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5)
- 2023(7010)
- 2022(5721)
- 2021(5073)
- 2020(4279)
- 2019(9841)
- 2018(9277)
- 2017(17583)
- 2016(9132)
- 2015(10017)
- 2014(10040)
- 2013(10043)
- 2012(8947)
- 2011(7744)
- 2010(7968)
- 2009(7763)
- 2008(8381)
- 2007(7432)
- 2006(6696)
- 2005(6005)
- 学科
- 企(69168)
- 企业(69168)
- 业(63511)
- 管理(55419)
- 济(44415)
- 经济(44340)
- 财(21317)
- 方法(20371)
- 业经(19186)
- 务(18649)
- 财务(18636)
- 财务管理(18626)
- 企业财务(17756)
- 数学(13096)
- 数学方法(13017)
- 技术(12918)
- 企业经济(11912)
- 划(11876)
- 经营(11121)
- 中国(11040)
- 和(10804)
- 理论(10566)
- 策(10365)
- 制(10315)
- 技术管理(10122)
- 决策(9140)
- 体(8575)
- 计划(8449)
- 经济理论(8294)
- 体制(7784)
- 机构
- 学院(141105)
- 大学(137804)
- 管理(64629)
- 济(59669)
- 经济(58397)
- 理学(55169)
- 理学院(54652)
- 管理学(54166)
- 管理学院(53868)
- 研究(38383)
- 中国(32598)
- 财(30980)
- 京(28897)
- 财经(24474)
- 江(22490)
- 经(22160)
- 科学(21465)
- 商学(19515)
- 商学院(19366)
- 中心(18167)
- 财经大学(18079)
- 北京(17993)
- 所(17715)
- 经济学(17530)
- 州(17436)
- 业大(17351)
- 经济管理(16224)
- 经济学院(15810)
- 研究所(15525)
- 院(15092)
- 基金
- 项目(91337)
- 科学(75091)
- 基金(69947)
- 研究(65846)
- 家(59835)
- 国家(59256)
- 科学基金(54581)
- 社会(44815)
- 社会科(42667)
- 社会科学(42652)
- 基金项目(38010)
- 自然(36852)
- 自然科(35953)
- 自然科学(35942)
- 自然科学基金(35395)
- 省(35094)
- 教育(29639)
- 划(28319)
- 资助(27274)
- 编号(24387)
- 创(20808)
- 业(20372)
- 部(20036)
- 重点(19612)
- 创新(19259)
- 国家社会(18762)
- 制(18482)
- 教育部(18107)
- 人文(17993)
- 成果(17959)
共检索到209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詹新宇 张榕芳 成显
城市品牌是辖区内微观企业拥有的重要资源,大型体育赛事在城市品牌建设方面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以2008—2019年中国各城市举办马拉松赛事作为城市品牌活动的准自然实验,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马拉松赛事显著促进了举办地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马拉松赛事的积极影响在城市层级、经济开放度以及企业规模、融资约束、行业关联度、赛事规模和规格等方面存在异质性。在此基础上重点验证了马拉松赛事通过优化企业外部营商环境以及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积极作用于企业经营绩效的传导路径。本研究为城市品牌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研究结论对于城市发展与企业成长的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超 陈林祥
马拉松赛事作为我国群众基础最为广泛、影响力最大的赛事之一,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2010—2019年全国24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了马拉松赛事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马拉松赛事显著促进了举办城市旅游业的发展;(2)马拉松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城市区域异质性和赛事等级异质性,马拉松赛事更能促进中、西部地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等级越高的马拉松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也更为显著;(3)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消费需求是马拉松赛事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两条重要作用路径。基于此,文章从马拉松赛事和相关产品供给、马拉松赛事质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更好发挥马拉松赛事的旅游促进效应。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敏 陈晓欣 林银斌 朱竑
基于体育赛事打造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已被证明有效,并成为多地营销策略的共同选择,但有关体育赛事对旅游目的地品牌体验的促进机制缺乏关注。文章以广州国际马拉松为例,采用凯利方格法探究受众群体对旅游目的地元素的感知体验情况的异同,讨论不同受众群体基于赛事产生的旅游地品牌体验,探索通过体育赛事体验推动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赛事中所展示的特色景观及其背后体现的文化精神、贴近日常生活经验的场景以及不同身份群体的参与和互动是受众群体所关注的旅游目的地要素;(2)群体的品牌体验是多重维度交互的结果,由于赛事参与程度和体验视角的不同,体验结果也有所差异:非跑者将赛事情景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生成了对赛事的正负面兼具的情绪,而跑者通过“具身—认知”过程,生成了更积极正面和影响持久的多维度体验;(3)赛事体验结果将对参与者的后续行为结果产生影响,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互动中,地方品牌获得持续更新。最后鉴于不同身份群体的感知差异,对赛事推广时针对不同群体施行差异化战略提供简要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郑阳 孙逊 王雪丹
品牌是“用来识别某个或某些销售者的产品和劳务,并用以和其它竞争者的产品和劳务相区别的一个名称、术语或设计,或者是这些内容的组合”。创立品牌的目的是让消费者认可、接纳、忠诚。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商标要突出商标载体的个性。品牌可识...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杨鹏 余典松 石勇 吴悦芳
旅游体验质量对游客行为意向具有重要预测价值,参与型赛事旅游在具身体验的层次和强度上具有独特性,但目前参与型赛事旅游者体验质量聚焦于短途跑者和残疾人士,较少关注马拉松参赛旅游者这一特殊群体。文章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基于“爱燃烧”平台的网络游记,探索马拉松参赛旅游者体验质量的感知评价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马拉松参赛旅游者体验质量感知评价维度包括参与、挑战、新奇、娱乐、审美、社交和教育七个范畴;(2)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管理因素影响着马拉松参赛旅游者体验质量;(3)体验质量同时正向影响马拉松参赛旅游者的行为意愿。文章丰富了马拉松赛事旅游的研究领域,提高了体验质量在参与型赛事旅游中的应用价值,并为促进马拉松赛事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爱军
求学时在电视上一看到马拉松比赛就会反射性地想到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偷在超市里偷东西被发现了,被店主追了十几里逮到,小偷自认倒霉,原来店主曾经是位马拉松运动员。我的职业生涯早已通过所学专业锁定成为一名会计工作者,不需要做店主追赶小偷,因此跑步总是与我有缘无份。经过漫长的职场跋涉,我一路从施工企业最基层的工程项目部出纳、助理会计、财务负责人做到副总会计师,并在2013年年底成为一家央企子公司的总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邵朝对
本文以中国加入WTO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识别了产出关税下降引致的进口竞争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进口竞争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的逃离竞争机制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污染排放强度,而以缩减企业产出规模、降低企业减排支出和弱化政府环境规制效果为具体路径的低成本竞争机制并不存在。此外,低污染企业进入引发的广延边际变动是进口竞争促进行业污染排放强度下降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微观环境绩效的新角度,理解了中国主动扩大进口的必要性。
关键词:
进口竞争 企业污染排放强度 倍差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攀娜 徐博韬 尹长萍
放松卖空管制后,投资者可通过挖掘公司"坏消息"在资本市场投资获利,在允许被卖空情境中,公司内部股东和管理层面临股价下行压力增大,会积极采取行动以规避被卖空的风险。借助中国证券市场2010年开始逐步放松卖空管制的准自然实验,以2007—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卖空压力对企业债券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放松卖空管制与企业债券期限显著负相关,特别是在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和管理层市场压力更大时。进一步分析发现,放松卖空管制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显著负相关,表明放松卖空管制会促使企业缩短发行债券的期限。研究结果显示,面对放松卖空管制引起的股价下行压力,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为了规避被卖空风险,会积极选择缩短发行债券期限以传递信号,证实了卖空机制对改善市场信息环境的积极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卖空机制制度建设和监管,推动企业调整行为决策,降低信息不对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承潜
在1984年的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冠军。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答道:"用智慧战胜对手。"这个答案,让许多人都觉得这个碰巧获得冠军的选手只是在故弄玄虚。大家都知道,马拉松比赛靠的是耐力和体力,只有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忍耐力才有可能夺冠。在马拉松比赛中,连爆发力和速度都在其次,更别说是用智慧了。两年后,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赛,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欣 夏宇
城市群作为一种新型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模式,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将城市群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选择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城市群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群政策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群内企业的绿色创新质量和绿色创新总量。基于宏微观层面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城市群政策通过在宏观层面减少行政垄断和政府干预,促进微观层面资金要素集聚和人才要素集聚,进而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探讨城市群政策的空间效应发现,城市群对核心城市和非核心城市的企业绿色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相较于单核心城市群,多核心城市群内企业绿色创新受到政策的正向影响更强。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重点污染监控企业和国有企业中,城市群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城市群政策评价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也对于优化政府制度、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扬 韦东明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方向,因此,系统评估城市知识产权政策的创新效应,对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认定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城市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促进了企业专利数量扩张,同时还提升了企业专利质量,具有明显的"增量提质"效应;(2)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创新效应促进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的提升,且主要集中于非国有企业、高竞争强度和易被反向工程行业以及普通地级市;(3)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创新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趋势;(4)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能够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改善人力资本结构以及提升专利价值,进而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论揭示了城市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为扩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成果、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欣 夏宇
城市群作为一种新型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模式,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将城市群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选择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城市群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群政策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群内企业的绿色创新质量和绿色创新总量。基于宏微观层面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城市群政策通过在宏观层面减少行政垄断和政府干预,促进微观层面资金要素集聚和人才要素集聚,进而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探讨城市群政策的空间效应发现,城市群对核心城市和非核心城市的企业绿色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相较于单核心城市群,多核心城市群内企业绿色创新受到政策的正向影响更强。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重点污染监控企业和国有企业中,城市群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城市群政策评价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也对于优化政府制度、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海彤 王化成 曹丰
推进产融合作是我国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对其效果与作用机理的剖析颇具意义。为了检验金融部门的支持是否有助于提高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利用“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设立构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产融合作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融合作引导金融部门支持实体经济,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在影响机制方面,针对投资不足企业,产融合作增大了企业外部融资规模,从而缓解了投资不足;针对投资过度企业,产融合作则抑制了企业外部融资,从而减轻了过度投资。同时,企业融资约束越严重、信息不对称问题越突出,产融合作改善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越发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成长性越高,产融合作减轻投资不足的作用越明显;企业成长性越低,产融合作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则越显著。从经济后果来看,产融合作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改善提高了企业价值。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本文为理解产融合作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提供了新证据,对于完善产融合作试点工作以引导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沈洪涛 周艳坤
中央对地方执行环境政策监督是中国环境治理至关重要的环节。环保部2014年下半年推出的环保约谈,为环境执法监督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准自然实验场景。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倍差法,从企业环境绩效视角考察环境执法监督的微观效果。研究发现,环保约谈显著改善了被约谈地区企业的环境绩效,但环境绩效改善仅显著存在于国有企业,环境执法监督的压力并未在非国有企业得到显著体现。本文进一步验证了企业面对环境执法监督压力时的行为反应,发现环保约谈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被约谈地区企业的减产行为,但未能增加企业的环保投资。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斗 张镜
以2003—2020年中国26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剖析城市品牌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城市品牌建设能够提升绿色经济效率。在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城市品牌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在地理区位较优、品牌依赖度较高及品牌相对稀缺的城市更加明显。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城市品牌建设能够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强化环境规制和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绿色经济效率。研究结论为充分识别城市品牌建设效应及拓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提升路径提供了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人才激励、企业创新绩效与创新结构扭曲——基于城市人才引进的准自然实验
社保费征管与企业灵活用工:来自社保新规的准自然实验
禁止驰名品牌广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基于第三次商标法修订的准自然实验
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就业——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新环保法对上市工业企业绩效影响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SA8000与企业经营绩效
企业环保投资:外部治理还是内部自利?——基于文明城市评选的准自然实验
退出政府补贴与提高企业经济绩效能否兼得?——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准自然实验
放松卖空管制与企业环保投资——基于重污染企业的准自然实验
放松利率管制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准自然实验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