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50)
- 2023(19181)
- 2022(16489)
- 2021(15222)
- 2020(12985)
- 2019(29411)
- 2018(28951)
- 2017(55860)
- 2016(30232)
- 2015(33718)
- 2014(33337)
- 2013(32842)
- 2012(30074)
- 2011(26981)
- 2010(26895)
- 2009(24835)
- 2008(24208)
- 2007(21320)
- 2006(18762)
- 2005(16107)
- 学科
- 济(122499)
- 经济(122351)
- 业(88851)
- 管理(83335)
- 企(64674)
- 企业(64674)
- 方法(56836)
- 数学(50466)
- 数学方法(49872)
- 农(49705)
- 中国(34171)
- 农业(32928)
- 财(30421)
- 业经(29077)
- 学(25557)
- 地方(23812)
- 制(23556)
- 贸(22068)
- 贸易(22060)
- 易(21415)
- 银(19545)
- 银行(19476)
- 务(18981)
- 财务(18910)
- 财务管理(18866)
- 技术(18673)
- 行(18500)
- 融(18466)
- 金融(18464)
- 理论(18395)
- 机构
- 学院(426704)
- 大学(426560)
- 济(170590)
- 管理(168896)
- 经济(166951)
- 理学(147249)
- 理学院(145639)
- 管理学(142855)
- 管理学院(142098)
- 研究(140949)
- 中国(108181)
- 科学(89876)
- 京(89391)
- 农(87385)
- 财(76564)
- 业大(71543)
- 所(70381)
- 农业(67963)
- 中心(66259)
- 研究所(64586)
- 财经(62325)
- 江(61368)
- 经(57152)
- 北京(55455)
- 范(54077)
- 师范(53447)
- 经济学(51365)
- 院(50688)
- 州(49556)
- 经济学院(46588)
- 基金
- 项目(300954)
- 科学(235688)
- 基金(219655)
- 研究(213303)
- 家(193849)
- 国家(192055)
- 科学基金(164534)
- 社会(135897)
- 社会科(128539)
- 社会科学(128501)
- 省(117296)
- 基金项目(116955)
- 自然(109221)
- 自然科(106732)
- 自然科学(106699)
- 自然科学基金(104768)
- 划(98637)
- 教育(96691)
- 资助(90193)
- 编号(86033)
- 成果(67511)
- 重点(66979)
- 部(65518)
- 发(63410)
- 创(61990)
- 科研(58242)
- 课题(57948)
- 创新(57942)
- 国家社会(56334)
- 教育部(55680)
- 期刊
- 济(183143)
- 经济(183143)
- 研究(120593)
- 农(84369)
- 中国(77306)
- 学报(74168)
- 科学(65480)
- 农业(57044)
- 管理(56823)
- 大学(56172)
- 财(56015)
- 学学(53687)
- 融(41272)
- 金融(41272)
- 教育(38145)
- 业经(34255)
- 技术(34193)
- 财经(29419)
- 经济研究(28240)
- 业(27875)
- 问题(25926)
- 经(25021)
- 版(22518)
- 科技(21240)
- 业大(20294)
- 理论(19821)
- 统计(19706)
- 技术经济(19555)
- 图书(19499)
- 商业(18829)
共检索到611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温兴祥 郑子媛
与就业相关联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使得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群体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即农村户籍居民获得和城市户籍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城市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以拥有农村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为基准组,运用工具变量法的估计结果表明,拥有城市医疗保险能够显著增加农民工的家庭年消费总额。城市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促进效应对新生代和高收入农民工的作用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具有歧视性的制度安排是造成城市医疗保险显著增加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原因。因此,进一步加强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正规化建设,使得更多的农民工通过和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获得城市社会保险,从而逐步实现农民工群体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将有利于提升农民工群体的消费水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永贵 邓江年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区分农民工流动类型为家庭化流动和非家庭化流动,以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家庭化流动对农民工家庭城市消费的影响,并检验持久收入假说。研究发现:家庭化流动可显著提升农民工家庭城市消费水平,但降低其消费弹性,对低消费家庭影响尤其明显;同时,持久收入假说成立。因此,切实解决农民工家庭化持久性迁移问题,并通过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产品提供破除其预算约束是扩大内需的应有之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立建 惠云
医疗保险在缓解农民工"看病难"和"看病贵"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区域分割、独立运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使得农民工城市转换时面临较大阻碍,不利于全国统一劳动市场的建立及经济发展。文章使用工具变量法的IV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城市转换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分割的医疗保险制度显著阻碍农民工的城市转换;个人收入、家庭规模、土地规模及签订合同等因素对农民工城市转换同样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应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建立中央及省级调剂金、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网络,以减少医疗保险的区域分割对农民工城市转换的阻碍,促进我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设。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农民工 城市转换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钦 袁燕
目的:研究医疗保险对我国城市和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方法:借助"准社会实验"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参保家庭的年总消费量明显高于非参保家庭,且随着家庭医疗保险覆盖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险促进家庭消费的作用加大;与此同时,医疗保险对农村家庭消费的边际效应大于城市家庭。结论:医疗保险通过增强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而降低了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促使其更倾向于增加当期消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黄丛洋 胡苏云
目的:研究多重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匹配权重法,研究多重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并分析城乡异质性。结果:多重医疗保险能显著促进家庭消费总量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并存在城乡差异。但与商业健康保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促进家庭消费,需推进城乡二元医疗保险制度融合,提高补充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和水平,扩大商业健康保险的覆盖率,并增加居民收入。
关键词:
多重医疗保险 家庭消费 匹配权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虹 王烊烊 秦立建
我国社会保险缴费负担较重,而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医疗保险是促进还是降低个人消费有待实证检验。本文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quantile regression),研究医疗保险对农民工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城镇医疗保险整体上促进了农民工的消费支出。第二,在不同分位点上,参加打工所在地城镇医疗保险对农民工消费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随着分位点的提高,城镇医疗保险对农民工消费支出影响的促进效应逐渐减弱。第三,参加农村老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体上降低了农民工的消费水平;但在不同分位点上,参加农村老家新农合对农民工消费支出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提升农民工的消费能力,拉动内需,促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该提高农民工的城镇医疗保险参保率、加强城镇医疗保险的适应性,以及做好农民工医疗保险异地转接和结算工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春红 李齐云 王大海
利用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文章实证分析了医疗保险对居民医疗消费的影响,发现不同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医疗消费的影响不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居民患病就诊概率并降低了居民医疗支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提高了职工医疗支出但对患病就诊无显著影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对医疗消费没有显著影响。基于实证分析,提出缩小不同医疗保险差距,促进城乡医疗保险衔接与整合是实现基本医疗消费均等化的重要路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伍再华 李伟男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不仅加剧了城乡割裂和社会分化,而且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采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Probit和Tobit模型,考察了户籍对家庭商业保险市场参与行为的影响,并验证了家庭借贷约束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户籍是导致家庭商业保险市场参与行为异质性的重要因素,不同户口类型、不同区域相同户籍的家庭商业保险市场参与行为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户籍影响家庭商业保险市场参与行为的过程中,借贷约束的中介作用确实存在。基于以上结论,政府应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打破城乡和区域壁垒,提高农村家庭与贫困地区家庭的收入水平,破除家庭商业保险市场参与的障碍。
关键词:
户籍 借贷约束 商业保险市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秦立建 陈波
基于国家卫计委2010年12月的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专项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存在分位效应。在低分位点上,模型重点刻画城市融入度较低的样本的特点,医疗保险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影响不显著;随着分位点的提高,模型越来越体现城市融入度高的样本的特点,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有正影响,影响程度不断增强。而养老保险对农民工城市融入则没有这种效应。本文认为养老保险对农民工融入城市具有类似门槛的效应,即是否有养老保险对不同层次的农民工都很重要;而医疗保险具有类似福利的效应,越是城市融入度高的农民工越看重医疗保险是否能更好地满足自己在城市生活的...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农民工 城市融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裴建廷 张惠卿 齐元涛 刘倩 马桂峰 王晓丽 郑雪梅
目的:对5轮CFPS数据进行社会医疗保险对消费支出公平性的研究,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别就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对消费支出不公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职工医保人群平均年龄每增加1岁,其消费支出基尼系数平均降低0.008 (P<0.10);2016年和2018年参保增长率显著下降,两年度参保增长率基本持平。结论:随着职工医保人群年龄的增加,会不断降低其消费支出不公平性;城乡居民医保人群的复杂性,对消费支出不公平的作用受到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降低消费支出不公平性;医保参保率趋于稳定。
关键词:
社会医疗保险 消费支出 公平性 基尼系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春琦 李立
本文以家庭劳动力供给为研究视角,在双薪生命周期模型的框架下,利用CFPS的数据识别出家庭劳动力供给自身消费平滑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妻子的工资收入冲击,家庭劳动力供给带来的消费平滑效应更加突出,而对于丈夫的工资收入冲击,往往需要借助家庭资产积累等渠道多管齐下,才能进行更为有效的消费保险平滑。针对不同年龄组而言,30~47岁这个年龄段的夫妻具备更强的劳动力供给自身消费平滑的效应,财富的平滑效应对处于48~60岁之间中老年夫妻的家庭更为突出,而20~29岁的年轻夫妻是国内消费大军中的"弱势群体"。此外,我们还发现税收冲击对不同类型家庭劳动力供给消费平滑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高收入群体没有显著提高自身消费倾向,而低收入群体也没有受到所得税改革再分配效应的刺激,只能更多地依靠金融市场与亲友借贷去维持消费平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程建林 刘传江
基于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农民工课题组问卷调查数据,并结合二元选择模型对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影响因素进行的分析结论显示,农民工的年龄、性别、职业、务工年限、恩格尔系数以及家庭人均收入对其医疗保险需求有着显著的影响。考虑年龄对医疗保险需求的显著影响,本文把农民工分为第一代与第二代,分析两代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文章指出,为了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障,我们必须考虑影响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的因素以及第一代与第二代农民工需求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完善制度供给,进行相关的制度安排。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秦立建 苏春江
本文利用国家卫计委的农民工调查数据,研究了用工单位提供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我们使用了新近发展的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用工单位将医疗保险的成本转嫁由农民工个人承担,降低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工资—福利折中"效应。因此,应该完善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农民工 “工资—福利折中”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安驰 樊士德
该文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Probit模型与OLS模型实证分析了在不同收入水平下,劳动力流动对全国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的全样本看,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在7000元左右与26000元左右存在两个阶段"门槛",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低于7000元左右时,劳动力流出将会显著地提高农村家庭进行教育投入的概率与投入力度;而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介于二者之间时,劳动力流出将会减少农村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入的概率,但有人力资本投资的家庭仍会显著提高家庭人力资本投入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人力资本投入 农村家庭收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艳华 余畅婉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的农村家庭样本数据,从“接入沟”和“使用沟”两个维度分析数字鸿沟对农村家庭金融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家庭面临着比较严重的“接入沟”和“使用沟”问题,数字鸿沟对农村家庭金融投资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其阻碍机制主要归结为信息传输机制、学习机制和社交机制。这种阻碍作用具有代际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特征,其代际异质性特征表现为,“接入沟”和“使用沟”对中、老年家庭金融投资的阻碍作用显著高于青年家庭;其地区异质性特征表现为,“接入沟”、“使用沟”对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金融投资的阻碍作用大于东部地区,对中部地区无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