海“一个中心,三个圈层,四个副中心,九个中等城镇”主体发展框架,并对城市扩展的模式、动力机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城市扩展 空间扩张 动力机制 上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盛和
本文通过系统地评析国外不同学术派系对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模式、动力机制及管理政策的研究进展 ,指出其研究重点已从归纳空间演替模式深化到探究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的决策过程与动力机制 ,从崇尚土地市场的自由运作转向对其进行精明管理。并提出我国的城市土地利用开发 :一方面应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的基础性地位 ,并建立一种透明、公正、高效的城市土地市场监管机制 ;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协调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等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扩展 土地市场 增长管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荣南 张雪莲
从经济发展、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建设、政策与规划控制、居民生活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分析了城市建设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并根据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结果,导出了城市空间扩展的四种不同模式以及基于这四种模式之上的多模式组合在一起的城市空间扩展的基本方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伟波 向明 范红忠
德国的城市化采用了以大城市为核心、建立互补共生的区域城市圈的模式。在城市圈内,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中小城市是城市体系中的主体。德国的这种城市化模式保证了低房价,减少了居民上下班通勤时间和成本,完善了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保持和发展了各城市独特的城市文化,形成和发展了多样化的旅游业。
关键词:
城市化模式 德国 均衡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关兴良 胡仕林 蔺雪芹 鲁莎莎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获取了武汉城市群3个阶段(1980~1990、1990~2000、2000~2010年)的城镇用地信息,采用景观扩张指数、间隙度指数和相关分形维数分析了该地区城镇用地扩展的基本模式、空间形态演化及其驱动机制。主要结论:(1)城镇用地扩展基本模式呈现差异,第一阶段以边缘式和飞地式扩展为主,第二、第三阶段以边缘式扩展为主;(2)城镇用地空间形态处于演化变动中,第一阶段城镇用地扩展遵循"小集聚、大分散"的特点,城镇用地分布呈现"均一化",第二阶段城镇用地扩展显著趋缓,增长空间相互分离,以中心城市的孤立扩展为主,第三阶段城镇用地扩展呈现"首位式""集中化"趋势,武汉市中心性显著增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健 洪六喜 付祝红
本文将我国副省级城市作为考察对象,通过一系列子指标,系统性构建副省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动力机制、社会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4个重要指标,并以此为基础比较我国副省级城市综合发展能力,分析得出的结论表明:在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综合发展能力最为突出的几个城市如深圳、厦门、广州、南京和沈阳,尽管最终依据相关评价指标可以指出其较突出的发展模式特点,但其实际发展更表现出了多面性特点。相比较而言,其他一些综合发展能力居中或靠后的城市,其发展的某些方面绝对突出的特点则更加明显。
关键词:
我国 城市化 发展模式 副省级城市 比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尚启君
在理论上,为了节省运费,工业企业内在地要求集中布局,这使大城市化成为城市化模式的主导形式。工业大规模集中布局之处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降水充沛、地势平坦、靠近沿海。一个国家难以改变的自然地理条件基本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城市化模式。根据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我国可划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应重点发展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从总体上看,我国由于适宜工业大规模集中布局的区域非常稀缺,不宜发展过多的超大城市和密集的城市群。要促进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造共享工业集中布局稀缺区域的体制环境;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解决跨省流动人口的后顾之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俊峰 高凌宇 焦华富
借助于RS和GIS,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上海市跨黄浦江扩展空间组织过程及特征,探讨了上海跨江扩展的空间组织模式,揭示出影响上海城市跨江扩展空间组织的主导因素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上海城市跨江扩展开始于上海开埠,主要集中在1990年代以后。2上海城市跨江扩展空间组织经历离散型、带状集中型、弱扩散型、强扩散型、均衡型和重构型等6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扩展方式、空间形态、城市功能均呈现出较大差异。3空间组织模式上,从整个上海市的角度,采取东西互动、两岸一体化构架的空间组织模式,主要体现在城市中央商务区的组织、城市发展轴线的布局以及两岸交通的构架等方面。从浦东视角,呈多心组团开敞式空间组织模式,主要围绕四大国家级开发区和主要城镇进行扩展和组织。4上海城市跨江扩展的空间组织为一个自组织与他组织复合作用的过程。跨江扩展的前期,为自组织结果,路径依赖性强;在强扩散型空间组织阶段,制度创新、全球化是影响城市空间组织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均衡型空间组织阶段,市场机制影响巨大。本研究可为其他滨江城市跨江扩展的空间组织提供理论指导和可借鉴的经验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晓文 方精云 朴世龙
基于多时段TM遥感影像资料,通过有关城市扩展度量指标和网格样方法等空间分析手段的综合应用,论文对上海地区城市扩展规模、强度和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海市区各时期城市用地扩展相对集中于宝山-闵行、嘉定-浦东等方向,并分别构成城市扩展的南北轴向和东西轴向,不同时期各轴向城市用地扩展性质和强度有明显差异,从而使各时期城市扩展表现为以城镇用地为主(1987~1990)到城镇用地与工业开发区并存(1990~1995)以及以工业开发区扩展为主(1995~2000)的形式;②整个上海地区城市化扩展模式在不同时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较简单的以中心市区及周边区域为主的“单核扩展”为主的模式,逐渐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丽芹 韩国栋
近年来,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我国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也应顺应这一潮流,因此,低碳城市化道路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从我国走低碳城市化道路的必然性入手,分析其可行性,并提出低碳经济模式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城市化 环境恶化 低碳生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韦明华 安秀梅
目前,学术界对如何进一步启动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很多学者从有效供给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消费结构断层、社会投资不足等不同的角度探寻了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建议。笔者认为,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应从长期的、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并实行综合治理。而针对我国的国情,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是解决当前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