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07)
2023(12277)
2022(9987)
2021(9251)
2020(7755)
2019(17688)
2018(17768)
2017(34544)
2016(19285)
2015(22075)
2014(22486)
2013(22291)
2012(21022)
2011(18982)
2010(19496)
2009(18470)
2008(18816)
2007(17678)
2006(15716)
2005(14224)
作者
(58253)
(49129)
(48915)
(46766)
(31091)
(23745)
(22386)
(19224)
(18652)
(17491)
(16780)
(16535)
(15635)
(15461)
(15306)
(15264)
(15169)
(14376)
(14333)
(14080)
(12344)
(12242)
(11972)
(11355)
(11204)
(11127)
(11105)
(10762)
(10079)
(10053)
学科
(88027)
经济(87853)
(55225)
管理(48253)
(47421)
(35040)
企业(35040)
方法(34984)
农业(31189)
数学(28990)
数学方法(28661)
中国(25944)
业经(23782)
地方(19726)
(19062)
(18237)
(17146)
(15031)
贸易(15025)
(14569)
(14391)
理论(13865)
(13514)
(12684)
银行(12650)
环境(12076)
(12071)
(12045)
(12016)
金融(12013)
机构
学院(288145)
大学(286998)
(118595)
经济(115861)
管理(105269)
研究(101442)
理学(89968)
理学院(88868)
管理学(87175)
管理学院(86649)
中国(77481)
(68780)
科学(63775)
(62032)
农业(53200)
(53097)
(52884)
业大(49245)
研究所(47913)
中心(47850)
(45962)
财经(41647)
(40029)
师范(39638)
北京(38914)
(37637)
经济学(36232)
(36136)
(35115)
农业大学(33069)
基金
项目(185551)
科学(144339)
研究(135700)
基金(132660)
(115631)
国家(114547)
科学基金(96746)
社会(87018)
社会科(81093)
社会科学(81063)
(73246)
基金项目(70531)
教育(61033)
(60881)
自然(60846)
自然科(59331)
自然科学(59314)
自然科学基金(58220)
编号(56852)
资助(53403)
成果(46866)
重点(41557)
(41506)
(41148)
课题(38720)
(37192)
(37057)
国家社会(35472)
科研(35156)
创新(34699)
期刊
(140968)
经济(140968)
研究(85194)
(70292)
中国(60185)
学报(49258)
农业(47270)
科学(44354)
(40383)
大学(37451)
学学(35329)
管理(33694)
教育(30463)
(28743)
金融(28743)
业经(27513)
技术(23584)
(23242)
问题(21693)
财经(20642)
经济研究(19930)
(17797)
(17104)
世界(15444)
农村(15116)
(15116)
技术经济(14510)
农业经济(14498)
资源(13883)
图书(13679)
共检索到439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石智雷  施念  
文章基于可行能力理论构建社会保护的分析框架,对城市化进程中不同城市居民的社会保护状况进行了模糊评价,首次提出社会保护不平等的命题,将农民工、外来市民和本地市民的社会保护不平等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本地市民、外来市民和农民工的城市社会保护水平呈现梯度递减。文章使用几何法、协方差和分层加权三种方法测得城市居民的社会保护基尼系数在0.323~0.355之间。农民工群体内部的社会保护不平等问题最为严重,其次是外来市民,本地市民的社会保护水平则相对平等。在农民工群体内部,不同行业和不同年龄之间的社会保护状况差异明显,特别是在市民化意愿高的农民工内部,社会保护不平等问题更为突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刁松龄  
外来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生活预期和生活目标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农民工群体,并由此产生对信息的不同需求。本文通过对农民工不同类型群体的特点及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探索一条为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易毅  
加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以工业化为主要推动力转变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共同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涉及政府主体和非政府主体在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和基本社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利益关系,农民工市民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主体在博弈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满足政府主体的利益是农民工市民化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政府主导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增进农民工和城市原居民等非政府主体的利益,直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稳定城市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智雷  朱明宝  
促进农民工在城市"落地生根"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命题。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构建了社会保护理论分析框架,然后利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专项调查数据检验了农民工所拥有的社会保护对其在城市中市民化水平的影响。在克服了异方差、多重共线性和内生性等问题的基础上,研究结果显示,和其他因素相比,社会保护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因素;城市社会保护对农民工市民化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社会保护对农民工市民化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保护对弱势群体的市民化作用更为明显;在农民工群体内部,文化程度或者职业地位越低,社会保护对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夏丽霞  高君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进城农民工的主体,他们强烈的市民化需求却因社会保障的缺失而严重受阻。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保障缺失的现状及原因、社会保障和市民化需求的迫切性、社会保障与市民化的关联性,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思路,推进其市民化进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奚蕾  
农民工市民化可以说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然而在原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转化的过程中由于户籍制度、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存在着诸多障碍。本文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简要梳理,并以泰州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过程及障碍,提出城市化进程中消除农民工市民化障碍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元焕芳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动力,而农民的市民化是城市化的实质和核心。当前农民工在向市民身份转化过程中面临多重障碍,主要有城市的户籍准入条件限制、农村的土地限制、农民工的主体限制等,亟需通过推进城市化进程、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等途径予以解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怀玉  
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多有困难。其中,双轨体制下的城乡双重尴尬、自信与自卑的双重矛盾心理、择业困难、社会资源缺乏以及心理剥夺所带来的悲观的情绪使得农民工市民化的心理面临种种障碍和困惑。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城市化进程这一背景下,农民工的心理状态及其成因。农民工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既有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也有现行的管理体制和社会环境因素制约等外在原因。本文在对这两方面原因的思考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当前农民工心理问题的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明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期间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群体,但由于社会制度设计的缺陷和农民工个体能力缺失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市民化自觉意识缺乏群体,在融入城市和安守农村之间面临尴尬的境遇。因此,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仍处于"虚城市化"状态,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竹林  
城市化是市民化的舞台和载体,是市民化的依托条件;市民化是城市化的结果和目的,是城市化的核心内容。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城市化发展水平,而且依赖于城市所能提供和创造的就业机会及发展空间大小。但是,目前农民工市民化却面临城市化发展的低水平、城市就业扩张力度不足、城市容量有限等城市化发展困境的制约。只有对城市化发展战略进行审视和选择,培育城市的主导产业,培育有劳动力集聚效应的非正规经济部门的发展,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才能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小年  
农民工市民化在实践中面临着突出的主体互动非均衡矛盾,不仅影响到了市场效率、社会公正,还制约着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农业现代化。从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生活的交换性出发,分别从市场、社会及社会结构的维度探讨发现,农民工市民化非均衡格局是由市民化资源垄断供给、市民化主体权力不对等以及现代化转型发展的背景等原因形成的。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在公共管理上需要凸显城市群建设的路径、农民工发展的主题与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本研究可能的贡献,一方面,就非均衡现象提出了一个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交换分析框架,并以之分析农民工市民化非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捷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逐渐成为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队伍的发展壮大,加快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也改变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做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工作,确保农民工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也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诉求入手,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探讨了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阳红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土地问题,其关键并不在土地问题本身,而是在于农民工是否实现了城镇身份、待遇的真正转变,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可能探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带来的土地问题,即如何在二元土地制度背景下,实现伴随人口城镇化应该带来的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既能够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为进入城镇创造条件,又能够为城镇化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保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延辉  龚紫钰  
文章基于"社会质量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问卷数据,从社会质量视角审视我国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数据分析发现,厦门、深圳、苏州、东莞四城市农民工总体市民化进程指数为0.563,达到"半市民化"水平,而包含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社会增能四个维度的社会质量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具体影响方式上,社会经济保障水平越高,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就越高;社会越是团结,即农民工社会信任水平越高、越是具有利他主义倾向,其市民化水平就越高;社会包容程度越高,即农民工感知到的社会歧视越少,社团参与越积极,其市民化进程就越快;社会增能水平越高,即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和相信依靠后天努力能够改善生活的预期越积极,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就越高。文章据此提出了推动农民工有序实现市民化的路径构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征兵  叶普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