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59)
2023(9988)
2022(8310)
2021(7491)
2020(5953)
2019(13567)
2018(13406)
2017(24966)
2016(13688)
2015(15251)
2014(15735)
2013(15232)
2012(14405)
2011(13480)
2010(13715)
2009(12698)
2008(12522)
2007(11356)
2006(10486)
2005(9786)
作者
(42346)
(35176)
(35063)
(33056)
(22370)
(16925)
(15906)
(13619)
(13600)
(12628)
(11990)
(11930)
(11690)
(11189)
(11085)
(10750)
(10363)
(10347)
(10283)
(10136)
(9005)
(8655)
(8573)
(8151)
(7993)
(7988)
(7867)
(7787)
(7322)
(7143)
学科
(60988)
经济(60917)
管理(32807)
(30064)
地方(23177)
中国(23022)
(21549)
(20110)
企业(20110)
方法(16056)
(14770)
银行(14746)
业经(14647)
(14303)
(14060)
农业(13048)
(12995)
(12879)
贸易(12864)
数学(12471)
数学方法(12357)
(12260)
(11760)
(11706)
金融(11698)
地方经济(11689)
环境(10662)
理论(9923)
(9483)
(9110)
机构
学院(197774)
大学(191802)
(77060)
研究(76762)
经济(75002)
管理(68718)
中国(60126)
理学(56430)
理学院(55588)
管理学(54580)
管理学院(54188)
科学(48854)
(44168)
(40108)
(39205)
研究所(36211)
(35456)
中心(34416)
(33072)
农业(30603)
(30556)
师范(30201)
业大(29701)
北京(28808)
(28603)
(27477)
财经(26709)
(25821)
师范大学(24114)
(23886)
基金
项目(126298)
科学(97933)
研究(92847)
基金(87278)
(77322)
国家(76625)
科学基金(63931)
社会(57266)
社会科(54162)
社会科学(54153)
(51965)
基金项目(46530)
(43549)
教育(40724)
自然(40428)
自然科(39351)
自然科学(39340)
自然科学基金(38547)
编号(38061)
资助(35492)
(34432)
成果(30544)
重点(28848)
课题(28665)
发展(27561)
(27132)
(25696)
(25580)
创新(24018)
计划(23246)
期刊
(99600)
经济(99600)
研究(63784)
中国(47222)
(37664)
学报(31388)
科学(30235)
管理(26029)
农业(25344)
(25302)
金融(25302)
教育(25117)
(24728)
大学(23014)
学学(21730)
业经(19593)
技术(16957)
经济研究(15204)
问题(14661)
(13496)
财经(12519)
(11133)
(10858)
资源(10658)
商业(10627)
(9705)
现代(9508)
(9460)
论坛(9460)
科技(9430)
共检索到324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侯国林  黄震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英  刘思华  
环城游憩已经成为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趋势。通过对长沙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指出长沙环城游憩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旅游产品雷同、特色不鲜明;乡村景观异化、定位不清;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提出了开发长沙环城游憩带的四个原则,即:生态优先原则,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原则,利益兼顾原则,尊重历史、张扬文化的原则。最后,提出了长沙环城游憩带开发的策略和建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增长极式开发;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结合传统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加强区域合作,拓展环城游憩带的发展空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卞显红,张树夫  
文章首先论述了城市RBD的概念、类型、区位特征及其旅游休闲功能。然后,借鉴DouglasGPearce(1999)关于巴黎的"PrintempsHaussman","GaleriesLafayette"及"Carrousec"等知名城市RBD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城市RBD的发展状况对我国城市游憩商业区开发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凌英  周进步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是城市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通过对城市RBD内涵和功能的分析,指出了建设城市RBD对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对台州市椒江区建设城市RBD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章文  
在当前的旅游中 ,旅游资源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人们休闲保健意识的增强 ,森林保健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日益成为旅游开发中的热点 .该文通过对空气负离子、植物精气、森林空气细菌含量及林区气候的研究 ,表明森林环境是人类理想的休闲疗养场所 .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建立森林休疗所、加强森林保健知识宣传、营造人工模拟森林环境等开发措施 ,最后强调大力开发森林保健旅游资源是提高林业在国民经济中整体地位的重要举措 .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铁  张宪玉  
针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一哄而上",本研究采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在EC11.5(Expert Choice11.5)的帮助下构建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开发的影响因子体系和概率计算模型,并与门槛值相结合建立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开发决策路径,以期将客观的概率模型引入乡村旅游开发决策,从定量角度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同时,本研究根据矩阵计算和检验结果,对影响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主要因子和指标进行了分析,初步论证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在实践上的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吕燕  徐培  邓敏  
《田园游憩——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一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9年4月出版,张骏、尹立杰、常直杨、张德仪共同编著。它以乡村旅游建设前的准备、资源与环境分析、规划与开发、形象塑造、投资与管理、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管理与培训等乡村旅游建设与管理服务的全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任务为基本单元,将全书分为10个模块。最后两个模块还对对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全域化开发、扶贫工作开展、创新创业实施,以及大陆地区、台湾地区、国外成功案例进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峰  杨开忠  
游憩商务区及其相关概念是城市旅游空间利用的重要形式,本文在明晰基本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试图厘清RBD、TBD和CTD之间的衍生关系,探讨游憩商务区体系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和演进模式,并以武汉市为例系统地研究了在城市整体背景下如何面向市场依托现有资源建设RBD体系,以期为城市理性、科学地开发利用旅游空间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国清  
随着都市生活环境的恶化、交通运输的改善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都市的游憩需求发展迅速。基于对游憩和生态旅游概念及内涵的理解,本文对都市生态游憩进行了界定,探讨了崇明岛建设生态游憩区应遵循的原则,并对崇明岛生态游憩开发及产品设计进行了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廖春花  明庆忠  
旅游的本质是一个求异的过程,独特的地方才能成为游客的首选。城市历史街区的独特性能够满足旅游者探新求异的审美需求,地方性成为城市历史街区吸引游客的主要魅力。在城市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中,街区的地方性得到认可和强化,各种地方性知识也被充分推介、展示和利用,进而开发成各种旅游产品,因此,旅游开发成为保护城市历史街区地方性的一种有效途径。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城市历史街区的地方性重构和地方性保护,但不是所有的地方性知识都适合旅游展示,需要尊重地方文化的创造者或所有者的意愿,有选择、有条件地进行旅游开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世龙  吴晓山  
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要求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部分。民族传统文化社区的发展,是经济水平和文化保护的共同促进和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对传统社区文化旅游开发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整理出构建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层面,综合民族社区的各个层面,构建传统文化社区旅游开发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以达到有效保护和成功开发的目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文庆  沈涵  吉琛佳  刘宏博  
本文在参考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专家法构筑了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价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该层次评价体系进行验证,明确了各层次指标的权重,构建开发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参考国家标准和部委标准建立总体评价等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爱娟  
旅游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是构成当地总体旅游产品的最基本的要素,它不仅是吸引旅游者来访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且还将影响来访游客的访问经历和满意程度。文章主要对目前我国旅游区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旅游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浙江临安太湖源为例,探讨了旅游区环境保护的措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京传  
长期以来,文化遗产旅游一直是我国文化旅游的主体。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已经开始优化转型,旅游需求也正在转化升级。在此背景下,我国传统的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或因开发方式的粗放而与新时期效益与质量导向型集约发展方式相背离,或因其类型、层次的单一而不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晴云  
随着中国会展业的迅速崛起与壮大,一种新兴的专项会展旅游产品应运而生。会展旅游产品是会展业与旅游业相互交集、合作共赢的结果。依据会展旅游产品的概念与产生机理,可从产品的时空分布与需求分布两个视角,构建三圈层时空结构与三阶梯需求结构的会展旅游产品开发的双体系。会展旅游产品的开发应遵循系统性开发、主题性开发、创新性开发、区域性开发、可持续性开发等基本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