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04)
2023(15718)
2022(12889)
2021(11640)
2020(9599)
2019(21962)
2018(21762)
2017(41445)
2016(22654)
2015(25951)
2014(26622)
2013(26368)
2012(25227)
2011(23191)
2010(23910)
2009(22316)
2008(22431)
2007(20834)
2006(18887)
2005(17394)
作者
(69984)
(58580)
(58480)
(55885)
(37413)
(28039)
(26703)
(22791)
(22277)
(21132)
(20178)
(19627)
(18924)
(18694)
(18385)
(18219)
(17466)
(17349)
(17009)
(16828)
(14985)
(14607)
(14482)
(13533)
(13320)
(13284)
(13209)
(13051)
(12031)
(11730)
学科
(116667)
经济(116562)
管理(60830)
(56802)
(43288)
企业(43288)
方法(39183)
中国(35374)
数学(33539)
数学方法(33197)
地方(31856)
(30867)
业经(25087)
(23446)
(22225)
农业(20804)
(20279)
(18160)
贸易(18145)
(17860)
银行(17823)
(17632)
金融(17630)
地方经济(17457)
(17416)
(17207)
(17051)
环境(16334)
(15906)
理论(15761)
机构
学院(340120)
大学(339961)
(145445)
经济(142069)
研究(126979)
管理(120493)
理学(100496)
理学院(99174)
管理学(97305)
中国(96690)
管理学院(96656)
科学(77306)
(75404)
(66327)
(66194)
(60979)
研究所(59488)
中心(57524)
(55751)
财经(50956)
业大(49362)
北京(48641)
(48178)
师范(47694)
农业(47536)
(45863)
经济学(45482)
(45311)
(44541)
经济学院(40543)
基金
项目(210476)
科学(163353)
研究(155365)
基金(148121)
(129146)
国家(127994)
科学基金(107549)
社会(97808)
社会科(92463)
社会科学(92435)
(83527)
基金项目(77493)
教育(71071)
(70017)
自然(66591)
自然科(64968)
自然科学(64949)
编号(63814)
自然科学基金(63741)
资助(60761)
成果(53876)
(51290)
重点(48285)
课题(46274)
(45783)
(42251)
发展(41499)
(40853)
国家社会(40175)
创新(39668)
期刊
(180092)
经济(180092)
研究(109966)
中国(78883)
(57601)
学报(53911)
(51302)
科学(49385)
管理(46477)
教育(42471)
大学(40546)
农业(38623)
学学(37677)
(35932)
金融(35932)
技术(31934)
经济研究(28455)
业经(28313)
财经(26323)
问题(24616)
(22897)
(20701)
技术经济(18446)
图书(18439)
(18438)
世界(16853)
国际(16365)
统计(16337)
(16326)
现代(16024)
共检索到549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慎勇扬,叶艳妹  
文章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依据,以开发商的角度,建立房地产开发过程的获利模型,剖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的不同开发方式对开发商收益的影响,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中用地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的临界点,分析了各种相关因素的变化对临界点的影响及其与城市建设用地开发方式及城市边界变化的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孟祥林  张悦想  申淑芳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推进剂,为了更好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就必须了解城市化的规律。研究表明,城市化高度发展的发达国家都曾经或正在经历"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另一种表现。我们在充分探索了一些主要国家"逆城市化"过程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理论角度通过分析区位地租衰减以及级差地租规律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居民点的布局一般行为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合林  
本文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以农地产权为核心,以制度变迁为主线,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展开立论。首先分析土地征用制度的本质特征和绩效,接着讨论土地征用制度的约束条件和制度变迁的动因及路径选择,最后提出了以城乡土地产权对等、城乡土地市场统一和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为途径,以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益和分享城市化成果为目标的土地征用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雅莉  苗丽静  
我国在城市化热潮中,出现了城市房地产“过热”等问题,如何保持城市化进程处于可持续的均衡发展状态,是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大问题。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均衡状态,并提出实现这一状态的调节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可  张安录  
为考察城市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本文依据我国1981-2007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动态计量分析中的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研究发现在研究期内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城市建设用地在短期偏离长期均衡时,会以45%的力度被调整到均衡状态;城市建设用地变动主要受到自身冲击的影响,与其滞后值关联度很大,城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且其扩张有利于城市化的进程。城市政府应该严格遵循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控制城市增长的边界,规范土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琼  
本文将我国城市化道路分为“政府发动型”、“农村推进型”和“市场导向型” ,与之相对应的具体城市化道路模式分别为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小城镇优先发展道路和大城市优先发展道路。并在此基础上 ,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说明“政府发动型”城市化能够顺利地演变为“农村推进型”城市化 ,但却很难进一步转变为“市场导向型”城市化。要实现“市场导向型”城市化制度变迁 ,则必须实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光海  
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城市化悖论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化人口生产方式与社会整体发展不协调,社会角色转换与相应政治权利缺失,国内经济一体化与社会文化排他性,农村社会转型与公共产品供给缺失等。"拉美陷阱"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根本出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霍晓英  
深入推进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由之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各类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而城市中各类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对于缓解城市中的种种社会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社会组织相关制度不健全、社会组织监督机制不完善以及社会组织自身能力不足等因素,社会组织发展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也受到影响。需要构建社会组织发展完善的制度环境,加强监督机制的健全;同时,社会组织还要加强其自身的创新选择。社会组织较好发展才能与政府互补,从而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缺陷,构成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雪梅  王燕  
经过国内理论界20多年来的研究与争论,已经基本上就我国存在低度城市化的问题方面达成了共识。但是对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得仍然不够。文章以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这个已经达成共识的结论为阐述的观点,以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力图达到对城市化对于经济增长推动的作用机理进行系统的阐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鲁  
鉴于城市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对未来城市化进程将要给予的关注,本文尝试探讨我国城市的合理规模和城市化路径。本文回顾了我国过去城市化的一些重要经验教训,认为我国目前一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不是太多,而是仍然太少。市场调节下的大城市合理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合理利用,尤其是节约土地资源。但不同规模城市及小城镇之间存在某些共生和互补关系,处在大城市辐射区内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更好的发展条件,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城市群。本文还通过计量模型分析,证明各国大城市的发展有规律可循,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本文预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晓谛  
城市化的演进形式是受一系列社会、经济、制度条件约束的。特定地区的社会群体在约束条件下追求收益或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形成该地区独特的城市化演进形式。在城市化初期的约束条件下,苏南社会群体选择小城镇化为城市化主流形式是经济合理的,当约束条件发生变化后,选择就将重新作出。因此,现阶段苏南选择小城市化作为城市化的主流形式具有必然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亚  
文章引入1994-2010间数据资料,深入分析城市化进程中要素配置与经济效率变动间的互动关系。计量结果表明,城市化政策倾向与社会经济发展间存在显著差异化影响,县级城镇对政府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相对不足;劳动和资本边际产出在1995年达到高峰后持续下降,尽管2000年之后有所上升且整体经济规模递增效应持续,但与城市化进程并不匹配。在既有配置格局保持不变条件下,城市要素高度集聚与产出低效、城市就业吸纳力不足相悖现状将持续。鉴于此,文章主张规避对非平衡发展倾向的过度倾斜,以城市要素承载限度为考量前提,构建梯级城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蒋志勇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在大中城市不断加深,与农村低下的交易效率相比较,产生了城乡二元结构。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城市、城镇、农村协同发展即是要推进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提高交易效率,促进生产要素在城市、城镇和农村的双向自由流动,从而使城市发展、城镇发展和农村经济达到更高水平的分工均衡。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对城市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演化和促进关系进行分析,并就我国城市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出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彦西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源动力,城乡收入真实的差异和能否在城市获得稳定收入是人口形成乡——城流动的经济动因,而产业集聚是推动城市化进程和促进区域发展的内生经济动因。在非均衡的大国经济发展中,城市化进程也由于地区间的差异呈现出非均衡性。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动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都表明,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滞后城市化”、“教育滞后”、“经营城市过度”等偏差现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利根  丁火平  梁亚荣  
运用法经济学理论分析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博弈分析、法律市场的供需均衡分析表明,在现有法律规定下,配置集体建设用地的成本高昂,农民集体和政府、政府和用地者之间在博弈过程中得到的是“非自愿”的合作解。因此,应当供给新法律,允许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以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