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13)
2023(11700)
2022(9793)
2021(9110)
2020(7262)
2019(16956)
2018(16470)
2017(31564)
2016(17517)
2015(19498)
2014(19222)
2013(19136)
2012(18340)
2011(16776)
2010(17109)
2009(15964)
2008(15409)
2007(14186)
2006(12990)
2005(11365)
作者
(51690)
(43280)
(42771)
(40953)
(27786)
(20979)
(19555)
(16848)
(16781)
(15701)
(14726)
(14583)
(14163)
(13712)
(13692)
(13484)
(12842)
(12695)
(12674)
(12498)
(10756)
(10713)
(10626)
(10148)
(9792)
(9657)
(9642)
(9633)
(8934)
(8758)
学科
(73539)
经济(73461)
(47420)
管理(45917)
(34549)
企业(34549)
(32751)
方法(25513)
中国(22956)
地方(22564)
数学(22267)
数学方法(21933)
农业(21615)
业经(18196)
(17526)
(15541)
(14820)
(14096)
环境(11725)
(11650)
(11572)
贸易(11562)
(11122)
及其(10542)
(10386)
银行(10359)
(10346)
(10096)
金融(10094)
(10000)
机构
学院(247366)
大学(244279)
(98584)
经济(96026)
管理(92271)
研究(92238)
理学(78109)
理学院(77072)
管理学(75675)
管理学院(75180)
中国(69691)
科学(57616)
(53915)
(49622)
(46714)
(46019)
中心(42789)
研究所(42340)
(40665)
业大(38668)
农业(37857)
(35391)
师范(35034)
财经(35028)
(34079)
北京(33956)
(33506)
(31597)
(31079)
经济学(28749)
基金
项目(165240)
科学(129305)
研究(120581)
基金(117596)
(103526)
国家(102566)
科学基金(86653)
社会(75937)
社会科(71527)
社会科学(71502)
(65747)
基金项目(61938)
自然(55984)
(55823)
自然科(54516)
自然科学(54496)
教育(53712)
自然科学基金(53479)
编号(49267)
资助(47851)
成果(40840)
(37813)
重点(37705)
课题(35942)
(35566)
(33053)
创新(30932)
科研(30818)
国家社会(30603)
(30161)
期刊
(121652)
经济(121652)
研究(76027)
中国(55474)
(50297)
学报(39454)
科学(38837)
(33870)
农业(33371)
管理(32541)
大学(30093)
学学(28363)
教育(26683)
(26530)
金融(26530)
业经(22162)
技术(20372)
问题(17254)
经济研究(17104)
财经(16278)
(15742)
(14052)
资源(13756)
(13508)
(12829)
现代(12195)
图书(11422)
技术经济(11381)
科技(11368)
农村(11222)
共检索到388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小平  郭一嘉  张辉  谷晓坤  李小天  
客观评价城市周边乡村多功能特征,是分类制定精细化转型策略的关键之一。依据乡村振兴目标构建乡村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和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为案例,分别计算镇域尺度的生态保障(E)、农业生产(A)、经济发展(D)、休闲文化(C)、生活保障(L)5项乡村功能值,分析两个案例区不同乡村功能发展特征及其原因。从乡村功能优化的角度,结合乡村发展权保障、生态资源激活、城乡融合发展等政策与实践讨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城市周边乡村制定差异化和精细化发展政策、推动乡村振兴提供科学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蒋文伟  梅艳霞  郭慧慧  
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景观格局软件(Fragstats3.3)的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对宁波市鄞州区的首南街道、钟公庙街道、中河街道城市景观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根据宁波市鄞州区的城市结构特点,将研究区的城市景观分成8类。对研究区城市景观的空间组成、空间属性、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GIS对研究区的绿地景观进行生态影响范围的分析。结果表明:首南街道公共建设景观和农业景观斑块面积比例最大,基本满足其作为鄞州区行政中心的城市职能,城市生态环境水平较高;钟公庙街道工业景观较复杂,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产业调整以及旧城改造是提升其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中河街道居...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庆双  
本文以山东聊城市"空心村"现状的调查为基础,探讨了制约欠发达地区"空心村"治理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空心村"治理的原则、模式和措施,以期对欠发达地区"空心村"治理工作有所启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立元  
以"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南京市江宁区和"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宁波市鄞州区为例,研究不同工业化模式对"撤县设区"型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对比发现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管理与利用方面均存在差异。探究其内在的逻辑机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共同背景下,"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在企业型政府主导下,通过开发区建设吸引大型外资企业入驻,实现了产业嫁接跨越式发展,表现出增长友好与财政友好特点,以区层面为主的空间管理集权和产业空间利用集中是自我强化的结果。"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政府干预较弱,表现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衡泌  
根据宁波市鄞州区从宋代至清末翔实而连续的地方志史料,梳理、解读鄞州区城镇发展的自然地理背景和历史市场基础,剖析其城镇的历史发展过程。宋代到明代间,鄞州区的集镇在平原和山区分界线上发育成长、形成第一个集镇圈;明代到清初,在平原中部形成第二个集镇圈;清初到民国时期,集市在两圈之间增加。集镇之间没有明显的层级关系,其分布格局与平原区域和河流水网密切关联,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奠定现代小城镇的分布格局。因此,鄞州区城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集镇格局,有着深刻的历史继承性,是未来城市发展不可忽视的历史基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粟路军  王亮  
发展乡村旅游,对中国和谐农村的建设意义巨大。文章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基础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得出长沙市周边乡村旅游市场的总体特征。通过交叉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出游方式与总体评价上出现了明显的年龄分异;出游方式、出游频次、旅游花费上表现出职业分异色彩;同时,住宿与停留时间、出游时间与交通工具、出游时间与信息渠道、总体评价与停留天数方面出现了明显的互动关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庭常  龚彩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兴平  杨攀  施一峰  
自20世纪90年代起,乡镇合并、村庄撤并的村镇区划整含工作在全国范围逐步展开.乡镇撤并有利于推动区域集聚发展,但是长三角地区的许多原乡镇驻地本身具有较强的发展活力、特色魅力、经济实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行政机构的撤离并没有减弱其经济和服务职能。随着区划降级,被撤并乡镇所在的集镇由原来的乡镇统管退化为集镇各村庄分散管理,导致其功能衰退、建设无序、公共事业荒废和公共管理薄弱等问题。本文以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原茅山镇区(现茅山居民点,简称茅山集镇)为例,探究其在人口、产业、土地使用以及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现状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荣生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为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目的,运用生物的、技术的和工程的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使用、改造和保护等长期性或周期性经营。合理的土地利用就能保证按一定的目的,经济、有效和持续的利用。它既是把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变为自然、经济生态系统的过程,也是自然、社会、经济、技术诸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土地利用的方式、程度、结构及地域分布和效益,既受自然因素影响,更受各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制约。但在所有影响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牢固树立“聊城经济的增长点在哪里,学校办学的着力点就在哪里”的理念,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在产教深度融合育人机制、服务区域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形成鲜明特色。亮点政校合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先后与高新区、开发区、临清市、冠县、阳谷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政校战略合作协议,为县市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新区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开发区新动能产业园、中通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建立合作关系,校企联合招生招工,选派骨干教师参与企业科研攻关、新产品开发;成立了博源科技自动化技术研究院、易斯特数字化工厂研究院等4个研究院,开展技术服务、技术研究、人才培养、教师企业实践等工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靳文娟  边振兴  魏忠义  王淑敏  
[目的]为探索城市化影响下城市周边耕地多功能的现状,分析其空间差异,为耕地保护及城市周边耕地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从耕地的生产、生态、社会和景观4个功能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加权求和法计算单一功能和多功能值,并用ArcGIS进行空间分析,对沈阳城市周边50个乡镇(街道)的耕地多功能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沈阳城市周边耕地的多功能性空间差异较为明显。生产功能远郊平原区最强,远郊山区和近郊区较弱;生态功能总体偏弱,个别乡镇较好;距离城市越远,社会功能越强;景观功能近郊区较强,远郊区较弱。(2)耕地的生态、社会和景观功能主要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生产功能受地形和距市中心距离的双重影响,而多功能则受地形、距市中心距离及各乡镇(街道)耕地主导功能等的综合影响。(3)沈阳城市周边的大多数耕地以农业生产为主导,景观文化功能整体相对较弱。近郊区耕地生态功能所占比重较大,但社会功能比重较小,远郊区则与之相反。[结论]沈阳城市周边耕地多功能性空间差异较为明显且不均衡,应科学规划城市周边耕地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协调耕地各功能的关系,促进耕地多功能综合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晓丽  姜登国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两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本文以1990-2010年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水平与三次产业数据为基础,分析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的发展与第一产业的变动呈负显著相关,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变动呈正相关关系,城市化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产业结构也趋向更加合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峥艳  
城市老旧住宅小区改造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重要民生实事工程,认真落实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改善社会民生福祉,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破解各项民生难题,宁波市海曙区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关于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群众自治、社会参与、多元共治"的工作思路,打造"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按照"先民生、后提升"的要求,全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走出了一条城市更新的"蝶变之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晓冬  李鑫  胡睿  KHUONG Manh Ha  
城市边缘区乡村多元价值凸显,迫切需以乡村多功能理论为指导划分"三生"空间,以空间重构促进转型发展。论文首先从生产、生活与生态功能方面评价城市边缘区多功能时空变化;其次进行图斑尺度"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两者共同得到基于乡村多功能的"三生"空间适宜性;最后据此设计算法划分"三生"空间。研究发现:①城市边缘区乡村休闲娱乐、观光农业等功能显现,需要重构多功能空间促进转型发展;②江苏徐州市铜山区乡村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主要分布在与中心城区较近地区,农业空间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远郊外围,生态功能则表现出高度空间异质性,农业、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在提升,而生态功能则普遍下降;③县域"三生"空间划定需多尺度联合,既要考虑乡镇尺度多功能差异,还要体现图斑尺度适宜性,才能为空间规划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提出的基于乡村多功能评价的"三生"空间划分可为即将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建平  
在当前全球尚未克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外贸形势依然严峻,涉外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困难和生存压力。在这种形势下,科学、及时地向社会公众传递外汇政策信息、准确解读政策内容、以知识普及促进外汇管理透明,不仅是提高外汇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涉外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