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6)
2023(10479)
2022(8362)
2021(7477)
2020(6020)
2019(13537)
2018(13351)
2017(25873)
2016(14376)
2015(16308)
2014(16461)
2013(15846)
2012(14644)
2011(13137)
2010(13424)
2009(12954)
2008(13185)
2007(12263)
2006(11037)
2005(10491)
作者
(42094)
(35065)
(34826)
(33379)
(22464)
(16654)
(15898)
(13394)
(13384)
(12628)
(12041)
(11952)
(11320)
(11236)
(11200)
(10904)
(10383)
(10269)
(10191)
(10136)
(8769)
(8546)
(8409)
(8116)
(7908)
(7884)
(7834)
(7817)
(7134)
(6849)
学科
(60035)
经济(59937)
管理(48863)
(40516)
(33673)
企业(33673)
方法(20969)
中国(20498)
(19062)
数学(17677)
(17499)
数学方法(17453)
(16987)
业经(14587)
(12545)
地方(12265)
(11139)
(10916)
(10916)
金融(10914)
银行(10901)
(10408)
农业(10223)
体制(10215)
(10196)
财务(10161)
财务管理(10128)
企业财务(9652)
(9499)
贸易(9489)
机构
大学(213419)
学院(211152)
(89122)
经济(87021)
管理(78492)
研究(74386)
理学(66097)
理学院(65351)
管理学(64288)
管理学院(63889)
中国(58706)
(46929)
(46298)
科学(42638)
(37243)
财经(35667)
(34305)
中心(34070)
(33701)
研究所(32754)
(32376)
北京(29039)
业大(28614)
经济学(28450)
(27155)
师范(26887)
(26867)
农业(26671)
财经大学(26389)
(26349)
基金
项目(133447)
科学(106388)
基金(98997)
研究(98329)
(85781)
国家(85094)
科学基金(73580)
社会(65313)
社会科(61926)
社会科学(61909)
基金项目(51722)
(50119)
自然(45954)
自然科(44930)
自然科学(44921)
教育(44473)
自然科学基金(44114)
(42402)
资助(39628)
编号(38907)
成果(32952)
(30140)
(30134)
重点(29952)
(28112)
国家社会(27984)
课题(27433)
(26947)
教育部(26213)
创新(25504)
期刊
(107581)
经济(107581)
研究(70022)
中国(47404)
(38661)
(32884)
管理(31713)
学报(31445)
科学(29857)
大学(24987)
(24220)
金融(24220)
学学(23546)
农业(21749)
教育(21737)
财经(19229)
技术(17257)
(16631)
经济研究(16365)
业经(16173)
问题(15677)
(11235)
(11178)
现代(10839)
世界(10435)
理论(10423)
(10358)
技术经济(9847)
国际(9808)
(9467)
共检索到337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毛运意  王曙光  
通过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粮价涨跌现状,构建了一个关于"市场格局—价格陷阱—政府管制"的理论范式,从而揭示粮食市场"分散生产—集中流通—分散消费"格局形成的内在动因及生产、流通环节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该范式认为:生产环节规模收益递减,流通环节规模收益递增;环节之间有效规模差异导致粮食市场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失衡状态;政府通过控制流通领域,发挥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的互补优势,可以有效克服粮食市场的"价格陷阱"。在此基础上指出:通过改变生产要素密集度可以扩大生产环节的内在有效规模;通过生产环节生产规模的横向扩张,则可以实现生产环节向流通环节的纵向延伸。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宏升  
我国粮食市场在发育过程中一直存在相当多的政府管制,而且近年来似有强化之势。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试图在理论上做出合理的解释。主要结论是我国粮食市场上已有的价格和流通管制不利于粮食市场的稳定,这反过来让政府管制在下一轮改革中的运用又成为可能;粮食市场上的政府管制在短期内达到了目的,但这往往与长期的粮食市场化目标相冲突;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粮食部门得以行使机会主义行为,不利于粮食市场发育。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仰炬  王新奎  耿洪洲  
政府管制对社会政治和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许多政府管制是无效的,有些甚至起到了负面的作用。本文针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粮食市场政府管制有效性问题,提出了国内外市场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是政府市场管制有效性的前提的命题,并运用经济理论及计量经济学方法,以2003年3月至2007年9月国内外小麦市场每日及1993年6月至2007年3月国内外小麦现、期货月度数据实证证明。由此为政府实行管制前评估管制有效性提供一个判断的依据,避免类似"国储铜事件"等盲目的管制决策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和损失。该方法也能被推广运用于其他大宗商品的政府管制领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及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文生  
一、粮食生产和交换中的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中,粮食生产和交换,同其它商品产品相比,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1.粮食生产的地域性和粮食消费的全民性——政府行为的供求调节。粮食生产是一个不同于工厂化生产的自然、经济过程。自然条件的延生性,出现了粮食稳产、高产的专业化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罗静  曾菊新  
研究目的: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稀缺性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探讨政府管制工具。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城市化的推动下,城市中心、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分别具有竞争特征、转型特征和低收益特征,并因此衍生出不同的土地社会问题。研究结论:政府管制是解决土地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政府应以区域土地资产最大化和社会公正为原则,对不同类型地区实施有差异的管制政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锦华  许庆  
采用AIDS模型量化研究了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特征,从城市化和中长期营养目标的角度出发,考查城乡居民消费习惯和年龄结构的差异,预测未来十年(2011-2020)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总量。综合居民口粮、饲料粮、工业用粮的结果预测未来十年我国整体粮食需求。根据预测,未来我国粮食将在2018年第一次出现供求缺口,到2020稍稍超过5%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邓亦兵  
顺治元年(1644)清军攻入京城后,建都于北京。当时皇室和一些高级官员抢占了明末宫殿、高官住宅,而普通政府官员及其家属、大批军队及其家属则挤进土著居民住的四合院里。后来,政府下令内城原著居民全迁到城外,形成旗人、民人分别在内外城居住的情况。与此同时,继承明制,政府推行了漕运制度。漕粮运到北京后,会按官员级别被无偿分给官员和八旗官兵。外城的百姓则根据饮食习惯,在被保存下来的商品粮市场上购买由粮商从外地运入的粮食。由于清军还未进入北京时,政府曾禁止商民"于城内交易,但在城外互市",因此当时很少有商人在内城建立商铺。但是有旗人分得粮食多,自家吃不完,便把剩余粮食卖给商人,从而在内城也形成了粮食市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玲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进展、农业资源日渐稀缺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通过增加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施投资、激励农民提高粮食生产率以及扩大食品对外贸易,维持了充足的食品供给。扶贫计划和社会救助措施的加强,有效地改善了贫困群体的食品保障状况。在剧烈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小农依然与大户和工业化的农业企业并存,但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面向2050年的中国农业发展和食品保障政策,应以改善国内市场结构,放松国际贸易管制和强化小农社会经济权力为原则。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尚斌义  
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历时十几年,几次反复仍未能最终完成。理论界对“粮改”政策议论颇多。本文通过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为背景建立的一个政府干预粮食市场行为的模型,分析了“粮改”主要历程中,政府干预粮食市场的行为模式演变的过程,探讨了“粮改”出现反复的原因,并对今后的“粮改”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武力超  陈曦  顾凌骏  
本文分析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动态及土壤污染状况以及由此引起的粮食安全问题,分析了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使用结构的变化、城市垃圾、酸性物质、水源污染对耕地及粮食的影响,研究了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化。针对性地提出了包括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土壤质量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家彬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是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转变政府职能、体现执政为民理念的必然要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完善公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提高公众参与水平;必须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视野;需要在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应当注重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树印  
近年来粮食市场粮食价格的巨幅波动,导致了粮食经济主体承受的粮价风险损益空前扩大,生产经营收益暴增陡跌。这又反过来进一步激发粮食市场与粮食价格的更大波动。粮价风险已成为我国粮食市场发育中引人注目的重要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