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4)
- 2023(13191)
- 2022(10834)
- 2021(9936)
- 2020(8293)
- 2019(19016)
- 2018(18498)
- 2017(35817)
- 2016(18934)
- 2015(21449)
- 2014(21260)
- 2013(21316)
- 2012(19491)
- 2011(17677)
- 2010(17874)
- 2009(17237)
- 2008(17469)
- 2007(15749)
- 2006(14153)
- 2005(13535)
- 学科
- 济(90517)
- 经济(90379)
- 业(83763)
- 企(77299)
- 企业(77299)
- 管理(73965)
- 方法(37148)
- 财(31574)
- 业经(29533)
- 数学(28910)
- 制(28795)
- 数学方法(28786)
- 中国(27482)
- 农(26437)
- 银(22702)
- 银行(22557)
- 务(21367)
- 财务(21349)
- 财务管理(21320)
- 行(21228)
- 企业财务(20178)
- 贸(19656)
- 贸易(19639)
- 易(19096)
- 农业(18561)
- 体(17696)
- 技术(17508)
- 划(16397)
- 策(16171)
- 融(15972)
- 机构
- 学院(279645)
- 大学(277552)
- 济(131967)
- 经济(129623)
- 管理(112957)
- 理学(95528)
- 理学院(94621)
- 管理学(93790)
- 管理学院(93248)
- 研究(93006)
- 中国(82903)
- 财(65362)
- 京(58811)
- 财经(50929)
- 科学(48749)
- 经(46441)
- 所(44754)
- 江(43081)
- 中心(42625)
- 经济学(42152)
- 农(41264)
- 研究所(39552)
- 经济学院(38037)
- 财经大学(37821)
- 北京(37350)
- 业大(33913)
- 州(33659)
- 院(33421)
- 商学(32943)
- 商学院(32658)
- 基金
- 项目(174256)
- 科学(141511)
- 基金(132452)
- 研究(131205)
- 家(112362)
- 国家(111413)
- 科学基金(98754)
- 社会(90183)
- 社会科(85833)
- 社会科学(85815)
- 基金项目(69516)
- 省(64315)
- 自然(60650)
- 自然科(59299)
- 自然科学(59286)
- 自然科学基金(58325)
- 教育(58174)
- 资助(53761)
- 划(53533)
- 编号(49964)
- 部(41006)
- 成果(39819)
- 创(39253)
- 制(39181)
- 国家社会(38942)
- 重点(38483)
- 发(37153)
- 业(37075)
- 教育部(36324)
- 创新(35923)
- 期刊
- 济(151159)
- 经济(151159)
- 研究(93839)
- 中国(56976)
- 财(54620)
- 管理(47956)
- 融(41416)
- 金融(41416)
- 农(38979)
- 科学(35688)
- 学报(32164)
- 财经(27092)
- 大学(26729)
- 学学(25452)
- 农业(25449)
- 经济研究(24342)
- 技术(24120)
- 业经(23856)
- 经(23372)
- 问题(21434)
- 教育(19819)
- 贸(18764)
- 国际(16826)
- 世界(16598)
- 技术经济(16272)
- 业(16186)
- 现代(15267)
- 财会(13748)
- 商业(13007)
- 会计(12782)
共检索到444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欢浪 章韬 吴兰兰
本文利用金融许可证数据,以本地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和异地设立银行分支机构管制的取消为准自然实验,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和微观机制。研究发现:本地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并未促进企业出口,但异地城市商业银行设立显著增加了企业出口;本地城市商业银行设立主要增加了国有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概率,而异地城市商业银行设立缩小了融资所有制差异,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进而促进了企业出口;两种类型的城市商业银行间存在资本竞争效应。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APEC研究中心许家云发表的《海归与企业出口行为: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金融研究》2018年第2期)一文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要靠人才的国际化,而人才的国际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高效的流动性来体现的,拥有国际化视野的海归人才是我国出口竞争力升级的战略性要素之一。文章指出,海归在上市公司任职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生了积极影响,即海归在总体上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额的增长和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并且这种积极的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定根 杨晶晶
文章首次研究中国制造业企业如何通过从自身出口经验中学习以决定后续出口时机。构建一个出口学习模型,并使用2000~2007年合并后的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数据检验模型命题,发现企业在积累出口经验以降低固定成本和获取潜在出口收入之间权衡,以决定出口的时机和顺序。生产率高的企业不仅从成立到首次出口所需要的时间更短,且后续进入不同国际市场的时间间隔也更短。生产率高的企业先进入需求规模更大的国际市场以获取高的潜在收入,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则选择先进入需求规模相对较小的国际市场以积累经验。中国到出口目的地的运输成本越高,则该目的地在企业的出口次序中排名越靠后。
关键词:
出口经验 出口时机 市场规模 运输成本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国富 张涵 贾宁
基于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手工整理的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及银企地理距离数据,并匹配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使用双重差分和包括敏感性分析在内的多重稳健性检验,验证了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是否能促进企业创新。研究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并产生扩散效应,促进位于城市边界的企业创新。机制研究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信贷渠道并降低融资成本,但是也可能破坏当地原有的银企关系,加剧银行对成熟企业、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信贷偏好。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通过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进而促进企业创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旭 秦蒙 刘修岩
本文将空间外部性与新新贸易理论相结合,以推断城市蔓延对企业出口参与的动态影响,并运用Heckman两步法检验和分析了城市蔓延的外部效应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蔓延所致市场拥挤的缓解和集聚经济的稀释等正负效应,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呈现显著的正U型特征,而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则呈现显著的倒U型特征。进一步将企业按照其所在城市蔓延水平、所处区域、所属行业的特征以及所有制类型划分的分样本检验结果显示,城市蔓延对具有不同特征的制造业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我们了解企业出口活动与当地城市结构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欢浪 耿若璇 任岩
文章采用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数据构建中国城市的信用水平指标,研究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影响,并探究其主要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城市失信被执行人数量的增加不利于企业出口,城市失信企业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之比每上升1%,企业出口额下降约1.0600%,城市每万人中失信自然人数增加1%,企业出口额降低约0.0419%。第二,中间机制检验显示,社会失信增加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水平,提高企业融资成本,也会增加企业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的交易效率,不利于企业专业化分工,融资困难和生产服务的内部化都不利于企业出口。第三,异质性研究表明,民营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和东部地区所在企业的出口更易受到地区失信水平的影响,城市异地失信人数比例越高越不利于企业出口。研究表明,中央和地方政府应继续完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将非正式制度正式化,进而提升城市信用水平,更好地发挥其在稳外贸中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建亮 方萃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研究企业出口决策中的邻近效应。与已有研究不同,本文同时考虑了邻近企业的出口信号和邻近企业数量两个变量来表征邻近效应,并且探讨了邻近效应的空间衰减和行业衰减特性。结果表明:邻近在位出口企业的出口信号对潜在出口企业具有正向影响,邻近在位出口企业的数量增加则会抑制潜在出口企业的出口意愿;在位企业的出口信号和数量都显著降低了新出口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的表现即更低的初次出口额和更高的退出概率;邻近企业的出口信号存在明显的空间衰减,行业衰减不明显;邻近出口企业的竞争效应在空间衰减上不显著,但是在省级空间尺度上,其行业衰减显著。
关键词:
邻近效应 出口 溢出 集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建亮 方萃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研究企业出口决策中的邻近效应。与已有研究不同,本文同时考虑了邻近企业的出口信号和邻近企业数量两个变量来表征邻近效应,并且探讨了邻近效应的空间衰减和行业衰减特性。结果表明:邻近在位出口企业的出口信号对潜在出口企业具有正向影响,邻近在位出口企业的数量增加则会抑制潜在出口企业的出口意愿;在位企业的出口信号和数量都显著降低了新出口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的表现即更低的初次出口额和更高的退出概率;邻近企业的出口信号存在明显的空间衰减,行业衰减不明显;邻近
关键词:
邻近效应 出口 溢出 集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建军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但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商业银行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应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深入分析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不足及成因,积极探索解决关键问题的对策。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使命
关键词:
商业银行服务 制造业 新路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锋 卫峥 侯方贵 孙睿昕
<正>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集群的培育发展进一步提出了数字化融合的新要求。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对于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制造强国目标意义重大。商业银行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主要力量,承担着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使命,需要加深对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认知把握,着力支持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童伟伟
基于世界银行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文采用Tobit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在对环境规制分别从企业、地区以及地区—产业三个层面进行衡量的基础上,发现环境规制在总体上对我国企业出口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类来看却因企业研发活动情况而有所不同:对于有研发投入的企业,促进作用依然显著;而对于没有研发投入的企业,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并无显著影响。以上结论说明,为实现环境质量改善与企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双赢目标,我国在加强环境规制的同时,还应重视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支持。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出口 研发投入 制造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志东 高洪玮
本文基于市场分割理论,利用中美双边贸易与企业研发、创新及全要素生产率数据,从异质性视角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在长期内对美国制造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并检验了其背后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长期看,来自中国的制造业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制造业企业创新产出的增加,包括累积专利申请数量、累积专利引用数量及行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同时,中国制造业出口对美国制造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在制造业部门内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虽然来自中国的出口降低了美国非核心制造业企业的创新产出,但并没有抑制美国核心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长期看,美国核心制造业企业的累积研发投入并没有大量减少,同时生产要素实现了由非核心制造业行业向核心制造业行业的转移。这种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国内生产分工的专业化,提高了美国制造业企业整体的创新产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从创新层面回应了发达国家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符合比较优势理论,为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国际分工的有序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制造业出口 企业创新 异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耿伟 王亥园
本文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纳入扩展的M-O模型,分析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的提高通过促进产品质量升级进而提升出口企业加成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进出口数据的匹配数据,实证分析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证实了本文的理论命题;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竞争行业、非国有企业、退出企业和持续出口企业的加成率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二者的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宇 游佳慧 霍聪聪
本文研究国内市场分割程度对于企业的成本加成率的影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相对价格法市场分割指数,使用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成本加成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国内市场分割程度对于企业成本加成率的"U形"影响关系,即随着市场分割程度的上升,企业的成本加成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出口贸易会影响市场分割程度对于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作用,国内市场分割对于出口企业的成本加成率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亮 李向毅 侯耀辉
针对当前中国各地区企业出口行为差异较大的现实,本文从中国各地区及其相邻地区地理条件的角度出发,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0—2009年的数据,研究了企业出口行为的决定因素。本文重点关注外部因素,也就是地理条件与集聚效应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出口选择与内部因素一样都很重要,地理位置上的天然优势使企业更倾向于发展出口贸易,而跨地区的地理集聚效应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具有复杂性,跨地区的地理集聚效应可以促进企业的出口倾向,但由于企业面临着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不同的地理条件通过地区间的集聚作用提高或降低了企业的出口强度和出口持续时间,并且这种跨地区的集聚效应主要集中于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