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73)
2023(15982)
2022(13629)
2021(12671)
2020(10309)
2019(23722)
2018(23503)
2017(44631)
2016(24206)
2015(27254)
2014(27473)
2013(27137)
2012(25453)
2011(23005)
2010(23247)
2009(20986)
2008(20627)
2007(18143)
2006(16237)
2005(14630)
作者
(72359)
(60091)
(59591)
(56499)
(38270)
(28755)
(27024)
(23626)
(22909)
(21398)
(20483)
(20461)
(19188)
(18998)
(18598)
(18359)
(17758)
(17606)
(17209)
(17039)
(14881)
(14873)
(14478)
(13729)
(13386)
(13361)
(13319)
(13217)
(12101)
(11855)
学科
(104990)
经济(104881)
管理(68050)
(65039)
(53202)
企业(53202)
方法(41806)
数学(34384)
数学方法(33965)
中国(32313)
地方(28609)
(27825)
业经(24562)
(23822)
(21146)
技术(20111)
农业(19410)
理论(18802)
(17629)
(17524)
贸易(17507)
环境(17439)
(16831)
(16706)
(15509)
(15252)
银行(15206)
(15142)
金融(15138)
地方经济(14864)
机构
大学(350264)
学院(348916)
(136235)
管理(135354)
经济(132894)
研究(124070)
理学(116025)
理学院(114557)
管理学(112560)
管理学院(111913)
中国(90364)
科学(78624)
(77778)
(62987)
(60294)
研究所(57345)
(57293)
中心(54844)
业大(52391)
(52319)
(50841)
师范(50414)
北京(49928)
财经(47917)
(45642)
农业(44576)
(43468)
(43200)
师范大学(41051)
经济学(40026)
基金
项目(237314)
科学(186319)
研究(173900)
基金(169805)
(148670)
国家(147396)
科学基金(125835)
社会(108524)
社会科(102759)
社会科学(102735)
(93123)
基金项目(90849)
自然(81583)
自然科(79580)
自然科学(79562)
(79211)
教育(78940)
自然科学基金(78088)
编号(71429)
资助(68537)
成果(58026)
(54517)
重点(53615)
(51095)
课题(50169)
(49211)
创新(45877)
科研(44393)
国家社会(44067)
发展(43267)
期刊
(157340)
经济(157340)
研究(107174)
中国(72539)
学报(55318)
科学(52913)
(52290)
管理(50668)
教育(45344)
(43339)
大学(41318)
学学(38457)
农业(36860)
技术(32310)
(28508)
金融(28508)
业经(25989)
经济研究(23964)
财经(22816)
问题(21684)
图书(21090)
(19580)
(19577)
科技(18445)
技术经济(17795)
资源(17788)
现代(16695)
理论(16270)
(16225)
(15678)
共检索到526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琳  束昱  路姗  
基于利用地下空间去主动弥补、协同地面上的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思路,探索了地下空间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再生中的角色、作用与策略,提出了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在空间布局、功能开发、环境营造等方面的规划方法和资源评价、需求预测、专项规划、低碳节能、保护协调、效益评价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的科学规划和有效利用、实现其"地面保护、地下发展",不仅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再生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而且为城市节地与地下空间的利用做出了有益的补充。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崧   姜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建成文化强国,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文化产业建设,而强大的文化产业需要文化的支撑。哈尔滨是因中东铁路而兴起的历史文化名城,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勇担新的文化使命,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拉动哈尔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文旅产业又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区域历史文化街区的文旅产业生产要素的优势和劣势,从产业梯度视阈提出了凝练文化符号、围绕文化符号规划文旅产业开发、配置文旅产业生产要素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顾俊剑  郭建军  
扬州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其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过度商业化开发,以及远离该街区所拥有的历史人文价值倾向。有鉴于此,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应立足于其本身的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其内在的历史文化生命力,增强其外在的文化竞争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涛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脱胎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围绕保护与发展这一主题,保护理论与方法不断积累完善。历史性城市景观理论的出现,提供了街区保护的新视角。本文回顾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法的演变,结合本轮规划的研究与编制过程,简述本次规划在保护方法上的探索与收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温天蓉  叶胜发  邓金平  吴宁  童磊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巨大损失难以估量。本文以灶儿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剖析了其现状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基于GIS技术评估了其火灾风险;构建了集预防、救援、评估反馈于一体的综合消防安全体系,并提出了具体的消防规划策略,以期从根本上提高历史文化街区抗御火灾的综合能力,适应街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要充分发挥冰雪资源优势,变“冷资源”为“热经济”,助力龙江经济全面振兴[1]。哈尔滨依托独特的冰雪资源,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冰雪文化。文章以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梳理出了标志性的冰雪资源和冰雪文化,分析了在哈尔滨优势冰雪经济条件下,区域文旅产业“冷资源”运用的不足,提出了冰雪文化赋能区域文旅产业开发的路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韶颖   吴楚槟   张任驰   王子越   葛润南  
我国各大城市逐步进入消费4.0时代,文化消费呈现出向个性体验、在地文化、社会共享的转向,但各地历史文化街区普遍存在空间特色与新消费模式错位、空间生产与消费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如何推动文化消费空间的转型升级,使其与新时代消费特征得以更好衔接,成为历史文化街区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文化循环理论,以广州上下九—第十甫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在分析现有文化消费空间的状况与存在问题基础上,从文化要素生产、文化意向表征、文化消费场景、文化内涵认同和社会共享规则五个方面提出街区新型文化消费空间的构建策略。研究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消费模式升级、空间品质提升乃至街区活力唤醒提供了崭新视角和创新路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聪恺  肖远飞  张曦  
以莆田市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在评判街区综合价值、梳理街区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突出问题、调查公共参与意愿的基础上,运用城市经济学方法深入探讨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着力点,包括:挖掘历史文化保护价值、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保护机制、重构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打造经济可持续的活力街区等,最后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滔  唐靖媛  杨玉玺  
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更新与改造需要综合考虑对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和项目开发的经济收益。通过历史文化街区旧城改造开发强度确定方法的文献分析与实际经验,构建历史文化街区旧城改造开发强度测算模型。基于投入产出理论测算出最低经济容积率,通过评价各区域历史文化价值等级对容积率进行调整,并考虑其他因素综合确定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最佳开发强度。以重庆市十八梯核心片区旧城改造项目作为例,验证模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崔静芳  唐嘉耀  高淑敏  
随着3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布和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商业化发展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以武汉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Python爬虫从大众点评网站获取商户LBS数据,将商户业态分为8类,综合运用GIS的最邻近指数和核密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商业业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商业业态在空间分布类型及分布状态上均存在差异;商业业态的空间分布会受到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密度、街巷空间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最后,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业态空间分布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廖永林  曹爽  
以"大拆大建"为主要方式的旧区改造导致风貌破坏,历史保护问题亟待重视。土地利用价值的逆向调整,限制了城市更新中通过改变土地用途弥补改造成本的可能性,直接加大了历史文化风貌保护项目的改造成本。倡导实施"单元最小化"改造模式,加大对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地价支持,降低更新改造成本。城市更新是城市政府通过优化配置城市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文环境的综合整治活动。如何运用现行土地政策,推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竞  李和平  曹珂  
通过对传统聚焦物质空间的历史街区保护方法的系统总结与问题剖析,提出以特征价值为导引的历史街区保护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重庆市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例,从类型特征总结、保护发展定位、保护要素梳理、景观—文化关联、保护要素管控、历史档案维护、文化—业态耦合、遗产展示利用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以价值识别、价值关联、价值延续、价值活化为具体实施路径的历史文化街区价值导引保护方法,以期丰富我国既有遗产保护理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向北  杨星莹  
英国康泽恩城市形态学和意大利穆拉托里建筑类型学都是西方当代城市形态构成和演变认知的重要理论,并在欧洲城市研究中得到了成熟的运用。在城市建筑的研究及实践领域,城市形态学和建筑类型学的方法不可分割,它们结合各自的优势,形成了应用性更高的形态类型学。通过对形态类型学核心理论的解读以及剖析,提出从物质形态分析方法着手对"阳光100·慈云老街"改造进行分析,探究形态类型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价值及作用,并提出其在运用过程中所面临挑战的思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钟行明  
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古老的传统商业街区,也是济南目前保存较多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泉城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但近年来,该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功能结构失衡,活力衰退的困境。为保护其特色风貌、复兴其活力,文章从保护其空间格局肌理、历史建筑、活力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原居民的社会网络等方面对该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范红  杨琳  
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化改造与历史文脉传承形成了矛盾。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槐院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通过系统挖掘“空间叙事文本”“持续小规模改造”和多元主体“共同生产公共服务”等举措,完整地保留了街巷肌理、文化遗存、建筑风貌和历史故事,建立起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社会教育与休闲活动之间的对话,形成了以东府文化为背景,以爱国主义、廉政文化、家风家训教育为主题,以关中民居院落为特色,集民俗文化体验、阅读服务、公益博览、娱乐活动、特色餐饮、文化创意为一体的新型文化空间。其对“空间定位”的精准把握,彰显出“槐院里”叙事空间再造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