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8)
- 2023(9623)
- 2022(8288)
- 2021(7573)
- 2020(6521)
- 2019(15605)
- 2018(15310)
- 2017(30231)
- 2016(16465)
- 2015(18951)
- 2014(18929)
- 2013(19155)
- 2012(18201)
- 2011(16557)
- 2010(16516)
- 2009(15238)
- 2008(15071)
- 2007(13488)
- 2006(11554)
- 2005(10179)
- 学科
- 济(76625)
- 经济(76549)
- 管理(46068)
- 业(44793)
- 方法(38122)
- 企(35917)
- 企业(35917)
- 数学(34252)
- 数学方法(34028)
- 中国(20482)
- 农(19175)
- 财(18619)
- 地方(18563)
- 业经(14546)
- 贸(13987)
- 贸易(13979)
- 学(13497)
- 易(13472)
- 农业(12996)
- 制(12341)
- 务(11469)
- 财务(11455)
- 财务管理(11422)
- 企业财务(10789)
- 和(10782)
- 环境(10693)
- 理论(10313)
- 融(9752)
- 金融(9748)
- 银(9683)
- 机构
- 大学(240276)
- 学院(238422)
- 济(100504)
- 经济(98256)
- 管理(93250)
- 理学(80776)
- 理学院(79786)
- 研究(79127)
- 管理学(78626)
- 管理学院(78145)
- 中国(59140)
- 京(50535)
- 科学(48037)
- 财(45595)
- 所(39148)
- 农(39032)
- 中心(37570)
- 财经(36814)
- 江(36158)
- 研究所(35471)
- 业大(34785)
- 经(33448)
- 范(32070)
- 师范(31798)
- 经济学(31692)
- 北京(31367)
- 农业(30876)
- 经济学院(28944)
- 院(28782)
- 州(28765)
- 基金
- 项目(160720)
- 科学(126899)
- 基金(117172)
- 研究(117076)
- 家(101271)
- 国家(100455)
- 科学基金(86716)
- 社会(75120)
- 社会科(71280)
- 社会科学(71258)
- 基金项目(63124)
- 省(62469)
- 自然(56030)
- 自然科(54756)
- 自然科学(54741)
- 教育(54207)
- 自然科学基金(53762)
- 划(52993)
- 资助(47827)
- 编号(47338)
- 成果(37875)
- 部(36383)
- 重点(35999)
- 发(34874)
- 创(32986)
- 课题(32640)
- 教育部(31428)
- 科研(30975)
- 国家社会(30939)
- 创新(30847)
- 期刊
- 济(106162)
- 经济(106162)
- 研究(69265)
- 中国(43343)
- 财(36055)
- 学报(35354)
- 农(33485)
- 科学(33102)
- 管理(31060)
- 大学(26549)
- 学学(24895)
- 教育(22856)
- 农业(22402)
- 融(20832)
- 金融(20832)
- 技术(20185)
- 财经(18360)
- 经济研究(17090)
- 业经(16806)
- 问题(16550)
- 经(15776)
- 业(13324)
- 技术经济(12206)
- 贸(12005)
- 资源(11850)
- 统计(11563)
- 理论(11449)
- 图书(11239)
- 商业(11203)
- 版(11019)
共检索到346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艳
本文以重庆市五大商圈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就商圈竞争力提升提出政策性建议:明确各商圈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加强商圈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业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商圈业态水平,实现各商圈特色差异化发展;整合行政资源,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培育现代商贸人才,鼓励商贸领域创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瑶
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增长极,近几年经济发展迅猛。长久以来,解放碑商圈都处于重庆主城经济的主导商圈地位,而今沙坪坝、江北、杨家坪、南岸四大副商圈异军突起,与解放碑核心商圈形成了众星拱月的商圈经济格局。重庆商业经济凸显出前所未有的崭新格局,由此牵动了重庆商业经济结构的深层次变革。本文对目前重庆核心商圈和四大副商圈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
核心商圈 副商圈 聚集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柳思维 吴忠才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文献,发现其较少涉及细分产业或行业,尚未发现基础设施对商业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文献。设计了城市能源系统、城市通讯系统、城市文教系统、城市交通系统四个影响城市商圈的变量,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对城市商圈的发展影响显著,但各变量对城市商圈的影响程度不一,影响最大的为城市文教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高等学校在校生、高等学校教职工、公共汽(电)车运营数对城市商圈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5317、0.4910和0.4185。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城市商圈 产出弹性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勇
解放碑商圈初步形成了重庆品牌集聚区和消费地,但由于地区对品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够、缺乏品牌入驻的有效载体、招商引资针对性不强等,各大商场品牌经营的同质化现象突出,品牌业态发展需进一步引导,品牌在西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也弱于成都地区。政府应强化对商贸业的引导,把商业的总部经济、高端零售业作为解放碑商圈未来招商引资和发展的重点,加强管理,适当调整,逐步淘汰与CBD核心商业不相匹配的商业业态形象。
关键词:
CBD 品牌结构 解放碑商圈 高端集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艳
商贸流通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重要窗口。目前重庆的商贸流通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但也存在各区商贸流通规模不一,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问题。如何提升各区商贸流通竞争力,优化城市商贸规划布局,是迄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确定商贸流通业评价指标,采取主成份分析法对重庆主城九区商贸流通业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各城区商贸流通业综合水平的比较结论,并就竞争力提升的举措,以重庆南岸区为例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宇 吴璟
零售物业的商圈测定一直是产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的商圈理论尽管已经考虑到商圈重叠和多目的购物行为等因素的重要性,但尚未在各种商圈测定模型中对这些因素进行定量描述。分析传统的Huff概率模型存在的问题,并从反映零售物业竞争关系的角度对其进行改进,制定出更为符合实际情况的商圈测定方法。
关键词:
商圈 Huff概率模型 竞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顾晓峰 韦慧
在阐述城市物流竞争力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介绍了影响城市物流竞争力的不同因素,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物流的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客观合理的比较与评价。期望通过研究能够为物流活动和物流政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
城市物流 物流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无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先庆
商圈的形成和发展与城市形态的变化和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现代商圈对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任何一个城市的繁荣都离不开一个不断发育成长的商圈的带动,不同层次商圈的形成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原始动力。而城市规模的扩展带动城市商圈的规模随之扩大,城市的功能定位决定城市商圈的特性和发展方向,城市布局的变化导致城市商圈结构与布局的调整,城市交通的发展也会促使城市商圈的形态和布局进行新的重组。
关键词:
城市 商圈 商业聚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段东霞
随着经济与城市商业的发展,商圈在大中型城市经济贡献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以其特有的污染少、直接带动消费、接近消费者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商圈重心在大中型城市的商圈发展过程中显现得比较突出,其核心优势是带动整个商圈的发展。商圈重心移动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对一个商圈的形成、走势、规模及前景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这些都会在商圈的发展轨迹上有所体现,本文以发展较为成熟的广东省广州市天河路商圈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
商圈重心 移动 天河路商圈 影响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波 黄嘉颖 邱锦安
针对流动人口密集和商业集中的城市商圈应急疏散的特殊性,建立了城市商圈应急疏散研究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应急疏散需求预测、应急疏散空间适宜性评价、应急疏散路径优化3个层面。通过3σ法、灰色关联法和熵权法、GIS、OD模型等技术,将研究框架应用于广州上下九商圈。结果发现:上下九商圈疏散人口和疏散场地需求较大,目前应急避难场所不能满足区域内疏散需求;适宜性强的紧急避难场所多为学校内操场用地,但有效避难空间极易受到建筑物倒塌影响,导致场地内避难空间不足;人口密集区大部分在选定紧急避难场所500 m服务范围和疏散用时在10 min内,但城市商圈路况复杂增加了疏散成本,同时降低了疏散效率。提出了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布局和疏散路径优化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花海燕 田玲
近年来,网络经济快速发展,实体零售受到较大冲击,一些原本供求均衡的商圈逐渐失衡,传统城市商圈饱和度评价指标体系已无法科学评价商圈饱和度状况,须加以改进。因此,根据当前影响城市商圈的因素修正了商圈饱和度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以传统商业高度发达的成都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得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从3个方面优化城市商圈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商圈 饱和理论 网络零售 FAHP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浩飞龙 杨宇欣 李俊璐 李妍琳 王士君
以长春市商圈消费者调研数据和零售商业网点POI数据为基础,基于核密度估计、局部热点分析及最近邻距离分析等方法,从城市商圈商业网点分布、零售行业属性、消费者购物行为等方面系统分析城市商圈的空间特征,并探讨城市商圈格局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①各商圈整体呈现单中心集聚与多中心分散并存的分布态势;新兴商业综合体打破了传统商圈圈层结构,促使商圈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化,且呈现出等级化的发展趋势。②零售行业视角下,重庆路、红旗街商圈各行业网点集聚性较高;行业类别中,纺织服装类网点集聚程度最高,数码家电、文化体育、五金家具次之。③商圈等级及业态差异使得其吸引消费者的能力不同,消费水平较高的顾客光顾商圈的频次较低,购物时间越长,顾客消费金额越高。④商圈的历史继承性与业态演替、业态内在特性选择、需求外部性引导的多行业集聚以及消费者需求与网点区位选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是商圈发展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传江 黄桂然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构建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测度出重庆市1998-2010年区域竞争力指数后,基于VAR模型,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利用农村劳动力转移数据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动态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竞争力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两者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重庆市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不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竞争力冲击响应的滞后期长且总体影响为正,区域竞争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竞争力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立军 杨海军
基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历史与现实观察的"专业市场消亡论",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二十多年快速发展的现实并不相符。本文采用一个拓展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模型,结合空间经济学的基础—乘数模型,分析了在规模报酬递增前提下,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其提供了一条形成跨区域分工协作网络——"义乌商圈"的有效路径,并论述了在这一过程中多方均能获益的内在机理。与原有研究义乌市场和"义乌模式"的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义乌市场置于跨区域分工协作网络的核心地位来加以研究。
关键词:
义乌商圈 市场拓展 区域分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慈福义 李铁军
提出都市圈循环经济竞争力的内涵和效益+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济南都市圈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处于成长发育期的都市圈循环经济竞争力空间结构呈核心—圈层结构和点轴结构具有科学性,都市圈循环经济竞争力空间结构既有一般规律也有多样性;要重视各循环经济竞争力指标之间的协调,优化都市圈循环经济竞争力空间结构,以实现都市圈循环经济竞争力的最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