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5)
- 2023(7522)
- 2022(5930)
- 2021(5489)
- 2020(4358)
- 2019(9589)
- 2018(9467)
- 2017(17139)
- 2016(9416)
- 2015(10506)
- 2014(10720)
- 2013(10400)
- 2012(10050)
- 2011(9352)
- 2010(9423)
- 2009(8593)
- 2008(8628)
- 2007(7844)
- 2006(7295)
- 2005(6813)
- 学科
- 济(42626)
- 经济(42583)
- 管理(25015)
- 业(19014)
- 地方(16523)
- 中国(16329)
- 企(14612)
- 企业(14612)
- 方法(12970)
- 数学(11155)
- 学(11088)
- 数学方法(10879)
- 图书(10385)
- 书馆(9861)
- 图书馆(9861)
- 地方经济(9244)
- 农(9119)
- 业经(8668)
- 工作(8144)
- 环境(7066)
- 和(6828)
- 农业(6685)
- 财(6639)
- 技术(6625)
- 城市(6454)
- 发(6275)
- 理论(6269)
- 制(6211)
- 融(5675)
- 金融(5673)
- 机构
- 大学(138114)
- 学院(134056)
- 研究(50216)
- 管理(48600)
- 济(48232)
- 经济(46665)
- 理学(40292)
- 理学院(39578)
- 管理学(38593)
- 管理学院(38284)
- 中国(37375)
- 科学(33881)
- 京(31673)
- 所(25693)
- 研究所(23390)
- 中心(23170)
- 范(22869)
- 师范(22687)
- 江(22687)
- 图书(21821)
- 书馆(21265)
- 图书馆(21256)
- 农(20981)
- 财(20729)
- 北京(19987)
- 州(19727)
- 院(18911)
- 业大(18836)
- 师范大学(18301)
- 农业(16373)
- 基金
- 项目(90350)
- 科学(70728)
- 研究(66540)
- 基金(62991)
- 家(55425)
- 国家(54988)
- 科学基金(46758)
- 社会(41542)
- 社会科(39361)
- 社会科学(39347)
- 省(35678)
- 基金项目(33468)
- 划(30517)
- 自然(28948)
- 教育(28496)
- 编号(28481)
- 自然科(28314)
- 自然科学(28303)
- 自然科学基金(27704)
- 成果(24595)
- 资助(24255)
- 发(20936)
- 重点(20418)
- 课题(18934)
- 创(18505)
- 部(18118)
- 项目编号(17885)
- 国家社会(17483)
- 创新(17480)
- 发展(16841)
共检索到222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岩
传统图书馆服务、数字图书馆服务、移动图书馆服务是当今公共图书馆现代科技应用的三个重点领域,也是构建未来"智慧"型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图书馆在规划、推进相关科技应用时,应结合自身定位、城市特点,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三者之间协调发展。应从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规划选择适当的技术,如自动化系统、无线射频识别等,加强区域合作,对城市图书馆资源与服务进行高度融合与集成,促进传统图书馆服务向"智慧"转型,实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专业服务。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世伟
智慧图书馆作为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将成为图书馆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本文论述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①互联的图书馆,具体细分为全面感知的图书馆、立体互联的图书馆、共享协同的图书馆;②高效的图书馆,具体细分为节能低碳的图书馆、灵敏便捷的图书馆、整合集群的图书馆;③便利的图书馆,具体细分为无线泛在的图书馆、就近一体的图书馆、个性互动的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伊安·约翰逊 陈旭炎
指出城市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讨论"智慧城市"的特征以及图书馆和信息服务可为智慧城市发展做出的贡献。文章指出,所有图书馆都需要"智慧图书馆员"的存在,并强调图书馆员不但应具备高水平的技能和职业信念,还需要证明、并促使企业和政府决策者们能充分认识和理解到图书馆确实发挥出了与众不同的积极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陈芬 郭春侠
[目的/意义]万物互联时代背景下,集中式的云计算模型将难以适应智慧图书馆的海量数据处理需求,而边缘计算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对图书馆的智慧服务产生影响。[方法/过程]首先阐释了边缘计算的基本架构与特点,然后在探讨图书馆智慧服务需求基础上,分析了图书馆智慧服务融入边缘计算的优势及可能性,最后构建了基于边缘计算的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框架,并对框架的每一层级进行了功能分析。[结果/结论]该体系框架可提高图书馆智慧服务响应实时性,降低智慧图书馆数据处理成本和网络带宽压力,开辟了促进图书馆智慧服务能力提升的新思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邱源 程跃
文章从建构主义交互同化视野论述智慧图书馆的要素叠加特征的实质,构建智慧图书馆结构模型;从建构主义认知图式理论出发,分析传统图书馆的“自我建构”服务模式、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建构”模式,在此基础上搭建激活用户潜能的智慧图书馆创新模型;从建构主义的双轮建构的理念出发,探讨智慧图书馆虚实交互的愿景、用户画像的外显与内隐技术的开发、机器人“软”“硬”兼备的功能设计。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 建构主义 交互同化 认知图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向菁 黄如花 吴振新
本文着眼于Web2.0和图书馆2.0的大环境,以维基为切入点,介绍维基在国内外图书馆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在图书馆实践的广泛应用前景及面临的问题,旨在促进以维基为代表的图书馆2.0技术更好地运用于图书馆实践,改善和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关键词:
维基 图书馆2.0 Web2.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初景利 段美珍
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的驱动下,图书馆必然将从物理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走向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将成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和新形态。智慧图书馆是智能技术、智慧馆员和图书馆业务与管理三方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结果,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是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所提供的智慧服务将具有场所泛在化、空间虚拟化、手段智能化、内容知识化、体验满意化等特点。图书馆只有从宏观战略上明确面向智慧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和长远发展,从微观策略上重组内部业务环节,重视对馆员新型专业能力和新型服务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其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转型发展。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孟华
图书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承担重要角色。ALIA提出的图书馆协助智慧城市发展10大路径包括荣获建筑设计殊荣、提供热点技术、促进经济繁荣、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繁荣民族文化、提供终身学习机会、辅助正规化教育、实现数字化接入、促进社会平等、促进新移民融入当地社区和文化。ALIA智慧图书馆项目及IMLS与LISC合作的社区复兴计划是图书馆协助智慧城市发展的成功实践,对国内图书馆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具有良好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
图书馆 智慧城市 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林佩玲
区域联盟移动图书馆的建设,要适应智慧城市建设及用户需求的发展,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在梳理移动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区域联盟图书馆移动服务的需求,探讨在智慧城市背景下区域联盟移动图书馆新的功能拓展模式,包括个性化服务、社交网络服务、个人移动学习服务等方面。这是适应图书馆社会化、泛在服务需求的发展需要,也是智慧城市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秦殿启 张玉玮
智慧图书馆文化源于图书馆的文化基因和对智慧集成的系统思维。文章借鉴图式理论,提出智慧图书馆文化图式概念,从网络文化、数据文化、制度文化、生态文化、馆员文化等5个方面论述其要素内涵和建构思考。智慧图书馆文化图式是一种表达智慧图书馆文化要素构成及其关系的认知工具和思维模式,对智慧图书馆文化建设有指导意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世伟
在初论智慧图书馆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广泛互联的图书馆,包括馆馆相联的图书馆、网网相联的图书馆、库库相联的图书馆、人物相联的图书馆;融合共享的图书馆,包括三网融合的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图书馆、新旧融合的图书馆、多样融合的图书馆。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蓉 刘炜
SoLoMo是"社会化本地移动应用"的简称,代表了目前互联网发展的最新趋势。对于图书馆而言,SoLoMo正在成为"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具有很强的时空性,且更具有个性化、人性化和社交化的特点。该文阐述了图书馆应用SoLoMo的意义、特点和解决方案,并着重探讨了SoLoMo在图书馆中可能的应用,包括签到服务、阅读推广、本地化社区、作为空间的图书馆和智慧服务等。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李欣
【目的/意义】关联数据发现与个性化信息推送是未来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内容。大数据环境下,为了提高图书馆推送信息的精准度,本文把适合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的强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引入到高校图书馆智慧化信息服务中,研究在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图书的智能查询和个性化信息推送。【方法/过程】在具体的研究中,由于经典关联规则挖掘需要多次扫描数据库,生成大量的冗余关联规则信息,因此需要重新定义领域内强关联规则和频繁项目集,提出处理海量数据需要的强关联规则算法。【结果/结论】将改进的算法应用到图书借阅和信息查询数据的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辉 沈敏 杨新涯
[目的/意义]现有用户行为模型能甄别用户的差异,挖掘用户深层次需求,实现图书馆智慧化精准服务,将用户行为模型运用于"智慧门户"建设,可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实践案例和参考依据。[方法/过程]在对现有的图书馆门户系统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以重庆大学图书馆"智慧门户"建设为例,探索用户行为模型在图书馆"智慧门户"的架构方式。[结果/结论]实践证明,基于用户行为模型的图书馆"智慧门户"可实现用户、资源、服务以数据为中介的交互,能更准确地预测用户行为和需求,让数据成为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决策依据,是
关键词:
用户行为模型 智慧图书馆 实践应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九星 张伟 李绪志 韩培 王翀 刘艳 韩樾夏
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在研制任务相关技术评估方面已形成了相关法律法规、国家顶层政策、部委政策和工程管理政策等4个层次结构,在国家加强科技成果规范评价的背景下,对其科技成果进行规范化和体系化评估成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因此,在总结国家发布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标准基础上,分析空间科学与应用成果评估的内涵和目的,总结其基于任务的分层分类分阶段评估、基于价值的多领域多要素多指标综合评估、突出国际前沿比较和应用用户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的特点,提出按任务层次、项目类型和工程阶段等方式的评估分类,以及全周期过程的成果产出与评估理念,形成构建评估模型、形式审查、组建评估专家组、成果评估、评估结果分析与反馈等主要评估流程,给出载荷研制类、科学实验类、科学研究类(或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类等4类成果的主要体现形式和评估要素,并提出在同行评议基础上采用统计调查法、文献计量法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最后针对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成果评估存在的四大问题给出六点发展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