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91)
2023(13234)
2022(10705)
2021(9346)
2020(7622)
2019(17013)
2018(16891)
2017(31872)
2016(17527)
2015(19809)
2014(19940)
2013(19480)
2012(18618)
2011(17004)
2010(17385)
2009(15963)
2008(15816)
2007(14488)
2006(13324)
2005(12407)
作者
(55249)
(46006)
(45841)
(43335)
(29161)
(22022)
(20688)
(17836)
(17695)
(16553)
(15735)
(15595)
(14953)
(14598)
(14469)
(14292)
(13738)
(13677)
(13327)
(13178)
(11646)
(11448)
(11426)
(10608)
(10446)
(10392)
(10223)
(10167)
(9563)
(9245)
学科
(84030)
经济(83947)
管理(44119)
(43702)
(32531)
企业(32531)
中国(28599)
方法(26921)
地方(25931)
(23954)
数学(22435)
数学方法(22140)
业经(21057)
(17445)
农业(16507)
(15009)
产业(14442)
(14055)
地方经济(14022)
(13655)
(13450)
贸易(13437)
(13170)
(13125)
金融(13125)
银行(13120)
环境(13056)
(12847)
(12775)
技术(12552)
机构
学院(258581)
大学(257679)
(105895)
经济(103461)
研究(99807)
管理(90965)
理学(76597)
理学院(75539)
管理学(73981)
中国(73936)
管理学院(73514)
科学(63560)
(58258)
(52448)
(51659)
研究所(47525)
(45699)
中心(44283)
(42577)
业大(41376)
农业(40665)
(37469)
北京(37205)
师范(36974)
(36253)
财经(35305)
(33840)
经济学(32442)
(32221)
(31836)
基金
项目(169380)
科学(132727)
研究(120968)
基金(120359)
(107279)
国家(106355)
科学基金(89353)
社会(77177)
社会科(73213)
社会科学(73196)
(68404)
基金项目(63257)
(57658)
自然(56943)
自然科(55613)
自然科学(55597)
自然科学基金(54615)
教育(54135)
资助(48451)
编号(47823)
(43686)
重点(39329)
成果(39174)
(35545)
课题(35382)
(34901)
发展(34831)
(34289)
创新(32752)
国家社会(32260)
期刊
(129499)
经济(129499)
研究(81766)
中国(61300)
(48970)
学报(45751)
科学(42137)
管理(36462)
大学(34194)
农业(33440)
(32863)
教育(32349)
学学(32083)
(25645)
金融(25645)
技术(23083)
业经(22281)
经济研究(20395)
问题(18387)
(17927)
财经(17621)
(15573)
图书(13147)
(13120)
技术经济(13107)
科技(13024)
(12751)
现代(12676)
(12563)
世界(12418)
共检索到412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雪串  
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即要素集聚,聚集经济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产业集群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从而促进城市化,城市群的发展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上,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分别起主要作用。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同时发挥城市聚集经济、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君萍  项桂英  
利用义乌市的时间序列1978-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一个误差修正模型,刻画了产业集群对城市化的决定作用以及互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群对城市化的产出弹性为正,围绕这一趋势,产业集群和城市化呈现出明显的跨年度的反向修正关系,产业集群提高1%将导致城市化提高0.37%,产业集群是城市化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福象  沈浩平  
我国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已不可持续,为此"十八大"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这种创新驱动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可以通过要素空间集聚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以长三角城市群16个核心城市为例,解析了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群以人力资本为代表的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提高了集聚的外部经济性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在要素集聚和分散的自由流动中城市群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最终实现不同层级城市的产业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体系构建中,应发挥要素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人才和产业的双向互动,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促进地区产业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洪群  肖丹  
通过分析川渝城市群与产业群发展的矛盾与冲突,重点探讨了产业集聚支撑的川渝城市群发展体系的建设重点,认为川渝城市群必须走一条以产业集聚、关联发展为支撑、网络化发展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双核型城市群发展道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英明  
我国的城市群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发生显著变化,集聚式城市化开始成为新的发展模式之一。本文对中国城市群区集聚式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区域效应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城市群区集聚式城市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德才  程俊杰  
通过研究城市化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现实问题,并对城市化水平提升促进服务业产值增加以及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的微观机制进行探讨和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本质上都是要素集聚的结果。进而针对目前城市化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现状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鹏  李文秀  方文超  
已有对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并没有从集聚的角度来分析两者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或扩大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基于此,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造了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计量模型,考察了城市化对第三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就业比重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城市化对第三产业发展影响较显著,但对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发展的影响还取决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服务业的类型等因素。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花建  
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对新型城市化的贡献。它包括以文化功能作为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以传承创新作为历史遗产的开发路径,以产业集群显示城市的文化实力,以科研院校作为文化创新的关键"智核",以文化价值进行空间再造的要素重组等。推动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将使具有世界规模的中国城市化发展得更为健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莉萍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体系,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和互动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耦合效应。文章基于中原城市群产业及城市化的发展现状,通过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程度与城市化程度的区位商指数,对中原城市群第二产业集聚指数、第三产业集聚指数与城市化指数的耦合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耦合优势对中原城市群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进一步耦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顺春  高芳圆  
产业集群发展是广为政府、企业认同的发展经济的重要形式,但许多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却正遭遇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带来的人力资源方面的挑战。文章在梳理现有文献基础上,阐述了产业集群人力资源集聚的特点,产业集群发展集聚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提出了通过构建产业集群人力资源支撑共享平台,能够有效地改善产业集群发展,加强应对人力资源挑战的能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惠丽  王成军  
我国主要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商计算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大部分处于成长阶段。成长阶段的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动力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本文以西安市为例基于区位论、产业链原理和相关系数分析了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动力因素,内外部动力因素作用关系表明,要实现延长城市文化产业集群的成熟期和整个生命周期,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依靠产业耦合和内部技术创新,发挥内外部动力的双螺旋动力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崔大树  
从我国城市群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影响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制度障碍:城市群跨界需求与行政区分割的障碍、缺乏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政策、没有形成有效的空间管理机制。因此,制度创新应是发展我国城市群的关键所在,重点是在法律制度、空间规划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谷慧玲  
工业集聚是指若干工业企业在某一个地域的工业生产的空间集中趋向,其特点是实现企业规模化、集中化和科技化;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不断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的过程,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同时发生改变。工业集聚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可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在城市集聚,而且可以为工业集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促进工业集聚发展的同时,也可促进城市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延吉  
区域产业集聚是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聚与扩散推动城市群大中小城镇的发展。城市群是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的扩展促进了产业的扩散与再集聚。区域产业集聚与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推动了地区经济整体发展。辽中南城市群在老工业基地产业振兴的过程中推进了新的产业集聚。煤炭产业、钢铁产业、石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装备制造业在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中培育新的优势,沈阳、大连等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促进了核心城市新产业的培育与壮大。调整城市群产业集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推进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全面振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欣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但在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对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