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55)
- 2023(14087)
- 2022(12594)
- 2021(11916)
- 2020(9952)
- 2019(22962)
- 2018(22922)
- 2017(43983)
- 2016(24304)
- 2015(26986)
- 2014(26803)
- 2013(26233)
- 2012(23542)
- 2011(21048)
- 2010(20907)
- 2009(19424)
- 2008(18224)
- 2007(15387)
- 2006(13490)
- 2005(11473)
- 学科
- 济(93289)
- 经济(93182)
- 管理(66065)
- 业(60532)
- 企(50198)
- 企业(50198)
- 方法(43523)
- 数学(38112)
- 数学方法(37499)
- 中国(26342)
- 农(25219)
- 地方(22976)
- 财(21847)
- 学(20721)
- 业经(19917)
- 农业(16906)
- 理论(16496)
- 环境(15285)
- 贸(14837)
- 贸易(14827)
- 和(14720)
- 制(14694)
- 易(14279)
- 务(13453)
- 财务(13380)
- 财务管理(13360)
- 技术(13359)
- 划(12917)
- 企业财务(12506)
- 教育(12296)
- 机构
- 学院(324875)
- 大学(323982)
- 管理(129335)
- 济(121078)
- 经济(118078)
- 理学(112788)
- 理学院(111437)
- 管理学(109012)
- 管理学院(108433)
- 研究(106657)
- 中国(77804)
- 科学(69567)
- 京(69324)
- 财(54083)
- 所(52932)
- 农(51606)
- 业大(49570)
- 中心(48583)
- 研究所(48538)
- 江(46952)
- 范(45804)
- 师范(45402)
- 财经(43621)
- 北京(43576)
- 农业(40098)
- 经(39547)
- 院(39427)
- 州(38895)
- 师范大学(36609)
- 经济学(35125)
- 基金
- 项目(230231)
- 科学(180869)
- 研究(167586)
- 基金(165510)
- 家(144232)
- 国家(142990)
- 科学基金(123406)
- 社会(103613)
- 社会科(97947)
- 社会科学(97922)
- 省(91217)
- 基金项目(88694)
- 自然(82009)
- 自然科(80106)
- 自然科学(80090)
- 自然科学基金(78538)
- 教育(77436)
- 划(76998)
- 编号(69884)
- 资助(68094)
- 成果(55521)
- 重点(51459)
- 部(49297)
- 发(49060)
- 课题(47990)
- 创(47515)
- 创新(44185)
- 科研(43831)
- 大学(42730)
- 项目编号(42455)
- 期刊
- 济(131698)
- 经济(131698)
- 研究(93125)
- 中国(60834)
- 学报(51048)
- 科学(47953)
- 农(46914)
- 管理(45418)
- 财(40245)
- 教育(39314)
- 大学(38125)
- 学学(35612)
- 农业(32486)
- 技术(28696)
- 融(23125)
- 金融(23125)
- 业经(22843)
- 经济研究(20557)
- 财经(19262)
- 图书(19008)
- 问题(18347)
- 业(16693)
- 资源(16635)
- 经(16362)
- 科技(16225)
- 版(15286)
- 理论(15194)
- 技术经济(15067)
- 发(14868)
- 现代(14715)
共检索到465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大伟 汪平西 戴军 杨金谭
河谷型城镇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城镇类型,近年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人地矛盾突显、生态环境恶化、城镇风貌缺失等诸多问题,亟须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和城市风貌修补。通过对城市双修理论及实践的研究分析,提出当前城市双修理论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系统性及多维目标对城市双修的理论内涵和范式进行梳理和提炼,构建城市双修的理论体系。基于该理论,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营镇风貌修复为例,对西北黄土高原河谷型城镇风貌修复进行指导,提出特色风貌修复的理论框架、目标、指标及措施。
关键词:
城市双修 黄土高原 河谷型城镇 特色风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顾鸣东 葛幼松 焦泽阳
认为城市风貌规划具有塑造城市个性、提高管理绩效、改良城市景观等作用。认为国内风貌规划起步较晚,目前存在着规划理念落后、分析方法主观、规划内容面面俱到、规划成果指导性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针对上述问题,试从规划理念、规划方法、规划内容、规划成果四个方面就如何提高风貌规划的可操作性加以探讨,并以台州市路桥区的城市风貌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可操作性 风貌规划 路桥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疏良仁 肖建飞 郭建强 朱娟
城市风貌规划是通过对城市历史文脉进行挖掘,从而引导城市形成富有个性魅力的空间形态的一项专项规划。本文从整体的城市设计角度对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方法和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以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城区风貌规划为例,介绍了风貌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和规划内容。
关键词:
城市风貌 规划编制 专项规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永伟 彭宏业 陈怀录
开发区的建设对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西北部地区具有重要意义,"产城融合"理念是推进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战略。文章对"产城融合"的理念内涵做了深入解析,分析该理念下在西北河谷型城市郊区建设工业园需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进而以典型河谷型城市兰州郊区卧龙川园区规划研究为例,从产业、交通、配套体系、生态以及实施时序五个方面提出了"产城融合"理念下的规划应对策略,并初步总结了该类园区规划的模式,以期为同类园区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产城融合 西北 河谷型城市 工业园规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晖 杨树华 李国彦 吴启焰
从景观中心的确定、景观轴线及景观视廊的控制、景观序列的组织、绿地系列规划、高度控制系统、天际线的形成、建筑物的形式与风格设计等7个方面论述了景洪市澜沧江沿江城市风貌规划的原则与策略,探讨了这一区域规划在整个景洪市乃至西双版纳—澜沧江一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城市风貌 景观 规划设计 要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孟远 兰静超
解析古镇环境风貌要素与游人时空行为的关联,对古镇旅游目的地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大意义。研究选取乌镇西栅景区作为研究案例地,通过百度大数据解析游人时空行为分布特征,综合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深入揭示游人时空活动强度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强度和交互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古镇环境设计和改造提出了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定敏 文剑钢
古村落作为乡土"耕读聚落"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我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对"产业集聚、人口聚居、资源统筹、产业升级"的快速发展,乡村空间将再次面对聚落村寨空间的结构整合,这对古村落以及周边环境风貌的保护与发展将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本文以楠溪江芙蓉古村为例,分析村落环境景观的构成要素,结合芙蓉村风貌保护的现状问题,探讨"自然·古村落·人"整体保护策略,以期为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古村 新型城镇化 风貌 保护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昌新
以城市设计理论发展脉络为背景,采用主客体关系分析视角,对不同时期的城市风貌相关理论进行了全面梳理,勾画了以时间为线索的城市风貌研究历史视野的演化轨迹,并提出国外研究历史视野"三视角"、"六领域"和国内"三视角"、"五领域"的主张,力图阐明不同时期城市设计主流思潮的社会价值取向决定了城市风貌研究的时代主题和目标。最后,指出城市风貌特色研究和复杂性科学将是未来城市风貌研究的主导领域和主要方法。
关键词:
城市风貌研究 历史视野 综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永泰 赵艳华
目前我国的城市正在进入一个以更新再开发为主的发展阶段。在城市更新再开发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历史风貌建筑,使其得到更好的利用,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已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论文从历史风貌建筑的特性出发,分析其修复开发模式,使其在传承历史文化和古旧建筑再利用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历史风貌建筑 再利用 开发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文剑钢 文瀚梓
我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出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千城一面、形象迷失、缺乏认同"等长期存在并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何消除和化解这些问题,使拥有自然环境的传统村镇风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得以保护和持续发展,正是未来苏南美丽乡村建设的焦点。论文以"关注民生"为前提,根据苏南现状,提出"化城入乡"、"绿野分隔"、"多核聚居"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风貌保护策略,对建设苏南地域城镇特色风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志斌 潘晶 达福文
结合会宁县祖厉河城区段概念规划,从区域解读、现状评述、规划手法、规划定位、规划构想等方面,对西北地区中小城镇滨水空间生态治理与综合开发进行了系统分析,为西北地区中小城镇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功能结构、提升整体形象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关键词:
生态治理 综合开发 祖厉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常春 吕昀
传统村镇的保护对象已经从注重保护典型文物古迹、优秀建筑发展到重点保护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见证实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存。本文引入谱系学原理,提出历史文化谱系概念,并从我国非典型传统村镇的保护实际出发,对传统村镇风貌保护的基本思路与原则进行探讨,进而构建了传统村镇风貌保护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AHP模型,最后提出传统村镇风貌保护的基本策略与建议,以期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有所助益。
关键词:
传统村镇 保护 谱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昌新 龙彬
以时间为主线,以城市设计理论发展脉络为背景,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通过考察城市风貌研究的理论渊源、历史背景以及阶段发展的特征,提出国内外"三段论"和"五段论"的主张。认为国外城市风貌研究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功能主义倾向的客体化研究、人文主义倾向的主体化研究、后现代主义倾向的主客体统一;而国内可分为五个阶段:萌芽阶段、停滞阶段、形成阶段、失度阶段、理性阶段。国内与国外相比,表现出主题内容和演化趋势基本相同,而时间和阶段相对滞后的研究态势。最后,指出城市风貌特色研究和复杂性科学将是未来城市风貌研究的主导研究领域和主要研究方法。
关键词:
城市风貌研究 历史进程 概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卫 崔凌英
楼阁是城市标识性历史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楼阁文学的视角下运用数字人文的方法对江南三大名楼古诗词进行信息挖掘、景观分析与文学制图,观照名楼的景观风貌。文章对比分析三大名楼景观异同,并从历史学、文学角度溯源、考证,认为景观同楼阁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建废盛衰与历史变迁、楼阁文学与文化积淀联系紧密。文章旨在探究城市标识性历史景观与城市历史文化的关系,以开拓城市更新发展新视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怀录 贾睿 唐永伟
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尤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小城镇快速发展的同时,西北地区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对小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在分析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立足于西北地区发展建设特征,通过对近年来西北小城镇规划的反思,探析西北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规划路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西北地区 小城镇 规划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