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5)
- 2023(10585)
- 2022(8539)
- 2021(7684)
- 2020(6584)
- 2019(15102)
- 2018(14968)
- 2017(29355)
- 2016(16410)
- 2015(18866)
- 2014(19373)
- 2013(19130)
- 2012(17953)
- 2011(16190)
- 2010(16519)
- 2009(15625)
- 2008(15946)
- 2007(14666)
- 2006(12896)
- 2005(11719)
- 学科
- 济(75573)
- 经济(75504)
- 管理(45597)
- 业(43452)
- 企(34040)
- 企业(34040)
- 方法(32432)
- 数学(28440)
- 数学方法(28129)
- 中国(22262)
- 农(20979)
- 财(17825)
- 学(17686)
- 地方(16053)
- 业经(15372)
- 农业(13909)
- 制(13447)
- 贸(12118)
- 贸易(12113)
- 易(11697)
- 务(11172)
- 财务(11139)
- 财务管理(11108)
- 理论(11035)
- 和(10934)
- 银(10810)
- 银行(10775)
- 融(10761)
- 金融(10759)
- 企业财务(10542)
- 机构
- 大学(249283)
- 学院(246488)
- 济(99974)
- 经济(97571)
- 管理(90496)
- 研究(86525)
- 理学(77071)
- 理学院(76111)
- 管理学(74575)
- 管理学院(74136)
- 中国(65490)
- 科学(55392)
- 京(54614)
- 农(47255)
- 财(45666)
- 所(45305)
- 研究所(41202)
- 中心(40138)
- 业大(39411)
- 江(38731)
- 农业(37533)
- 财经(36491)
- 北京(34312)
- 范(33662)
- 师范(33295)
- 经(33043)
- 经济学(31753)
- 院(31026)
- 州(30674)
- 经济学院(28783)
- 基金
- 项目(160830)
- 科学(125315)
- 基金(116301)
- 研究(113585)
- 家(102571)
- 国家(101764)
- 科学基金(85854)
- 社会(72134)
- 社会科(68180)
- 社会科学(68155)
- 省(62311)
- 基金项目(61733)
- 自然(56065)
- 自然科(54589)
- 自然科学(54571)
- 自然科学基金(53532)
- 划(53158)
- 教育(51899)
- 资助(47691)
- 编号(45837)
- 成果(37661)
- 重点(36545)
- 部(35442)
- 发(34855)
- 创(31911)
- 课题(31909)
- 科研(30970)
- 国家社会(30072)
- 创新(30027)
- 计划(29881)
- 期刊
- 济(111951)
- 经济(111951)
- 研究(71487)
- 中国(50479)
- 农(43295)
- 学报(43256)
- 科学(39278)
- 财(36272)
- 大学(31732)
- 管理(30949)
- 学学(29882)
- 农业(28850)
- 教育(24127)
- 融(22193)
- 金融(22193)
- 技术(20467)
- 财经(18603)
- 业经(17808)
- 经济研究(17433)
- 问题(17058)
- 经(16066)
- 业(15589)
- 版(13236)
- 资源(12573)
- 技术经济(12538)
- 图书(12366)
- 统计(12036)
- 贸(12004)
- 现代(11477)
- 理论(11175)
共检索到369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恺 吴次芳 董亮
论文聚焦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自然资本利用演变,从生产性视角定义了土地足迹和土地承载力的核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一个区分自然资本流量与存量、可以进行"产品—地类—区域"尺度转换的三维足迹模型,对2000—2014年贵阳市的土地自然资本利用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过去15 a贵阳市的土地自然资本流动性提高了39.4%,存量消耗强度降低了15.7%。耕地自然资本的流量占用规模和存量消耗强度均为最大,农业生产结构逐渐由粮食主导型向蔬果主导型转变;林地取代草地成为自然资本利用第二大地类,其生态盈余是区域自然资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英辉
文章拟借助系统论中的信息熵理论,在历年统计资料和土地利用详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计算河北省1990~2005年的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和均衡度,以揭示河北省土地利用结构的熵值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并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驱动机理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剖析,为促进河北省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及制定科学的区域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谈树成 薛传东 赵筱青 秦德先 高建国 范柱国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效应的基础上 ,提出了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关键词:
地下水 城市化 可持续利用 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宇,冯德显
从城市化与水土资源利用相关性入手 ,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水土资源利用的基本特点与问题。认为城市化是促进水土资源集约与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城市集聚经济与水土资源生态阈值的互动互馈机制 ,促使城市化进程中水土资源由粗放向集约利用方式转变。在此进程中适度的消费观念、技术创新和制度完善 ,构成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
城市化 水土资源 集聚经济 生态阈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成安 曾媛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健康发展期和60~70年代的畸形发展期后,从80年代起进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开展,全球产业重组与转移速度加快,外资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显著,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也在逐步增强。对于外资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国内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并肯定外资是城市化的新动力。但总的来说,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东部发达地区,对于中国广大的西部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晓艳 康春
本文分别从行政维、经济维、管理维、战略维四个方面对现有的土地资本运营动机研究进行简要介绍,归纳总结出基于四维视角的土地资本运营动机分析框架,认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本运营动机具有阶段性、空间性、多元性特征。同时,运用这一思路,结合特尔菲法,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土地资本运营动机进行了调查分析。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资本运营 动机 四维视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海涛 娄成武 崔伟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以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的辽宁省为样本,选取2000和2009年辽宁省14个地市的土地利用结构数据和相关指标,对辽宁省土地利用结构效率进行了系统测评。结果表明,在辽宁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现状不理想,尤其是工业用地结构效率低于农业用地结构效率。在分析影响辽宁省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对如何优化辽宁省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结构效率设计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城市化 效率 DEA 辽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蒙荫莉
现在我国的工业化率达到50%,而城市化率却只有36.09%(“五普”公布的数字)。推进城市化不仅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问题,而且是关系到经济能否可持续增长的全局性问题。若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来看,滞后的城市化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诸如内需不足,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而无法转移的问题等。由此可见,城市化滞后带来的消极影响日趋严重。推进城市化是我国本世纪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对城市化的动因略作探讨,以探求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规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戴为民
土地利用与区域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焦点,是协调区域土地利用、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快速城市化阶段,土地供需矛盾成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瓶颈。中部崛起战略背景下,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论文研究安徽省城市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一、市区比重较高,建成区比重较低,城市用地快速扩张第一,安徽省市区比重较高,建成区比重较低,城市用地规模不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逸 黄贤金 陈志刚 吴晓洁 郭燕浩
研究目的: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其影响因素或原因,为开发区土地利用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和AHP方法。研究结果:(1)工业用地比重小、居住用地比重大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影响苏州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原因;(2)工业用地建设强度相对较低。研究结论:苏州高新区应该在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规划布局;提高工业用地使用效率的同时进行产业升级,进一步优化区内土地利用结构。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评价 开发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翠薇 濮励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人地矛盾冲突加剧等问题随之产生。江苏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城市化提升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1978年的13.7%上升到2002年的44.7%,产生的城市问题具有典型代表性。在对江苏省1978年以来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建成区面积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城市用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展,2000年是1991年的1.5倍,人均建成区面积也不断上升,小城市上升幅度最大,为40 m2,特大城市最小,为17 m2,人均建成区面积从小城市到特大城市呈倒三角形分布,...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扩展 城市用地 江苏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瑞娟 郝晋珉 李伟 徐艳
本文在区位原理基础上,利用近9年北京土地利用统计资料和遥感解译数据,采用综合指数、动态度指数、变化率以及区位商数有机结合方法,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近、远郊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点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规律,通过区位商数揭示了未来北京城郊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趋势。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类型 区位商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育龙
本文根据对 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和土地资源及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实证分析 ,探讨了我国土地资源和城市化进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 :城市化不是造成 80年代以来我国耕地数量下降较快的最主要原因 ;从长期趋势看 ,土地资源不会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构成根本制约。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资源 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迅 赵锋 高远东
利用2002年-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考虑节约资源和环境污染,采用稳健广义最小二乘法对城市化和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城市化对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这归因于城市化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对城市化传导路径的分析表明:城市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对外开放,但同时影响了政府行为和物质资本投入,继而产生不利因素。进一步分区域讨论,发现政府行为是城市化进程中最主要的不利因素,且中、西部政府行为的负面影响明显大于东部;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间接贡献率小于技术进步,东部则相反;物质资本投入对中、东部产生较大的的负面影响,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可改善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