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58)
2023(13019)
2022(10922)
2021(10153)
2020(8363)
2019(19194)
2018(19266)
2017(37070)
2016(20501)
2015(23176)
2014(23504)
2013(22928)
2012(20940)
2011(18598)
2010(18571)
2009(16994)
2008(16630)
2007(14687)
2006(12916)
2005(11291)
作者
(59544)
(49329)
(48977)
(46807)
(31630)
(23693)
(22305)
(19556)
(18888)
(17580)
(17026)
(16545)
(15500)
(15492)
(15254)
(15045)
(14827)
(14824)
(14123)
(13998)
(12154)
(12078)
(11884)
(11214)
(11070)
(11049)
(10869)
(10850)
(9897)
(9765)
学科
(82375)
经济(82268)
管理(58001)
(54076)
(44246)
企业(44246)
方法(36314)
数学(30996)
数学方法(30590)
中国(24470)
(23212)
(19086)
业经(19083)
(18472)
地方(18169)
农业(15395)
(14916)
理论(14594)
(13312)
贸易(13304)
(13073)
(12845)
环境(12701)
技术(12202)
(11697)
财务(11624)
财务管理(11600)
教育(11540)
(11510)
银行(11471)
机构
大学(292232)
学院(289487)
管理(115109)
(109942)
经济(107123)
理学(99814)
理学院(98667)
管理学(96775)
研究(96523)
管理学院(96276)
中国(69896)
(63485)
科学(62083)
(49035)
(48209)
(46422)
业大(44165)
研究所(44077)
中心(43487)
(41814)
(40326)
北京(40072)
师范(39962)
财经(39856)
农业(36317)
(36218)
(35329)
(34635)
师范大学(32440)
经济学(32354)
基金
项目(200939)
科学(157596)
研究(146541)
基金(145018)
(126132)
国家(125053)
科学基金(107668)
社会(91527)
社会科(86500)
社会科学(86477)
(78156)
基金项目(77738)
自然(70363)
自然科(68742)
自然科学(68728)
自然科学基金(67452)
教育(66718)
(65874)
编号(60495)
资助(58939)
成果(48932)
重点(44281)
(43358)
(42402)
课题(41463)
(40960)
创新(38175)
科研(37972)
大学(37223)
国家社会(37128)
期刊
(122233)
经济(122233)
研究(85592)
中国(53938)
学报(47273)
科学(43474)
(42869)
管理(41441)
大学(35766)
(35607)
教育(34805)
学学(33405)
农业(29909)
技术(25013)
(22088)
金融(22088)
业经(20241)
经济研究(18841)
财经(18801)
图书(17530)
问题(17525)
(15998)
(14858)
理论(14557)
科技(14341)
(13842)
现代(13787)
技术经济(13685)
实践(13497)
(13497)
共检索到418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昭  张红  
新型社区居民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着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市场排斥下的职业分化、社会关系网络的解体、价值观念的失范四个方面的困境,为了实现从被动市民化向主动市民化的转变,必须发挥新型社区居民的自身主体性,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和居民四方主动参与和良性互动的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乐芬  赵辉  安然  李佳  沈颖妮  
:本文通过对南京、昆山、无锡三个样本地区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土地存在严重依赖的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后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比较差,生活水平较之前的农村生活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相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非农产业发展水平高,就业技能比较高,当地政府给予的补偿比较多,失地农民市民化后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比较强。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已经不是农民个体的风险问题,而是影响深远的群体风险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彬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农业转移人口生活成本增加、城市管理遭遇更大的压力、社会兜底机制不健全、征地拆迁的巨大利益等原因,我国出现了低水平的"逆城市化"现象。因此,需要同步配套相关改革,真正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凤  刘瑞明  石阳  
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一种典型的“半城市化”状态: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成为了“农民工”,但是,这些“农民工”并未有效实现“市民化”,形成了城乡之间数量巨大的“候鸟式群体”。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实现“半城市化”向“城市化”的转变,不仅影响着亿万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中国能否在这一转变中释放出强大的内需增长潜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本文利用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外生性冲击,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考察教育对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显著提升了农民工的城市居留意愿。机制检验发现,免费义务教育政策通过提升农民工受教育年限改善了其在流入城市的就业状况,提高了其收入水平,进而增强其居留意愿。异质性检验表明,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对大中小城市农民工和市内跨县农民工的城市居留意愿影响更强。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在从“半城市化”到“城市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种类丰富、层次多样的教育体系,不仅有助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而且可以借此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华林  李爱国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建立"人的城市化"的心理基础与动力机制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数据证实个体在安居和乐业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交往,产生"城市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进而在心理层面实现"城市化"。"城市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是"人的城市化"的心理基础和精神驱动力;良好的"社会交往"是"人的城市化"的社会基础和社会驱动力;安居和乐业是"人的城市化"的物质基础和物质驱动力。循此机理,"人的城市化"应该以农村转移人口的安居和乐业为根本,以促进社会交往为核心手段,以提高"城市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为突破口和着力点。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韩兆洲  肖峰  
新型城市化作为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课题之一,将是影响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将对全球生态系统、经济发展及人类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从新型城市化的内涵出发,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新型城市化指标体系,借鉴现代化标准研究,参考世界各国指标数据,得出新型城市化进程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对广东省及21个地区新型城市化进程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表明:广东新型城市化总体水平相对较高,但新型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的差异较大,新型城市化区域发展水平也极不平衡,应引起广东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于洪军  
本文在简释了城市与市民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市民观的形成和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观念市民化的意义,以及制约农民观念市民化的因素;从政治领导、组织建设、舆论引导、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提出了培育农民市民观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司林波  孟卫东  
"被城市化"是农村社区化进程中的"异化"现象,是地方政府传统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模式惯性以及政绩思维习惯的结果,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衍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农村社区化建设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掌握好节凑,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条件,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加强政府引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泉  
实践表明,城市化的顺利推进仍然是构成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通过分类研究城市化进程中中心城市(区)带动区域城市化发展的不同具体表现形式和状态,不难发现中国保持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必须基于符合城乡发展实践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不断引导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城乡形态进一步合理化,最终通过新型城市形态发展打破旧有城市结构布局,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文  张红  
近年来,农民失去土地后的市民化研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的研究对撤村并居后新型社区居民市民化的研究视角却相对偏狭。通过实地调查和个案分析的方法,本文以在社区中调查发现的一种特殊现象—"抢种"现象为切入点,从社会排斥的视角分析失地农民撤村并居后的市民化过程,以及这部分群体内部分化加剧的问题,由此探讨新型社区居民市民化的困境,并对我国转型时期城市化进程中引发失地农民问题进行反思。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馨  牛叔文  赵春升  胡莉莉  
中国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将居民家庭的能源消费分为直接和间接两部分,通过生活方式分析法测算了中国居民家庭的间接能源消费以及相应的碳排放量,研究了城乡居民家庭两部分能源消费的结构和变化趋势以及相对应的碳排放。结果表明:从2000年到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都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逐年增加而间接能耗下降。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一个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将会增加能源消费量1085.26千克标煤。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费结构反映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从能源消费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人们的消费行为逐渐由生存型消费转为发展型消费。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也在逐年增长,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分别达到8535.04万吨和56678.76万吨,农村分别为6883.41万吨和8117.94万吨。在这种形式下,应当引导居民逐步向低碳的生活模式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俊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成人教育如何服务于农民市民化,已成为社会重要议题之一。应剖析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教育基本诉求,提出城市化进程中对农村成人教育要强化投入与分配机制、宣传化、生活化、职业化成人教育等实践性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俊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成人教育如何服务于农民市民化,已成为社会重要议题之一。应剖析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教育基本诉求,提出城市化进程中对农村成人教育要强化投入与分配机制、宣传化、生活化、职业化成人教育等实践性策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宏利  
本文分析了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居民(包括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并没有完全享受到经济高速增长的红利。在"十五"和"十一五"的大部分时间,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而国家税收的增速却明显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收入分配不均问题日益严重,收入差距过大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文章认为,在城市化滞后的情况下,投资与出口导向型的重工业化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改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着力点在于提高劳动力价格。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锦华  许庆  
采用AIDS模型量化研究了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特征,从城市化和中长期营养目标的角度出发,考查城乡居民消费习惯和年龄结构的差异,预测未来十年(2011-2020)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总量。综合居民口粮、饲料粮、工业用粮的结果预测未来十年我国整体粮食需求。根据预测,未来我国粮食将在2018年第一次出现供求缺口,到2020稍稍超过5%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