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4)
2023(6768)
2022(5637)
2021(4942)
2020(3667)
2019(8491)
2018(8363)
2017(15485)
2016(8384)
2015(9205)
2014(9301)
2013(9299)
2012(9103)
2011(8541)
2010(8788)
2009(7973)
2008(7871)
2007(7063)
2006(6650)
2005(6290)
作者
(25671)
(21221)
(21191)
(19889)
(13679)
(10168)
(9523)
(8292)
(8218)
(7648)
(7351)
(7106)
(6888)
(6690)
(6669)
(6631)
(6264)
(6165)
(6059)
(6031)
(5355)
(5228)
(5173)
(4982)
(4823)
(4800)
(4723)
(4720)
(4325)
(4242)
学科
(44654)
经济(44608)
中国(20711)
管理(20378)
地方(19221)
(18534)
(13122)
(11264)
企业(11264)
业经(10384)
地方经济(10277)
(10252)
农业(9540)
方法(9396)
环境(8172)
(8144)
金融(8144)
数学(7863)
(7848)
银行(7840)
数学方法(7809)
(7762)
(7432)
发展(7309)
(7288)
城市(6941)
(6729)
(6569)
贸易(6558)
(6186)
机构
学院(123508)
大学(120967)
(53275)
经济(51919)
研究(51502)
管理(43105)
中国(38561)
理学(35312)
理学院(34753)
管理学(34211)
管理学院(33961)
科学(30582)
(28628)
(26542)
研究所(23683)
(22849)
中心(22682)
(21414)
(20313)
(19670)
师范(19504)
北京(18885)
(18679)
财经(17268)
(16954)
业大(16592)
农业(16415)
经济学(16203)
(15913)
科学院(15811)
基金
项目(77631)
科学(61508)
研究(58674)
基金(54300)
(47078)
国家(46619)
科学基金(39713)
社会(38323)
社会科(36323)
社会科学(36317)
(31276)
基金项目(28740)
(26216)
教育(25157)
(24007)
编号(23713)
自然(23485)
自然科(22920)
自然科学(22917)
自然科学基金(22461)
资助(21057)
发展(19773)
(19436)
成果(19309)
课题(17881)
重点(17763)
(16071)
国家社会(15811)
(15627)
创新(14711)
期刊
(70142)
经济(70142)
研究(44517)
中国(31588)
(21498)
科学(17906)
管理(17206)
学报(15939)
教育(15446)
农业(14990)
(14877)
(14500)
金融(14500)
业经(12960)
大学(12256)
学学(11437)
技术(11012)
经济研究(10774)
问题(10737)
(8507)
财经(8140)
(7691)
城市(7520)
(7134)
资源(7111)
现代(6962)
世界(6796)
商业(6560)
(6129)
论坛(6129)
共检索到208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杰  刘树昇  高立谦  
本文在分析了城市发展与人口安全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阶段,在相关研究人员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进行了汇总分析,指出了我国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发展模式粗放,发展形式单一;城镇化率内涵不足,质量不高,城市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不匹配;城市发展"大跃进"现象突出,较少关注民生等问题。以当前我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为基础,分析了我国人口安全的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人口安全应该关注于:一定时期内人口要素之间以及与人口要素相关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相互协调,以利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确保国家的整体安全。构建了城市发展与人口安全互动模型,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战略基础与主要思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象明,沈斌华  
大城市作为城市网络体系的核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已被人们所公认。小城镇是城市体系的基层部分,又是新兴大中城市的来源。它一方面吸收和消化大中城市的各种功能,成为其自身发展的重要依托;另一方面为大中城市提供和传递来自周围农村的各种经济信息,成为大中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都阳  屈小博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典型国际大城市在城市产业分布、就业与人口聚集方面的一般规律及特征,揭示相应经济发展阶段城市人口规模、产业分布与劳动力就业分布关系的特征。研究表明: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经济结构即产业结构及其布局将会根据要素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并不断调整,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需求变化促进就业人口结构的不断优化,由此城市人口流动及规模相应发生变化,国际大城市人口总量规模及其增长也将随之变动直至趋于平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蔡秀云  李雪  汤寅昊  
文章以城市化背景下的公共服务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化与公共服务发展关系的角度对中国公共服务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公共服务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并不同步,既存在公共服务发展的缺口,也存在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方面的较大缺口,这表明中国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跟不上城市化发展速度。因此,要保障城市化战略的顺利实施,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民众,需要加大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力度,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尤其要对社会保障与就业等与人口因素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给予重点关注。文章还测算了未来满足城市化发展每年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应增长的速度,以期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敏芳  
从解决人口迁移角度探讨城市化的发展问题,是一个新的边缘学科领域。本文从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预测分析入手,探讨城市化发展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分析不同类型城市吸纳人口能力,从经济效益与容纳人口能力两方面考虑问题,从人口迁移角度探讨应该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文章应用大量的人口普查与经济统计资料,将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小花  王铁军  
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社会保障的对象是人口 ,人口需求是决定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社会基础。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人口发展的关系的考察发现 ,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 ,正确处理人口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充分发挥社会保障调控人口的功能 ,同时以人口发展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始终不可忽视的基础工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朝臣  鲍步云  王宏  
农村城市化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选择人均GDP指数、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万人中大学生数等指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具体影响,并据此提出一个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建议框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芳林  臧凤新  赵喜仓  
协调发展既是国民经济乐观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江苏省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定位,发现环境发展中的薄弱点与发展潜力,促进环境与人口、经济的协调发展。以环境安全理论为依托,以强调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建立江苏省环境与人口、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应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及变异系数法权重均值赋权,借鉴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来计算协调系数。结果表明:2001~2010年江苏省环境与人口、经济系统的平均协调水平处于基本协调状态,并且有稳中上升的趋势,协调发展前景乐观;同时分析并提出了建立健全江苏省协调发展机制、探讨环境安全维护体系建设、制订缓解人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  刘昌宇  唐代盛  
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期,2000年后社会转型特征明显。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口始终是我国追求发展全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基本国情,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要素。人口科学的本质是把握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最基本的特征和趋势性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完善包括人口学在内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社会形态变迁引致我国人口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表明对我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新平  
人口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也是人口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在传统效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贯彻循环经济思想理念,努力建立一个以效用分析为内容的循环经济分析模型,揭示出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并以此为基点,找出人口发展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从果  甄峰  汤培源  
文章从理论与实证方面对港口开发、产业发展与人口城市化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理论部分,从共性出发,总结了三者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从差异性出发,基于港口-腹地类型的不同,将三者相互作用的强度划分为超强关联互动作用型、强相互作用型、中强相互作用型以及弱相互作用型。同时,基于区域产业链组织的视角,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进一步考察了三者的相互作用。在实证部分,以曹妃甸地区为例,从港口-腹地类型的视角和区域产业链组织的视角,对理论分析进行了初步的检验。结合曹妃甸地区主要开发区的发展情况,概括出海港工业区城市化模式和临港农场改制型开发区城市化模式,根据城市化模式的不同,对三者的相互作用作了进一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润龙  
2010年长三角人口总量、GDP总量,人口密度、人均GDP和地均GDP都处较高水平。长三角的高收入和优裕生活条件吸引外来人口流入。大量的人口流入,使上海、浙江的人口老龄化似乎得到了缓和,但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仍非常高。论文讨论了人口老龄化的三个阶段:长寿(健康)老龄化、少子老龄化和迁移(流动)老龄化。迁移老龄化加剧农村空心化,加大了政府和社区的社会责任;迁移老龄化的突发性使其与经济发展相关性下降;迁移老龄化也造成全局老龄化和区域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和家庭老龄化、户籍人口老龄化和常住人口老龄化相背离。这些都必须引起有关方面高度注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祝影  
从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出发 ,结合中国人口现状及其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压力的阐述 ,本文认为 2 1世纪中国城市化理念选择必须优先确立人的转型 ,并探讨了其实现的具体措施 ,分析了其主要基础理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萍  陈锐  
江苏省提出在2010年人口城市化率达到60%,有学者指出,该目标水平过高,偏离实际。本文将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此目标的可实现性:重新界定现用的人口城市化率的统计口径,证明江苏省实际上已具有较高的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