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03)
- 2023(18818)
- 2022(16248)
- 2021(15330)
- 2020(12908)
- 2019(29812)
- 2018(29211)
- 2017(56717)
- 2016(30771)
- 2015(34723)
- 2014(34688)
- 2013(34050)
- 2012(31139)
- 2011(28121)
- 2010(28119)
- 2009(26019)
- 2008(25566)
- 2007(22405)
- 2006(19763)
- 2005(17746)
- 学科
- 济(121794)
- 经济(121626)
- 管理(87998)
- 业(84617)
- 企(70484)
- 企业(70484)
- 方法(57017)
- 数学(49635)
- 数学方法(48800)
- 中国(34447)
- 财(31837)
- 农(31001)
- 制(29370)
- 学(26979)
- 业经(26695)
- 银(26451)
- 银行(26303)
- 地方(26299)
- 行(24816)
- 理论(21890)
- 融(21443)
- 金融(21439)
- 农业(20631)
- 务(20564)
- 贸(20529)
- 贸易(20513)
- 财务(20471)
- 财务管理(20421)
- 易(19786)
- 企业财务(19353)
- 机构
- 大学(434352)
- 学院(431257)
- 管理(169250)
- 济(167947)
- 经济(164028)
- 理学(145642)
- 研究(144535)
- 理学院(144003)
- 管理学(141016)
- 管理学院(140253)
- 中国(116124)
- 京(93316)
- 科学(91269)
- 财(79965)
- 农(73639)
- 所(72644)
- 中心(67366)
- 研究所(66386)
- 业大(65534)
- 江(65079)
- 财经(63692)
- 北京(58835)
- 经(57971)
- 农业(57831)
- 范(56380)
- 师范(55728)
- 院(53269)
- 州(52920)
- 经济学(50883)
- 财经大学(47725)
- 基金
- 项目(296917)
- 科学(232996)
- 基金(215763)
- 研究(212171)
- 家(189774)
- 国家(188272)
- 科学基金(161512)
- 社会(132818)
- 社会科(125777)
- 社会科学(125741)
- 省(115358)
- 基金项目(113756)
- 自然(107772)
- 自然科(105305)
- 自然科学(105276)
- 自然科学基金(103360)
- 教育(98513)
- 划(98266)
- 资助(90321)
- 编号(85920)
- 成果(69072)
- 重点(67038)
- 部(65010)
- 发(62305)
- 创(61288)
- 课题(59487)
- 科研(57398)
- 创新(57305)
- 教育部(55498)
- 大学(55136)
- 期刊
- 济(181508)
- 经济(181508)
- 研究(130248)
- 中国(85101)
- 学报(71016)
- 农(65307)
- 科学(65259)
- 管理(62578)
- 财(61327)
- 大学(54078)
- 融(52293)
- 金融(52293)
- 学学(51075)
- 教育(47549)
- 农业(42811)
- 技术(38239)
- 财经(31183)
- 业经(29187)
- 经济研究(28518)
- 经(26587)
- 问题(24550)
- 业(22578)
- 图书(20836)
- 理论(20826)
- 版(20539)
- 技术经济(20476)
- 统计(20305)
- 科技(20168)
- 实践(19047)
- 践(19047)
共检索到642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顾晓安 杜凤矫
一直以来,理论界对城商行跨区域经营战略的效果褒贬不一,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144家城商行在省外的分行近130家。本文将跨区域经营的城商行分为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从二三线城市到一线城市和向同等类型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三类,分别从信贷规模、风险分散效果和盈利能力三个维度分析跨区域战略的效果,并通过构造赫芬达尔指数用2005-2012年的数据对样本城商行实证检验了因跨区域经营程度不同对信贷扩张、风险水平和盈利能力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跨区域经营可以迅速扩大异地分行的信贷规模,但对城商行整体信贷规模的提高并不明显;在分散风险的效果上总体表现较好,但也具有差异性,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跨区域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 王去非
城商行是我国商业银行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我国多层次银行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商行在近年的经营中,形成了差异化的发展模式,但这些模式孰优孰劣难以判断。本文基于企业竞争力理论,结合城商行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和成长性,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浙江12家城商行单位静态竞争力和单位综合竞争力分别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从跨区域经营、特色化经营、金融市场参与度三个维度,分析城商行竞争力差异和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而提出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世清 王龙
本文使用中国97家城市商业银行2007—2012年的224个样本数据,并主要运用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对城市商业银行省内外跨区域经营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城市商业银行进行省内跨区域经营能够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2)城市商业银行进行省外跨区域经营能够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3)无论是省内还是省外跨区域经营,均不对银行的存贷比、净资产收益率和成本收入比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跨区域经营决策提供有益借鉴,同时也为改革城市商业银行的监管政策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依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思瑞 吕颖童
修正了现有研究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概念界定不清的问题,将其分解为地理扩张和组织扩张两个侧面;利用2011—2015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和参数检验方法研究跨区域经营对城市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作用,以及风险控制水平在这一作用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就城市商业银行信贷对象集中度而言,跨区域经营中的地理扩张部分一方面通过风险控制水平的中介对其产生负向作用,另一方面亦直接对其产生负效应;而组织扩张部分则完全通过风险控制水平的中介对其造成负向影响;就城市商业银行个人贷款比例而言,跨区域经营中的地理扩张因素对其具有较强正向直接效应,而组织扩张因素则对其没有明显影响;在地理扩张对个人贷款比例产生作用的过程中,风险控制水平仅起到较小的中介作用。上述结论显示了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对其信贷结构作用过程具有"同归殊途"的复杂性,为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及监管层的监管方向提供启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威 郭秀娟
在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特点的基础上,采用PLS通径模型构建指标体系,通过25家样本银行2009-2013年的指标数据客观地实证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风险水平。结果显示:从2009年到2013年,跨区域经营的平均风险水平有所降低;不同规模银行面临的跨区域经营风险不同,其中小型银行的跨区域经营风险明显高于大型和中型银行;在影响跨区域经营的风险因素中,组织管理风险是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中面临的最主要风险,而信用风险也呈升高趋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擎 吴玮 黄娟
本文使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2004~2009年跨区域经营数据,首次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现阶段进行跨区域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中多是资产规模大、资本水平高、资产质量好、市场势力强的"好银行"。与只在本区域经营的银行相比,跨区域经营能有效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区域经济波动的风险,有益于降低银行风险水平。此外,跨区域经营的程度越高,银行的信贷增速越快、风险水平也显著降低。本文的这些发现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战略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监管当局进一步改革监管政策提供了相关依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雷
本文在概述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经营现状和模式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风险(Threats)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内外环境,认为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跨区经营符合市场原则,是可行的和必须的,同时,本研究进一步构建了"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SWOT问题对策矩阵",提出了完善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跨区域经营 SWOT分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好文 刘飞
经营良好的城市商业银行不满足于局限在一个城市经营,纷纷走上了"更名—扩张—上市"的发展路径。中国的具体情况决定了在短期内并购不是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方式。从实践来看,除了少数的省内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整体收购其他中小银行以及入股其他中小银行以外,大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方式是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有超过一半是在省内设立异地分支机构。跨省设立分行时,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和目标城市的人均贷款额是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同时,自身的规模和管理水平、所有权结构决定了目前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以设立分行为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惠好 杨扬 金蕾
笔者采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对我国15家城市商业银行2007年~2011年的X效率进行了测评,并就跨区域经营对上述银行X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跨区域经营可以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的X效率,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历史相对较短有关。同时,实证数据显示城市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与其X效率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表明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扩张过程中,提高资产管理能力有助于提升其X效率。
关键词:
跨区域经营 城市商业银行 X效率 SFA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青 李双建
银行跨区经营能分散风险亦能加剧风险。以2006-2014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将分散风险效应和加剧风险效应同时纳入到双边随机边界模型框架下,实证测量了分散风险效应和加剧风险效应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程度以及二者引起的银行风险偏离大小。研究发现,分散风险效应远远大于加剧风险效应,平均而言银行风险下降了39.74%,并且两者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两者净效应的年度分布特征说明城市商业银行相关跨区经营政策的改革是有效的。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经营年限越长、规模越大和处在东部地区的银行,实行跨区经营后风险水平降幅更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青 李双建
银行跨区经营能分散风险亦能加剧风险。以2006-2014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将分散风险效应和加剧风险效应同时纳入到双边随机边界模型框架下,实证测量了分散风险效应和加剧风险效应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程度以及二者引起的银行风险偏离大小。研究发现,分散风险效应远远大于加剧风险效应,平均而言银行风险下降了39.74%,并且两者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两者净效应的年度分布特征说明城市商业银行相关跨区经营政策的改革是有效的。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经营年限越长、规模越大和处在东部地区的银行,实行跨区经营后风险水平降幅更大。因此,监管机构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商业银行实行松紧不同的跨区经营政策,释放更多政策红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建军
近年来,在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努力下,城商行群体的业务规模、资产质量和经营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批优质的城市商业银行纷纷完成资产重组,实现跨区域经营甚至上市。如何把握跨区域经营带来的机遇,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迎接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和复杂经营环境带来的挑战,将是城商行接下来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姚建军
经营区域受限是制约中心城市的优秀城商行发展的重要障碍。城商行可通过跨县、跨市、跨省、跨全国的路径来实现跨区域经营,其方法主要有合并重组、收购兼并、自我扩张等形式。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跨区域经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虞群娥 郭扬
在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经我国人民银行首肯后,各地优秀城市商业银行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推进各自的跨区域经营战略,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天津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等优质城市商业银行已在跨区域经营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应该说,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曹爱红 姜子彧 齐安甜
一、城市商业银行单一城市经营的局限性自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之初,其经营活动就被限制在所在城市。但随着城商行近年来的突破发展,单一城市制经营模式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并成为城商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