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9)
2023(6823)
2022(4982)
2021(4325)
2020(3230)
2019(7417)
2018(7268)
2017(13642)
2016(7507)
2015(8190)
2014(8413)
2013(7844)
2012(6817)
2011(6230)
2010(6254)
2009(5976)
2008(5893)
2007(5183)
2006(4860)
2005(4542)
作者
(21743)
(18312)
(18008)
(17433)
(11767)
(8634)
(8148)
(7118)
(7100)
(6277)
(6234)
(6143)
(5920)
(5856)
(5628)
(5623)
(5418)
(5287)
(5198)
(5182)
(4521)
(4411)
(4391)
(4242)
(4143)
(4014)
(3942)
(3807)
(3660)
(3537)
学科
(37160)
经济(37122)
管理(18949)
(16586)
中国(14441)
(12919)
企业(12919)
方法(11530)
地方(9948)
业经(9257)
(9195)
数学(9029)
数学方法(8939)
(7948)
城市(7510)
(6973)
理论(6920)
农业(6427)
(5954)
城市经济(5664)
产业(5637)
环境(5555)
发展(5394)
(5379)
(5368)
(4982)
金融(4981)
(4848)
银行(4836)
(4775)
机构
大学(111602)
学院(109902)
(45664)
经济(44476)
研究(40405)
管理(39070)
理学(33632)
理学院(33122)
管理学(32465)
管理学院(32277)
中国(28903)
科学(25107)
(24665)
(20217)
(19488)
研究所(17821)
中心(17485)
(17201)
师范(17083)
财经(16380)
(16379)
(16305)
经济学(15478)
北京(15244)
(15217)
业大(14984)
(14960)
师范大学(14227)
经济学院(13827)
(13527)
基金
项目(75013)
科学(60676)
基金(56095)
研究(53521)
(49385)
国家(49036)
科学基金(42813)
社会(36832)
社会科(34944)
社会科学(34937)
基金项目(30070)
(28413)
自然(26929)
自然科(26352)
自然科学(26346)
自然科学基金(25863)
(24416)
教育(23821)
资助(20778)
编号(20541)
重点(17323)
(16816)
成果(16335)
国家社会(16163)
(15865)
(14987)
课题(14820)
创新(14106)
科研(13717)
教育部(13686)
期刊
(52802)
经济(52802)
研究(36106)
中国(20427)
科学(16656)
学报(16530)
(15377)
(14718)
管理(14335)
大学(12583)
学学(11799)
教育(11515)
农业(10261)
问题(8967)
(8804)
金融(8804)
经济研究(8478)
财经(8425)
技术(8189)
城市(8020)
业经(7778)
(7384)
(7239)
现代(6429)
资源(5767)
(5507)
(5097)
图书(5082)
商业(4903)
技术经济(4776)
共检索到162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卫  
城市化进程空间周期理论认为城市化历程由(向心)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阶段组成。以美国为例,根据人口分布的空间变化情况,指出无论从整体上的大都市区还是个体大都市区分析,四阶段的城市化进程空间周期理论都是站不住脚的。城市化进程空间周期理论以有着严格限制条件而成立的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现象为基础进行理论演绎,而研究视野又只局限于1990年之前的城市化时期,结果导致了理论建构的错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永正  
一、对我国城市化滞后程度的探讨 研究城市化多半起因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低,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现在流行的观点是“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如曾令华先生的《我国现阶段扩大内需的根本途径——城镇化》(以下简称城镇化)一文认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收入水平”,理由是“参照钱纳里的标准结构,我国1999年的城市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斌栋   付钰   古荭欢  
基于欧洲城市研究提出的城市生命周期理论,把城市空间演化过程分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4个阶段,得到后续实证研究的支持和广泛应用。然而,这一理论因对人口数量之外的其他城市要素,以及城市演化特征、演化阶段和演化顺序的异质性考虑不足而遭到批判和质疑。尽管对这一理论已有不少修订、补充和完善,但仍存在若干突破和发展的空间,未来要纳入新城市现象以拓展理论的普适性;细化城市类型以归纳演变多样性;考虑人口结构要素来增强城市空间分析的深刻性;以及整合多个城市系统提高城市空间演化理论的综合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税伟  张启春  王山河  
城市近郊呈动态化的过程,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区域,其变化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文章探讨了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的特点,重点运用城市化理论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地在城市化进程中受到的影响、发生的变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章铮  杜峥鸣  乔晓春  
文章运用年龄结构-生命周期方法分析农民工的就业与城市化。指出,城市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在用工时主要招收高劳动生产率的青年农民工,导致了(1)乡村还存在大量低劳动生产率的中年剩余劳动力的条件下,城市出现全国性的民工荒。(2)进入中年后的农民工绝大多数无法继续在城市就业,因而工作年限成为农民工城市化的关键因素。作者应用该模型估算出农民工家庭进城定居所需的最低连续工作年限,并对农民工预期工作年限的分析与对农民工工作寿命表的估算相结合,估算出中国具备城市化最低限度经济能力的农民工总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梅波  
公司财务和产业组织理论的交叉融合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领域。本文对行业周期、市场化进程与债务期限选择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通过多种计量模型检验后发现:相比于成熟期和衰退期行业,成长期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更低;市场化程度越高地区的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越低,在市场化程度越高地区的成长期行业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越显著。在资产负债率一定的情况下,相比于衰退期行业,成长期和成熟期行业的债务期限越长;市场化程度越高地区的公司的长期债务比例和长期借款比例越低。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嵌入市场化进程后行业效应如何影响债务期限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有助于理解行业周期在债务融资决策中的机理和重要性,以及转型经济时期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钟炜菁  王德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对城市存量空间的研究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基于居民行为活动的周期规律对城市空间进行研究,进而提升城市空间的品质日益重要。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许多大数据的获取成为可能,并由于其低成本、即时、大样本等优势,在城市空间研究方面具有巨大的价值。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探究居民活动的空间周期变化特征,并基于空间的周期特征曲线,采用相似性传播聚类算法进行空间分类。研究表明,居民活动有平日一日周期和平日加周末二日周期,与人的作息规律相符合。市核心区、城市副中心及主要就业中心,昼夜波动和平日周末活动强度的差异都较为明显。空间分类结果显示,城市活动空间的组织既体现出个体充分的空间能动性,也反映出对土地使用类型以及设施建设、投入程度的耦合性。上海市内环内核心区混合多样的用地模式使得活动区内居民活动内容丰富,周期特征功能区边界模糊。研究成果可为未来的城市空间规划提供指导,为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布置、设施布局等优化提供决策支撑和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德  
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维农(R.Vernon)于1966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一文中提出了产品周期理论。维农认为,产品和生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一般从出生起,经过成长期而进入老年期。产品周期理论考察的是,新产品的产生、成长、成熟的全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技术传播、比较优势和投资在国际间的变动过程,和每一阶段对贸易格局的影响。维农把一个产品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 1.新产品阶段。技术的创新、新产品的出现,需要有大量的研究与开发(R&CD),包括大量的科学家、技术人员和巨额的资本投入,而富国基本具备这种优势,如美国。在特定市场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军波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在促进着我国城市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极大影响了我国专业市场的空间规律变迁。而从区域的角度看,我国专业市场的空间规律变迁在不同区域体系内各有特点,因此,在城市化视角下对我国专业市场的空间规律变迁进行系统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继斌  杨青山  张春丽  
吉林省中部城镇群是吉林省解决城市化水平虚高和转移大量农村人口的重点地区。在对吉林省中部城镇群城市化进程现状特征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部城镇群区域发展态势和格局,提出了促进城市化推进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空间战略,构建了"一主、一副、多心"的中心等级体系、"T型"轴带为主的三级轴带体系和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镇经济区体系城市化空间组织系统,以引导吉林省中部城镇群城市化的有序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子量  郭志仪  马丁丑  
文章运用2005~2012年省级区域城市化面板数据,对中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结果显示,2005~2012年中国及三大区域省际城市化进程存在空间效应,全国及东部地区各省城市化水平呈空间扩散趋势,中、西部地区各省城市化水平则呈空间集聚趋势。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全国及三大区域城市化进程的省际空间交互效应不仅体现为城市化水平的相互影响,城市化动力因素也存在着省际空间交互效应,同时不同区域城市化进程的省际空间交互存在着明显差异,但均对各省自身的城市化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文章认为促进省级区域城市化进程在关注自身增长的同时,还需从区域整体视角统筹协调,消除省际城市化进程的相互掣肘并激发省际的相互带动,才能有效推动各省和区域的城市化进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诚  
当前,城市化已成为推动乡村公共空间发展与转型的重要力量。在结构层面,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呈现出城乡公共空间资源配置错位、类型失衡和社会性缺失的趋势;在功能层面,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呈现出主体功能弱化、功能单一化和功能异化的特征。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优先发展的制度安排、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的转型、压力型体制下的政绩驱动、市场机制的扩散和嵌入以及传统乡村文化的消解是引发乡村公共空间萎缩的内在根源。重构乡村公共空间,需要在模式上构建多元合作机制、在结构上实现空间均衡发展、在功能上坚持实用价值优先、在文化上彰显乡村文化自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胤辰  蒋国洲  
文章选取2007~2011年海南省18个市县的面板数据,在考虑地理空间因素的情况下,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海南省城市化进程对房地产活动的直接影响,以及周边区域之间的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各市县的城市化进程对本地房地产开发投资存在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更多地来自于当地的经济水平、社会总体投资,而非城镇人口的增加、产业结构的升级,另外相邻市县房地产活动对本地房地产开发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但是是负效应,这些都说明在海南省各市县城市化与房地产开发繁荣的表现下,房地产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邢谷锐  徐逸伦  郑颖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给城市空间带来了显著变化的同时,也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空间的演变受到用地、人口、产业、设施和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变化的影响;根据自身发展趋向与城乡空间演变特征的差异性,将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类型归纳为主动型、被动型和消极型,并对其发展演变特征分别进行分析总结。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卓咏  叶裕民  
研究目的:探索建立城市土地储备数量和周期的预测模型。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图解法。研究结果:从供给角度探讨了城市土地储备的最优规模,从需求角度分析了城市土地储备的数量和周期。研究结论:建立的两个模型能为中国建立规范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