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4)
- 2023(10207)
- 2022(8171)
- 2021(7348)
- 2020(6288)
- 2019(14534)
- 2018(14545)
- 2017(28127)
- 2016(15869)
- 2015(18343)
- 2014(18880)
- 2013(18790)
- 2012(17675)
- 2011(16048)
- 2010(16509)
- 2009(15653)
- 2008(15988)
- 2007(14784)
- 2006(13154)
- 2005(11955)
- 学科
- 济(72317)
- 经济(72245)
- 管理(45167)
- 业(41005)
- 企(31839)
- 企业(31839)
- 方法(30541)
- 数学(26466)
- 数学方法(26161)
- 中国(21605)
- 农(20659)
- 地方(16503)
- 学(16345)
- 财(15722)
- 业经(15197)
- 农业(13775)
- 制(12818)
- 贸(11946)
- 贸易(11940)
- 和(11826)
- 易(11528)
- 环境(11523)
- 发(11273)
- 理论(11076)
- 银(9972)
- 银行(9939)
- 务(9503)
- 财务(9467)
- 融(9439)
- 金融(9437)
- 机构
- 大学(244014)
- 学院(241876)
- 济(95538)
- 经济(93071)
- 管理(88218)
- 研究(85890)
- 理学(74902)
- 理学院(73951)
- 管理学(72390)
- 管理学院(71957)
- 中国(64552)
- 科学(56234)
- 京(54299)
- 农(46573)
- 所(45702)
- 财(43285)
- 研究所(41566)
- 中心(39552)
- 业大(38574)
- 江(38524)
- 农业(37054)
- 财经(34452)
- 北京(34312)
- 范(34131)
- 师范(33770)
- 经(31107)
- 州(30877)
- 院(30548)
- 经济学(29529)
- 师范大学(27188)
- 基金
- 项目(156761)
- 科学(121394)
- 基金(111927)
- 研究(110908)
- 家(98896)
- 国家(98125)
- 科学基金(82341)
- 社会(69036)
- 社会科(65228)
- 社会科学(65199)
- 省(61193)
- 基金项目(59413)
- 自然(53888)
- 自然科(52524)
- 自然科学(52506)
- 划(52123)
- 自然科学基金(51513)
- 教育(50582)
- 资助(45883)
- 编号(45863)
- 成果(37828)
- 重点(35697)
- 发(34634)
- 部(34156)
- 课题(31692)
- 创(30759)
- 科研(29979)
- 计划(29290)
- 创新(28953)
- 国家社会(28448)
共检索到365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宇,冯德显
从城市化与水土资源利用相关性入手 ,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水土资源利用的基本特点与问题。认为城市化是促进水土资源集约与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城市集聚经济与水土资源生态阈值的互动互馈机制 ,促使城市化进程中水土资源由粗放向集约利用方式转变。在此进程中适度的消费观念、技术创新和制度完善 ,构成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
城市化 水土资源 集聚经济 生态阈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谈树成 薛传东 赵筱青 秦德先 高建国 范柱国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效应的基础上 ,提出了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关键词:
地下水 城市化 可持续利用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耀彬 王桂新
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方程,构建出城市化进程的资源"增长阻力"模型,并以江西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水和土地资源对江西省城市化进程的"增长阻力"分别为0.006 836 528和0.129 913 984个百分点,二者对城市化总的阻力为0.192 582 493个百分点。进一步计算表明,由于资源约束的存在,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生产要素投入与资源利用方式,沿着平衡的经济增长路径,江西省要想在2010年实现城市化水平达到45%以上的目标,城市化水平年增长率至少要保持1.76个百分点以上。显然,保持这么高的城市化水平年增长速度是很难达到。因此,只有将其生产方式转移到依靠技...
关键词:
城市化 水资源 土地资源 增长阻力 江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士谋 陈爽 解晓南 陈振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过程出现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长江下游地区(长江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由于人口与产业不断集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加大,道路网密度增加,开发区扩大,使得城市空间迭加扩展,造成了严重的水土资源利用失衡,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使本地区城市发展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以长江下游地区为例,对本区城市化过程中有关水土资源环境恶化、水污染增加、土地资源流失,以及城镇化速度过快的情况,作了深入分析论证,同时对长江下游地区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出了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措施,特别是对如何加强长三角地区水质环境的整治提出了4点切实可行的办法与措施,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萍
我国城市化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而作为载体的城郊耕地承担着诸多重要功能,在保证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实现城郊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和郊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对城郊耕地利用存在问题进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化过程中,使具有过渡性的城郊耕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浩 王祥荣 闫水玉
浙北地域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区域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这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本文在分析区域水环境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区域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浙北地域 城市化 水资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素兰 严金明 高成凤
保护好四川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保障全国粮食安全,对全国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系统分析研究了四川水土资源与生态保护现状,针对水土流失面广强度大、土地沙化、退化和荒漠化严重、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日益凸显、水资源利用率低、旱灾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合理确定退耕还林规模,稳定和保护现有耕地面积;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力度,节约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节约用水,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供水能力;加强对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等5条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应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水土资源 可持续利用 生态保护 四川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军涛
黑河流域属于典型的环境脆弱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土地退化问题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对黑河流域水土资源状况进行了概要性论述,分析了水土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水土资源的承载力。基于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
关键词:
水土资源 可持续利用 黑河流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厉伟
指出土地利用作为人类社会基础性的生产活动时刻受到城市化的影响 ,许多当前所面临的土地利用问题或多或少都是因城市化而带来的 ;分析了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的作用机理 ;揭示了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因素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 持续利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邱建军 王道龙
本文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土资源概况 ,指出了耕地减少、质量下降、水土流失、水灾频繁、土壤和水域污染等将是该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大障碍 ;结合后备资源潜力、现有耕地再发挥潜力、坡耕地改造潜力和种植制度改革 ,分析了提高复种指数的潜力途径 ,并提出相应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对策。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水土资源 可持续利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静 张红旗 李慧娴 张秝湲
为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粮食贸易成为弥补我国粮食缺口,缓解水土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出口在数量和结构上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基于此本文定量计算了2000年以来我国以粮食贸易为载体进口的虚拟水量及耕地使用量。计算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由于我国大豆进口量持续增长,我国以粮食为载体的虚拟水净进口量及土地替代使用量持续上升,2004年达到峰值,分别为1 244×108m3和1 580×104hm2,在进口虚拟水中径流性水资源为498×108m3,是当年全国总用水量的9%,农业总用水量的13.9%;从区域看,东南、华南、华北是粮食贸易的受益地区,粮食贸易有效的缓解了这些地区水土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
关键词:
粮食 贸易 虚拟水 耕地 中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恺 吴次芳 董亮
论文聚焦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自然资本利用演变,从生产性视角定义了土地足迹和土地承载力的核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一个区分自然资本流量与存量、可以进行"产品—地类—区域"尺度转换的三维足迹模型,对2000—2014年贵阳市的土地自然资本利用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过去15 a贵阳市的土地自然资本流动性提高了39.4%,存量消耗强度降低了15.7%。耕地自然资本的流量占用规模和存量消耗强度均为最大,农业生产结构逐渐由粮食主导型向蔬果主导型转变;林地取代草地成为自然资本利用第二大地类,其生态盈余是区域自然资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戚晓旭 杨镒豪 张帅
旅游城市化是伴随城市化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以黄山为例,阐述了其旅游城市化进程的特征及产生的环境问题,详细分析和评价了宾馆业可再生能源利用状况,提出由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是黄山走可持续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旅游城市化 能源 可持续利用 宾馆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彦随 吴传钧
21世纪前期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走向国际贸易一体化和进入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人口持续增长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贸易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国内体制和制度的转型,使中国人地矛盾更趋尖锐、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这无疑对中国农业生产的资源基础和农产品的供需平衡产生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到中国食物安全。论文重点分析了我国水土资源态势及其对可持续食物安全的影响,指出水土资源总量短缺及其空间上的不匹配状况将直接影响着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到2030年中国粮食缺口可能在760×108kg左右;实现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应立足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土资源 可持续食物安全 中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耀彬 陈斐
城市化离不开自然资源,其进程必然受到它的限制,将这种由于资源的限制而使得城市化进程减慢的现象定义为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尾效"。本文基于Romer假设和城市化增长函数,首次构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尾效"模型,并以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能源、土地和水资源消耗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阻滞"作用明显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由于资源消耗的"尾效"存在,特别是水资源和能源的制约,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生产要素投入与资源利用方式,沿着平衡的经济增长路径,中国在2015年很难实现既定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目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的有效供给,只有将生产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坚持"紧凑...
关键词:
城市化 增长尾效 资源消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