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0)
2023(6043)
2022(4928)
2021(4385)
2020(3516)
2019(8185)
2018(7541)
2017(15418)
2016(7622)
2015(8514)
2014(8424)
2013(8408)
2012(7630)
2011(6850)
2010(7129)
2009(7094)
2008(6062)
2007(5357)
2006(5018)
2005(4751)
作者
(20638)
(16782)
(16526)
(16012)
(10739)
(7926)
(7811)
(6836)
(6244)
(5968)
(5815)
(5802)
(5499)
(5262)
(5194)
(5070)
(4921)
(4918)
(4905)
(4409)
(4147)
(4035)
(3876)
(3786)
(3752)
(3710)
(3672)
(3587)
(3543)
(3340)
学科
(33457)
经济(33425)
(32816)
银行(32671)
(31159)
(29032)
金融(29032)
管理(21027)
(20810)
中国(20714)
(17694)
企业(17694)
(17366)
方法(13903)
数学(12909)
数学方法(12855)
中国金融(11718)
业务(11362)
(10870)
制度(10867)
地方(10747)
(10500)
银行制(9960)
(7686)
财务(7673)
财务管理(7666)
业经(7586)
企业财务(7382)
(7181)
体制(6566)
机构
学院(101893)
大学(101807)
(49432)
经济(48200)
中国(40576)
管理(39701)
研究(32993)
理学(32948)
理学院(32617)
管理学(32299)
管理学院(32114)
(28424)
银行(27366)
(25494)
(25427)
(21086)
(20678)
金融(20334)
财经(20236)
中心(19122)
(18453)
经济学(17645)
人民(16463)
经济学院(16128)
科学(16062)
财经大学(15591)
(15415)
国人(14854)
中国人(14799)
(14787)
基金
项目(65843)
科学(53360)
基金(50329)
研究(48508)
(41944)
国家(41629)
科学基金(37715)
社会(34443)
社会科(33139)
社会科学(33129)
基金项目(27008)
(24978)
自然(22945)
自然科(22501)
自然科学(22501)
自然科学基金(22106)
教育(20858)
(20502)
资助(20427)
编号(18074)
国家社会(14987)
(14871)
(14730)
重点(14602)
(14356)
成果(13638)
创新(13558)
教育部(13409)
人文(13343)
(12982)
期刊
(49200)
经济(49200)
(43710)
金融(43710)
研究(38542)
中国(20048)
(19392)
管理(13930)
(11398)
科学(11168)
财经(10795)
学报(10149)
(9135)
大学(8493)
学学(8372)
经济研究(8333)
问题(7856)
理论(7011)
业经(6948)
技术(6783)
中国金融(6573)
城市(6463)
实践(6408)
(6408)
(6039)
农村(5939)
(5939)
现代(5681)
国际(5253)
商业(5151)
共检索到170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秋阳  李文芳  
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构建完善的金融体系对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至关重要。那么,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环节的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是否缓解了融资约束,促进行业效率提升进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制造业工业企业为样本,基于城市商业银行分批次设立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对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和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并剖析其微观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城市商业银行能够通过发挥自身软信息获取优势而非促进竞争,推动高盈利中小企业融资,具有显著的资源配置效应和效率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越高、行政干预越少的地区表现得越显著。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系统理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能,为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岑维  童娜琼  
本文利用86家中国商业银行2002~2012年间的数据样本,研究监管约束对中国商业银行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所受到的资本监管约束与商业银行的融资效率呈负相关关系;提高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可以减轻监管约束对商业银行融资效率的负效应。因此,在经济增长放缓时期,金融监管部门可以考虑放松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以提高其融资效率。地区市场化的发展使政企分开政策得以充分施行,使地方政府更少干预地方的企业经营与借贷决策,以及地方银行的投融资决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维安  王倩  
本文利用年报数据分析了资本要求对银行监管资本增长、融资形式和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面临的资本监管压力是其进行对外融资的直接动因,当监管压力越大时,资本增长越迅速。在外部融资形式的选择方面,银行更多采用股权融资补充核心资本,只有当银行面临的监管压力并不太大时,才更多地使用债券融资补充附属资本。此外,结果还表明银行为避免监管机构惩罚而建立的缓冲资本的数量影响了银行的股权融资规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知   王泽林   柏杨   单梦觉  
本文利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许可证信息和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以企业贷款可得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密度上升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银行总体密度上升有利于提高企业获得贷款的概率。相比中小银行,大型银行密度上升在整体上更有利于帮助企业获得贷款。(2)不同类型银行对贷款抵押品价值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大型银行密度上升会显著减少企业贷款所需的抵押品价值,但中小银行密度上升未能有效降低抵押品价值。(3)大型银行密度上升会显著促进信贷资质较优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中小银行密度上升则会显著促进信贷资质较差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在信贷市场中存在大型银行“摘樱桃”的现象。本文研究对不同类型银行发展如何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振拓  
2017年以来,国家在财政金融等各个层面相继出台多项强监管政策,给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看上去似乎都集中在金融领域,但实际上背后的根源是财政。伤于财政,毁于金融,由于地方政府没有约束地方债务扩张,软约束的财政压力都以金融风险的方式呈现出来,最终通过地方融资平台转型倒逼商业银行转型。本文分析了地方融资平台演变的内在逻辑,剖析了当前强监管政策对平台公司的影响,提出下一步商业银行应对地方融资平台转型的发展策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瑾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银行融资市场运行状况,银行借贷市场的重要地位,国内银行与美国银行负债结构进行对比,阐述了在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全面开放的前夕,金融监管当局、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努力,尽早完善国内银行融资市场管理机制、丰富银行融资渠道,促成我国银行融资市场快速健康发展,形成本土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任  董继刚  
银行资本的筹集是金融市场各方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考察2008—2012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资本规模及其构成变化情况,采用DEA模型分析了近5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融资效率,并为提高银行融资效率提出了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马君潞  高明生  
金融制度结构理论近年来成为学术热点,部分的理论也日趋成熟,但是对于我国金融制度结构演进问题的解释却是乏力的。本文首先梳理了金融制度结构演进的相关理论,然后结合分析我国金融制度结构演进的现实,特别注重了融资选择权约束、银行效率、企业成长周期,以及金融制度设计参与主体间的博弈行为等因素对我国金融制度结构演进的重要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进而对我国金融制度结构演进的动因提出新的认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杜莉  刘铮  
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面临巨大挑战,也存在机遇。在此背景下,强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约束是否影响其经营效率?本文以2012—2020年我国48家商业银行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构建全局参比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信用风险约束下的商业银行效率,以中国数字金融普惠发展指数为核心解释变量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由于数字金融本质上是基于技术进步驱动的金融创新行为,通过强化银行信用风险防控能力这一中介要素,促进了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此外,数字金融对银行经营效率的促进作用呈现异质性,对资产规模小、成立时间较短、非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更显著。因此,进一步明晰转型路径、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化风险治理能力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再造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存明  
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制度约束 ,并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劣势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石晓军  张顺明  
本文从生产函数的角度检验商业信用通过什么机制影响何种效率,文章提出一个区别于以往文献的两阶段计量分析方法:在第一阶段,以我国176家上市公司1999—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模型"一阶段"方法,验证了商业信用对融资约束的显著缓解作用。在第二阶段,采用MalmquistDEA方法进行了效率的计量和分解,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对规模效率的影响最大。结论认为:商业信用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规模效率的提高;通过资源配置机制实现比银行借款更大的规模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均坦  耿欣  彭江波  
在考虑市场风险的情况下,当前城商行的实际规模已经超过了其最优规模。进一步研究表明,利率浮动水平和存贷比例都会对城商行实际规模偏离最优规模的程度产生影响。因此,监管部门应当围绕维护金融稳定和服务实体经济目标,在推进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市场风险对城商行的冲击,并通过差别性调控对城商行规模控制进行引导和激励。对资本充足、中小企业贷款占比高的城商行,可放松其利率管制水平和存贷比限制,以通过资本充足率的适度下降换取高收益。对于资本充足率和中小企业贷款占比都比较低的城商行,则坚持利率和存贷比管制,加大其规模收缩的压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建军  
实现风险控制条件下利润的持续增长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核心目标,在利差收入仍居主要地位的条件下,规模扩张是所有城市商业银行的内在要求,而资本约束使得扩张速度受到限制,因而城市商业银行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在业务扩张过程中实现资本充足率持续达标。本文立足于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城商行现状,通过对城市商业银行资产状况、风险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分析,找出资本约束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期刊] 征信  [作者] 谷晓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连军  
本文利用中国120家商业银行2003-2015年度面板数据,分析在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杠杆率对银行融资成本与信贷扩张的作用。研究发现,杠杆率监管对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取决于银行调整的时间,长期内可防止银行规模扩张,而信息不对称环境下提高银行杠杆率则显著降低下一期的融资成本,加速信贷扩张;施加杠杆率约束放大银行融资成本的顺周期性,弱化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的效果;国有控股银行的融资成本与资产负债扩张速度都明显低于非国有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