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00)
2023(12677)
2022(10877)
2021(9971)
2020(8361)
2019(19653)
2018(19489)
2017(37258)
2016(20552)
2015(23360)
2014(23744)
2013(23761)
2012(22780)
2011(20824)
2010(21051)
2009(19495)
2008(19379)
2007(17672)
2006(15629)
2005(14304)
作者
(62089)
(51923)
(51839)
(49180)
(33257)
(25330)
(23747)
(20434)
(19898)
(18818)
(17645)
(17589)
(16749)
(16383)
(16165)
(16157)
(16127)
(15286)
(15097)
(14966)
(13037)
(13023)
(12676)
(11959)
(11930)
(11716)
(11625)
(11471)
(10677)
(10558)
学科
(93943)
经济(93859)
管理(52315)
(50931)
(37489)
企业(37489)
方法(35899)
数学(31649)
数学方法(31333)
地方(29733)
中国(29153)
(28288)
业经(19916)
农业(19300)
(18968)
(18394)
(16412)
贸易(16400)
(15831)
(15729)
环境(15273)
地方经济(14938)
(14170)
金融(14167)
(14152)
银行(14120)
(13972)
(13913)
(13612)
技术(12753)
机构
学院(296130)
大学(294559)
(119851)
经济(116844)
管理(109626)
研究(108345)
理学(92515)
理学院(91276)
管理学(89688)
管理学院(89115)
中国(81614)
科学(68515)
(65621)
(56698)
(56378)
(53632)
研究所(51254)
中心(50389)
(48387)
业大(46272)
农业(44078)
(43106)
师范(42711)
北京(41893)
财经(41512)
(39193)
(39078)
(37319)
(36554)
经济学(35583)
基金
项目(193317)
科学(149892)
研究(141774)
基金(134857)
(117418)
国家(116340)
科学基金(98272)
社会(87326)
社会科(82521)
社会科学(82486)
(79670)
基金项目(72345)
(66093)
教育(64350)
自然(62762)
自然科(61201)
自然科学(61183)
自然科学基金(59991)
编号(59241)
资助(54772)
成果(48282)
(47440)
重点(43900)
课题(42559)
(41525)
(39496)
发展(37843)
(37213)
创新(37056)
科研(36587)
期刊
(142421)
经济(142421)
研究(89695)
中国(67359)
(51934)
学报(46475)
科学(43539)
(40936)
管理(37744)
农业(35414)
教育(35098)
大学(34113)
学学(31745)
(28906)
金融(28906)
技术(27314)
业经(24535)
经济研究(21325)
问题(20401)
(19556)
财经(19420)
(16719)
资源(16616)
图书(16128)
技术经济(15459)
(14658)
(14288)
(14276)
统计(14216)
科技(13948)
共检索到464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萍  林红菱  
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的手段是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即从传统的偏重数量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强调改善发展质量的协调发展模式。文章针对广东省东莞市的具体情况,构建了东莞市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在其基础上运用协调系数法对东莞市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程度进行了具体评价,并根据测算结果提出了促进东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竑  戴光全  
有别于一般地方以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推陈出新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东莞旅游发展所走的道路是先建酒店、后建景点;先出游、后进游;先积累、后发展;先无意、后有意的经济驱动型城市旅游发展的新模式。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东莞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有了自我发展的实力和基础。同时,伴随着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地方产业高级化发展、营造自身区域竞争力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以及对旅游作为新兴产业认识水平的逐步提高,使东莞有能力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投入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了东莞旅游业的飞跃性发展,为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春春  
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本文通过构建人口与区域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协调度及协调发展水平模型,以广东省四大区域为例,对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四大区域中珠江三角洲处于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类,东翼和山区处于过渡发展类,西翼则为不协调发展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倩  汤放华  
通过对区域协调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比分析,本文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是对区域协调和区域发展的综合分析,其定量评价应该采用区域协调发展度。因此本文在欧氏距离协调度模型基础上,引入因子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改进了距离协调度模型,同时采用最优分段聚类法,构建了欧氏距离协调发展度聚类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湖南省14个地州市的区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忠暖  江锦  曾舜英  
运用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对1994,2003,2012年广东省各地级市城镇化与交通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借鉴物理耦合协调概念建立协调发展指数,对广东省域城镇化与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4—2012年间广东省城镇化加速发展,内部差异呈缩小趋势,珠三角为当前城镇化高值区,粤西为城镇化高速发展区,粤北为城镇化塌陷区;广东交通系统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内部差异增大,粤东地区交通发展始终处于落后地位;各地级市城镇化与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状况不断改善,但以低层次协调发展为主,城镇化与交通系统两者的关系由20世纪90年代的城镇化滞后转变为现阶段的交通滞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继英  赵喜仓  
本文探讨了江苏区域的划分及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 ,运用传统数量分析技术评价了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研究表明 ,经过多年的努力 ,江苏省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已取得明显成效 ,但苏南、苏中和苏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仍然突出。对此 ,必须处理好增强江苏整体实力与缩小江苏内部区域经济差异的关系 ,处理好江苏发达区域的进一步发展与支持落后区域加快发展的关系 ,处理好市场导向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 ,处理好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发展中求双赢 ,在发展中求协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薛黎明  王豪杰  朱兵兵  沈文龙  郑志学  葛英辉  徐翠云  
从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和科技5个系统选取26项指标构建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方法分析我国25个原煤省份2010—2017年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动态差异和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①从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角度,2010和2017年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分别为0.3178和0.3725,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4年较2013年有下降趋势,2015年开始综合指数又稳步持年增长。②从各系统发展角度,2010—2012年科技和环境系统发展趋势较好,持年稳定增长。资源和经济系统分别经历先升后降和先降后升的发展趋势,社会系统出现持年下降的发展趋势。2012年后5个系统发展趋势均为稳定上升。③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角度,2010和2017年我国煤炭资源5个系统耦合协调度分别为0.5014和0.5421,变异系数分别为0.1213和0.1139,说明煤炭资源5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在不断上升,同时各省份的发展差异在逐渐减小。但全国整体发展速度较慢,仍需不断加强系统间的协调能力,进一步促进煤炭资源可持续协调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臻  
基于2011-2013年广东省湛江市和深圳市的月度数据指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港口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集装箱吞吐量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并对湛江支线港与深圳枢纽港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支线港的货源主要来自于本地区,且选择水转水往枢纽港的货物并不占产业转移经济的主要份量。因此,支线港要作好产业转移布局规划,积极与枢纽港进行战略合作,通过开辟中短途干线运输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港口对产业转移的推动作用,达到双方的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卢阳禄  王红梅  胡月明  刘光盛  程迎轩  肖雄  
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协调发展、重心迁移等模型,以广东省为实证,揭示两者间协调发展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呈较强正相关,本质上属互促共进关系,但受发展阶段和地区差异影响,两者间仍存在矛盾;户籍城镇化率是协调发展等级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后者随前者同向变化;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协调发展等级较高,协调发展类型对经济实力依赖较小,主要受产业结构、耕地资源禀赋等影响;协调发展度重心大体向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城乡统筹发展的地理空间转移;促进协调发展应结合地区特色及所处协调阶段,采取差异化创新驱动发展策略,注重加大农业机械投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倩  
通过对国内区域协调发展定量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梳理,本文认为相关研究遵循指标选择-模型设定-权重设定的研究范式。在此框架下,本文对学者针对区域协调发展在概念理解、研究目标、方法设计及情境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对照和总结,指出国内学者针对该主题的研究呈现出较强的演化特征,研究维度向多维化、深入化演进,研究指标向全面化、综合化演进,研究方法向客观化、科学化演进。同时本文还认为对区域协调发展状况的定量研究尚存在一定的难点,主要表现在:缺少对模型效度的检验;定量评价过多注重方法,忽略方法为区域建设服务的理念;数据采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晓  李悦铮  
城市交通和城市旅游之间互相拉动同时也互相限制,二者相互影响。实现二者高质量协调是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城市交通和旅游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研究对二者共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文章以大连市为例,首次通过模糊数学建立评价体系,探究两系统间发展模式及其演变关系,为妥善处理交通和旅游的发展关系提供借鉴性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凌  韩纪琴  
江苏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但是作为产业工人主体的农民工技能偏低,滞留于低岗位、低收入、欠稳定的生存型就业状态,制约了产业升级的步伐。文章首先探讨了产业升级与农民工就业转型的内涵及互动关系;接着通过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及结构偏离度的计算,指出就业结构总体滞后于产业结构,但协调度日益提高;进而分析了江苏农民工的就业状态与产业升级需求的差距,指出转型关键在于提升就业技能。由此提出政企校农四方合作推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潘力铭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流动儿童群体义务教育保障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长期以来,由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已无法适应学生流动性大带来的挑战,导致大量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权利难以在流动中得到保障。为此,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期望通过提高义务教育经费的可携带性保障流动儿童应有权利。本文通过对东莞市的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可携带"政策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过程中面临的教育机会的增加和家庭负担的降低存在正向激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乌兰  
根据区域系统协调分析与评价的一般思路,建立了矿区协调发展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综合协调度与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确定矿区系统协调发展度阈值,从而对矿区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并选取具体矿区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席文凯  张虹鸥  黄耿志  王洋  金利霞  
以外来蓝领(即工厂、企业中的外来产业工人)高度集聚的广东省东莞市为例,基于814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合预假设及反馈验证,揭示了外来蓝领工人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工资收入、产权住房、工作时间、是否已婚、生活满意度等经济、环境、家庭和心理因素均对外来民工的定居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年龄、性别、户口性质、受教育水平等因素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既反映现有文献中存在的争议,也反馈了当地的真实情况。相关统计分析发现,拥有资格证书、本地户口及其赋予的福利权利、良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