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80)
2023(12992)
2022(11643)
2021(10935)
2020(9391)
2019(22120)
2018(22191)
2017(43591)
2016(23919)
2015(27219)
2014(27682)
2013(27713)
2012(25474)
2011(22973)
2010(23004)
2009(21245)
2008(21003)
2007(18516)
2006(15905)
2005(13734)
作者
(70733)
(58869)
(58641)
(55908)
(37395)
(28264)
(26827)
(23318)
(22234)
(20846)
(20045)
(19623)
(18479)
(18433)
(18346)
(18312)
(17955)
(17515)
(16796)
(16765)
(14700)
(14260)
(14164)
(13337)
(13235)
(13205)
(12957)
(12932)
(11870)
(11775)
学科
(99098)
经济(98996)
管理(69433)
(65678)
(54315)
企业(54315)
方法(49657)
数学(43731)
数学方法(43298)
(25573)
中国(25373)
(24381)
(21683)
地方(20892)
业经(20144)
(17523)
贸易(17519)
(17507)
农业(16976)
(16947)
(15701)
理论(15668)
财务(15627)
财务管理(15592)
(15563)
环境(15361)
技术(14753)
企业财务(14711)
(13624)
(13018)
机构
大学(347841)
学院(345176)
管理(140559)
(135876)
经济(132572)
理学(122654)
理学院(121286)
管理学(119273)
管理学院(118651)
研究(112306)
中国(81266)
(74005)
科学(72380)
(60032)
(57535)
(57012)
业大(54218)
研究所(52336)
中心(51391)
(49485)
财经(48984)
北京(46450)
农业(45512)
(45424)
师范(45021)
(44398)
(40580)
(40477)
经济学(40115)
经济管理(36689)
基金
项目(238993)
科学(186701)
基金(172612)
研究(172331)
(149955)
国家(148736)
科学基金(127639)
社会(106866)
社会科(101116)
社会科学(101085)
(93894)
基金项目(93496)
自然(84766)
自然科(82737)
自然科学(82715)
自然科学基金(81213)
(78963)
教育(78943)
资助(71176)
编号(71175)
成果(56906)
重点(52866)
(52602)
(50377)
(49067)
课题(48254)
科研(46042)
创新(45767)
教育部(44747)
大学(44378)
期刊
(144602)
经济(144602)
研究(97057)
中国(60048)
学报(55251)
(50803)
科学(50609)
管理(47066)
(45420)
大学(40745)
学学(38387)
农业(35168)
教育(34278)
技术(29331)
(24715)
金融(24715)
业经(23941)
财经(22810)
经济研究(22275)
问题(20706)
(19283)
图书(18301)
(18194)
技术经济(17521)
理论(17128)
科技(16771)
(15907)
商业(15904)
实践(15897)
(15897)
共检索到483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馨恬  羌锐  张勇  
为了准确评估城市医疗急救(120急救)系统的救援绩效,面向救护车救援调度过程,通过将救护车状态定义为空闲或繁忙建立救护车队的救援状态空间,基于条件概率的乘法规则以及生灭过程平衡方程,构造求解各救护车工作强度(救护车处在繁忙状态的时间占比)的近似线性方程组及其迭代求解算法,由此提出了救护车工作强度近似模型。基于救护车工作强度,给出了救护车跨区救援比例、响应时间等救援绩效计算方法。为了验证上述模型,评价了苏州市区120急救系统的绩效指标,据此改善了救护车救援系统配置方案。研究表明,救护车工作强度近似模型克服了以往救护车数量较多时(大于20辆)难以求解的困难;根据救援距离设置救护车指派优先级能够实现救护车共享、平衡各救护车工作强度以及跨区救援比例;在不增加救护车总数的情况下,基于救援绩效能够改善救护车分布以及急救辖区划分从而有效缩短医疗急救响应时间。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姚剑琴  
一、农村急救医疗概况剖析急救医疗是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一些医院中,对危重病人设置了专门的科室——急诊室,但这仅限于县以上的城镇医院,在农村,一般来说,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建科  邱煜焜  王方雄  白家圆  
文章通过对交通流量大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探究交通拥堵对于院前急救医疗时空可达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交通拥堵对于院前急救医疗可达性的影响在高峰时段尤为明显,相对于平峰时段,道路拥堵指数上升30.6%,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最短可达时间上升68.4%,平均可达时间增加18.9%,交通拥堵导致救护车行驶速度降低22.8%;平峰时段内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可达性明显提高,54.7%和96.9%的居民可在15 min与30 min内得到及时救治。(2)研究时段内院前急救可达时间插值结果均呈圈层式分布,可达时间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地区逐渐增加。高峰时段下交通拥堵因素对于15 min、20 min和30 min时间圈层的影响较为显著;平峰时段下,25 min圈层覆盖面积显著增加,外围地区的急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晚高峰时段15 min圈层覆盖面积相对平峰时段有明显增加,因此公交专用道路对于提升院前急救可达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3)通过考虑与不考虑交通拥堵因素的对比分析结果可知:交通拥堵对可达性所造成的影响与该地区路网密度和人口密度成正比例关系,即交通拥堵对于人口稠密、路网密集的地区影响显著。忽略交通拥堵因素时,C1地区内街道数量上升40%,覆盖人口总数上升39.8%。因此,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将直接改善中心城区居民获得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便利化程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党晨睿   李欣   吴江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在2035年的总体目标之一为建成健康中国,合理的公共医疗设施配置对贯彻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大约每2000多人里有一个人因心脏疾病发生死亡。降低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的方法除了心血管手术等措施之外,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公共场所配置AED (公众体外除颤仪)。文章结合POI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可达性分析等空间统计方法,对南京市AED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人口、相关设施点布局的关系进行探究。结论如下:(1)AED设施在秦淮、玄武和鼓楼区等中心区呈现高密度和“高—高”集聚分布特征;在高淳、溧水和六合区等边缘区呈现低密度和“低—低”集聚的分布特征;(2)AED配备情况满足其人口数量需求特征的街道数量占全市街道总量的2/3以上;(3)通过对住房与公共设施这两类设施点对AED的可达性分析发现,大部分设施点对AED的可达性较低,远远低于目前医学界规定标准。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导致南京市AED配置现状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建国  周素红  柳林  肖露子  宋广文  
时间是急救服务的敏感因素,急救服务设施可达性的时空差异对于评估急救设施的选址及急救服务调度的效率,解决公众急救医疗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辅助政府部门的决策都至关重要。交通拥堵是常见的城市问题,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域更为明显,由于交通拥堵带来的时间滞后对急救服务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浮动车GPS大数据,分析交通拥堵对广州市中心城区急救医疗设施时空可达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考虑道路实际通行状况的情况下,在交通高峰期,社区的急救医疗服务平均可达时间和最长可达时间分别比采用设计时速计算增加20%和25%。2可达性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以急救医院为中心,沿着路网向四周呈现衰减趋势。急救医院布局较多、路网密集区域的可达性高,反之则低。交通拥堵对路网密集、行车规则设计复杂以及存在通过性交通流的地区影响显著。3对不同阻抗系数下可达性变化的敏感性分析,发现随着阻抗系数的增大,可达性变化的趋势有所放缓,紧急医疗服务可达性的分异变小;这一变化趋势在交通平峰期表现更为明显。因此,在研究城市中心区域急救医疗服务时,考虑交通拥堵对可达性的影响,需要构建基于实时交通状况的可达性评估模型,合理选择模型参数,优化实时急救医疗服务调度,提升急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贺志忠  王新芝  贾玉玲  
卫生事业经过10年的改革和发展,大大增强了医疗卫生机构的生机与活力。群众的“看病难”问题得到了缓解,但是,“看病贵”又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那么,“看病贵”到底贵在哪里?“看病贵”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看病贵”的问题?本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姜可欣  焦明丽  Anastasia Gamburg  李雨泽  
院前急救收费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真正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中国已有的院前急救费用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结合英国、德国、以色列、俄罗斯等国的院前急救费用的先进经验,为中国院前急救费用的政策制定提供相关的借鉴依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广颖  王禄生  张歆  
文章以陕西和四川等省的部分乡镇卫生院为现场,利用本量利分析方法,通过配置急救车的成本效益分析,提出了在不同收费水平、不同人口和不同地理环境下,乡镇卫生院配置急救车的方案和实施条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芳  杨军  
结合吉林省几所大型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对现行医疗服务价格、医疗服务成本政策执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在保持公益性的同时建立起完善的收入补偿机制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索井春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医疗急救面临的形势日益复杂,公民权益意识不断增强,信息化手段不断更新换代,对新时代急救档案管理在及时性、准确性、完备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在制度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急救档案管理,为规范医疗急救工作、提升医疗急救水平、推动医疗急救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齐二石  王嵩  
构建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已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应急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城市应急管理系统的总体构架,分析了应急管理系统中的目标、保障、运作、激励和约束系统之间的互反馈关系及运行机制,由此细分出各系统的组成要素,为从战略角度把握我国城市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一条可参考的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凌志  郭德勇  李红臣  朱海国  江田汉  
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突发事件亦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发展趋势,给城市综合应急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此,首先对国外应急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并深入调研分析了国内以深圳为例的应急管理"大部制"实践模式、以朝阳区为例的"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模式以及以东城区为例的"N中心一体"城市综合应急管理模式,结合应急管理最新理论及上述实践分析,最后给出几点思考与建议,以期对城市综合应急管理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银银  李丽清  
目的:评价全国2010—2017年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绩效,分析东部、中部、西部投入产出效率的差异性,为提升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有关医疗卫生投入和产出的相关面板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2010—2017年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投入变化趋势以及投入产出效率。结果:全国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绩效整体较低,东部地区医疗资源配置效率高于中部,西部最低,且不同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政府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医疗资源配置,尤其要加大对中部与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绩效水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月喜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院前医疗急救作为急救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集医学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在社会文明进步和人口逐渐老龄化的今天,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院前医疗急救,就是当人或群体受到疾病折磨或意外伤害对生命构成威胁送往医院治疗前,需得到急救人员救治才能维护生命体征的医疗活动过程。其作用是及时减轻患者伤痛,挽救患者生命,努力降低急、危、重症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院前急救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医疗机构所不能代替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向国春  李婷婷  顾雪非  
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补医疗机构供方的保障制度,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救急难"作用。通过系统分析我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在资金筹集与使用、申请与拨付等方面的运行现状,发现并针对制度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疾病应急救助的经办管理机制、拓宽资金筹资渠道以及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