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4)
2023(9974)
2022(7759)
2021(6894)
2020(5560)
2019(12162)
2018(11894)
2017(23305)
2016(12708)
2015(14003)
2014(14234)
2013(13792)
2012(12757)
2011(11315)
2010(11430)
2009(10432)
2008(10412)
2007(9574)
2006(8371)
2005(7697)
作者
(38003)
(31849)
(31601)
(30492)
(20257)
(15360)
(14290)
(12249)
(12063)
(11280)
(10928)
(10663)
(10188)
(9989)
(9969)
(9894)
(9454)
(9428)
(9242)
(9086)
(7891)
(7770)
(7676)
(7208)
(7205)
(7167)
(6971)
(6949)
(6521)
(6349)
学科
(56459)
经济(56384)
管理(36081)
(33348)
(25373)
企业(25373)
方法(23277)
数学(20379)
数学方法(20114)
中国(18710)
(15358)
(13525)
业经(12259)
地方(11842)
(11716)
(10502)
农业(10484)
(8952)
银行(8934)
(8920)
贸易(8914)
(8636)
金融(8636)
(8588)
(8564)
环境(8425)
理论(8309)
(8168)
城市(8058)
产业(7613)
机构
大学(187156)
学院(186079)
(77630)
经济(75915)
管理(67676)
研究(65697)
理学(58641)
理学院(57908)
管理学(56703)
管理学院(56370)
中国(48474)
科学(41159)
(39588)
(35882)
(33199)
(32397)
研究所(30270)
中心(29753)
财经(29228)
业大(27855)
(27576)
(26737)
农业(25617)
经济学(25356)
(25345)
师范(25036)
北京(24495)
(23994)
经济学院(22935)
(22363)
基金
项目(127532)
科学(101510)
基金(95455)
研究(88347)
(84661)
国家(83985)
科学基金(72321)
社会(59860)
社会科(56864)
社会科学(56851)
基金项目(50246)
(48003)
自然(47010)
自然科(46087)
自然科学(46076)
自然科学基金(45248)
(41060)
教育(40095)
资助(38293)
编号(33295)
重点(28724)
(28099)
(27119)
国家社会(26220)
成果(26149)
(25462)
科研(24360)
教育部(24101)
创新(23991)
课题(23286)
期刊
(86140)
经济(86140)
研究(56504)
中国(34874)
学报(32693)
科学(29666)
(29630)
(26668)
管理(25213)
大学(24733)
学学(23557)
农业(19798)
教育(17444)
(17285)
金融(17285)
经济研究(15092)
财经(14804)
技术(14115)
业经(13490)
(12881)
问题(12679)
(10622)
(9599)
商业(9383)
统计(9217)
现代(8848)
技术经济(8691)
(8530)
(8522)
(8445)
共检索到274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先明  王巧然  
能源经济史表明,城市化是推动一个国家能源结构转型、效率调整和能源消费总量变化的基本动因,能源消费与城市化阶段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在构建城市化与居民能源消费关系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化对居民直接能源消费、间接能源消费的阶段性效应假设,并在SITRPAT模型框架下运用门槛回归检验了我国的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变化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对居民直接能源消费和间接能源消费具有不同的门槛效应,其中,城市化与居民直接能源消费呈现U型关系,拐点位于城市化率55.26%处;城市化对居民间接能源消费在城市化率越过48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亚丽  
人类已进入城市化的新阶段,全球70亿人口中超过半数生活在城市里。英国作为世界上率先实现城市化的国家,拥有250余年的城市化实践。英国城市走过了集群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道路,英国城市化经历了自发蔓延、先放任后治理、法制管理、规划先行、城乡一体的进程,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新兴国家,提供了研究城市化发展进程及其内在规律的启示。通过文献搜集、比较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总结英国城市化各阶段特征,详列英国应对"城市病"的具体举措,尤其是英国目前通过城市化缩小城乡差别,普及公共服务的经验,以资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澎  徐刘蔚  
城市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时间纵向上可划分为起步、腾飞和成熟三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本文重点从城市化驱动力量、城市化形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城市体系和城乡关系等方面概括阐述了分阶段城市化规律,并由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出发,对当前贵州省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进行分析,尔后进一步提出加快贵州城市化进程的对策。在遵循城市化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深入推进贵州城市化进程,对贵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工业化与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城乡差距的缩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程开明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出现一些新特征与不同认识。基于最新统计数据。利用 S曲线模型、空间自相关、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城市化时空特征与主要论争进行再考察。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化正处于 S 型曲线的中期阶段,空间上呈现出聚集特征,空间自相关明显。近几年城市化速度并非过快,但粗放型增长模式突出;区域间城市化水平差距不断拉大,但省际间的差异在缩小;大城市发展快于中小城市,初步体现出大城市优先发展规律。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朝晖  
按照世界城市化演变规律可将中国城市化过程分为曲折发展、初期阶段和中期阶段三个阶段。本文通过协整分析认为: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是能源消费变动的原因,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原因。不同城市化阶段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差别在于:第一阶段能源消费增长主要受工业化驱动,而受城市化的影响较小;第二阶段能源消费主要受城市化影响很大,受工业化的影响较小;第三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共同驱动能源消费的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靖  李小宁  
货币化就是“经济中用货币进行交易的经济成分越来越多”。中国自1978年以来正在进行着经济体制改革,而货币化进程正是这一伟大的制度变迁过程的一部分。从分析1978-1998年的货币供应、经济发展的数据,可以得出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三阶段的假说,即货币化进程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5年;1985-1992年;1992-1998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巧然  
城市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集中地和重要载体,因而也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关键主体,在建设低碳城市和发展绿色经济的政策工具箱中,提高碳生产率是最重要的抓手。基于此,本文在Cobb-Douglas成本函数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化与城市碳生产率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运用门槛回归检验了我国地级市层面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与城市碳生产率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对城市碳生产率具有不同的阶段性效应,其中人口城市化与城市碳生产率呈现"强促进-弱促进"的关系,拐点位于非农就业人口占比5.36%处;而土地城市化与城市碳生产率呈现"促进-脱钩"的关系,拐点位于建成区面积占比1.09%处。分地区的实证结果从区域层面证明了该阶段性效应的稳健。该结论表明,当前我国大多数地级市均已越过以上两个门槛值,意味着低碳式城市化和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将是我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雪娟  胡怀国  
在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点到面、从零散到系统的演变,面对不同时期的主要困难和主要历史任务,实现了阶段性的逐步跨越。新中国成立之后首先解决了基本公共服务从无到有的构建问题;改革开放后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充分的问题逐步改善,但与此同时政府逐步意识到城乡不平衡的问题更为突出,并开始逐步解决;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从单位集体福利中剥离出来的基本公共服务,最终成为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的载体和独立政策体系。在现代化的不同阶段所形成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格局,既有其总体发展的必然性,也有不同时代背景的独特烙印。当前的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已推进到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这种融合发展格局的深入推进,必将反过来促进现代化向更高级阶段跨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馨  牛叔文  赵春升  胡莉莉  
中国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将居民家庭的能源消费分为直接和间接两部分,通过生活方式分析法测算了中国居民家庭的间接能源消费以及相应的碳排放量,研究了城乡居民家庭两部分能源消费的结构和变化趋势以及相对应的碳排放。结果表明:从2000年到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都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逐年增加而间接能耗下降。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一个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将会增加能源消费量1085.26千克标煤。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费结构反映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从能源消费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人们的消费行为逐渐由生存型消费转为发展型消费。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也在逐年增长,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分别达到8535.04万吨和56678.76万吨,农村分别为6883.41万吨和8117.94万吨。在这种形式下,应当引导居民逐步向低碳的生活模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立勋  边博  
文章利用H-P滤波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分为两个阶段,并通过构建VAR模型对两个阶段中国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两个阶段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人均收入和财富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不同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文荣  刘英  
本文选取2005-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各项消费支出和可支配(纯)收入数据,采用ELES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2005-2008年、2009-2012年和2013-2016年三个阶段的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和对比研究。经过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居民在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有很大提升,其消费方向的增长空间较大,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偏低仍比较明显。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可行性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胜男  马昭  
21世纪以来的海南省逐步迈入快速城镇化阶段,为了明确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及其主导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建立包括人口、用地、经济和社会等诸多层面因素的复合指标体系,借助SPSS 19.0软件平台综合研究海南省的城镇化进程,明确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及其主导因素。2000年以来,通过复合指标体系测算的综合影响力对新世纪以来海南省的城镇化影响强度整体上逐渐增加,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表现为减弱、提高、急速增强3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城镇化主导因子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振  武毅英  
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现阶段美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与重要议题。USES(城市可持续发展推广服务)是针对该问题而开展的项目,它与美国历史上的"推广服务"和"服务型学习"事件渊源颇深。通过审视美国四所高校对USES项目的实践,不仅可以明晰美国高校在现阶段城市化进程中的角色,而且可以从整体上把握现阶段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服务体系构建情况。研究发现,高校扮演着"温床"与"催化剂"的角色;高等教育服务体系包括社区管理与咨询服务、课程开发与培训服务、项目研发与推广服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毛中根  孙豪  
在描述文化消费增长的基础上,文章总结出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增长阶段性规律:在达到一定条件之前,居民文化消费占居民收入、消费的比重呈倒"U"形走势;在达到一定条件之后,居民文化消费占居民收入、消费的比重将逐渐上升,即后半段呈现"U"形走势。文章从收入分配理论、文化消费行为特征、需求收入弹性三个方面分析居民文化消费增长规律的成因,并结合1993—2012年的城乡住户抽样调查数据验证了居民消费需求层次变化和文化消费增长走势。最后讨论了文化消费"国际经验"在我国的不适用以及文化消费缺口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