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1)
- 2023(14364)
- 2022(12436)
- 2021(11458)
- 2020(9662)
- 2019(21888)
- 2018(21531)
- 2017(41847)
- 2016(22859)
- 2015(25361)
- 2014(24992)
- 2013(24868)
- 2012(22604)
- 2011(20420)
- 2010(20023)
- 2009(18067)
- 2008(17625)
- 2007(15135)
- 2006(13064)
- 2005(10984)
- 学科
- 济(93842)
- 经济(93733)
- 管理(65077)
- 业(60256)
- 企(49006)
- 企业(49006)
- 方法(45379)
- 数学(40356)
- 数学方法(40009)
- 中国(24119)
- 农(23082)
- 财(22480)
- 学(21040)
- 业经(18725)
- 地方(18541)
- 贸(16916)
- 贸易(16911)
- 易(16342)
- 农业(15801)
- 环境(14624)
- 务(14551)
- 财务(14492)
- 财务管理(14469)
- 制(14066)
- 技术(14043)
- 企业财务(13782)
- 理论(13563)
- 和(13339)
- 划(12110)
- 银(12024)
- 机构
- 大学(325544)
- 学院(322348)
- 管理(129183)
- 济(125861)
- 经济(123154)
- 理学(113746)
- 理学院(112459)
- 管理学(110467)
- 管理学院(109923)
- 研究(108361)
- 中国(77488)
- 科学(71295)
- 京(68643)
- 农(58829)
- 财(55582)
- 所(54609)
- 业大(54411)
- 研究所(50649)
- 中心(49060)
- 农业(46880)
- 财经(46378)
- 江(44626)
- 北京(42598)
- 经(42499)
- 范(41398)
- 师范(40863)
- 院(39705)
- 经济学(38114)
- 州(36364)
- 财经大学(34945)
- 基金
- 项目(235454)
- 科学(184389)
- 基金(172669)
- 研究(163125)
- 家(153685)
- 国家(152495)
- 科学基金(130333)
- 社会(103497)
- 社会科(98221)
- 社会科学(98195)
- 基金项目(93367)
- 省(91102)
- 自然(88594)
- 自然科(86567)
- 自然科学(86544)
- 自然科学基金(85021)
- 划(78093)
- 教育(73853)
- 资助(70506)
- 编号(64118)
- 重点(52980)
- 部(51240)
- 成果(49676)
- 发(49440)
- 创(48744)
- 科研(46118)
- 创新(45540)
- 计划(45072)
- 课题(43683)
- 教育部(43274)
- 期刊
- 济(125966)
- 经济(125966)
- 研究(89766)
- 学报(59438)
- 中国(52193)
- 科学(51949)
- 农(51089)
- 大学(43536)
- 管理(43019)
- 学学(41626)
- 财(39588)
- 农业(35200)
- 教育(28498)
- 技术(24105)
- 融(23924)
- 金融(23924)
- 财经(21926)
- 经济研究(20919)
- 业经(20770)
- 经(18575)
- 问题(18340)
- 业(18103)
- 科技(16906)
- 版(15757)
- 业大(15754)
- 理论(15461)
- 资源(15059)
- 图书(14787)
- 技术经济(14704)
- 商业(14457)
共检索到442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范新英 张所地
针对城市品质特征对房价的影响,构建城市价值指标体系,使用最大熵权法计算各城市价值指数,并借助面板分位数方法对城市品质特征与房价非线性关系进行考察,得出了城市各方面品质特征对房价的作用关系,最后提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
城市品质 房价 特征价格法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韩秀兰 李俊明
本文构建了贝叶斯时空层次非线性模型和贝叶斯分域时空回归模型,并用该模型研究了2002-2015年中国35个主要城市住宅商品房价格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机制,通过研究新发现:(1)2002-2015年,35个主要城市的房价表现出高层级房价强增加和低层级房价弱增加的持续上涨模式,房价两极分异愈发严重;(2)除南京和深圳外,其他10个热点城市和靠近东部的5个温点城市房价的强增加速度在减弱,除重庆和成都外的7个冷点城市和靠近西部的9个温点城市房价的弱增加速度在增强;(3)在所考虑的影响因素中,职工工资收入对房价的影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范新英 张所地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减速换挡、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房地产市场也开始呈现新常态,城市房价分化特征愈加明显,与此同时通过测算发现城市之间创新产出的不均衡程度比创新投入不均衡程度更强。基于此,本文在探讨城市创新效率对房价影响的作用机理基础上,借助FP指数测度中国35个大中城市历年创新效率,将城市创新效率引入房价均衡模型,并使用面板门限回归方法分析了城市创新效率对房价的非线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城市创新效率对房价具有溢出效应,并且是引起中国城市房价分化的重要原因。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创新环境构建、产业优化布局、房地
关键词:
房价 创新效率 FP指数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所地 程小燕
楼市"去库存",任重而道远,房地产市场荣衰分化严重,根本之源为何,值得深究。本文从城市创新性特质的内涵出发,分析城市创新性的特征体系,构建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价格和土地价格的非线性实证模型,利用数据驱动的思想,由实例数据出发建立半参数模型及广义矩估计(GMM)的方法建立线性和非线性结构中参数的相合估计,合理诠释城市创新性特质对房地产价的非线性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城市的创新性特征对于房地产市场具有更为突出的正相关作用,溢出效应显著,是引致中国房价分化的内爆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范新英 张所地
创新集聚决定着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影响着房地产市场荣衰周期。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创新集聚过程和创新集聚效果两个层面衡量城市创新集聚度,分别构建了反映创新集聚强度、人才集聚度、资金集聚度、技术集聚度的指标体系。然后建立空间Durbin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创新集聚对城市房价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创新集聚对城市房价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影响,是引起房价上涨和房地产市场分化的重要原因。根据实证结果从创新环境、房地产因城施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集聚 房价 SDPDM模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岳龙
本文利用2004-2011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采用Maddala(1983)提出的处理效应模型,对地铁开通对城市平均房价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政策评估,同时对始于2004年的这股"地铁热",从房价宏观调控角度展开了深刻反思。实证研究发现:地铁开通对城市商品房价上涨的贡献率约为5.06%,其中更主要是对二三线城市和商业楼盘产生影响。按照2020年我国轨道交通规模6 000公里的规划,将会因为仅仅开通地铁导致房价上涨10.23%,情景模拟结果表明,这会使得开通地铁的33个大中城市居民家庭在2020年需要多工作1.37年才能买得起房,住房负担提高了近四分之一。本文从稳定房价的角度出发,主张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项勇 杨玉静 舒小兰
因城市交通的改善能明显改变周边物业的可达性和用地性质,促进土地开发强度,带来周边房地产价值的上涨。因而文章从房地产市场中消费者的角度,讨论了城市交通成本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交通成本与房地产价格相互影响的特征价格模型,并从理论上对模型提出了验证方法,最后以重庆市的交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特征价格 房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松涛 杨赞 刘洪玉
本文借鉴区域房价相关研究的"波纹效应"理论,应用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多变量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别分析了我国5个主要区域市场城市房价之间的互动关系。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表明,虽然各城市房价的短期波动存在较大差异,但长期来看房价运行却具有相互制约的稳定关系。多变量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在每个区域市场内部,都存在多个统计显著的因果关系,且北京、大连、上海、宁波、深圳、厦门、郑州、武汉、西安和重庆10个城市对区域市场内其它城市房价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被定义为"核心城市"。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进一步证明,宁波、深圳、厦门和重庆4个"核心城市"房价的正向新生信息能引发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卫国 袁建港 袁威
在考虑异质性家庭流动性约束的基础上,本文使用MS-VAR模型和Probit模型考察了1999-2012年中国房价对消费的非线性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房价对消费存在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两种区制,并且这两种区制在样本期间多次发生转换。当受流动性约束家庭占比增加时,房价上涨加剧了家庭流动性约束状况而抑制消费增长;当无流动性约束家庭占比增加时,在中长期房价上涨能够促进消费增长。上述结果得到了C-M模型比较检验的支撑。由此得到的政策建议是: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制定应密切关注家庭流动性约束的变化;当前多数中国家庭面临较强的流动性约束,房价上涨会抑制居民消费的增长,因此必须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关键词:
房价 消费 非线性特征 流动性约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永乐 许阳 吴然
利用全国338个城市房价和创新水平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行了不同类型城市的比较研究。总体来看,城市高房价显著抑制了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分城市类型看,差异较为明显:一线城市的房价及上涨率对创新均起到抑制作用,房价对二线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在三四线城市为正;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上涨率与城市创新水平呈现倒U型关系,即在低增长率情况下促进创新,高增长率情况下阻碍创新,但在四线城市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高房价城市,房价涨幅过大会加剧对创新水平的抑制效应,涨幅较小则有利于创新水平的提升。因此,“分类调控、因城施策”有利于不同类型城市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一线城市应实行房价和涨幅双控制,二三线城市主要把涨幅控制在合理范围,四线城市可适度促进房地产发展,但应避免“脱实向虚”的现象发生。
关键词:
城市房价 创新水平 人才 资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小亮 陈衎 王兆瑞 肖争艳
面对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增速的分化走势,“因城施策”逐渐成为主基调,为此需要准确识别不同城市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本文综合使用XGBoost等机器学习方法以及SHAP值解释性方法,基于2009—2019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测算并分析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预期因素在多轮房价分化期间都起到重要驱动作用;(2)货币政策本身并不是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但可以通过影响预期导致房价分化;(3)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本身也不是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但也可以通过影响预期导致房价分化。有鉴于此,“因城施策”的关键在于稳定公众对房价的预期:一线城市应在控制土地成本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住房供给,削弱由于供不应求所带来的房价上涨预期;二三线城市需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教育、医疗和环境质量,改善居民购房需求,防范人口外流带来的房价下跌预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家军 葛扬
我国大中城市的房价与租金出现长期的背离,具体表现为租价比的不断变动。无论在短期和长期中,租价比的变动与利率正相关,与房价预期负相关。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应同时增加公租房的供给,避免出现居民房价预期逆转引致的房租大幅上涨。
关键词:
房价预期 租价比 持有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邦彦 刘明
本文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98-2005年间的“普通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和“普通住宅用地交易价格指数”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房价上涨拉动地价提升的结论。
关键词:
房价 地价 实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向阳 张安录
关于地价与房价的关系,理论界观点分歧甚大,为进一步探讨地价与房价的内在关联,本文基于武汉市2000年第一季度至2005年第二季度的房价、地价数据,笔者对地价与房价的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短期内,武汉市房价与地价互为因果,其中地价是房价的Granger原因的程度更大;在长期,房价与地价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结合宏观政策状况,本文对该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政策含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亚军
文章利用1998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4季度的商品住房价格指数和住宅用地价格指数分别代表房价和地价进行实证检验,结论一致表明房价和地价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房价拉动了地价,而地价推动房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关键词:
房价 地价 因果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