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7)
2023(7111)
2022(5948)
2021(5123)
2020(3927)
2019(9086)
2018(8897)
2017(16661)
2016(8948)
2015(9804)
2014(9863)
2013(9859)
2012(9479)
2011(8868)
2010(9110)
2009(8272)
2008(8103)
2007(7249)
2006(6720)
2005(6361)
作者
(26937)
(22244)
(22216)
(20826)
(14241)
(10626)
(10069)
(8611)
(8609)
(7919)
(7678)
(7421)
(7083)
(6986)
(6979)
(6904)
(6614)
(6468)
(6366)
(6351)
(5547)
(5525)
(5385)
(5137)
(5042)
(5008)
(4948)
(4881)
(4569)
(4384)
学科
(49174)
经济(49130)
管理(22616)
(21443)
中国(19993)
地方(19828)
(14511)
企业(14511)
(13077)
方法(12848)
数学(11253)
数学方法(11144)
业经(11104)
(10504)
地方经济(10489)
农业(9321)
环境(9063)
(8484)
金融(8484)
(8374)
银行(8364)
(8219)
(7526)
(7398)
发展(7382)
(7362)
(7319)
技术(7029)
城市(7009)
(6760)
机构
学院(130764)
大学(127893)
(57442)
经济(56050)
研究(51387)
管理(47195)
理学(39138)
中国(38593)
理学院(38586)
管理学(38011)
管理学院(37760)
科学(30676)
(29223)
(25865)
(24924)
研究所(23143)
中心(22790)
(21808)
(21009)
(20002)
师范(19830)
北京(19118)
财经(18995)
(18986)
业大(17722)
(17638)
经济学(17545)
(17096)
农业(16667)
(16057)
基金
项目(83438)
科学(66557)
研究(62448)
基金(59000)
(50770)
国家(50303)
科学基金(43510)
社会(41191)
社会科(39181)
社会科学(39172)
(34294)
基金项目(31426)
(28321)
教育(27114)
自然(26194)
自然科(25583)
自然科学(25581)
(25289)
自然科学基金(25083)
编号(24731)
资助(23058)
发展(20851)
(20489)
成果(19652)
重点(19074)
课题(18626)
(17361)
(17260)
国家社会(16966)
创新(16264)
期刊
(72665)
经济(72665)
研究(45502)
中国(31442)
(21260)
管理(18294)
科学(17924)
(17222)
学报(16838)
教育(15731)
(15225)
金融(15225)
农业(14787)
业经(13342)
大学(13022)
学学(12174)
技术(11981)
经济研究(11549)
问题(10955)
财经(9115)
(8587)
(7966)
城市(7507)
(7490)
资源(7116)
商业(7010)
现代(6997)
技术经济(6700)
世界(6380)
科技(6230)
共检索到215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常永胜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须从城市结构、功能与交通的辩证关系中探寻优化的路径。通过城市集群发展,把人口分流到卫星城市,能有效地解决交通难问题;以公交为主的城市交通,能有效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交通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雷黎  申金升  徐一飞  
一、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 目前,自80年代开始兴起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已逐渐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交通已成为北京21世纪城市交通的基本模式。 要达到交通可持续发展,应促使人们对交通需求管理进行深入地思考,特别是作为交通需求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客运结构,并在交通消费观念、提高交通效率所依托的基本手段以及交通的资源环境利用等方面进行显著的变革,以期实现城市交通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也苏  
共享交通是基于互联网+和共享经济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大众出行交通模式。它反映了生态智慧城市发展时代对城市交通的新要求,增加了城市交通的有效供给,提供了方便快捷、绿色低碳的交通方式,是城市交通的新的生产力。当前,共享交通面临发展无序、环境秩序矛盾、规范管理滞后等问题,制约着共享交通的发展。促进共享交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共享交通环境秩序管理制度、制定共享交通发展的分类监管制度、打造开放协调的市场环境以及建立城市交通公共治理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也苏  
共享交通是基于互联网+和共享经济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大众出行交通模式。它反映了生态智慧城市发展时代对城市交通的新要求,增加了城市交通的有效供给,提供了方便快捷、绿色低碳的交通方式,是城市交通的新的生产力。当前,共享交通面临发展无序、环境秩序矛盾、规范管理滞后等问题,制约着共享交通的发展。促进共享交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共享交通环境秩序管理制度、制定共享交通发展的分类监管制度、打造开放协调的市场环境以及建立城市交通公共治理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飞龙  
本文旨在从发展绿色交通的角度探讨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绿色交通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有关部门可以从推动“绿色交通”导向的城市规划与交通设计、倡导绿色交通工具、营造绿色交通环境和强化绿色交通意识等方面实施和发展绿色交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登清  张阿玲  吴宗鑫  
本文阐述了城市土地使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之间的关系,从城市土地使用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保持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的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登清  张阿玲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明华  
苏州市城市交通存在着道路等级较低、公共交通不发达和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未来苏州的区位、人口、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变化会诱发新的交通需求 ,需要解决产生的问题 ,推动新的交通格局形成 ,建立适合苏州发展的城市交通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罗仁坚  
近10多年来,我国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加快,而交通拥挤问题却愈加严重,既有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受到严重的挑战。一、造成当前城市交通状况恶化的一些主观原因(一)对私人机动化发展预见性不足,缺少整体性应对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远  路迹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城市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功能和形象标志之一,高效、畅通的城市交通体系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保障。城市交通发展在改善经济布局、推动城市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本文通过对香港、新加坡、伦敦世界城市发展交通的比较研究,分析我国发展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城市交通的规划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露  
低碳城市建设是国家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重要途径,低碳交通发展对城市低碳实践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智能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低碳化发展的模式和方向,是解决城市道路发展缓慢、车辆增长速度过快这一矛盾最有效而便捷的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低碳城市和智能交通概念及内涵,而后对国内外智能交通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借鉴,在结合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交通低碳发展的智能化选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谭果林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许多专家都认为大城市的道路密度低是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提高路网密度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其中主要约束之一是全封闭的深宅大院,大型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规模大,占地面积大,导致路网无法加密。中世纪欧洲修建城堡,我国古代修建的城墙均出于安全防范的需要,一些城市实行封闭式管理而修建的院墙围栏也同样是为了安全防范采取的手段。随着社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申金升,徐一飞,雷黎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北方交通大学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申金升徐一飞雷黎前言: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交通中如何体现,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新构想,对其特征、量化指标进行了介绍,最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交通规划的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冰  周俭  
从城市垄断组织和即得利益者对空间规划合理性的影响、城市规划管理与决策机制、城市官僚与投机盛行、城市空间及交通规划、城市信息网络发展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面对目前城市交通拥堵应采取的一系列对策,包括加强多中心化都市圈的发展模式;遏制对土地、房产等投机;完善国家城市规划管理与决策机制;优化社会分工;建设信息城市;加强城市空间规划及交通规划设计的专业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