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8)
- 2023(12664)
- 2022(10736)
- 2021(9670)
- 2020(7970)
- 2019(18360)
- 2018(17868)
- 2017(34317)
- 2016(18672)
- 2015(21225)
- 2014(21701)
- 2013(21705)
- 2012(20579)
- 2011(18786)
- 2010(19163)
- 2009(17715)
- 2008(17579)
- 2007(16045)
- 2006(14129)
- 2005(13040)
- 学科
- 济(90847)
- 经济(90752)
- 管理(48780)
- 业(48760)
- 企(36671)
- 企业(36671)
- 方法(35510)
- 数学(30416)
- 数学方法(30167)
- 中国(29662)
- 农(27101)
- 地方(26708)
- 业经(20718)
- 农业(18847)
- 财(18799)
- 学(16238)
- 贸(15943)
- 贸易(15932)
- 易(15302)
- 发(15166)
- 制(14584)
- 银(13920)
- 银行(13889)
- 环境(13880)
- 融(13769)
- 金融(13766)
- 地方经济(13621)
- 行(13436)
- 和(13251)
- 理论(12727)
- 机构
- 学院(279278)
- 大学(276598)
- 济(118040)
- 经济(115383)
- 管理(103353)
- 研究(99331)
- 理学(88103)
- 理学院(86973)
- 管理学(85538)
- 管理学院(84991)
- 中国(74157)
- 科学(60797)
- 京(59664)
- 财(53244)
- 所(51059)
- 农(49455)
- 研究所(46078)
- 中心(45301)
- 江(43648)
- 财经(41887)
- 业大(40806)
- 范(39905)
- 师范(39530)
- 农业(38623)
- 北京(38035)
- 经(37844)
- 经济学(36720)
- 院(35511)
- 州(35079)
- 经济学院(33248)
- 基金
- 项目(180871)
- 科学(142335)
- 研究(133013)
- 基金(129265)
- 家(112117)
- 国家(111082)
- 科学基金(94779)
- 社会(85739)
- 社会科(81253)
- 社会科学(81230)
- 省(72262)
- 基金项目(68792)
- 教育(60421)
- 划(60395)
- 自然(59115)
- 自然科(57751)
- 自然科学(57735)
- 自然科学基金(56671)
- 编号(54529)
- 资助(51934)
- 发(44800)
- 成果(43978)
- 重点(40915)
- 部(39720)
- 课题(38527)
- 创(37318)
- 发展(36296)
- 展(35694)
- 国家社会(35211)
- 创新(34871)
共检索到427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飞 庄尚文
随着城市发展和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产生较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城市发展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能力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表明,城市发展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能力存在“U型”关系,城市发展初期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能力带来负向效应,城市发展达到一定发展水平时将从抑制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能力转向促进作用。文化产品周边环境和经济消费水平均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能力起到正向影响作用,且经济消费水平影响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能力程度最大。分地区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能力影响效应均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能力抑制作用最为显著。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等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金波
在Ramsey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首先,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最优消费增长率与城镇居民稳态消费水平具有正向效应,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显著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和稳态消费水平。其次,分位数回归显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显著,政府每增加1万元社会保障支出所引起的城镇居民消费增加最低幅度为1.772单位,相应的最高幅度为2.491单位。再次,稳健性检验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影响效果优于中西部,但是,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金波
在Ramsey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首先,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最优消费增长率与城镇居民稳态消费水平具有正向效应,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显著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和稳态消费水平。其次,分位数回归显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显著,政府每增加1万元社会保障支出所引起的城镇居民消费增加最低幅度为1.772单位,相应的最高幅度为2.491单位。再次,稳健性检验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影响效果优于中西部,但是,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依然明显。最后,结合研究结论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仝如琼 王永贵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与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从近五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现状出发,结合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识别出文化消费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文化消费 文化产业 相关性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萍
本文基于数字化发展的数字基础、数字环境和数字金融维度构建数字化发展指标体系,采用我国2017-2021年省级层面的样本数据,就数字化发展及其不同细分维度对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扩容提质的提振效应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数字化发展对居民文化消费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具有显著的提振作用,数字化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将会促进我国居民文化消费规模扩大0.2173个单位,推动我国居民文化消费质量提升0.1423个单位。与此同时,数字化发展不同细分维度对我国居民文化消费规模扩容提质同样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数字基础维度的边际贡献相对最强,数字金融维度次之,数字环境维度相对较小,但整体边际贡献的差异不大,意味着政府在发挥数字化赋能居民文化消费扩容提质方面需要统筹兼顾,协同推进数字基础、数字环境和数字金融维度建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中根 洪涛
理论分析显示,服务业的发展将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等路径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本文引入路径分析方法,设计了两个步骤的实证方案:第一步,验证居民收入、收入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第二步,验证服务业发展与居民收入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同时,利用中国29省(市、区)1993-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产业政策对服务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001年政策颁布为分界:2001年之后,服务业发展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更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扩大消费需求具有内在一致性,而政策支持可以放大其积极效果。
关键词:
服务业 居民消费 居民收入 劳动收入占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国才 高文亮
本文依据1985-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工具,探讨了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金融发展和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但金融发展对城镇居民不同类型消费支出的促进效果存在差异性;在短期,金融发展对城镇居民的"必需品"消费支出没有影响,对城镇居民的"非必需品"消费支出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镇居民 消费行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孔艳 杨丽君
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不仅是实现现代化建设成果由全体居民共享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助于推动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新型城镇化带动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重要机制。通过引入控制固定效应和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本文的实证结果仍然成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锋 王影
"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要求我国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在以人口城镇化衡量城镇化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以城镇人口密度指标同样表征城镇化水平以突显新型城镇化中的"集约"特点。基于2000—2016年29个省级面板数据,使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从人口城镇化和城镇人口密度两个角度分析城镇化对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能耗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人口城镇化、城镇人口密度对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能耗均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从人口城镇化的角度看,城镇化能够控制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能耗增长并且两者之间的弹性系数因所处门槛区间不同而存在差异。从城镇人口密度的角度来看,其对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能耗会产生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会因其跨越门槛值而减弱。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骆祚炎
VEC模型分析表明,中国城镇居民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微弱。这与住房价格上涨过快、住房资产缺乏流动性和居民较强的流动性约束有关。为发挥住房资产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应该采取措施抑制住房价格的过快增长,保持住房资产的适当流动性,保持对住房市场的平稳调控。
关键词:
流动性 住房 消费 财富效应 VEC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恩猛
文章首先分析了浙江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然后用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影响文化消费的主要因素的显著性,利用工具变量法修正了由于忽略人们文化素质而导致的内生性问题。结果显示:收入、价格、休闲时间和消费者文化素质都对文化消费有显著影响。最后从消费者和文化产业发展等角度提出了增加文化消费的建议。
关键词:
文化消费 面板数据 工具变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徐和清 张桂香
基于我国2002-2011年各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收入结构对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存在差异性影响,工资性收入对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扩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次是转移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而财产性收入作用不显著。从对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扩大作用的地区差异上看,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异不明显,转移性收入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异较大,财产性收入在中部地区作用明显但在东西部地区不明显,经营性收入在东中西部地区作用不明显。因此,为促进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扩大,应促进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降低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不稳定性,提升收入预期。
关键词:
收入结构 城镇居民 文化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梅 陈春伟
文化消费是指以文化产品或服务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对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0-2016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占绍文 李慧茹
为了提高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转变消费结构,提升居民福利水平,本文从收入、总消费、储蓄三个方面分析了陕西省文化消费的现状与问题。并且,基于陕西省11年的统计数据,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除了收入水平外,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文化素质、消费观念及公共文化服务也是影响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增加居民收入、提升生活水平、转变消费观念、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文化消费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姗颖
基于现有研究,以合肥市为例,分析2018年个税改革对税收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此次个税改革使合肥市税收收入增速、个税收入、个税收入占比税收收入下降,减税效果总体显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但城镇居民消费在短期内并未得到显著刺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得到改善和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